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39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不用脚蹬产生推动力的自行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车如图6所示,其由上部一块整体板与前后各一组滑轮组成。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直行方向性好。但该滑板车的缺点是滑行时身体平衡不易掌握,而且由于踏板车轮架空间过小,倾斜角不能大、转弯半径亦大,同时需要滑行者不断地用脚蹬地才能向前滑行,并且掌握滑行技巧不容易。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滑板车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转弯半径小、滑行时容易掌握平衡、且不用滑行者脚蹬地可以靠其自身身体扭动向前滑行的自行滑板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滑板车,其包括踏板和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两个分离的前踏板和后踏板,且前、后踏板通过一使前、后踏板能够相对旋转并能自行恢复原位的弹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前、后踏板下面分别安装有滑轮。
其中,所述前、后踏板下的滑轮至少一个为偏心旋转轮。
其中,弹性连接部件包括一连接管,连接管两端与前、后踏板下方的支座连接、且在支座和连接管之间设有轴承,在连接管内装有板簧,板簧的两端分别前、后踏板下方的支座铰接。
其中,所述偏心旋转轮的偏转中心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60°。
其中,所述偏心旋转轮的偏转中心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最好为40-60°。
经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改进,将现有的整体式滑板分为前、后两部分,而且,用弹性连接件将前、后踏板连接在一起,使得前、后踏板可左右倾斜(旋转),以达到平衡重心的目的,同时,使前、后踏板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置变化,在失去外力之后,能够自动恢复前后平行的原位。另外,在前、后踏板下方安装偏心旋转轮,使其能够顺利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靠它倾斜的偏转轴在重力的作用下,倾斜、偏转的同时产生向前的推力,达到滑板车自行向前滑行的目的。由于前、后踏板下的偏心旋转轮可以独立进行旋转,所以滑板车可直行,斜位平行及小半径急转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滑板车的立体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产生推力的说明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踏板产生倾斜时滑板运行方向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旋转轮的侧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踏板的连接装置图;图6是现有滑板车的立体图。
其中,1为前踏板,2为后踏板,3为前偏心旋转轮,4为后偏心旋转轮,5弹性连接部件,6为板簧,7为支座,51为连接管,52为轴承,6为板簧,31为楔形法兰体,32为旋转支架,33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滑板车包括前踏板1和后踏板2以及弹性连接部件5,可回转的呈弹性轴状的弹性连接部件5将前踏板1和后踏板2连接起来,使其在外力作用下前踏板1和后踏板2可以作相对旋转运动,失去外力之后又能自动复位。在前、后踏板1、2下安装前偏心旋转轮3和后偏心旋转轮4,利用前踏板1和后踏板2的倾斜,使偏心旋转轮3和后偏心旋转轮4产生向前的推力,以此推动滑板向前滑行。
弹性连接部件5通过支座7固定连接在前踏板1和后踏板2下方,如图5所示,弹性连接部件5包括一连接管51,连接管51两端与前、后踏板1、2下方的支座7连接、且在支座7和连接管51之间设有轴承52,使得连接管51可以旋转。在连接管51内装有一组板簧6,板簧6的两端分别与前、后踏板1、2下方的支座7铰接。支座7与前、后踏板1、2固定,在外力作用下,前、后踏板1、2沿连接管51的中心相对转动产生弹性位移,当前、后踏板1、2失去外力时,在板簧6的作用下复位。
其中,偏心旋转轮3、4,如图4所示,是由楔形法兰体31、旋转支架32、轮33组成,旋转支架32与楔形法兰31用轴连接,使旋转支架32在楔形法兰体31上能够自由旋转。图中,B-B为轮33与楔形法兰31连接轴的中心线,b点是轮33与地面接触点,为了使轮33能够顺利的旋转,b点应在B-B线上,旋转支架32的轴与踏板1的垂直线的夹角α最好为小于等于60°、大于等于40°,本实施例为45°。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自行产生前进推力的原理,以前踏板1为例,当踏板向右倾斜时轮在实线位置,当恢复平行时,轮在虚线位置,轮与踏板的连接点从a到b,向前移动距离为S,由于此过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脚的蹬踏)进行的,所以在踏板的左右摆动过程中不断发生移动距离S,滑板车能够向前滑行。
如图3a所示,前踏板1向前进方向的左侧倾斜时,前踏板1下方的旋转支架32向左偏转,轮33向右侧滚动,如图3b所示,后踏板2向右倾斜时,旋转支架32向左偏转,轮33向右侧滚动,此时后踏板2向右前方滑动;如图3c所示,前踏板1向左倾斜,后踏板2向右倾斜时,滑板车整体作小半径顺时针转动,前、后踏板1、2同时向右倾斜则滑板车整体向左前方平行滑行。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滑板车,通过将踏板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通过一个弹性可以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解决了整体式踏板不易平衡的问题,同时通过采用偏心旋转轮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滑板车转弯半径过大,不灵活的问题,同时结合可旋转的前、后踏板以及偏心旋转轮可以使使用者通过扭动身体,使踏板左右倾斜,进而实现滑行的目的,而无须使用者用脚蹬地即可以向前自行滑行。本实用新型尤其合理地选择偏心旋转轮的旋转轴心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α,从而减少滑行过程中的阻力,更利于自行滑行。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滑板车,其包括踏板和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两个分离的前踏板和后踏板,且前、后踏板通过一使前、后踏板能够相对旋转并能自行恢复原位的弹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前、后踏板下面分别安装有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踏板下的滑轮至少一个为偏心旋转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部件包括一连接管,连接管两端与前、后踏板下方的支座连接、且在支座和连接管之间设有轴承,在连接管内装有板簧,板簧的两端分别前、后踏板下方的支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旋转轮的偏转中心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旋转轮的偏转中心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0-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滑板车,其包括踏板和滑轮,所述踏板为两个分离的前踏板和后踏板,且前、后踏板通过一使前、后踏板能够相对旋转并能自行恢复原位的弹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前、后踏板下面分别安装有滑轮;最好前、后踏板下的滑轮至少一个为偏心旋转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滑板车滑行时不容易掌握平衡、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靠滑行者的身体扭动产生向前的推力、来达到自行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C17/22GK2853119SQ200520142570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安得淳 申请人:安得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