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42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 ー种冲压模具,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利用冲压模具对材料进行冲压折弯过程中,通过需要根据模ロ的宽度及折弯的不同尺寸调整材料的位置,现有的方法是通过手动调整的方式,当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后,利用手扶的方式进行冲压,不仅准确度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冲压模具,通过前后挡块实现对材料位置的调整及固定,既提高了冲压的精度,又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ー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和下摸,所述下模两侧的下模底座分别安装有前挡块和后挡块。前述的ー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分别安装在前挡滑槽和后档滑槽中。前述的ー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与下模底座的一侧边缘之间还安
装有ー压缩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前后挡块的位置,实现对材料位置的调整,通过滑槽对前后挡块位置的固定,使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移动,提高了冲压的精度,避免冲压时需要人工扶持的问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图I是本发明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ー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I和下模2,下模2两侧的下模底座I分别安装有前挡块3和后挡块5,根据模ロ 21的宽度及材料8需要的冲压尺寸,调整前挡块3和后挡块5的位置,实现对材料8位置的调整。 前挡块3和后挡块5分别安装在前挡滑槽4和后档滑槽7中,使前后挡块始终在同一直线上移动,不会产生位置偏移。后挡块5与下模底座I的一侧边缘之间还安装有ー压缩弹簧6,根据模ロ 21的宽度及材料8需要的冲压尺寸,调整前挡块3的位置时,利用压缩弹簧6推动后挡块5,保证材料8始终留在如挡块3和后挡块5之间。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ー种冲压模具,通过前后挡块实现对材料位置的调整及固定,既提高了冲压的精度,又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I)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两侧的下模底座(I)分别安装有前挡块(3 )和后挡块(5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块(3)和后挡块(5)分别安装在前挡滑槽(4)和后档滑槽(7)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5)与下模底座(O的一侧边缘之间还安装有一压缩弹簧(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底座和下模,所述下模两侧的下模底座分别安装有前挡块和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分别安装在前挡滑槽和后档滑槽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整材料的方法既不精确又不安全的问题,通过调整前后挡块的位置,实现对材料位置的调整,通过滑槽对前后挡块位置的固定,使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移动,提高了冲压的精度,避免冲压时需要人工扶持的问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2861819SQ2012103436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闫易雪 申请人:昆山市鑫嘉松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