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_5

文档序号:8249200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1的方法制备防水复层材料。
[0246]对比例三、
[0247]硬脂酸改性的活性碳酸钙中,硬脂酸含量为0.5%,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防水复层材料。
[0248]对比例四、
[0249]硬脂酸改性的活性碳酸钙中,硬脂酸含量为1.2%,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防水复层材料。
[0250]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与对比例一至对比例四所用的活性碳酸钙,吸油率对比来看,对比关系如下:对比例三 > 实施例一 > 对比例四 > 对比例一?对比例二;实施例一和二基本相同,并且最低,可以认为硬脂酸基本覆盖碳酸钙表面,本发明实施例一与对比例三和对比例四均未能实现硬脂酸的完全覆盖。
[0251]但是从所制得的材料力学性能来看,如图4所示,相比于对比例一和二,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复层材料撕裂强度提高12%,拉伸强度提高8%,相比于对比例四,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7%和6.5%,相比于对比例三,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19%和21%。可以看出,本发明所用活性碳酸钙,在硬脂酸没有完全覆盖表面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了力学性能。
[0252]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可以代替塑料膜、纸铝复合材料、纸塑复合材料以及不可降解防水材料,并应用于
[0253]1、卫生巾、卫生垫、)L童尿不湿及成人失禁用品等
[0254]2、医疗手术台垫、医疗卫生垫等
[0255]3、航空、铁路、汽车运输业中所使用的清洁袋,超市和商场里所使用的包装袋
[0256]4、日用品,诸如香皂、牙具等的包装
[0257]5、饮料包装、食品包装和快餐包装等
[0258]6、其他使用塑料膜、纸铝复合材料、纸塑复合材料以及不可降解防水材料的产品及其领域。
[0259]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试剂、设备、操作方法等,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普通及常规试剂、设备、操作方法等来予以实施。
[0260]同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试剂等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复层材料从内至外依次包含以下复层结构: 植物纤维层,所述植物纤维层是采用由天然植物制成的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并经打浆、造纸制得,位于所述复层结构的中心; 第一填充渗透层,所述第一填充渗透层是通过在植物纤维层的形成过程中加入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所形成,所述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均匀填充在所述植物纤维层的植物纤维缝隙中,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填充渗透层均匀地间隔分布在所述植物纤维层的内部和各外表面上;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填充渗透层的各外表面上涂敷防水剂所形成,所述防水剂为高分子聚合物; 第二填充渗透层,所述第二填充渗透层是通过在防水层高分子聚合物凝结过程中加入超细活性碳酸钙所形成,所述超细活性碳酸钙均匀填充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间的缝隙中,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填充渗透层均匀地间隔分布在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和各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活性碳酸钙为硬脂酸改性碳酸钙,硬脂酸占活性碳酸钙的重量比例为0.7% ?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在浆料浓度3.0%?5.0%、打浆度50?70° SR、湿重8.0?11.0g的条件下经打浆得到植物纤维浆,然后经造纸制得所述植物纤维层; 所述湿强剂选自聚酰胺环氧氯丙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亚胺,其重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0.2%?1.8% ; 所述超细活性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0.01?0.08 μ m,其重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2.0%?21.0% ; 所述植物纤维层和第一填充渗透层的总克重为16g/m2?90g/m2、含水量低于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1:1; 所述防水剂是按照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 6?1: 42的比例加水稀释得到。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打浆 采用一种或多种由天然植物制成的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加入水混合,在打浆度50?70° SR的条件下打浆,并控制浆料浓度为3.0%?5.0%且湿重为8.0?11.0g,得到植物纤维浆; 向所述植物纤维浆中加入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充分搅拌混合; 步骤2:造纸 采用造纸机将所得的加入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的植物纤维浆制备成纸张; 步骤3:填充 在制备纸张的过程中,在纸张含水量为11%?13%的时候,均匀加入涂敷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继续制备过程,直至该纸张的克重为16g/m2?90g/m2且含水量低于9%,从而得到植物纤维层; 所述植物纤维层的植物纤维缝隙中均匀填充有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并且所述植物纤维层的内部和各表面覆盖有湿强剂和超细活性碳酸钙,从而形成第一填充渗透层;此时得到具有植物纤维层和第一填充渗透层的复层材料; 步骤4:涂敷 在采用造纸机制备纸张的过程中,在步骤3所得的复层材料的表面均匀加入涂敷防水齐U,得到经防水剂处理过的复层材料; 步骤5:涂布 将所述防水剂放入涂布槽,然后将步骤4所得的复层材料在涂布槽内浸涂所述防水齐IJ,所述复层材料通过涂布槽的速度为80米/分钟; 将浸涂过防水剂的复层材料通过挤压辊,除去多余的防水剂,得到具有植物纤维层、第一填充渗透层和防水层的复层材料; 步骤6:填充 向步骤5所得的复层材料上均匀加入涂敷超细活性碳酸钙,从而使得所述防水层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间的缝隙中均匀填充有超细活性碳酸钙,并且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和各表面覆盖有超细活性碳酸钙,从而形成第二填充渗透层; 此时得到具有植物纤维层、第一填充渗透层、防水层和第二填充渗透层的复层材料; 步骤7:后处理 将步骤6所得的复层材料放入烘缸干燥,控制烘缸的气压为0.3?0.35MPa、温度为90°C?150°C,在该烘干条件下,烘干得到防水复层材料; 其中,所述活性碳酸钙为硬脂酸改性碳酸钙,硬脂酸占活性碳酸钙的重量比例为0.7% ?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所述湿强剂选自聚酰胺环氧氯丙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亚胺,其加入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0.2%?1.8% ; 所述超细活性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0.01?0.08 μ m,其加入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2.0%?2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湿强剂选自聚酰胺环氧氯丙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亚胺,其加入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0.1%?0.6% ; 所述超细活性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0.01?0.08 μ m,其加入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1.0%?7.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防水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按照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 6?1: 42的比例加水稀释得到;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防水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按照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 6?1: 42的比例加水稀释得到;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与硬脂酸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超细活性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0.0l?0.08 μ m,其加入量为所述含有植物纤维的绝干浆重量的1.0%?7.0%。
1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在代替塑料膜、纸铝复合材料、纸塑复合材料以及不可降解防水材料方面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防水复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防水复层材料采用天然植物纤维、湿强剂、超细活性碳酸钙、高分子聚合物等,依次通过打浆、造纸、填充、涂敷、涂布、填充、后处理等步骤制成。所述防水复层材料具有由相互渗透的植物纤维层、第一填充渗透层、防水层、第二填充渗透层所构成的复层结构。植物纤维层位于所述复层结构的中心,第一填充渗透层均匀地间隔分布在植物纤维层的内部和各外表面上,防水层涂敷在第一填充渗透层的各外表面上,第二填充渗透层均匀地间隔分布在防水层的内部和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活性碳酸钙为硬脂酸改性碳酸钙,硬脂酸占活性碳酸钙的重量比例为0.7%~0.9%。
【IPC分类】B32B33-00, D21H27-36, B32B29-00
【公开号】CN104562860
【申请号】CN201310471080
【发明人】李玉昆
【申请人】上海凌瑞纸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0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