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13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片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弹片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弹片是开关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金属弹片的导通性,在操作者和产品之间起到一个优质的开关的作用。如图1所示的一种成型弹片11,包括弹性段及位于弹性段两侧的接触部件,由于其特殊的产品形状,普通的冲压模具是直接通过冲头从上向下冲压,进而将图2所示的预成型弹片21冲压成型。该冲压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预成型弹片21的定位存在难度;其次,成型弹片11的特殊形状会导致在冲压时两侧的接触部件干扰冲头的正常工作,一次冲压成型较困难且产品精度较差。因此,如何既能较好地定位工件, 又能方便地通过冲压成型获得高精度产品,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可以较好的实现预成型弹片的定位,且可以方便的通过冲压成型获得高精度的产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脱模入块、下模入块、设置在所述下模入块中通孔内并可上下活动的下模成型冲头、开设有第一凹槽的固定座及安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接力块;所述下模入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呈T型; 所述接力块呈V型,所述接力块的一端与所述冲头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接力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入块的位置上下对应。优选的,所述下模入块的底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下模入块通过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圆周凸台,所述圆周凸台与所述下模入块之间连接有至少2根弹簧,所述圆周凸台的一侧在开模状态时承托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开模状态为所述冲头收缩时的模具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圆周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可随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上下活动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下活动。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4根,4根所述弹簧均勻分布在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四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片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冲头、脱模入块、下模入块、设置在下模入块中通孔内的下模成型冲头、固定座及设置在固定座内的呈V 型结构的接力块,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呈T型,下模成型冲头与下模入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成型时,预先将产品折弯成图2所示的预成型弹片21,模具设置在开模状态(开模状态即冲头处于收缩状态时的模具工作状态,相应的,闭模状态为冲头处于冲压状态时的模具工作状态),然后将预成型弹片21的折弯凹槽朝下放置在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由于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呈T型,因此可以避开预成型产品的折弯端,且能利用预成型弹片21特殊的形状将其较好的定位;预成型弹片21定位之后,开启冲压机,冲头向下冲压并冲击接力块一端,由于接力块呈V型,因此接力块另一端向上冲击下模成型冲头的底端,下模成型冲头受力向上冲击,从而带动定位于其上的预成型弹片21向上冲击脱模入块,进而在下模成型冲头与脱模入块共同作用力的作用下将预成型弹片21 —次冲压成型,得到图1所示的成型弹片11。该模具结构简单、独特,并根据产品结构采用下模成型冲头向上冲压的方式,可以将预成型弹片较好的定位并方便的通过冲压成型获得高精度产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成型弹片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预成型弹片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弹片成型模具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弹片成型模具的闭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可以方便的实现产品的定位,同时利用模具的特殊结构及形状可以将产品方便地冲压成型,模具结构简单、实用,且产品精度较高。根据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包括冲头31、开设有第一凹槽的固定座32、设置第一凹槽内的呈V型的接力块33、下模入块34、设置在下模入块34 中通孔内的可上下活动的下模成型冲头35,以及与下模入块34对应的脱模入块36 ;接力块 33的一端与冲头31的位置上下对应,另一端与下模成型冲头35的位置上下对应,下模成型冲头35的冲压端呈T型;下模成型冲头35的底部设置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与下模入块34 之间连接有4根弹簧37,4根弹簧37绕下模成型冲头35四周均勻分布;下模入块34的底部开设有与下模成型冲头35的圆周凸台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侧与固定座32 固定连接,下模成型冲头35的圆周凸台的一侧在开模状态时承托在固定座32上。冲压成型时,如图3所示,模具首先处于开模状态,将图2所示的预成型弹片21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安置在下模成型冲头35的T型冲压端,由于下模成型冲头35的T型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将预成型弹片21定位;预成型弹片21定位之后,启动冲压装置,模具的冲头31向下冲击位于第一凹槽内的接力块33的一端,由于接力块33的V型结构,一端受力向下移动,另一端随之向上翘起并冲击与之位置对应的下模成型冲头35,下模成型冲头35 受力向上冲压,并带动安置于其冲压端的预成型弹片21向上冲压而冲击固定安装的脱模入块36,从而在下模成型冲头35与脱模入块36共同作用力的作用下将预成型弹片21冲压成图1所示的成型弹片11。下模入块3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且下模成型冲头35的底部设置有圆周凸台,这样既可以通过下模入块34的第二凹槽一侧与固定座32固定连接,又能保证下模成型冲头35通过圆周凸台承托在固定座32上,保证在开模状态时下模成型冲头35与接力块33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确保在闭模时接力块33对下模成型冲头35产生冲击力;另外,在下模成型冲头35的圆周凸台与下模入块34之间连接有弹簧37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该实用新型公开的弹片成型模具的冲压方式为从下向上冲压,下模成型冲头35 的冲压端呈T型,且在固定座32内设置有呈V型的接力块33,相比现有技术,这样的模具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地定位工件,同时可以将预成型弹片21方便地冲压成型,从而获得需要形状的成型弹片11,产品精度较高。该模具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脱模入块、下模入块、设置在所述下模入块中通孔内并可上下活动的下模成型冲头、开设有第一凹槽的固定座及安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接力块;所述下模入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呈T型;所述接力块呈V型,所述接力块的一端与所述冲头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接力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入块的位置上下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入块的底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下模入块通过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圆周凸台,所述圆周凸台与所述下模入块之间连接有至少2根弹簧,所述圆周凸台的一侧在开模状态时承托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开模状态为所述冲头收缩时的模具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可随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上下活动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下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4根,4根所述弹簧均勻分布在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四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成型模具,包括冲头、脱模入块、下模入块、设置在所述下模入块中通孔内并可上下活动的下模成型冲头、开设有第一凹槽的固定座及安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接力块;所述下模入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成型冲头的头部呈T型;所述接力块呈V型,所述接力块的一端与所述冲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力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入块的位置上下对应。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独特的特点,既能方便的实现工件定位,又能精确的实现产品的冲压成型。
文档编号B21D22/02GK202097294SQ2011201438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蒋云泉 申请人:苏州市天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