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82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食品,一般是由豆浆点入卤水或石膏,待植物蛋白凝固后,压制成豆腐。但是这种传统豆腐工艺在大力发扬的同时有待创新;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制作的豆腐易碎,内酯使用过量易有酸味;现在市售的工业化生产的豆腐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烹饪时难入味,这也是在菜市场买菜时,人们有时更青睐现场制作的手工老豆腐的原因。申请人在2007年提交的CN200710039362.1中公开了一种先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使之生成碳酸水,再使用碳酸水点制豆腐的方法,申请人在2008年提交的CN200810179668.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卤水与碳酸水相结合点制豆腐的方法,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两种方法工艺较为复杂,而且,因为碳酸酸性较弱,大量的碳酸才会起凝固作用,并且若想碳酸浓度高则需要低温,而大量的低温碳酸会极大稀释豆浆,导致豆浆温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温度大幅下降不利于豆脑形成,这就要求碳酸水点浆前不能降低豆浆温度。同时,碳酸水会带来较多的待处理的黄浆水,既增加纯净水的使用(用于溶解二氧化碳),又增加废水处理成本。

申请人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二氧化碳能够催化卤水,使卤水凝固豆浆的温度下降,即:使豆浆凝固成豆花不再局限于85℃左右。卤水凝固豆浆需要在85℃左右是行业内公认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卤水凝固豆浆的温度降至50℃左右,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发现,为卤水低温点浆寻找一种催化剂,当然,二氧化碳被压到豆浆中也变成一种凝固剂。二氧化碳可以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共同点制豆腐,本申请仅以卤水与二氧化碳结合为例加以描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相结合生产的豆腐,该方法简单易行,点浆温度低,制作出的豆腐口味好,烹饪时易入汤汁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豆腐,其特征在于:该豆腐通过将卤水和CO2分别加入45℃~83℃的豆浆后,养护成豆脑,然后压榨成豆腐,其中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0:1~60 ;黄豆与卤水的质量比为1000:1- 5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2~1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1~4,黄豆与卤水的质量比为100:2- 3,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相结合生产豆腐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点浆温度低,制作出的豆腐口味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黄豆加水磨浆,煮沸,制成豆浆;B将二氧化碳压入豆浆中稳压0.5秒~15分钟;C、将卤水混入豆浆中,静置5~30分钟; D、凝固、压榨成豆腐,其中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0:1~60;黄豆与卤水的质量比为1000:1-5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2~15,步骤B和C中豆浆的温度为45 ℃~83℃。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1~4,黄豆与卤水的比例为100:2~3,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12。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步骤B中豆浆的温度优选为55℃~7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相结合生产豆腐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点浆温度低,制作出的豆腐口味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黄豆加水磨浆,煮沸,制成豆浆;B、将卤水混入豆浆中,静置5~30分钟; C、将二氧化碳压入豆浆中静置0.5秒~15分钟;D、凝固、压榨成豆腐,其中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0:1~60;黄豆与卤水的质量比为1000:1-50,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2~15,步骤B和C中豆浆的温度为45 ℃~83℃。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于制作豆浆所需黄豆与CO2的质量比为100:1~4,黄豆与卤水的比例为100:2~3,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12。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步骤B中豆浆的温度优选为55℃~75℃,

本发明采用45℃~83℃的点浆温度,突破了若想使豆浆凝固成豆腐宜使用很高温度的豆浆的限制,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豆腐的黄浆水析出量减少,减少排污量;为了制作碳酸水需要刻意稀释卤水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使用纯二氧化碳也节约了纯净水的使用;同时,豆腐的得率也有所提高;豆腐易入汤汁味,口味好。本发明的点浆温度低于传统温度是针对不同的豆腐品种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相应的降低,本发明的对比点浆温度如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相结合生产豆腐的方法,该方法点浆温度低,降低黄浆水生成量,以二氧化碳与卤水结合点浆为例,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黄豆加水磨浆,煮沸,制成豆浆(可以是生浆法,也可以是熟浆法等等);B、将二氧化碳压入豆浆中,稳压(与制作碳酸水工艺类似)0.5秒-15分钟左右取出;C、将卤水与豆浆混合,静置5至30分钟(也可以先碳酸化,后与卤水混合,即B、C步骤颠倒,但此时豆花生成后二氧化碳的余压释放较难)。D、静置、压榨成豆腐。其中制备豆浆所需黄豆与压入的CO2的质量比为1000:1~60,优选比例为100:1~4,制作豆腐所需黄豆与卤水的比例为1000:1~50,优选比例为100:2~3 。其中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2~15。优选地,制备豆浆时所用黄豆与水的质量比为1:3~12。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以与卤水为例,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与卤水结合后,共同点制豆腐,但豆浆温度可以适当降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85℃左右,二氧化碳与卤水共同作用于豆浆,互相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随着点浆时豆浆温度的适当降低,豆腐的黄浆水析出量减少,减少污水排放,也不需为了溶解更多二氧化碳刻意降低卤水波美度,耗费洁净水,同时,豆腐的得率有所提高。

下面以二氧化碳与卤水相结合为例列举一些具体实施例:

(1)取干黄豆2500克,常温下用水浸泡6-8小时左右,加水10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将豆浆降温至70℃左右,,置入压力容器中,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80克压入上述豆浆内并经稳压,再加入50克氯化镁,静置、压榨成豆腐。

(2)取干黄豆2500克,19℃时用水浸泡11小时左右,加水15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将豆浆降温至60℃左右,置入压力容器中,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35克压入上述豆浆内、稳压,再加入60克氯化镁,静置、压榨成豆腐。

(3)取干黄豆3000克,30℃时用水浸泡6小时左右,加水20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将豆浆降温至55℃左右,置入压力容器中,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65克压入上述豆浆内,稳压后再与90克氯化镁混合,静置、压榨成豆腐。

(4)取干黄豆3500克,24℃用水浸泡8小时左右,加水40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 ,将豆浆降温至45℃左右,置入压力容器中,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160克压入上述豆浆内,稳压,再加入70克氯化镁,静置、压榨成豆腐。

(5)取干黄豆2000克,21℃时用水浸泡10小时左右,加水19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 ,将豆浆降温至83℃左右,加入卤水85克置入压力容器中静置20分钟,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15克压入上述豆浆内,稳压约3分钟左右,压榨成豆腐。

(6)取干黄豆2500克,28℃时用水浸泡6.5小时左右,加水22000克磨浆,滤渣,煮浆,消泡,制得豆浆,将豆浆降温至76℃左右,加入卤水15克置入压力容器中,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125克压入上述豆浆内,稳压约5分钟,压榨成豆腐。

在本发明中豆浆的制作过程为现有技术,煮浆分为生浆法、熟浆法等不同工艺,本发明不一一列举,其中使用的黄豆为干黄豆,在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到,密闭容器可以定制,类似于压力容器,必须设有泄压阀,当然量身定制为宜;以二氧化碳与卤水结合为例,卤水一般将卤片先溶于水备用,或购置成品卤水,本发明盐卤使用量遵从传统使用量,并对波美度适当调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煮熟的豆浆自然降温或人工冷却,将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35克压入上述豆浆内,再将市售卤水加入到豆浆中,静置,压榨成豆腐。在该实施例中,所需设备和原料可购得。密闭容器的开启要事先经过泄压过程,这是安全保证。以上的制作过程豆浆温度在55~75℃下进行为宜。由于大豆的产地、品种很多,品质、蛋白含量等指标差异较大,同时受豆腐用水水质、点浆温度等影响,本发明不受实施例限制。

对前三个实施例来说,豆浆浓度和卤水使用量、点浆温度均在较佳范围内,而第四个点浆温度较低,豆花成型差,压榨较困难。第五个二氧化碳的使用量较低,需要较高点浆温度,豆腐口味的改善程度较小。第六个卤水使用量不足,二氧化碳使用过量导致豆花粗糙,黄浆水析出过多,产品得率低。二氧化碳和卤水的使用量以及点浆温度是本发明的关键。当然,浆的浓度等因素也很重要。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适用于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相结合制作的豆腐。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本发明不再使用压力容器制作碳酸水,而直接使用压力容器点制豆腐,简化了生产工艺;

(2)豆制品生产用水量很大,不使用碳酸水点浆降低了用水量;

(3)适当降低豆腐的点浆温度可以降低黄浆水的生成量,降低了污水处理量;

(4)本发明是二氧化碳分别与卤水、石膏、氯化钙、D葡萄糖酸-δ-内酯等等凝固剂或复合凝固剂共同点浆;

(5)本发明不再局限于二氧化碳应在高温下点浆(因为二氧化碳在较低温度下点浆豆腐花较散),降低了二氧化碳单独点浆后的泄压难度(二氧化碳高温点浆后豆腐花成型快,在对豆腐花中的残存二氧化碳泄压时容易对豆腐花形成扰动);

(6)与CN200810179668.1不同之处在于,碳酸水不是卤水催化剂,不能降低豆浆初始点浆温度。卤水也不是碳酸水催化剂,卤水不能阻止碳酸水点制豆腐时释放出较多黄浆水。本申请直接使用二氧化碳,并且是用作卤水低温点浆的催化剂,而CN200810179668.1中的二氧化碳是用来制作碳酸水,且不能作为催化剂,也不能降低点浆时豆浆本来的温度,同时不能减少黄浆水的生成,反而会生成更多的黄浆水,因为碳酸水中的水大部分要转化为黄浆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