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性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83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靶向性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激素治疗等。近年来,开发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重要研究开发方向。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最活跃的抗肿瘤靶向研究领域之一,单克隆抗体、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治疗已显示出与传统疗法的互补性。白细胞介素2(IL_2)是本领域熟知的一种白细胞介素,发现于1976年,Morgan等人用植物的血球凝集素刺激正常的人淋巴细胞,发现其可以产生一种能选择性促进T淋巴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它必须和IL-2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IL-2是多种生物功能细胞因子,可刺激细胞毒T淋巴细胞分化、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功能,也能增强B淋巴细胞的抗体分泌和增殖。因此临床上也主要用于免疫佐剂调动机体的系统免疫,达到辅助治疗控制肿瘤的目的。作为第一个被分离纯化的白细胞介素分子,80年代美国Cetus公司开发人源重组 IL-2用于治疗癌症,直至1993年,IL-2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肾癌和黑色素瘤;目前IL-2也被批准大剂量用于治疗HIV。临床试验表明IL-2单药治疗癌症的有效率低,副作用大。高剂量治疗黑色素瘤的客观有效率为5-27%,其中只有0-4%的病人病情完全缓解。IL-2的副作用大,病人产生体液储留、腹泻、血压过低等一系列反应,小部分患者死亡,这些毒副作用多与IL-2引发非治疗病灶的全身其他组织免疫过度反应有关。针对于IL-2临床使用的局限,目前IL-2蛋白质药物研究主要方向是减小药物副作用、提高药效、延长药物半衰期。策略主要包括IL-2的聚乙二醇(PEG)修饰、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延长半衰期,糖基化修饰提高IL-2稳定性,与单克隆抗体融合将药物靶向到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与其他蛋白(如免疫调节因子)融合产生药物联用效果等。在临床实验中,PEG修饰的IL-2与IL-2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善半衰期和有效率,至今未被FDA批准用于癌症治疗。Human Genomekiences公司开发了 HSA-IL-2融合蛋白 Albuleukin,静脉注射Albuleukin的血浆半衰期从IL-2的19分钟提高到6小时,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实验。天然IL-2的第三位Thr是被糖基修饰的,目前IL-2的糖基化地手段分为真核细胞表达、以及合成的糖基化短肽和IL-2蛋白连接两种策略,Symansis公司用人 293细胞表达hcxIL-2已经在市面上出售,国内有若干个实验室都开发酵母表达糖基化的 IL-2,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目前默克公司将抗神经节苷脂⑶2的C端融合IL-2的抗体药物EMD273066(hul4. 18-IL-2)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已经完成I期临床,结果表明33例病人中,8例病情稳定。无4级毒性反应(死亡)发生,但仍发现有低血压、组织缺氧等3级毒性反应。此外也有将IL-2融于其他抗体(如anti-her2 antibody, anti_her3,IgG3等) 的研究,以增强IL-2诱导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特异性。其他IL-2融合蛋白药物,如Aerolysin-IL-2, IL-6-IL-2,GCSF-IL-2、重组人α胸腺素原-白介素2等,产生药物联用的效果。对于与生物大分子耦联/融合的白介素-2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半衰期延长但药物分子量的成倍增加使其更难于穿过生理屏障到达靶组织,尤其对大型实体瘤的浸润性差,使其难于穿过生理屏障到达肿瘤部位。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不高会造成靶向药物在到达靶组织以前损伤正常细胞,消耗了药效。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选择特异性高的肿瘤抗原为靶点,另外还要通过蛋白质工程对靶向药物进行合理设计,减小分子质量,提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浓度和减少在正常组织的分布,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可以选择主要靶向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靶向短肽及非抗体蛋白,其中有针对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分子氨基肽酶N的NGR和整联蛋白(integrins α ν β 3)的R⑶。如某些利用上述的相关靶向肽的开发药物,已经成功进入临床实验。Modmed公司开发ARENEGYR就为NGR融合肿瘤坏死因子(NGR-hTNFa),用于治疗直肠癌、肝癌、间皮瘤已经进入II期临床。GE公司开发用于肿瘤诊断的药物18F-AH111585(放射性标记的RGD)也进入一期临床。尿激酶如奥曲肽(Octreotide)作为单药已经分别成功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等)和类癌、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的临床治疗,充分支持了尿激酶作为靶向肽选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性白介素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某些细胞特别是肿瘤组织细胞或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显著的增加白细胞介素在靶向组织的浓度,降低其在其他组织的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包括(1)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或者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结合区;(2)白细胞介素。根据情况,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可有不多于10个氨基酸组成的连接区,用于连接所述靶向结合区和白细胞介素。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区有三个氨基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GGQ,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有6个氨基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GGSGGS)。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中白细胞介素为人源白细胞介素2,具有如SEQ ID NO 1的氨基酸序列。白细胞介素2 (IL-2)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000586. 3。IL-2也是最早在分子水平被分离、纯化、鉴定的细胞因子。它是具有多功能的分泌单体糖蛋白。切去N端20 个疏水氨基酸的信号肽后,成熟IL-2为13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5kD。IL-2含有三个半胱氨酸(CyS58、CyS105和Cysl25),前两个Cys形成链内二硫键,对其稳定性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工业上常制备IL-2突变体IL-2C125S,以促进其二硫键的正确配对。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中的人源白细胞介素2含有如SEQ IDD N0: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其中第125位半胱氨酸(C)突变为丝氨酸(S)。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中靶向结合区为人源氨基酸序列。更优选地,所述靶向结合区与尿激酶同源,所述靶向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与尿激酶同源性不低于60%。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融合蛋白,其靶向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 :2所示,或为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衍生的与SEQ IDN0.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有80%的一致性,且具有特异结合肿瘤细胞或者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中靶向结合区可以是包括不少于3个但不多于50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优选的序列含有尿激酶同源的不多于25个氨基酸序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靶向结合区含有如SEQ ID N0: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其N末端可带有大肠杆菌表达的起始密码子翻译的甲硫氨酸,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被不均一切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体的融合蛋白,含有如SEQ IDD NO 3 所述的氨基酸序列,记作UIL。为了使融合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氨基(N)末端或羧基(C) 末端连接上氨基酸标签,包括但不限于多聚组氨酸(Poly-His通常为6个组氨酸)、多聚精氨酸(Poly-Arg通常为5-6个精氨酸)等。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编码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可以存在很多种能够编码本发明所述的特定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可以编码含有如SEQ IDD NO :3所述氨基酸序列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 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D NO 4所示。为了生产本发明的融合蛋白,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分子被整合至表达盒中,随后表达盒被插入合适的表达载体。然后,这一表达载体被转入宿主细胞或者动物用于重组蛋白表达。表达盒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⑴转录起始区,(2)可以编码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该转录是在在转录起始区的调控下进行的,以及(3)转录中止区。根据用于蛋白表达的宿主细胞的不同,转录起始区和转录中止区可以是天然存在或者人工构建的序列,该序列适合于真核或者原核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此类序列在本技术领域内已为人所熟知。适当的含有转录起始序列的DNA片与适当的含有转录中止区的DNA 片段与编码融合蛋白的DNA片段相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本技术领域内已为人所熟知,比如,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以及连接。本发明进一步提供重组了编码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的表达载体以及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细胞和转基因动物。所述表达载体优选质粒或病毒。所述细胞可以是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酵母或者细菌。转基因动物可以是转基因羊,牛,等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提供一种重组了编码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所述大肠杆菌于2010年5月M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3868。另外,本发明也提供了所述融合蛋白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含有编码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的细胞或转基因动物,使该细胞或转基因动物表达所述融合蛋白以及分离所述融合蛋白。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可通过在肿瘤组织/部位激活NK细胞、CTL细胞、LAK细胞,提高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证明UIL低剂量组药效要优于白细胞介素2低剂量组,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融合蛋白的应用,即用于治疗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或制备治疗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如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生物保藏说明分类命名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于2010年5月M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 3868。


图1示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结构示意图。A 靶向结合区;B 连接区;C 人源白细胞介素2。图2示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表达与纯化后的SDS-PAGE鉴定结果。泳道1 分子量 Marker ;从上至下依次为 97. OkDa,66. OkDa,45. OkDa,30. OkDa, 20.lkDa、14. 4kDa。泳道2 表达融合蛋白的宿主菌裂解物;泳道3 最终洗涤的包涵体;泳道4:经Ni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亲合纯化的目的蛋白。图3示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复性的SDS-PAGE结果。0:UIL非还原电泳;M 分子量 Marker,从上至下依次为 97. OkDa,66. OkDa,43. OkDa,30. OkDa, 20.lkDa、14. 4kDa ;R:UIL还原电泳;图4示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碳18反相高效液相分析图(C18RP-HPLC),层析柱Z0RBA 300SB-C185um,4. 6*250mm ;检测波长280nm ;纯度96. 7%。图5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体外靶向结合实验结果。图6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判定标准,从左至右为肿瘤无进展、肿瘤无明显进展、肿瘤重大进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依照本发明,一种靶向性的白细胞介素的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包括(1)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或者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结合区;( 根据情况可有一不多于10个氨基酸的连接区;C3)白细胞介素氨基酸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中靶向结合区可以是包括不少于3个但不多于50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优选的序列含有尿激酶同源的不多于15个氨基酸序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靶向结合区含有如SEQ ID N0: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其中N端可带有大肠杆菌表达的起始密码子翻译的甲硫氨酸,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被不均一切除。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靶向结合区和白细胞介素可以直接由肽键或由连接区连接到一起。视需要而定,连接区可以有2至10个氨基酸连接靶向结合区与白细胞介素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区有三个氨基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GGS),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有6个氨基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酸(GGSGGS)。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含有如SEQ IDDNO 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记作UIL。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含有如SEQ IDDNO 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编码本发明上述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可以存在很多种能够编码本发明所述的特定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可以编码含有如SEQ IDD NO :3所述氨基酸序列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D N0:4所示。为了生产本发明的融合蛋白,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分子被整合至表达盒中,随后表达盒被插入合适的表达载体。然后,这一表达载体被转入宿主细胞或者动物用于重组蛋白表达。表达盒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⑴转录起始区,(2)可以编码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DNA分子,该转录是在在转录起始区的调控下进行的,以及(3)转录中止区。根据用于蛋白表达的宿主细胞的不同,转录起始区和转录中止区可以是天然存在或者人工构建的序列,该序列适合于真核或者原核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此类序列在本技术领域内已为人所熟知。适当的含有转录起始序列的DNA片与适当的含有转录中止区的DNA 片段与编码融合蛋白的DNA片段相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本技术领域内已为人所熟知,比如,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以及连接。表达盒可以被整合插入表达载体,随后这一表达载体被转入宿主细胞或者动物。 一般情况下,表达载体还要包括复制起始序列,以及筛选标记,例如,对于细菌的蛋白表达, 质粒是一种很有用途的载体。本技术领域内有很多种为人所熟知的可以用于此目的的质粒载体,包括,但是不仅限于,pET15b, pET22b, pET25b, pET28b等等。如果通过酵母细胞来重组表达融合蛋白,酵母表达载体,比如pPIC9,pA0815,pPICZ等等,可以作为表达载体。如果通过哺乳动物细胞来进行蛋白表达,也有很多合适的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蛋白的表达载体包含的DNA序列,需要适合以同源重组方式整合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比如pcDNA3. 1,pSI等等。对于通过动物来表达融合蛋白,用于生产含有表达盒的转基因动物(转基因羊,牛,等等)的技术手段,在本技术领域内已为人所熟知。比如PBLG等等,可以作为转基因动物表达的载体。获得转化的宿主细胞或者转基因动物后,可在适合表达本发明融合蛋白的条件下表达出融合蛋白。通过其理化性质和其它特性的差别运用各种分离方法分离纯化融合蛋白。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常规的变性复性处理、离心、超声破碎、超滤膜过滤、金属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透析、高效液相层析等常规纯化方法及这些方法的结合。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通过在肿瘤组织/部位激活NK细胞、CTL细胞、LAK细胞等提高局部组织和/或器官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所述融合蛋白的医药用途,或可以生产用于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优选用于治疗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或制备治疗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如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用于表达带有尿激酶同源靶向肽的白介素2融合蛋白质粒的构建基于融合蛋白的N末端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以及待加入之N末端附加的靶向结合区氨基酸,通过分别扩增IL-2序列和含有尿激酶及结合区的序列,然后通过重叠PCR链接靶向序列和IL-2序列。主要通过以下3个步骤完成(1)IL2序列的扩增设计引物序列如下5 上游引物序列GCACCTACTTCAAGTTCTACAAAGAAAAC (如 SEQ ID NO 5 所示);其中含有白细胞介素2退火序列;3(下游)引物序列CCCAAGCTTCAAGTCAGTGTTGAGATGATGCTTTGAGAAAAG(如 SEQ IDNO 6 所示);其中含有退火序列、终止密码子及其后的HindIII位点,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扩增得到编码人白细胞介素 2(IL-2)的DNA序列,也可以直接合成编码人白细胞介素2(C125S)的DNA序列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IL-2,回收PCR产物。(2)合成含有尿激酶靶向肽以及连接区DNA序列首先化学合成如下序列包括NdeI位点、起始密码子以及尿激酶序列和链接区氨基酸序列;CGCCATGGGTCATATGGATTGTCTAAATGGAGGCACGGCAGTATCAAACAAGTACTTCTCCAACATCCA CTGGTGTAACGGTGGCAGCGGCGGTAGC(如 SEQ ID NO 7 所示)以尿激酶的 5 上游引物序列CGCCATGGGTCATATGGATTGTCTAAATGGAGG(如 SEQ ID NO 8所示);其中含有NdeI位点和起始密码子以及尿激酶的退火序列,3 (下游)引物序列AGAACTTGAAGTAGGTGCGCTACCGCCGCTGCCACCGTTACACCAGTG (如 SEQ ID NO :9 所示) (其中含有部分与IL-2配对的区域TTGAA),以上述化学合成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尿激酶及链接区序列,回收PCR产物。(3)通过重叠PCR连接靶向肽和IL-2用尿激酶5 (上游)端引物和IL-2的3(下游)端引物以⑴、(2)操作得到的回收PCR产物为模板扩增出全长片段。以NdeI和HindIII酶切PCR扩增产物以及pET25b空质粒((工具酶皆购自 Takara公司,质粒购自Novage公司),上述酶切片段均以琼脂糖凝胶回收相应大小的片段, 用T4DNA连接酶连接各片段,所得的重组质粒即为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命名为pET-U-IL。融合蛋白结构如图1所示。首先将连接反应混合物转化大肠杆菌XL-lBlue, 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保温过夜后,挑选阳性菌落并从中大量制备DNA。经DNA序列分析气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进一步证实序列正确性后,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携带 T7启动子基因的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Novagen)中,即为表达相应蛋白的工程菌(UIL-BL21),该工程菌分类命名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l.于2010年5月24 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 3868。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将重组质粒pET-S-IL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克隆加在LB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37 °C ),待细菌密度达到0D600 ^ 4-6,按接种量5_10 %进行5L发酵罐培养,待 0D600 10-20,向培养基中加入0. 5-11111异丙基-0-0-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至诱导后0D600不再增加下罐,以10,OOOgX (15分钟)离心收获菌体。将收获的菌体重悬于3M尿素IOOmM磷酸20mM Tris pH8. 0缓冲液(buffer)中, 室温放置1小时,并将细胞超声处理3次,20,OOOg离心收集包涵体。然后将包涵体溶解于 8M尿素IOOmM磷酸钠50mM巯基乙醇iTris (pH 8. 0)缓冲中放置4小时,以20000g离心20 分钟收集上清。将上清液上样于用上述缓冲液预平衡过的Ni Sepharose HighPerformance (GE公司)亲合柱,用8M尿素IOOmM磷酸钠20mM咪唑缓冲液以pH 8. 0-4. 0进行pH递减洗脱, pH4. 0时得到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如图2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3所示。将按上述方法从Ni+亲合柱洗脱下来的含目的融合蛋白的洗脱物,按1 10的体积比迅速稀释于含有3M尿素、IOOmM NaCl、20mMTris_HCl (pH 8. 0)、5mM还原态谷胱甘肽和 0. 05mM氧化态谷胱甘肽的溶液中以使蛋白质重折叠(复性)。经4°C放置48小时后透析于 PBS中,并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浓缩,进行蛋白纯度分析,如图3和图4所
7J\ ο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体外靶向性研究将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体外培养,消化离心,将上述细胞分别接种到12孔细胞培养板中,待细胞长至培养板70 %左右,加入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2及实施例1-2制备的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白介素2 (UIL)样品(终浓度分别为2000IU/ml、1000IU/ml、500IU/ ml),设PBS阴性对照组,加药后作用约4h后弃上清,用PBS连续清洗三遍,冲洗干净后加入密度30 X 104/ml的IL-2依赖型小鼠T淋巴细胞(CTLL-2)细胞1ml,过夜培养,第二天显微镜下观察,待阴性对照孔CTLL-2细胞基本凋亡时,每孔加入5mg/ml的四甲基噻唑蓝(MTT) 约IOOul,作用约4h,加入SDS-HCl裂解液过夜,酶标仪570nm下测OD值,计算CTLL-2增殖率。计算公式CTLL_2增殖率=(0D加药组/OD空白组-1) X 100%结果表明无靶向结合区的白细胞介素2(IL_2)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不结合,UIL能与之结合且呈剂量相关性,MTT显色结果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一致(如图5),说明肿瘤细胞及内皮细胞表达尿激酶受体,虽有差异但融合蛋白的靶向结合区可与之结合。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将昆明小鼠腹腔接种小鼠肝癌细胞H22,接种密度1 X 106/ml,体积0. 2ml/只,接种后第二天开始分组给药,共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白细胞介素2高剂量组 (8000IU/只)、白细胞介素2低剂量组(4000IU/只)、实施例1-2制备的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高剂量组(8000IU/只)、实施例1-2制备的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UIL低剂量组 (4000IU/只);每组10只小鼠,每天腹腔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天后停止给药,观察至20 天,记录实验结果,小鼠腹部平坦的视为肿瘤无进展,小鼠腹部给药部位由于瘤液渗出致使局部皮下鼓起的视为无明显进展,小鼠整个腹部明显肿大的视为肿瘤重大进展(参见图 6),分别统计各组肿瘤进展情况;最终结果为生理盐水组10只小鼠腹部均明显肿大,肿瘤均出现重大进展;白细胞介素2高剂量组有5只出现重大进展,5只无进展或明显进展;白细胞介素2低剂量组有7只出现重大进展,3只无进展或明显进展;UIL高剂量组有6只出现重大进展,4只无进展或明显进展;UIL低剂量组有5只出现重大进展,5只无进展或明显进展;最终的结果证明UIL低剂量组药效要优于白细胞介素2低剂量组(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融合蛋白,包括(1)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或者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结合区;(2)白细胞介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还包含由不多于10个氨基酸组成的连接区,用于连接所述靶向结合区和白细胞介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细胞介素为人源白细胞介素2, 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结合区为不少于3个但不多于50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结合区为人源氨基酸序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结合区与尿激酶同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与尿激酶同源性不低于6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结合区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 :2所示,或为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衍生的与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有80%的一致性,且具有特异结合肿瘤细胞或者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含有如SEQ ID NO 3的氨基酸序列。
10.编码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分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如SEQIDNO :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12.—种表达盒,包括转录起始区;受转录起始区调控的编码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分子;以及转录中止区。
13.重组了编码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DNA分子的表达载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质粒或病毒。
15.重组了编码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分子的细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为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酵母菌或细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属大肠杆菌,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3868。
18.一种转基因动物,其特征在于,转染了编码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的 DNA分子且表达所述融合蛋白。
19.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细胞或权利要求18所述转基因动物;使细胞或者转基因动物表达所述融合蛋白;以及分离所述融合蛋白。
2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融合蛋白在制造治疗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癌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白细胞介素融合蛋白、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分子、含有该DNA序列的载体、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或者转基因动物、该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包括靶向连接区、白细胞介素,根据情况可有不多于10个氨基酸组成的连接区,用于连接所述靶向结合区和白细胞介素。作为优选,所述靶向结合区与尿激酶同源。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融合蛋白可以提高靶向组织白细胞介素浓度,同时降低其他组织白细胞介素浓度,提高疗效的同时减低IL-2副作用,可用于肿瘤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P35/02GK102260353SQ20101059857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兵, 周宇, 姜静 申请人: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