一种鉴定鲤鱼抗寒性状的分子标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3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鉴定鲤鱼抗寒性状的分子标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养殖鱼类育种中生产性状鉴定技术,尤其是利用分子标记鉴定不同鲤鱼品种抗寒与不抗寒性状的技术。
背景技术
鲤鱼是我国内陆淡水传统养殖的优良品种,由于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但是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比较显著,一些优良鲤鱼品种由于其抗寒能力差不能在北方安全越冬。如,柏氏鲤、荷包红鲤等,可以耐受2~6℃的低温时间为数天或1~2个月,但是北方的冰封期长达4~6月,所以此类鱼在北方不能安全越冬。因此提高某些优质鲤鱼的抗寒能力是鲤鱼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鲤鱼抗寒育种的过程中鉴定和筛选抗寒个体以往都是采用、长达6个月的冰下抗寒实验,在此期间以表型特征确定其抗寒与否,即能正常存活的个体被视为抗寒否则为不抗寒。而遗传特性在其基因组是由碱基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它不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分子标记正是以这些有固定序列的碱基为基础,通过PCR技术对某些遗传特性做出存在与否的判定。
将分子标记的PCR技术引入鲤鱼的抗寒育种,可以达到对鲤鱼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早期抗寒性状定向选择,无需冰下抗寒筛选,提高抗寒育种选择强度,缩短育种周期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获得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本发明以几种鲤鱼的DNA样品为材料,用不同的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检测,获得了一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子标记,并把它进一步转化成稳定、快速、简便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分子标记。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利用DNA合成仪合成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通过对不同品种的鲤鱼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RS1043。将此标记从琼脂糖凝胶上进行回收,并与pMD18-T vector连接,对克隆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根据得到的序列重新设计合成了一对SCAR引物。其中,正向引物包含18bp,碱基序列为AACAAGTGGCAAAGGTCA;反向引物大小为20bp,碱基序列为CATCAAACAGATACGGAAAA。用这对引物对几个鲤鱼品种进行PCR检测,镜鲤、松浦鲤等几个抗寒鲤鱼品种可获得903bp电泳带,兴国红鲤、玻璃红鲤等几个不抗寒鲤鱼品种则无此带,达到对鲤鱼品种是否具有抗寒能力进行鉴定、区分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获得了一个在PCR检测中稳定的、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这一标记可以对不同种鲤鱼是否具有抗寒性状进行检测,无需再通过越冬实验来区分这些个体,达到提高鲤鱼抗寒育种中对耐寒性状的选择强度,降低选取择成本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个对抗寒与不抗寒鲤鱼品种进行鉴定的DNA分子标记SCS1043,其特征是SCS1043标记的一对引物碱基序列为AACAAGTGGCAAAGGTCA和CATCAAACAGATACGGAAAA,用此标记对鲤鱼进行PCR检测,抗寒鲤鱼可获得903bp电泳带,不抗寒鲤鱼品种则无此带。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在抗寒、不抗寒鲤检测中具有特异性的DNA分子标记SCS1043,其特征是SCS1043一对引物大小为18bp和20bp,碱基序列为AACAAGTGGCAAAGGTCA和CATCAAACAGATACGGAAAA。用此对引物对抗寒、不抗寒鲤鱼DNA进行PCR检测,抗寒鲤鱼可获得903bp电泳带,不抗寒鲤鱼则无此带。
全文摘要
一种鲤鱼抗寒性状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它是利用PCR技术对鲤鱼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获得的一个与鲤鱼耐寒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SC1043。该标记的一对SCAR引物包含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其中,正向引物18bp,碱基序列为AACAAGTGGCAAAGGTCA;反向引物20bp,碱基序列为CATCAAACAGATACGGAAAA。用此对引物对几个鲤鱼品种DNA样品进行PCR检测,具有抗寒特性的鲤鱼品种可获得903bp电泳带,否则将无此带。达到对鲤鱼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早期抗寒性状定向选择,无需冰下抗寒筛选,提高鲤鱼抗寒育种选择强度,缩短育种周期的目的。
文档编号C12Q1/68GK1958807SQ2005100104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梁利群, 孙效文, 高俊生, 李少戊, 常玉梅, 曹顶臣, 闫学春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