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89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是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类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发生年龄也较过去降低,寻找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是人类一直努力的目标。
通过人体防御机理进行肿瘤治疗,是70年代末期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倡,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日本在采用免疫激活剂抗肿瘤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已批准生产上市的溶血性链球菌(OK-432)的链球菌制剂1975年上市,云芝胞内多糖(PSK即Krestin)真菌多糖制剂1977年上市,两种药品的销售额每年达1000亿日元,行销世界,销售额占日本抗肿瘤药品的一半,1985年十二月又批准上市的香菇多糖注射剂,正在申请批准的Sohizop-hyllan(SPG)系列皱菌属提取的葡聚糖注射剂、ruburatin诺卡氏菌菌体注射剂和bestatin(苯丁异亮氨酸)口服剂,还有十种类似的免疫激活剂正在临床研究。这类药物能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改变肿瘤宿主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能力,改变肿瘤细胞与宿主的关系,以达到治疗肿瘤疾患的效果。日本的溶血性链球菌SU(OK-432)是减毒的溶血性链球菌菌体悬浮于青霉素中的一种生物制剂,副反应较重,主要副反应是发热,注射部位疼痛及细胞减少而应用受限。
中国专利98121898公开了“一种复合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该口服液中含有多种成分,其甘露聚糖肽分别来自担子真菌、隔担子真菌、多孔目真菌,伞科真菌,成分较为复杂,口服剂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一种新的剂型,它是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缓释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缓释制剂。其中,每单位制剂中含有5~30mg。
本发明所述的甘露聚糖肽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a、以α-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α-Hemolysis)为生产菌进行发酵;b、收集发酵液,提取纯化甘露聚糖肽。
步骤b的提取全过程的PH值保持为1.5至5.0,所使用的溶剂为60%-99.9%的乙醇。
本发明的甘露聚糖肽是从α-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us-α-hemolysis)发酵产物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甘露聚糖肽类物质。有关专家在克山病的研究中,根据日本采用溶血性链球菌菌体制剂(OK-432)作为抗肿瘤免疫增强剂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溶血性链球菌代谢产物抗肿瘤的设想,经过菌种选育和鉴别,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发现自人口腔分离得到的α-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us-α-Hemolysis)的发酵产物中含有的α-甘露聚糖肽具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炎,升高白细胞,保护和增强骨髓干细胞等多种生理活性。
其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是乙基纤维素、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乙酸酯、丙稀酸树脂II号、聚甲基丙烯酸酯、硅橡胶、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乙烯聚合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具体地,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是乙基纤维素、丙稀酸树脂II号,其中混合使用的比值范围是1~15∶1~10,具体地比值范围是3∶2。
所说的缓释制剂是缓释胶囊、缓释片剂、缓释颗粒剂、缓释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缓释制剂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c、将a步骤与b步骤所需的辅料混合,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它是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药物,具体地,它是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本发明药物,在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方面,疗效好,安全可靠,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缓释制剂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c、将a步骤与b步骤所需的辅料混合,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例1 甘露聚糖肽的制备发酵过程i、菌种的制备选用菌种是α-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us-α-hemolysis);培养基菌种培养基葡萄糖0.4-0.8%、氯化钠0.4-0.8%、蛋白胨0.4-1%、牛肉膏0.1-0.5%、绵羊血10%、琼脂1.5-2%、PH7.2-7.8。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0.1-0.5%、蛋白胨0.4-0.7%、酵母膏0.4-0.6%、氯化钠0.4-0.8%、泡敌0.01%。
提取、精制过程所需原辅材料酒精、丙酮、三氯乙酸、无水乙醇。
a、母瓶制备启封菌种冷冻管,用无菌肉汤培养基稀释,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血斜面。18-45℃恒温培养24h;b、子瓶制备将培养好的血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按1-8%接种量接入肉汤培养基内,18-45℃恒温培养10-24h;c、菌种培养基灭菌温度为120-124℃,灭菌时间30分钟,灭菌蒸汽压力0.12-0.14Mpa;
d、发酵将优良的子瓶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按0.2%接种量接入发酵罐,全过程18-45℃恒温培养,无菌空气进气量以能翻动培养液为宜,罐压不超过0.01Mpa,发酵周期20-100小时。发酵培养基灭菌温度为120-124℃,蒸汽压力为0.12-0.14Mpa,时间30min;发酵至20-100小时,灭活放罐,灭活采用加温使发酵液温度达到80℃,恒温30-50分钟后再降温放罐,进行浓缩,使浓缩液比重控制在1.20-1.22即可;ii、提取a、将i步骤的浓缩液加入1-5倍体积量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即得到沉淀物;b、将所得沉淀物用蒸馏水溶解,调PH,得到溶解液并将溶解液静置并控制静置后的溶解液PH值;c、将溶解液离心去除杂质得到清液,准确量取清液体积,调PH值,按清液体积计算出所需酒精量,将酒精缓慢加入到清液中,并充分搅拌,静置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物;d、以上提取方法按从b-c步骤反复操作至中间检测合格为止,即得到的沉淀物为甘露聚糖肽半成品;iii、精制将ii步骤反复提取得到的甘露聚糖肽半成品沉淀物,取样检测符合质量标准后,用无水乙醇进行一次脱水,充分研磨成粉状,得到一次湿粉,再用丙酮进行二次脱水,充分搅拌得到二次湿粉,将二次湿粉在60-100℃烘烤4-10小时即得甘露聚糖肽。
其中ii步骤的提取过程中活性炭的使用方法使用量为1L溶解液所需活性炭1-10g,加入活性炭后调溶解液PH值,将该液体在40-100℃温度下保温20-70min,离心,并控制炭脱液PH值。
上述提取全过程中的PH值保持为1.5至5.0。
ii步骤的提取过程中的乙醇浓度为60-99.9%。
实例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a、取乙基纤维素和丙稀酸树脂II号的细粉混合均匀,用60%的乙醇溶解后,然后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喷入,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c、压片将速释和缓释部分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选用不用量的药浆的含量,可制备含量不同的本发明药物。
实例3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甘露糖对照品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例1制备的本发明药物片剂20片,研细,精密称定,精密称取(约相当于甘露聚糖肽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冷至5℃以下的水20ml溶解,振摇10分钟后,放至室温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立即取10ml(3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2.5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每1ml中含甘露聚糖肽25ug的溶液作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加2.5%苯酚溶液0.5ml,摇匀,置冰浴中缓慢滴加硫酸5.0ml,摇匀,置沸水中煮沸3分钟,取出,置冰浴中冷却(约3-5分钟),取出,在10-40分钟内,照分光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在49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结果每单位制剂中含有甘露聚糖肽5~30mg。
实例4 体外释放度试验取实例1制备的本发明药物片剂,照释放度测定法(附录XD第一法),以水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50转,依法操作,在2、4、6小时分别取溶液10ml,滤过,并及时在操作容器中补充水10ml。收集滤液6.3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每1ml中含甘露聚糖肽25ug的溶液作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另取本品10片,研细,精密称定,精密称取(约相当于甘露聚糖肽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冷至5℃以下的水20ml溶解,振摇10分钟后,放至室温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立即取10ml(3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2.5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每1ml中含甘露聚糖肽25ug的溶液作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按各自的含量与对比溶液的含量比值分别计算出每片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本发明药物品在2小时、4小时、6小时的释放量限度分别为40~60%,55%~80%,75%以上,应符合规定。
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以下通过药效学,药理学试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1、材料与试药1.1仪器UV-2102 PC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1.2试药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由实例1制备,30mg/片)1.3实验动物杂种犬,6只,体重8~12kg,雌雄不限,由四川省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中心提供。
2、方法与结果2.1检测方法甘露聚糖肽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D-甘露糖对照品0.1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的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每1ml中含甘露糖50μg。
供试品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含40μg的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2、0.4、0.6、0.8、1.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加水至1.0ml,再加3%苯酚溶液1.0ml,摇匀,冲入硫酸4.5ml,摇匀,放至室温,以0管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甘露糖μg数对相应的吸收度,计算回归方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自“再加3%苯酚溶液1.0ml”起,依法操作,测定吸收度,由回归方程计算甘露糖的含量。
2.2辅料的干扰测定精密称取相当于片剂处方中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10mg的辅料,用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并定容至10ml,取续滤液在上述条件下直接进样,并与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标准溶液的色谱图相对照,可见辅料在该条件下对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的含量没有干扰。
2.3提取回收率取空白血浆0.5mL置不同试管内,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标准溶液,并以相同浓度的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标准溶液作对照,按血浆样方法处理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管号 对照量(ug) 测得量(ug) 回收率(%) 均值1100101.3 101.3210098.498.4100.73±1.723100102.5 102.54100100.7 100.72.4精密度取不同浓度的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血浆样品,按上述方法处理后,于同日不同时间,分别重复测定5次,计算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于不同日期,对相同浓度血浆样品用同法处理并测定,重复5日,计算日间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2。
表2绝对进样量 均值100 300 600日内测得量(ng) 88.5±2.74 301.7±3.69 594.9±6.61日内RSD(%) 2.78 1.22 1.11 1.70日间测得量(ng) 97.4±3.04 298.4±5.82 592.3±9.75日间RSD(%) 3.12 1.95 1.65 2.242.5加样回收率取已知浓度的犬血浆0.5mL,分别加入浓度为20ug/mL的适量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6,12,20ug的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按上述血样预处理方法处理,并用HPLC法测定,加样回收率见表3。
表3血浆中药物量(ug)加入量(ug) 测得量(ug) 回收率(%)平均回收率(%) RSD%8.5 4 12.7 1058.5 4 12.4 97.58.5 5 13.3 968.5 5 13.7 104101.33.638.5 6 14.6 101.78.5 6 14.7 103.32.6本发明药物的缓释片剂及普通片动物(犬)体内药动学
2.6.1受试动物选择消化系统与人较接近的犬作为受试对象。
2.6.2给药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给药,直接将药片送入犬喉部,同时给水50mL;给药量1.75克/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定时从后肢静脉采血约2.5mL,立即分离血浆备用;给药前禁食12h,并禁食至采样结束;给药间隔1周;血浆样品用同法处理并测定.。
采用3P87程序(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6月)计算的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统计结果见表4。
表4两种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统计结果Cmax(ug/mL)Tmax(min) AUC[ug/(mL min)缓释片 普通片缓释片 普通片 缓释片普通片31.7528.36 7.832.25 8143.85072.5P值 P>0.05 P<0.01 P<0.05Cmax最大血药浓度;Tmax血药浓度最大时的时间。
3、结论与讨论药动学参数统计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的达峰时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缓释片达峰时间显著提高,预示缓释片能够很快地发挥药效;两种制剂的峰值血药浓度的差异没有显著性,但二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可反映药物在体内一段时间内的累积释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缓释片较普通片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这对药效的发挥和药效的维持很重要;以普通片的AUC为参比,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说明缓释片较普通片吸收完全。
以下通过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缓释制剂与普通片剂相比,发挥了相同的作用,且服用方便,试验例2 本发明药物缓释片对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治疗作用临床试验从本次观察结果显示1、甘露聚糖肽两组对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缓释片剂型组与片剂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2%和97.4%。两组均能明显提高放化疗后患者白细胞数水平,其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均值比较,P<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两种剂型间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存在,治后组间比较,P>0.05。2、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值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IgM、IgA、IgG均有明显升高,各单项值治疗前后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值变化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根据上述结果说明,本发明药物缓释片,对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表现在能够迅速有效提高放化疗后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其疗效与片剂对照组比较,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
在临床疗效观察的同时,对病员分别进行了治疗前后肝、肾功等检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未见毒副作用存在。
通过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缓释片剂,在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方面,疗效满意,安全可靠。从本次观察显示,该药缓释片剂型的运用,为临床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缓释胶囊剂的制备工艺a、取乙基纤维素和丙稀酸树脂II号的细粉混合均匀,用60%的乙醇溶解后,然后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喷入,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与淀粉经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c、将a、b两步骤所得的颗粒混合,装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2 缓释片剂制备工艺a、取乙基纤维素和丙稀酸树脂II号的细粉混合均匀,用60%的乙醇溶解后,然后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喷入,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c、压片将速释和缓释部分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3 缓释颗粒剂制备工艺a、取乙基纤维素和丙稀酸树脂II号的细粉混合均匀,用60%的乙醇溶解后,然后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喷入,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c、将a、b两步骤所得的颗粒混合,即得。
实施例5 缓释蜜丸的制备a、取乙基纤维素和丙稀酸树脂II号的细粉混合均匀,用60%的乙醇溶解后,然后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喷入,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制备成50mg/ml药液浆与淀粉混合制备成细颗粒,干燥,整粒。c、将a、b两步骤所得的颗粒混合,加入适量炼蜜充分混匀,制丸块,使用自动制丸机制丸条、分粒、搓圆,制丸粒,80℃干燥,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缓释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甘露聚糖肽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a、以α-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α-hemolysis)为生产菌进行发酵;b、收集发酵液,提取纯化甘露聚糖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单位制剂中含有甘露聚糖肽5~30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是乙基纤维素、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乙酸酯、丙稀酸树脂I、II、III、IV号、聚甲基丙烯酸酯、硅橡胶、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乙烯聚合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是乙基纤维素、丙稀酸树脂II号,其中混合使用的比值范围是1~15∶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是乙基纤维素、丙稀酸树脂II号,其中混合使用的比值范围是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缓释制剂是缓释胶囊、缓释片剂、缓释颗粒剂、缓释丸剂。
8.权利要求1~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a、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缓释制剂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b、将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接受的辅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c、将a步骤与b步骤制备的颗粒混合,制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它是一种新的剂型,它是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缓释制剂。它是由甘露聚糖肽与药学上可接受的缓释制剂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缓释制剂。其中,每单位制剂中含有5~30mg。通过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方面,疗效满意,生物利用度高,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文档编号A61K9/52GK1481894SQ03135469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陈云华, 李军, 刘艳 申请人: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