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羊脑包虫病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26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羊脑包虫病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包虫病(棘球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其学名为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牧区流行更为严重,对于包虫病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羊脑包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春季。脑包虫—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外层为角质膜,囊的内膜(生发膜)上生出许多头节(约100~250个)囊泡由豌豆大小到鸡蛋大小。而且严重影响农牧区的日常生活。

对于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在对羊进行手术时,手术复杂,术部面积大,失血多,易感染,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脑血管及脑组织,直接提高术后死亡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羊脑包虫病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羊脑包虫病药物组合物,其配方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槟榔8-11%、雷丸10-11%、黄芪20-25%、黄莲10-20%、穿山甲10-13%、蛇蜕4-7%、土鳖虫10-15%、柴胡6-9%、碘酒15-30%,各组分之和为100%。

进一步的,其配方组分中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槟榔8-10%、雷丸10-10.5%、黄芪21-23%、黄莲10-18%、穿山甲11-12%、蛇蜕5-6%、土鳖虫12-14%、柴胡7-8%、碘酒15-25%,各组分之和为100%。

上述配方中,其组分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槟榔9%、雷丸10%、黄芪21%、黄莲10%、穿山甲11%、蛇蜕5%、土鳖虫12%、柴胡7%、碘酒15%。

其制备工艺为:将所述组分按配比混合,按1∶1.5比例加入75%酒精脱碘浸泡,密闭浸泡20-30天后,然后将药物残渣进行过滤、浓缩即可得。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选用槟榔和雷丸消积杀虫,蛇蜕祛风杀虫,黄芪补中益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莲配合碘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配合有协同作用;穿山甲和土鳖虫活血化瘀,槟榔还兼有软坚化痰,可提高包虫囊肿对中药提取物的渗透性;柴胡疏肝理气和引药上行。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包虫病进行涂抹治疗,对患羊体内部没有任何损伤,在对包虫病进行治疗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且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治疗羊脑包虫病药物组合物,其配方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槟榔8-11%、雷丸10-11%、黄芪20-25%、黄莲10-20%、穿山甲10-13%、蛇蜕4-7%、土鳖虫10-15%、柴胡6-9%、碘酒15-30%,各组分之和为100%。

进一步的,其配方组分中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槟榔8-10%、雷丸10-10.5%、黄芪21-23%、黄莲10-18%、穿山甲11-12%、蛇蜕5-6%、土鳖虫12-14%、柴胡7-8%、碘酒15-25%,各组分之和为100%。

上述配方中,其组分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槟榔9%、雷丸10%、黄芪21%、黄莲10%、穿山甲11%、蛇蜕5%、土鳖虫12%、柴胡7%、碘酒15%。

其制备工艺为:将所述组分按配比混合,按1∶1.5比例加入75%酒精脱碘浸泡,密闭浸泡20-30天后,然后将药物残渣进行过滤、浓缩即可得。

使用方法:

囊泡豌豆大小时,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涂抹,连续涂抹7天;

囊泡鸡蛋大小时,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涂抹,连续涂抹15-30天;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选用槟榔和雷丸消积杀虫,蛇蜕祛风杀虫,黄芪补中益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莲配合碘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配合有协同作用;穿山甲和土鳖虫活血化瘀,槟榔还兼有软坚化痰,可提高包虫囊肿对中药提取物的渗透性,或引起囊壁变性坏损;柴胡疏肝理气和引药上行。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包虫病进行涂抹治疗,对患羊体内部没有任何损伤,在对包虫病进行治疗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且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