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脂质载体,具体涉及包含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的纳米脂质载体。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纳米脂质载体在包埋药物、包埋食品功能因子和包埋营养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系统(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 NLC)是在传统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基础上进行修饰,开发的一种新型胶体载体系统。SLN主要是由不同种类的固态脂质混合组成,由此形成的SLN在贮存过程中脂质容易形成完美结晶,很可能会造成药物的泄露。然而NLC的不同之处是将液态脂质加入到固态脂质中,从而晶体的混乱度增加,使载体具有较高的晶体缺陷,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药物分子。正是由于NLC由固态脂质和与其空间不相容的液态脂质混合组成,使其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从而提高载药量并控制药物释放。一直以来,SLN和NLC是国内外药物领域研究的重点。US20080102127A1描述了一种用于包埋药物的纳米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和常见的固态脂质组成。在制备过程中,所有的聚合物、脂质和药物均需要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进行后续的高压均质乳化及沉淀程序,最后蒸发去除有机溶剂。通过优化配方发现,该纳米粒子对许多抗菌类、拮抗类药物以及激素等具有较好的可控释放作用。US 20080286365A1描述了另一种载有药物的固体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的脂质为脂肪和脂肪衍生物,有机溶剂被用作脂肪的溶剂,有利于体系更好的分散;最后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将有机溶剂萃取出来而不影响体系中的脂质和药物,以形成包埋有药物的固体脂质载体。在国内,CN 101569608A公开了一种降钙素的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中采用的脂质材料为硬脂酸和/或单苷脂,并以油酸为有机溶剂,将所形成的有机溶剂相迅速加入低温搅拌的水相,冷冻静置2-12小时,室温融化后高速离心得到纳米粒沉淀,将此沉淀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最后得到目标的纳米粒脂质分散液。CN 101926779A描述了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月旨质材料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棕榈酸或其混合物,制备过程采用两步乳化法,第一步为简单的混合搅拌形成初级混悬液,第二步在冰浴条件下高压均质5-20次。在化妆品领域,CN101406442A公开了一种纳米脂质防晒微粒悬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配方中的固体脂质为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甘油酯,天然或者合成蜡之一或者几种复合,脂质、乳化剂和防晒剂熔融混合后,再与较高温度的水均质混合,最后经过约3小时的冷却得到纳米悬液。在纳米脂质载体制备过程中,油脂原料和制备工艺过程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现有技术中所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绝大多数只采用固体脂质,即制备SLN体系,而关于NLC的报道明显少于SLN。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体系的油脂原料,可以看出他们采用较多的固体脂质为脂肪化学品,即为天然油脂的一些化学加工品。另一方面是制备工艺过程,上述US20080102127A1等三个专利在制备中均用到了有机溶剂,这对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会存在溶剂残留等问题。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不含有机溶剂、晶体混乱度增加、载药能力提高、粒径和分散性能优良的纳米脂质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包含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且不包含有机溶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包含固态脂质、液态脂质、表面活性剂和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包含固态脂质、液态脂质、表面活性剂、水以及活性物质。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物质一般是脂/油溶性的活性物质,即亲水性较差,但对其离子性和分子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定,包括但不限于药物、食品功能因子、营养素或其组合,例如共轭亚油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中所述固态脂质的含量为约1-50%,所述液态脂质的含量为约O. 1_3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约O. 1_15%,所述活性物质的含量为O-约15%,余量为水。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固态脂质的含量可以是约1-50%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具体可以是约1. 5%、约2%、约2. 5%、约3%、约3. 5%、约4%、约4. 5%、约5%、约 6%、约 7%、约 8%、约 9%、约 10%、约 11%、约 12%、约 13%、约 14%、约 15%、约 16%、约 17 %、约 18 %、约 19 %、约 20 %、约 21 %、约 22 %、约 23 %、约 24 %、约 25 %、约 26 %、约 27 %、约 28 %、约 29 %、约 30 %、约 31 %、约 32 %、约 33 %、约 34 %、约 35 %、约 36 %、约 37%、约 38%、约 39%、约 40%、约 41%、约 42%、约 43%、约 44%、约 45%、约 46%、约47%、约48%、约49%、约50%,或其间的任何范围。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液态脂质的含量为约O. 1-30%,具体可以是约O.1 %、约O. 2%、约O. 3%、约O. 4%、约O. 5%、约O. 6%、约
O.7%、约 O. 8%、约 O. 9%、约 1%、约 2%、约 3%、约 4%、约 5%、约 6%、约 7%、约 8%、约9%、约 10%、约 11%、约 12%、约 13%、约 14%、约 15%、约 16%、约 17%、约 18%、约 19%、约 20%、约 21%、约 22%、约 23%、约 24%、约 25%、约 26%、约 27%、约 28%、约 29%、约30%,或其间的任何范围。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约O. 1-15%,具体可以是约 O. 1%、约 O. 2%、约 O. 3%、约 O. 4%、约 O. 5%、约 O. 6%、约 O. 7%、约 O. 8%、约O. 9%、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或其间的任何范围。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活性物质的含量为O-约15%,具体可以是0% (即不含活性物质)、0.1 %、约O. 2%、约O. 3%,约 O. 4%、约 O. 5%、约 O. 6%、约 O. 7%、约 O. 8%、约 O. 9%、约 1%、约 2%、约 3%、约 4%、约 5%、约 6%、约 7%、约 8%、约 9%、约 10%、约 11%、约 12%、约 13%、约 14%、约 15%,或其间的任何范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态脂质与所述液态脂质的比例为10 I至1: 1,例如是 10 1、9 1、8 1、7 1、6 1、5 1、4 : 1、3 : 1、2 :1 或1: 1,也可以是其间的任何分数值,例如7 3、3 2等。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经过加热处理,优选加热至固体脂质熔化温度或更高温度的条件下。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经过超声处理。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I)在加热至固体脂质熔化温度或更高温度的条件下将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混合,优选地辅以磁力搅拌;2)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优选地辅以加热,更优选加热至步骤I)所用温度;3)将步骤2)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入步骤I)形成的混合物中,优选辅以磁力搅拌,形成初乳;4)对步骤3)形成的初乳进行超声处理。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上述步骤I)混合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时,还可混合活性物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粒径是100_800nm,具体可以为100-300nm、200_250nm、400_500nm或700_800nm。另一方面,所述纳米脂质组合物的多分散指数(PDI)为O. 2-0. 7,优选为O. 2-0. 4,更优选为O. 2-0. 3。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I)在加热至固体脂质熔化温度或更高温度的条件下将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混合,优选地辅以磁力搅拌;2)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优选地辅以加热,更优选加热至步骤I)所用温度;3)将步骤2)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入步骤I)形成的混合物中,优选辅以磁力搅拌,形成初乳;4)对步骤3)形成的初乳进行超声处理。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上述步骤I)混合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时,还可混合活性物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C _150°C,例如50°C、60 °C、70°C、80°C、90 °C、100 °C、11 (TC、120°C、130 °C、140°C、150°C 或其间任何范围,优选 80-90 °C。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磁力搅拌是以200_800rpm进行,例如以200、300、400、500、600、700、800rpm或其间任何范围进行,优选500_600rpm。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磁力搅拌的时间为1-30分钟,例如1、2、3、4、5、6、7、8、9、10、15、20,25,30分钟或其间任何范围,优选10-15分钟。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超声处理在热水浴中进行,热水浴的温度为 40°C -100 V,例如 40 0C >50 0C >60 0C >70 0C >80 0C >90 V、100 V、或其间任何范围,优选80-90°C。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超声处理的功率为300-600W,优选400-500W,更优选450W。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用的超声处理的时间为1_30分钟,例如1、2、3、4、5、6、7、8、9、10、15、20、25、30分钟或其间任何范围,优选15分钟,最优选以超声3秒、间歇3秒的形式进行超声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粒径和分散性能改善、晶体混乱度增加、载药能力提高且不含有机溶剂,解决了本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在包埋活性物质中的应用,如在包埋共轭亚油酸中的应用。但应理解,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应用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每个不同配方组合物的特性(如粒径、熔点和样品形态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以最大地发挥其价值。除了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应用例子,本发明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还可用于化妆品的增效吸收、涂抹剂、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附图1:实施例6的DSC曲线;附图2:实施例2的DSC曲线;附图3:实施例6的X射线衍射图谱;附图4:实施例2的X射线衍射图谱;附图5:不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纳米脂质载体悬液粒径大小比较;附图6 =CLA在纳米脂质载体和乙醇水溶液中的释放率情况比较。
具体实施例方式
1.定义术语“包含”指“包括”以及“由…组成”,例如组合物“包含”X可以是仅由X组成或可包括一些附加的成分,如X+Y。对于数值X来说,术语“约”指,例如X ± 10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的所有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本文所用术语“固态脂质”指室温(20°C )下呈现固态(或半固态)的脂质,可以是天然油脂或其改性后产物,主要包括少数的天然固态植物油脂、绝大多数的动物脂肪、经天然油脂分提改性和/或氢化后的固态油脂产物,例如但不限于牛油、猪油、羊油、可可脂、椰子油、棕榈油、全氢化葵花籽油、全氢化菜籽油或其组合等。本文所用术语“液态脂质”指室温(20°C )下呈现液态的脂质,可以是天然油脂或其改性的产物,主要包括绝大多数的天然植物油、其改性后的液态油脂产物、和/或极少数来自动物的油脂,例如但不限于各种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花生油,少数含二十碳以上多烯酸较多的油脂如鱼油、鱼肝油,中碳链甘油三酯(MCT)或其组合
等本发明所用术语“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油亲水基团,在溶液中能定向排列,形成吸附界面膜,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当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根据是否生成离子及其电性,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一步的,按极性基团解离的性质,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吐温、司盘,例如吐温80、60、40、20,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单甘油酯或其组合等。本文所用术语“活性物质”一般是脂溶性的有生理学活性或生理学作用的物质,SP亲水性较差的有生理学活性或生理学作用的物质,但对其离子性和分子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定,包括但不限于药物、食品功能因子、营养素或其组合。本文所用术语“药物”指用于缓解症状、治疗或预防病症的任何药学活性化合物、生物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药物可包括阿司匹林、紫杉醇、拉米夫定、布洛芬、青蒿素、奈韦拉平或其组合等。本文所用术语“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动物体或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包括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纤维素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是禽蛋的全部组分、蛋黄组分、蛋清组分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是鸡蛋的全部组分、蛋黄组分、蛋清组分或其组合等。所述营养素具体可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酪蛋白、番茄红素或其组合等。本文所用术语“食品功能因子”指具有特定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中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活性多糖、功能性甜味料、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微量活性元素、肽与蛋白质、乳酸菌、其他活性物质或其组合。所述食品功能因子具体可包括共轭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E、Y-氨基酸或其组合
坐寸ο本文所用术语“多分散指数(roi) ”是表征体系分散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其值在O I之间,越接近0,分散性越好,一般认为O. 02以下可认为是个单分散的体系。本文所用术语“MCT”是中碳链甘油三酯,一般是C8-Cltl碳链甘油三酯,极易被吸收、转运,对长链脂肪酸酯和胆固醇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生理功效。本发明中所采用的MCT为混合物,其脂肪酸组成中含有60 %的C8和40 %的Cltl。本文所用的“全氢化菜籽油”,其脂肪酸组成中含有大量的C22脂肪酸,有研究表明C22的脂肪酸其吸收率较低,几乎不提供能量,可适用于一些减肥产品。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验方法1.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的具体制备方法1.初步乳化,将一定比例的固态脂质和液体脂质混合后,80°C水浴熔融并500rpm磁力搅拌混勻;然后加入相同温度的混合均勻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500rpm磁力搅拌lOmin,即得初乳。2.将得到的初乳进行第二步超声细胞粉碎乳化,超声条件为450W功率超声3s,间歇3s,共超声15min,超声期间样品均在80_90°C热水浴的烧杯中进行。3.将上述超声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的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后即形成纳米脂质载体悬液。II本发明纳米脂质载体的检测方法1.粒径和多分散指数(roi)检测方法为根据样品体系稠度和水分含量的情况,以不同比例用去离子水稀释,取1-1. 5mL稀释后的样品,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和分布,每个样品平行测定三次,分别计算粒径和分散度的平均值和方差。2.熔化和结晶曲线的检测方法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上述纳米悬液进行分析,以获得样品的熔化和结晶曲线,具体方法为:每次称取3_5mg样品至铝盘中,密封后置于DSC样品区,以空铝盘作为参比,开始DSC程序。具体分析程序分三个阶段:升温程序0_85°C,5°C /min ;保温程序85°C,3min ;降温程序 85-0°C,-5°C /min。3.X射线衍射晶型分析方法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型类型,分析前,先对上述纳米悬液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具体分析过程为:每次取干燥后的样品3_5g置于带凹槽的玻璃板上压片制样,待样品压平布满凹槽后再用另一玻璃板盖好;加样分析,X射线源为2.2kff的铜板(电压40kV,电流40mA,Cu-Ka射线,波长λ = 0.15406nm)。2Θ扫描范围为3-40°,扫描速率为2° /min。实施例1称取2.8g棕榈油混合物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1.2g MCT ;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1.9g吐温80溶于74.1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144.4±1.35nm, PDI指数为
0.214±0.012。称取样品4.5mg,进行DSC程序,在0_85°C范围内未发现有融化峰、结晶峰出现。实施例2称取2.8g氢化葵花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1.2g MCT ;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1.9g吐温80溶于74.1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195.9±1.04nm, PDI指数为0.303±0.044。称取样品5.32mg,进行DSC程序,熔点峰值为61.9°C,重结晶峰值21.(TC。实施例3称取7.0g氢化葵花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3.0g MCT ;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0.7g吐温80溶于69.3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398.0±13.30nm,PDI指数为0.363±0.155。称取样品4.72mg,进行DSC程序,有两个熔点峰,熔点峰值分别为62.7°C和84.50C ;同样有两个重结晶峰,峰值分别为44.1°C和21.9°C。
实施例4称取11. 2g氢化葵花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4.8g MCT ;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匀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3. 2g吐温80溶于60. 8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375. 8±6. 50nm, PDI指数为O. 657±0. 094。称取样品5. 71mg,进行DSC程序,熔点峰值分别为63. (TC;同样有两个重结晶峰,峰值分别为43. 5°C和22. 50C。实施例5称取11. 2g氢化菜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4. Sg大豆油;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O. 6g吐温80溶于63. 4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703. 1 + 75. 61nm,PDI指数为O. 564±0. 266。称取样品6. 28mg,进行DSC程序,融化过程为峰值约在60. (TC,结晶过程在40°C和20°C分别有两个峰。实施例6称取4. Og氢化葵花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1. 9g吐温80溶于74.1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243. 6±8. 26nm, PDI指数为O. 408±0· 024。称取样品7. 48mg,进行DSC程序,熔点峰值为65. (TC,重结晶峰值28.1。。。实施例7称取3. 6g氢化葵花籽油置于IOOmL高脚烧杯中,加入O. 4g MCT ;将烧杯至于80°C水浴,熔融混勻辅以500rpm磁力搅拌;称取1. 9g吐温80溶于74.1g水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混合均匀并且温度达到80°C时,将此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逐渐加入混合油相中,500rpm磁力搅拌lOmin,形成初乳;将得到的初乳于超声细胞粉碎仪上超声,功率450W,超声3s,间歇3s,共15min ;将得到的纳米乳液迅速转移至0°C冰水浴上,冷却至室温,制得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取一滴悬液稀释到ImL去离子水中,测定粒径大小为204. 2±6. 28nm, PDI指数为O. 314±0· 033。称取样品5. 54mg,进行DSC程序,熔点峰值为64.1 °C,重结晶峰值26. (TC。实施例8
针对实施例2和6中的两个样品,DSC详细分析了其熔化结晶过程,具体实验方法:将用上述实施例2和6的方法制备而得的样品,分别用铝盘称取5.32mg和7.48mg,压片密封,以空铝盘为参比,进样热分析。DSC具体程序为:升温程序0-85°C,5°C /min ;保温程序85°C,3min ;降温程序 85_(TC,-5°C /min。DSC的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熔化和结晶峰的积分运算分析结果(图中未标出)如下所述。图1 (实施例6)中,熔化过程起始温度为60.50C,熔点峰值65.(TC,熔程6.9°C;图2(实施例2)中,熔化过程起始温度为51.6°C,熔点峰值61.9°C,熔程13.6°C。事实上,实施例6是考察液体脂质作用的一个空白,即仅用固体脂质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液体脂质的加入(实施例2)同时降低了熔化过程的起始温度和熔点峰值,并使得熔程(即熔化过程的宽度)加大近一倍(6.9°C增加到13.6°C ),这可以较好的说明液油的加入使得固体脂质里面的晶型变得相对复杂,更大地呈现无定型,有利于药物更好的包埋。实施例9针对实施例2和实施例6的样品,我们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具体实验方法为,按上述实施例2和6中制备方法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取一定量冻干后的样品置于带凹槽的玻璃板上压片制样,待样品压平布满凹槽后再用另一玻璃板盖好;X射线分析时2 Θ扫描范围为3-40°,扫描速率为2° /min,分析结果见图3和图4。针对图3和4中的每个峰,分别标出其2 Θ角位置、间距(d,单位nm)和相对强度。图3(实施例6)中,主要峰的d值及强度(%,括号内)分别为0.454 (100),0.382 (82.6),
0.367(78.1);图4(实施例2),主要峰的d值及强度分别为1.478 (100),0.456 (49.7),
0.383(47.1)。根据Larsson关于油脂短程间距的相关理论,d值为0.46nm为β晶型,d值在0.42-0.43nm和0.37-0.40nm为β ’晶型。对比图3和图4,我们发现β晶型的特征峰d = 0.454nm(图3中)和0.456nm(图4中)其相对强度减弱了一半(从100%减至49.7% ),其余表示β ’晶型峰的相对强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图4即实施例2添加了液体油脂,即说明液油的加入使最稳定的β晶型的相对强度减弱,表明体系中油脂原有的完美结晶转化成了相对亚稳态的β ’晶型——无定向态,这与DSC的结果能很好地相互印证。实施例10共轭亚油酸(CLA)包封实验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食品功能因子。我们通过将共轭亚油酸包封到实施例2的组合物中,验证本发明组合物对包封物质的释放性质的影响。制备包封共轭亚油酸的本发明组合物方法:在熔融混合氢化葵花籽油和MCT的步骤中分别添加I重量%、2重量%和3重量%的食品级共轭亚油酸,其余步骤不变。图5比较了共轭亚油酸添加后的平均粒径变化,其中含量为0%的数据即为实施例2,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共轭亚油酸的加入对粒径的改变不是太大,稍微有所降低,基本都在150-200nm之间。该CLA纳米脂质载体具有合适的粒径大小和很好的分散性,并且稳定性较好。实施例11透析缓释实验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透析缓释实验的考察,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将截留分子量为IOkD的透析袋剪成长度约为20cm,取4mL按照实施例10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悬液置于透析袋内,两头用细绳扎紧后置于透析液中,每隔一定时间取ImL透析外液,测定其浓度,以未被包埋的CLA乙醇水溶液作为空白对照,观察比较CLA的释放情况。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CLA的乙醇水溶液在一天之内其释放率就高达90%多,而CLA的纳米脂质载体悬液5-6天之间的时候释放率才到90%。由此可见,该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对CLA具有较好的缓释透析作用,该体系可用作共轭亚油酸的优良缓释递送载体。实施例12蛋黄酱应用实验为了进一步拓宽本发明公开的纳米脂质载体的应用范围,我们进行了蛋黄酱应用实验,具体配方为:实施例2制备的NLC悬液60%,蛋液7%,蔗糖5%,香辛料1%,麦芽糊精15 %,酸味剂3 %,预糊化淀粉2 %,7 %水。具体制备过程如下:I)将蛋液加入搅拌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增稠剂,进行混合搅拌;2)通过真空抽提机将I)的混合原料抽提到高速真空乳化剂中个,同时向该高速真空乳化剂中加入适量的NLC、调味剂、稳定剂,高速搅拌(如每分钟3500转);3)得到稠厚的蛋黄。用本发明的脂质载体制备蛋黄酱,不仅具有口感细腻、质地光滑等良好的感官性状,而且稳定性好。实施例13焙烤产品应用实验将实施例2中的NLC,添加到焙烤食品的配方中去,具体比例如下:NLC悬液35%,面粉35%,蛋或乳固体15%,糖15%。按上述配方制备生面团,烘焙制得类似曲奇的产品。该产品色泽金黄、质地松脆,具有曲奇饼干典型的特征。实施例14沙拉酱应用实验根据沙拉酱的产品特性,将本发明中另一种还有大豆油含量较多的NLC悬液,制备沙拉酱,具体方法如下:取NLC悬液llOOg,与鸡蛋1300g、醋40g、盐8g、糖60g、味精3g、香兰素18g、丙酸钙Ig混合均匀搅拌,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00°C,加热15分钟,然后冷却至900C,保持50分钟,之后自然冷却;往里再加入500g鸡蛋,搅拌均匀成酱状,在温度为3°C下保持6小时即可。制备的沙拉酱质地均匀,稠度适宜,流动性好,具有产品特有的酱状,涂抹展开性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氢化葵花籽油和MCT为例,若仅用固态脂质,在脂质总含量最低(5wt% )的前提下,所得NLC产品粒径和分散指数PDI分别为243.6±8.26nm和0.408 土 0.024 (实施例6);当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以9:1混合使用时,所得NLC产品的粒径和分散指数PDI分别为204.2 + 6.28nm和0.314 + 0.033 (实施例7);当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以7: 3混合使用时,所得NLC产品的粒径和分散指数PDI分别为195.9 ±1.04nm和
0.303±0.044 (实施例2)。由此可见,液态油脂的加入一定程度下降低了粒径大小,且多分散性的指数PDI有所降低,说明体系更加均匀,分散性更好。用DSC分析实施例2、6和7的样品的熔化过程时,所得曲线上有不规整的熔化峰存在,说明在室温下该NLC体系中的脂质混合物仍能形成一定的晶型;并且通过对比液体油脂加入前后体系的熔化过程,发现液油的加入使得峰型变宽,体系更加呈现无定型。我们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实施例6和实施例2的结晶特性,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油的加入使得β晶型的相对强度有所减弱,体系朝着无规则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药物的包埋。本发明在制备方法上首要的优势在于避免了任何有机溶剂的使用,如US20080102127Α1等类似组合物的专利中均用到有机溶剂首先对固体脂质进行分散,而本发明未采用任何溶剂预分散脂质混合物,直接采用超声技术分散将其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最终得到了纳米尺度的分散性较好的体系。这不仅在安全性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也消除了今后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对容器设备等的特殊要求。从实施例10具体来看,与现有技术(W02010095877A2和CN 101595992A)相比,用本发明配方包埋共轭亚油酸,不仅可以避免安全性差的短链醇等有机溶剂的使用,而且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也降低了近10重量% ;与此同时,其粒径大小、稳定性、缓释效果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当,因而具有更大的优势。另外,为了验证上述未使用有机溶剂的优势,我们实施了添加有机溶剂的对照试验,通过将I重量% (占脂质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的甘油、乙醇等溶剂到脂质混合物中,我们发现形成的纳米脂质载体悬液分散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是在脂质原料的选择上,同时使用固态和液态脂质,并通过调整他们之间的比例来达到不同的效果。单独使用固态脂质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会有许多不足,其载药量相对有限,而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形成完美结晶,容易造成药物泄露,不利于药物包埋。而若单独使用液态脂质,则就等于制备简单水包油的乳状液体系,其为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只有大大提高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才能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固态和液态脂质作为脂质混合物,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不仅克服了只用固体脂质制备的SLN的不足,而且在较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就制得了分散性好的纳米载体体系。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包含: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且不包含有机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脂质的含量为约1-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脂质的含量为约0.1-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还包含活性物质。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脂质与所述液态脂质的比例为10: I至1:1。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在加热条件下将所述固态脂质与所述液态脂质混合; 2)将所述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 3)将步骤2)形成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入步骤I)形成的混合物中形成初乳; 4)对步骤3)形成的初乳进行超声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多分散指数(PDI)为0.2-0.7。
9.一种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在加热条件下将所述固态脂质、所述液态脂质和任选的活性物质混合; 2)将所述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 3)将步骤2)形成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入步骤I)形成的混合物中形成初乳; 4)对步骤3)形成的初乳进行超声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在包埋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组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纳米脂质载体,具体涉及包含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的纳米脂质载体。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纳米脂质载体在包埋活性物质和在食品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23L1/29GK103070390SQ2011103294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郑妍, 郑敏英, 杨天奎, 徐学兵 申请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