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033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



背景技术:

冲压件一般由模具压合成型,在车型生产中或多或少因为产品设计原因变更产品孔位或者切换孔位,一般产品变更造型或者增加冲孔都是在原有模具上或者新增模具来实现,一般新增铸造模周期为3到4个月,成本较高。

因为轮包产品设计原因,该件有四个小孔和一个大共5个孔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车型之间进行切换,现有技术方案一般在原有模具上进行拔冲头实现切换,拔一次冲头需要6到8个小时,切换时间长,切换频繁会引起冲头位置失效,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具,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孔的切换,减少了投资成本并提高使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其包括:上模固定板及其上的冲头组件,下模固定板及其上的凸模组件,轮包产品冲压件具有一加工平面,所述加工平面上布置有:位于中心的大孔,和位于所述大孔周边的四个小孔,其中:所述冲头组件包括与所述大孔和所述小孔相对应的大冲头和小冲头,且所述冲头组件的外端布置有压料板;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凸模定位型面,所述凸模定位型面与所述加工平面之间面面接触定位,且所述凸模定位型面上垂直布置有分别与所述大冲头和所述小冲头相配合的凸模大孔和凸模小孔;且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轮包产品冲压件的表面相匹配的定位支撑型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支撑型面与所述凸模定位型面之间沿所述轮包产品冲压件的轴向方向具有间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支撑型面呈V型支撑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冲头组件经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冲头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大冲头和所述小冲头之间纵向布置的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末端与所述压料板相抵靠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座呈L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冲压件的设变切换冲孔提供了一种简易模具,比铸造模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轮包产品冲压件的加工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部分示意图;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模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模固定板1,冲头组件2,下模固定板3,凸模组件4,轮包产品冲压件5,加工平面6,大孔7,小孔8,大冲头9,小冲头10,压料板11,凸模定位型面12,凸模大孔13,凸模小孔14,支撑座15,定位支撑型面16,固定板17,弹簧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包简易冲孔模,其包括:上模固定板1及其上的冲头组件2,下模固定板3及其上的凸模组件4,轮包产品冲压件5具有一加工平面6,所述加工平面6上布置有:位于中心的大孔7,和位于所述大孔7周边的四个小孔8,其中:所述冲头组件2包括与所述大孔7和所述小孔8相对应的大冲头9和小冲头10,且所述冲头组件2的外端布置有压料板11;所述凸模组件4包括:凸模定位型面12,所述凸模定位型面12与所述加工平面6之间面面接触定位,且所述凸模定位型面12上垂直布置有分别与所述大冲头9和所述小冲头10相配合的凸模大孔13和凸模小孔14;且所述下模固定板3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轮包产品冲压件5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定位支撑型面16。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支撑型面16与所述凸模定位型面12之间沿所述轮包产品冲压件5的轴向方向具有间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支撑型面16呈V型支撑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冲头组件2经固定板17与所述上模固定板1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冲头组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大冲头9和所述小冲头10之间纵向布置的多个弹簧18,多个所述弹簧18的末端与所述压料板11相抵靠接触。

压料板主要在冲孔过程中,上下模具闭合,压料板先压到凸模冲孔定位型面上,两个型面匹配,模具继续下压,压合弹簧到位后,上模的5个冲头完成冲孔,模具回程后弹簧力作用下压料板回到初始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座15呈L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冲压件的设变切换冲孔提供了一种简易模具,比正式铸造模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费用。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孔的切换,在无需该孔时不使用改冲孔模,需要的时候使用。该简易冲孔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和使用效率。该模具为普通钢板拼焊加工而成,效率高,成本低,满足冲孔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模固定板主要实现模具在机床上的固定及各工作部件的安装;压料板11和凸模组件4实现了冲压件在简易冲孔模上的定位与最终冲孔。支撑座15主要实现了冲压件的辅助定位,主要由于冲压件较大,在小机床上上放置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个辅助支撑,保证冲压件在重力作用下能稳定的定位。该辅助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也要保证件和机床不干涉;轮包产品冲压件5为需要冲孔的件放置形式,因五个孔在一个平面上,为简化模具结构,需要保证冲孔的角度为垂直,这样才能实现模具的最简化。

首先根据冲孔角度选择冲压件的放置方向,保证5个孔冲孔面为平面放置。凸模定位型面12和定位支撑型面16根据冲压件的放置方向进行加工,最终采用了型面定位,保证了定位的有效性。支撑座实现了冲压件在机床上的放置过程中件和机床不干涉,同时保证件的稳定,解决了定位和操作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第一步:将模具上下模固定到机床上,上下模在机床作用下冲孔;第二步:将冲压件人工放置在模具上,型面符型,按照型面位置将冲压件固定住,位置到位后模具在机床作用下压合,最终实现了冲压件的冲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冲压件的定位问题,保证冲孔模件定位的准确性;冲孔的角度问题,保证冲孔模的最优化结构;以及件在实际机床生产中的操作性问题。本方案为实现冲压件的设变切换冲孔提供了一种简易模具,比正式铸造模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费用。

应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