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贴合反射片的制程改良及减少工序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背光模块如图1所示,主要由灯管光源90(Light Source)、反射片91 (Reflector)、导光板 92 (Light Guide Plate)、扩散片 93 (Diffusion Sheet)和棱镜片94(Prism Sheet)所组成。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列步骤S1:经由导光板将灯管光源转换成面光源。S2 :利用导光板底部的反射片,将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S3 :利用扩散片将透过的光线扩散均匀,并掩饰导光板出光的瑕疵。S4 :透过棱镜片集中光线,以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以现有技术来说,若欲将反射片粘贴于导光板上,大多需要分别制作导光板和反射片,再以人工贴合而形成组件,因此在贴合制程上增加了许多加工、人力的成本,其人工贴合的方式更使良率降低。目前,导光板因应科技的进步与光学需求,欲贴上反射片的导光板贴合面并非全为平面,如此一来,人工贴合方法更加无法完整地将反射片贴于导光板上,所以也限制了背光模块于光学设计的发展。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个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造成的问题,已成市场应用上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完整贴合于导光板且工序繁杂等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第一板材的一贴合面固设第二板材;将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置入一第一成型模具及一第二成型模具中;加热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使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任一贴合面变形;压合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以贴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以及开启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以取出板材组件;其中,第二板材是是包覆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第一板材的表面具有一光学纹路。其中,此方法进一步包括加热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至一设定温度;以及提供一应变压力压合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使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以密合贴合面。其中,此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应变压力压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以抑制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生成溢料毛边。
其中,此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一粘性材料于第二板材的表面。其中,此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一固态粘性材料或一液态粘性材料于第二板材的表面。其中,第一板材是为一导光板,第二板材为一反射片。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提出一种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第一板材的一贴合面固设第二板材;将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置入具有一第一表面结构的一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一第二表面结构的一第二成型模具中;加热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使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任一贴合面变形;压合具有第一表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第二表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模具,以贴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及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结构及第二表面结构的板材组件;以及开启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以取出板材组件;其中,第二板材是包覆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此方法进一步包括加热具有第一表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第二表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模具至一设定温度;以及提供一应变压力压合具有第一表面结构的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第二表面结构的第二成型模具,使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以密合贴合面。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提出一种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第二板材是包覆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板材组件的表面设有一第
一表面结构及一第二表面结构。其中,第二板材表面与相对应于第二板材表面的第一板材表面,设置有一粘性材料,以贴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此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解决现有技术工序繁杂且人力成本耗损等问题,使生产良率提高。而且,可在压印导光板的表面图样时,同时提供均匀地压力以完整贴合导光板及反射片,且可抑制毛边产生。如此一来,不仅改良导光板贴合反射片的制程,并增加反射片在异形面上的贴合效率,以减少制程工序并提闻良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背光模块基本工作原理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21第一板材
12、22第二板材
120、220粘性材料101、201第一成型模具1010,2010第一表面结构102,202第二成型模具1020、2020第二表面结构90灯管光源91反射片92导光板93扩散片94棱镜片SI S4、Sll S14、S21 S24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是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的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是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专利范围,合先叙明。请参阅图3,其为 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括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材11较佳可为导光板,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导光板,而第二板材12较佳可为反射片,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反射片。制造第一板材11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烯经聚合物(Cycio Olefins Polymer, CO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等材料,皆可用来制成导光板;制造第二板材1212的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ll中,于第一板材11的贴合面固设第二板材12,且第二板材12可相对应于第一板材11的位置来设置。在步骤S12中,将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置入第一成型模具101及第二成型模具102中。在步骤S13中,均匀地加热并压合第一成型模具101及第二成型模具102,使第一板材11和第二板材12的任一贴合面变形,以贴合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值得一提的是,加热至设定温度或以一应变压力压合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第一板材11或第二板材12可产生塑性变形,使板材间紧密贴合。同时,在压合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时,可以调整应变压力以抑制第一板材11或第二板材12生成溢料毛边。附带一提,第二板材12的表面可设置粘性材料120,其粘性材料120亦可为固态粘性材料或液态粘性材料,以加强粘合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在步骤S14中,开启第一成型模具101及第二成型模具102,以取出板材组件。因此,藉由本发明的步骤Sll至步骤S14,将第一板材11贴合第二板材12,第二板材12可包覆第一板材11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第一板材11的表面亦可具有一光学纹路。图4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可以一热压成型方法来制造,板材组件包括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第一板材11较佳可为导光板,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导光板,而第二板材12较佳可为反射片,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反射片。制造第一板材11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烯经聚合物(Cycio Olefins Polymer, CO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等材料,皆可用来制成导光板;制造第二板材1212的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附带一提的是,第二板材12可包覆第一板材11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第二板材12表面与相对应于第二板材12表面的第一板材11表面可设置粘性材料120,以贴合第一板材11及第二板材12。依据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更提出第二实施例作更进一步地举例说明。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括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材21较佳可为导光板,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导光板,而第二板材22较佳可为反射片,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反射片。制造第一板材21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环烯经聚合物(Cycio Olefins Polymer, CO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材料,皆可用来制成导光板;制造第二板材2212的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21中,于第一板材21的一贴合面固设第二板材22,且第二板材22可相对应于第一板材21的位置来设置。在步骤S22中,将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置入具有一第一表面结构2010的一第一成型模具201及具有一第二表面结构2020的一第二成型模具202中。在步骤S23中,均匀地加热并压合具有第一表面结构2010的第一成型模具201及具有第二表面结构2020的第二成型模具202,以贴合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使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结构2010及第二表面结构2020的板材组件。藉由加热及压合,可使第一板材21和第二板材22的任一贴合面变形,而且加热至设定温度或以一应变压力压合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第一板材21或第二板材22可产生塑性变形,使板材间紧密贴合。同时,在压合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时,可以调整应变压力以抑制第一板材21或第二板材22生成溢料毛边。附带一提,第二板材22的表面可设置粘性材料220,其粘性材料220亦可为固态粘性材料或液态粘性材料,以加强粘合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成型模具201及第二成型模具202的压合面分别具有第一表面结构2010及第二表面结构2020,当第一成型模具201及第二成型模具202压合第一板材21和第二板材22时,可使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的表面同时具有第一表面结构2010及第二表面结构2020。在步骤S24中,开启第一成型模具201及第二成型模具202,以取出板材组件。如此一来,透过步骤S21至步骤S24可使第一板材21贴合第二板材22,且第二板材22可包覆第一板材21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而且,利用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可直接于导光板上成型光学结构,例如:微结构图案,同时亦可完整地将反射片贴于导光板上,相当便利且可提升良率。图6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可以一热压成型方法来制造,板材组件包括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第一板材21较佳可为导光板,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导光板,而第二板材22较佳可为反射片,其可以热塑性材料来制成反射片。制造第一板材21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烯经聚合物(Cycio Olefins Polymer, COP)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等材料,皆可用来制成导光板;制造第二板材2212的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再者,第二板材22可包覆第一板材21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第二板材22表面与相对应于第二板材22表面的第一板材21表面可设置粘性材料220,以贴合第一板材21及第二板材22。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板材组件可利用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直接于导光板上成型光学结构,例如:微结构图案,同时亦可完整地将反射片贴于导光板上。换句话说,利用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制造板材组件在贴合制程上减少工序,同时亦可提升良率。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方式已于前面叙述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时描述过,在此为了简略说明便不再叙述。顺带一提的是,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明了,于前面叙述的热压成型方法中,各个组件所设置位置的实施例仅为举例而非限制;另外,熟悉此项技艺者当可任意结合上述的功能模块成一整合式模块,或分拆成各个功能细部单元,端看设计上的方便而定。综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I)此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解决现有技术工序繁杂且人力成本耗损等问题,使生广良率提闻。(2)此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可于热压加工的制程中同时贴合反射片。(3)此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可在压印导光板的表面图样时,同时提供均匀地压力以完整贴合导光板及反射片,且可抑制毛边产生。(4)此发明的热压成型方法可改良导光板贴合反射片的制程,增加反射片在异形面上的贴合效率,且可减少制程工序并提闻良率。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示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该技艺者将可体会本发明可能使用于很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组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于所有观点,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后附权利要求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上述的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该板材组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该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该第一板材的一贴合面固设该第二板材; 将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置入一第一成型模具及一第二成型模具中; 加热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使该第一板材和该第二板材的任一贴合面变形; 压合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以贴合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以及 开启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以取出该板材组件; 其中,该第二板材是包覆该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该第一板材的表面具有一光学纹路。
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加热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至一设定温度;以及 提供一应变压力压合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使该第一板材或该第二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以密合该贴合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该应变压力压合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以抑制该第一板材或该第二板材生成溢料毛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一粘性材料于该第二板材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一固态粘性材料或一液态粘性材料于该第二板材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中该第一板材是为一导光板,该第二板材为一反射片。
7.一种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该板材组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该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于该第一板材的一贴合面固设该第二板材; 将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置入具有一第一表面结构的一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一第二表面结构的一第二成型模具中; 加热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使该第一板材和该第二板材的任一贴合面变形; 压合具有该第一表面结构的该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该第二表面结构的该第二成型模具,以贴合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及形成具有该第一表面结构及该第二表面结构的该板材组件;以及 开启该第一成型模具及该第二成型模具,以取出该板材组件;其中,该第二板材是包覆该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加热具有该第一表面结构的该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该第二表面结构的该第二成型模具至一设定温度;以及 提供一应变压力压合具有该第一表面结构的该第一成型模具及具有该第二表面结构的该第二成型模具,使该第一板材或该第二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以密合该贴合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该应变压力压合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以抑制该第一板材或该第二板材生成溢料毛边。
10.如权利要求7 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一粘性材料于该第二板材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一固态粘性材料或一液态粘性材料于该第二板材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材是为一导光板,该第二板材为一反射片。
13.—种板材组件,其包括一第一板材及一第二板材,该第二板材是包覆该第一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该板材组件的表面设有一第一表面结构及一第二表面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材表面与相对应于该第二板材表面的该第一板材表面设置有一粘性材料,以贴合该第一板材及该第二板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材是为一导光板,该第二板材为一反射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压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其板材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第一板材的一贴合面设置第二板材;将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置入一第一成型模具及一第二成型模具中;加热并压合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使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任一贴合面变形,以贴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以及开启第一成型模具及第二成型模具,以取出板材组件。其中,第一板材可为一导光板、第二板材可为一反射片。
文档编号B32B27/00GK103072362SQ20111044172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学祖, 庄元立 申请人: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