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捆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9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捆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腿成型模具,适用于制备肉制品。
背景技术
捆腿是我国一种传统肉制品,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型是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目前的成型方法是将肉条用肠衣包裹后用绳索对其进行捆绑。用该方法制作产品的主要缺点在于劳动强度大,需专门人员捆绳、解绳、洗绳,且绳子损耗快, 增加了生产成本;在产品制作过程中绳子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产品形状一致性差;绳子没有弹性,产品蒸煮过程中由于蒸煮损失的存在导致产品质地不够致密;生产效率低,不能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捆腿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可以实现捆腿的工业化生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捆腿成型模具包括若干个上槽体和与所述上槽体相配合的下槽体;所述若干个上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上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横梁相互连接;所述若干个下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下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横梁相互连接; 所述若干个上槽体之间的间距和相应的所述若干个下槽体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上槽体和下槽体上均设有若干个开孔。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分别起到连接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的作用,同时对所述模具具有支撑的作用。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相邻两个所述上槽体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槽体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两个上横梁之间的至少两个上固定板,所述两个下横梁之间与每个所述上固定板的位置相应处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固定杆;每个所述上固定板上均设有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杆状把手,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固定板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通孔与所述把手装置的位置相应。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杆状把手之间的连接杆上设有弹簧; 当所述上槽体和下槽体闭合时,给固定装置施以向下的力,当固定装置中的杆状把手穿过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通孔时,将固定装置旋转90度,则所述杆状把手把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固定板可为两个;每个所述上固定板均可设于端部的所述两个上槽体之间。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开孔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所述开孔可均勻分布。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可为两个;所述两个上横梁之间和所述两个下横梁之间均可为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为平行设置。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均可为5个。上述的捆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均可为半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制作产品的优点在于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产品形状一致性好;产品结构致密、质构特性好;操作简单、一次可成型若干根捆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实现捆腿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捆腿成型模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捆腿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捆腿成型模具的仰视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上槽体、2下槽体、3上横梁、4下横梁、5圆孔、6上固定板、7固定杆、8连接杆、9杆状把手、10弹簧、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捆腿成型模具包括半圆柱体形的5个上槽体1和与该5个上槽体相配合的半圆柱体形的5个下槽体2 ;5个上槽体1通过平行设置的2个上横梁3连接在一起,5个下槽体2通过平行设置的2个下横梁4连接在一起;5个上槽体1和5个下槽体 2分别沿上横梁3和下横梁4均勻布置;5个上槽体1上和5个下槽体2上均设有204个均勻分布的圆孔5 ;端部的两个上槽体1之间的两个上横梁3之间分别设有1个上固定板6, 两个下横梁4之间与每个上固定板6的位置相应处设有2条平行设置的固定杆7 ;每个上固定板6上设有1个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连接杆8和固定于该连接杆8两端的杆状把手9,杆状把手9和上固定板6之间的连接杆8上套设有弹簧10,连接杆8与上固定板6 之间为活动连接;每2条固定杆7之间的通孔11与把手装置的位置相应;杆状把手9可以从该通孔11处伸出从而对上槽体1和下槽体2起到固定的作用。上述捆腿成型模具中,上槽体1和下槽体2的形状还可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其它形状;上槽体1和下槽体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上槽体1和下槽体2上的开孔的形状和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使用上述捆腿成型模具时,将肉条用肠衣包裹后放入模具中,闭合模具进行蒸煮, 产品熟制后开启模具脱模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若干个上槽体和与所述上槽体相配合的下槽体;所述若干个上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上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横梁相互连接;所述若干个下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下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横梁相互连接;所述若干个上槽体之间的间距和相应的所述若干个下槽体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上槽体和下槽体上均设有若干个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上槽体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槽体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两个上横梁之间的至少两个上固定板,所述两个下横梁之间与每个所述上固定板的位置相应处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固定杆;每个所述上固定板上均设有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杆状把手,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固定板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通孔与所述把手装置的位置相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杆状把手之间的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固定板均设于端部的所述两个上槽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圆形;所述开孔均勻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为两个;所述两个上横梁之间和所述两个下横梁之间均为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为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均为5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均为半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捆腿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若干个上槽体和与所述上槽体相配合的下槽体;所述上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上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横梁相互连接;所述下槽体通过设于所述下槽体外侧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横梁相互连接;所述上槽体之间的间距和相应的所述下槽体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上槽体和下槽体上均设有若干个开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捆腿成型模具,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形状的一致性及产品的质构特性。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实现捆腿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22C7/00GK202026739SQ201120103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周秀海, 张德权, 张春晖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