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384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占地面积大、劳动力成本高技术问题。它包括上料机座,所述的上料机座上固定有用于输送工件到上料机座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呈上下平行设置且第二上料机构的入口延伸出第一上料机构的入口外,且其中第一上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上料机座一侧,第二上料机构的出料口延伸至上料机座另一侧,当工件被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输送到上料机座上时,工件落在上料机座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节省劳动力的优点。
【专利说明】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上料装置是将待加工工件送装到机床上的加工位置和将已加工工件从加工位置取下的自动或半自动机械装置,又称工件自动装卸装置。大部分机床上下料装置的下料机构比较简单,或上料机构兼有下料功能,所以机床的上下料装置也常被简称为上料装置。机床上下料装置是自动机床的一个组成部分。半自动机床加设上下料装置后,可使加工循环连续自动进行,成为自动机床。机床上下料装置用于效率高、机动时间短、工件装卸频繁的半自动机床,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体力劳动。机床上下料装置也是组成自动生产线的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
[0003]按工件坯料形式,上料装置可分为用于卷料、棒料和件料等3种类型。现有的棒料工件的上料装置通常设置在自动组装机的两侧,同时给自动组装机喂料,这种设计相对比较稳定,便于组装。但是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1、两个上料装置设置在自动组装机的两侦牝增加了占地面积;2、需要两个人才能同时给上料装置上料,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申请号:201110159712.4],它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导轨,导轨的上方设置有上料架,上料架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上料架上设置有卡环和与坯缸的凸环相配合的滑槽,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块。
[0005]上述方案的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实现准确的上料定位,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上料,从而减小操作强度、并且坯棒不会受到损伤。但是该上料装置同样没有解决占地面积和如何节省劳动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能节省劳动力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座,所述的上料机座上固定有用于输送工件到上料机座上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呈上下平行设置且第二上料机构的入口延伸出第一上料机构的入口外,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位于上料机座的同侧且其中第一上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上料机座一侧,第二上料机构的出料口延伸至上料机座另一侧,当工件被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输送到上料机座上时,工件落在上料机座的两侧。
[0008]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为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两侧各设有一块工件轴向定位挡板,两工件轴向定位挡板在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处向外弯折形成喇叭状。
[0009]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上还设有工件分离机构,所述的工件分离机构包括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构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梁,所述的支撑梁上固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工件分离柱,所述的工件分离柱的轴心线与皮带输送机构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工件分离柱与皮带输送机构的传输台面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尺寸相配适,当工件放入到传输台面上并随传输台面的同步运动时,工件分离柱与工件相接触。
[0010]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工件分离柱靠近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一端设有斜面且该斜面朝向传输台面。
[0011]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上料机座的两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工件落料槽,所述的落料槽的形状、大小与工件相配适,当工件从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出口处掉落时,工件能落入到工件落料槽中。
[0012]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上料机座上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在两块支撑板的外侧各设有一块工件挡板,两块工件挡板相互平行且与上料机座固定连接,支撑板和工件挡板之间形成落料槽。
[0013]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上料机座上还设有能将落料槽中的工件推送至下一工位的工件推送机构,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能沿落料槽的轴心线往复运动,当工件落入到落料槽中时,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能将工件沿直线从落料槽中推出。
[0014]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上料机座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气缸机构,所述的气缸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所述的推料板的形状、大小与落料槽相配适,当气缸机构的输出端向前运动时,推料板与工件接触并能将工件从落料槽中推出至下一工位。
[0015]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气缸机构为针形气缸。
[0016]在上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中,所述的第一上料机构的出口处还设有一个高度可调的工件阻挡板,所述的工件阻挡板通过连接件与定位气缸的输出端端部固接,所述的定位气缸与上料机座固接,所述的工件阻挡板的截面呈L型。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1、由于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呈上下平行设置,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小,节省了机器设备的布局空间,使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
[0019]2、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入料口在相同侧,便于往传输台面放置工件,即原来需要两个人在上料机座的两侧同时加料,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在料机座的一侧即可往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上同时加料,节省了劳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上料机座10、定位挡板11、传输台面12、第一上料机构20、第二上料机构30、工件分离机构40、支撑梁41、工件分离柱42、工件落料槽50、支撑板51、工件挡板52、工件推送机构60、气缸机构61、推料板62、工件阻挡板70、定位气缸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包括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座10,所述的上料机座10上固定有用于输送工件到上料机座10上的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呈上下平行设置且第二上料机构30的入口延伸出第一上料机构30的入口外,也可以理解成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呈上下层叠设置,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位于上料机座10的同侧且其中第一上料机构20的出料口位于上料机座10 —侧,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料口延伸至上料机座另一侧,当工件被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输送到上料机座10上时,工件落在上料机座10的两侧。
[0026]由于第一上料机构20的水平位置要高于第二上料机构30,因此当工件从第一上料机构20上掉落时,有可能准确的落在上料机座10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料机构20的出口处还设有一个高度可调的工件阻挡板70,所述的工件阻挡板70通过连接件与定位气缸71的输出端端部固接,所述的定位气缸71与上料机座10固接,所述的工件阻挡板70的截面呈L型,防止工件从第一上料机构20掉落时落在上料机座10外,起到定位作用。
[0027]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为皮带输送机构,皮带输送机构输送平稳,物料与输送带没有相对运动,能够避免对输送物的损坏。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两侧各设有一块工件轴向定位挡板11,两工件轴向定位挡板11在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处向外弯折形成喇叭状。
[0028]皮带输送机构上还设有工件分离机构40,所述的工件分离机构40包括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构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梁41,所述的支撑梁41上固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工件分离柱42,所述的工件分离柱42的轴心线与皮带输送机构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工件分离柱42与皮带输送机构的传输台面12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尺寸相配适,传输台面12也即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当工件放入到传输台面12上并随传输台面12的同步运动时,工件分离柱42与工件相接触,当工件与工件分离柱42时会产生摩擦力,与传输台面12不在同步前进,从而与传输台面12产生相对运动,使工件之间形成一定的分隔间距。
[0029]工件分离柱42靠近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一端设有斜面且该斜面朝向传输台面12,斜面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工件进入到工件分离柱42下方,起到引导工件进入的作用,传输台面12为环形的且用橡胶制成的输送带。
[0030]上料机座10的两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工件落料槽50,所述的落料槽50的形状、大小与工件相配适,当工件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口处掉落时,工件能落入到工件落料槽50中,落料槽50可以是直接设置在上料机座10上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座10上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51,在两块支撑板51的外侧各设有一块工件挡板52,两块工件挡板52相互平行且与上料机座10固定连接,支撑板51和工件挡板52之间形成落料槽50。
[0031]上料机座10上还设有能将落料槽50中的工件推送至下一工位的工件推送机构60,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60能沿落料槽50的轴心线往复运动,当工件落入到落料槽50中时,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60能将工件沿直线从落料槽50中推出。工件推送机构60包括两个设置在上料机座10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气缸机构61,所述的气缸机构6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62,所述的推料板62的形状、大小与落料槽50相配适,当气缸机构61的输出端向前运动时,推料板62与工件接触并能将工件从落料槽50中推出至下一工位。优选地,气缸机构61为针形气缸,针形气缸体积小,安装方便。
[00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33]工件放置在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传输台面12,当传输台面12转动时,工件被带入到工件分离机构40中分隔成形成一定间距,并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口掉入到落料槽50中。
[0034]气缸机构61工作,推动推料板62向前运动,推料板62沿着落料槽50呈直线运动,推动工件向前,使工件进入下一个工位。
[0035]由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呈上下平行设置,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小,节省了机器设备的布局空间,使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入料口在相同侧,便于往传输台面12放置工件,即原来需要两个人在上料机座10的两侧同时加料,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在料机座10的一侧即可往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上同时加料,节省了劳动力。
[00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料机座10、定位挡板11、传输台面12、第一上料机构20、第二上料机构30、工件分离机构40、支撑梁41、工件分离柱42、工件落料槽50、支撑板51、工件挡板52、工件推送机构60、气缸机构61、推料板62、工件阻挡板7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座(10),所述的上料机座(10)上固定有用于输送工件到上料机座(10)上的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呈上下平行设置且第二上料机构(30)的入口延伸出第一上料机构(20)的入口外,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位于上料机座(10)的同侧且其中第一上料机构(20)的出料口位于上料机座(10) —侧,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料口延伸至上料机座另一侧,当工件被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输送到上料机座(10)上时,工件落在上料机座(1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为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两侧各设有一块工件轴向定位挡板(11),两工件轴向定位挡板(11)在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处向外弯折形成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上还设有工件分离机构(40),所述的工件分离机构(40)包括固定在皮带输送机构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梁(41),所述的支撑梁(41)上固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工件分离柱(42),所述的工件分离柱(42)的轴心线与皮带输送机构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工件分离柱(42)与皮带输送机构的传输台面(12)之间的距离与工件的尺寸相配适,当工件放入到传输台面(12)上并随传输台面(12)的同步运动时,工件分离柱(42)与工件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分离柱(42)靠近皮带输送机构的入口一端设有斜面且该斜面朝向传输台面(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座(10)的两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工件落料槽(50),所述的落料槽(50)的形状、大小与工件相配适,当工件从第一上料机构(20)和第二上料机构(30)的出口处掉落时,工件能落入到工件落料槽(50)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座(10)上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51),在两块支撑板(51)的外侧各设有一块工件挡板(52),两块工件挡板(52)相互平行且与上料机座(10)固定连接,支撑板(51)和工件挡板(52)之间形成落料槽(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座(10)上还设有能将落料槽(50)中的工件推送至下一工位的工件推送机构(60),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0)能沿落料槽(50)的轴心线往复运动,当工件落入到落料槽(50)中时,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60)能将工件沿直线从落料槽(50)中推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推送机构¢0)包括两个设置在上料机座(10)两侧且相互平行的气缸机构(61),所述的气缸机构(6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62),所述的推料板(62)的形状、大小与落料槽(50)相配适,当气缸机构¢1)的输出端向前运动时,推料板¢2)与工件接触并能将工件从落料槽(50)中推出至下一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机构(61)为针形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组装机的侧框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机构(20)的出口处还设有一个高度可调的工件阻挡板(70),所述的工件阻挡板(70)通过连接件与定位气缸(71)的输出端端部固接,所述的定位气缸(71)与上料机座(10)固接,所述的工件阻挡板(70)的截面呈L型。
【文档编号】B23P21/00GK204183209SQ20142052453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孙汉明, 黄朝晖, 包永军, 陈卸件, 雷霄, 管建华, 张胜勇, 王圣伟, 吴凯, 张军挺, 贵泽民, 黄强强 申请人:德清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