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004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为将苦参素经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后,得到苦参素超滤液,在避光、通入氮气配制、灌装,经过灭菌、灯检、包装后,制成苦参素小容量注射剂成品,属于化学药品制剂领域。该产品可静脉滴注,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降低动物的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的血清DHBV-DNA水平;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可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和纠正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能力增强;具有抗过敏、抗炎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背景技术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及西豆根,全株味极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主要成分是氧化苦参碱和极少量的氧化槐果碱,其有效成分为氧化苦参碱。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降低动物的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的血清DHBV-DNA水平;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可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和纠正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能力增强;具有抗过敏、抗炎升高白细胞作用。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苦参素注射液有多家企业生产,均采用传统工艺配制而成,其存在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药液刺激性强,澄明度不合格率高,PH值下降,含量下降,颜色加深,疗效不稳定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苦参素在制备过程中部分杂质如蛋白质、鞣质、槐果碱、槐胺碱等未完全去除,再加上苦参素本身的不稳定性造成。我公司苦参素注射液工艺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苦参素、依地酸二钠分别经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后,得超滤液,然后将两种超滤液在避光、通氮气条件下配制、灌装,经灭菌灯检后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A)取配制量40~70%8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10%~30%8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4.5~6.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条件下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更为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配制量5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4℃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2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4℃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5.0~6.0,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使产品质量稳定,所用注射用水的温度为90℃,冷藏温度为4℃,冷藏时间为24小时,PH值严格控制在5.0~6.0。
上述制备方法中,采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是所配制药液中无效成分的控制步骤,所用超滤膜为市售产品。其生产商应为行业认可的生产单位。
上述制备方法中,避光、通氮气条件是药液配制、灌装过程的关键步骤。
上述制备方法中,终端除菌过滤所使用的滤膜孔径为0.22μm。为使产品质量稳定,滤膜应尽可能由固定生产商供应。
本发明所述之苦参素注射液临床应用时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次0.6g,加100ml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以每分钟约60滴为宜。2个月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肌内注射,一日一次,一次0.4g~0.6g。
本发明所述之苦参素注射液,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能降低动物的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的血清DHBV-DNA水平;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可增强NK细胞活性,改善和纠正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能力增强;具有抗过敏、抗炎升高白细胞作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本发明采用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并采取避光、充氮等保护措施,确保了无效成分被完全去除,避免了苦参素的降解,减少了制剂中的有关物质,使制成的制剂稳定性增加、刺激性减小、澄明度改善,疗效更加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A)取配制量70%8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10℃冷藏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10%8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10℃冷藏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6.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实施例2A)取配制量4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2℃冷藏1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3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2℃冷藏1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4.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实施例3A)取配制量60%85℃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8℃冷藏36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15%85℃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8℃冷藏36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5.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实施例4A)取配制量55%8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6℃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25%8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6℃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5.0,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实施例5A)取配制量65%85℃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4℃冷藏1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
B)取配制量20%85℃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4℃冷藏12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
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6.0,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实验例1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性状、PH值及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项目的检测。
性状本品为几乎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符合规定。
PH值取本品,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H),PH值为4.5~6.5,符合规定。
其他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
实验例2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定性测定。
(1)取本品1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即生成白色沉淀,符合规定。
(2)取本品1ml,加碘化铋钾试液1滴,即生成橙红色沉淀,符合规定。
(3)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苦参素50mg),加无水乙醇至2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溶液(5∶0.6∶0.3)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显色。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相同,符合规定。
以上的实验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中含有确定的组分。
实验例3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检查。
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用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苦参素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氧化槐果碱对照品,用无水乙醇制成每1中含0.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溶液(50∶6∶3)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显色,除主斑点外供试品溶液如显与氧化槐果碱对照品相应位置的斑点,其颜色不得比对照品更深,并不得有其他杂质斑点。
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经过三批的测定,有关物质项目符合规定。
实验例4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取717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约30g,置烧杯中,用水倾泻洗涤两次以除去混入树脂中的杂质,沥干,加入60%~80%的乙醇中浸泡一昼夜,次日用供交换的水反复淘洗至无乙醇味为止,沥干,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小时,倾去碱液,继以水分次洗涤至对酚酞指示液呈中性,然后将树脂连水一起移入底部预先垫有玻璃纤维的30ml离子交换器中,上部盖玻璃纤维少许,以防止加入液体时有树脂颗粒上浮,柱内不得有气泡,即可供试验用。
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3ml(相当于苦参素0.3g),移入上述交换器中,以每分钟2ml的流速洗脱,再加水仍维持原流速洗脱至洗脱液达80ml时,加碘化钠使其浓度为4mol/L,加茜素磺酸钠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此时用另一接受器接收洗脱液20ml,试验是否有余碱洗出,若仍有消耗则将两次消耗毫升数合并计算),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8.24mg的C15H24N2O2·H2O。
标准规定含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通过三批的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

实验例5本实验例为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安全性检查。
无菌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H检查,符合规定。
热原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D检查,符合规定。
长期毒性测定连续给药三个月观察血尿检查、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安全性符合注射剂要求,无任何毒性作用,应用人体安全。
比较例1本比较例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澄明度优于用常规制备方法生产的。
澄明度判断标准(1)未发现有异物或仅带微量白点者,作合格论。
(2)每瓶含短于0.5cm的毛和0.1~0.2mm的白点、白块或色点总数未超过5个者,作合格论。
(3)不合格率未超过5%,该批产品作合格论。
有关概念白块系指用规定的检查方法,能看到有明显的平面或棱角的白色物质。
白点不能辨清平面或棱角的按白点计。
微量白点在规定的时间内仅见到3个或3个以下白点者。
异物包括玻璃屑、纤维、色点、色块及其它外来异物。
检查方法分别取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和采用常规工艺制备的产品各200支,按《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和以上标准检查,结果见下表。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的澄明度明显优于用常规制备方法生产的。
比较例2
本比较例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时刺激性较小。

比较例3本比较例说明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与采用常规制备方法生产的苦参素注射液通过六个月加速实验的稳性比较,结果见下表。
标准规定含量本品含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PH值应为4.5~6.5澄明度合格率应不低于95%颜色应为几乎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发明组在经过加速实验六个月后,其含量、PH值、澄明度、颜色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常规组的含量、PH值均有明显降低,澄明度、颜色均不符合规定,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苦参素注射液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制备方法生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A)取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溶解,密闭,冷藏,超滤,得超滤液I;B)取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冷藏,超滤,得超滤液II;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过滤后,避光条件下充氮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配制量40~70%8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B)取配制量10%~30%8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0℃~10℃冷藏12~48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3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4.5~6.5,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条件下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配制量50%90℃新鲜注射用水,通入氮气后,避光加入处方中的苦参素,充分搅拌溶解,放置至室温,遮光密闭,4℃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B)取配制量20%90℃的新鲜注射用水,加入处方中的依地酸二钠溶解,放置至室温,4℃冷藏24小时,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的超滤膜超滤,得超滤液II;C)将上述超滤液I、II混合均匀,定容,调PH值5.0~6.0,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将药液经终端0.22μm滤膜除菌过滤后,避光、充氮气条件下灌装于安瓿中,灭菌,灯检,包装,即得苦参素注射液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产品所用注射用水的温度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藏温度为0℃~10℃,冷藏时间为12~48小时,冷藏条件为遮光。
6.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所使用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为1万~3万的超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灌装过程中的条件为通氮气、避光。
8.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PH值调节剂为10%氢氧化钠溶液或10%盐酸溶液,PH值控制在5.0~6.0。
9.根据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除菌过滤所使用的滤膜孔径为0.22μ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为将苦参素经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后,得到苦参素超滤液,在避光、通入氮气条件下配制,灌装,经过灭菌、灯检、包装后,制成苦参素小容量注射剂成品。本工艺过程中苦参素经过水沉、冷藏、超滤技术处理,并有避光、充氮保护,避免了苦参素的降解,确保了无效成分被完全去除,减少了制剂中的有关物质,使制成的制剂稳定性增加、刺激性减小、澄明度改善,疗效稳定。经临床实验证明,可静脉滴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文档编号A61P1/16GK1830444SQ2005100514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8日
发明者郭智华 申请人:巴里莫尔制药(通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