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铸造机铸液真空除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584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压铸造机铸液真空除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铸造机,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铸造机铸液除气装置,属于金属铸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铸造是合金铸件理想的制造方法之一,采用此方法制造的铸件产品常用于生产诸如铝合金轮毂之类的汽车部件,因此低压铸造有助于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低压铸造的过程为,通过控制空气加压装置供气加压,利用密闭保温炉(或坩埚)的内气压,将保温炉内盛装的金属铸液通过升液管由下而上平稳地充填模具,进行充型。当金属铸液充满模具后,随即加大保温炉内气压,以形成对尚处于液态的铸件的补缩压力,并持续压力一段时间进行保压,让铸件能在尽可能大的压力下结晶凝固,以使铸件产品能够具有致密的高品质内部组织结构。接着,要对铸件的补缩压力保持一定时间,铸件逐步凝固成型。而后,便可结束保压,通过泄气阀释放保温炉的内气压。最后,再使铸件进一步冷却,完成一次整个铸造过程。
前述低压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须往保温炉里面反复进行空气加压,炉内的金属铸液空气含量不断增加,且保温炉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空气中所含氢原子混合在金属铸液中,铸件极易在成型过程中产生“针孔”,铸件内部的出现的“针孔”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目前也有提出向保温炉充压氮气来消除金属铸液含气量的。但这种方法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气源供应也不方便,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低压铸造机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金属铸液真空除气装置,采用保温炉真空除气技术消除铸造生产过程中金属铸液的含气量,尽力避免铸件“针孔”瑕疵的出现。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空气加压与泄压及其控制装置、保温炉、升液管和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封锁、除气及其控制装置,所述真空封锁和除气装置与保温炉管道连接。
如前所述的铸造生产中,在铸件充型、保压结束,到保压结束后的一段铸件冷却的时间内,保温炉仍可为密闭状态,保温炉内部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密封的罐子。此时,关闭真空封锁装置,打开真空除气装置,用真空泵抽出保温炉里面的气体,使保温炉内形成负压,铸液内所含的氢原子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扩散到保温炉的真空空间,从而减少保温炉内氢气含量,提高铸液及铸件质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科学合理,充分和巧妙地利用现有设备和工艺的专门条件,不需特殊的专用设备和工艺,不影响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产品质量优良。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机铸真空除气装置包括空气加压与泄压及其控制装置,还包括真空封锁、除气及其控制装置,以及保温炉8、升液管9、模具10。一方面,所述空气加压装置的第一控制阀5控制向保温炉8加压,泄压装置的泄气阀1用作释放保温炉8的压力;另一方面,它们也用作真空封锁装置。因此,所述真空封锁装置包括有空气加压装置中控制向保温炉8加压的第一控制阀5、泄压装置中控制释放保温炉8的压力的泄气阀1,另外还包括第二控制阀7。所述除气装置包括真空排气阀4和真空泵3。此外,安全阀2的作用是保持保温炉8内的安全压力,压力传感器6反馈保温炉8的压力。
所述第一控制阀5通过管道一I与保温炉8相连接,通过管道一I与保温炉8连接的还有有泄气阀1、安全阀2和真空排气阀4,真空排气阀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3连接;第二控制阀7通过管道二II与保温炉8连接,第二控制阀7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
以上空气加压、泄压、真空封锁、除气等装置所述各阀采用数字阀或模拟比例阀,它们的控制装置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图中并未画出),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控制器。控制时,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连接到所述各阀的控制端。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5向保温炉8加压,使铸液11沿升液管浇入并充满模具10,而后施加补缩压力并保压。当铸件充型、保压结束,立即利用这个时刻到保压结束后的铸件冷却的一段时间进行真空除气。此时,由于保温炉8仍可为密闭状态,保温炉8内部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密封的罐子。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7和泄气阀1,打开真空排气阀4和耐高温真空泵3,抽出保温炉8里面的气体,使保温炉8内形成负压。铸液11内所含的氢原子便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扩散到保温炉8的真空空间,从而减少保温炉8内氢气含量,提高铸液及铸件质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低压铸造机铸液真空除气装置,包括空气加压与泄压及其控制装置、保温炉、升液管和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封锁和除气及其控制装置,所述真空封锁装置包括有空气加压装置中控制向保温炉加压的第一控制阀、泄压装置中控制释放保温炉的压力的泄气阀,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泄气阀与保温炉管道一、二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泄气阀、安全阀和真空排气阀均通过管道一与保温炉相连接,真空排气阀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第二控制阀通过管道二与保温炉连接,第二控制阀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除气装置包括真空排气阀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排气阀通过管道一连接于保温炉和真空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压铸造机铸液真空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阀采用数字阀或模拟比例阀,所述各阀的控制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压铸造机铸液真空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为耐高温真空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铸造机铸液除气装置,用于除去随空气混合在金属铸液中氢原子。本实用新型包括空气加压与泄压及其控制装置、保温炉、升液管和模具,其还包括真空封锁、除气及其控制装置,所述真空封锁和除气装置与保温炉相连。当铸件充型、保压结束,即可利用这个时刻到保压结束后铸件冷却的一段时间进行真空除气。此时,由于保温炉仍可为密闭状态,保温炉内部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密封的罐子。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泄气阀,打开真空排气阀和耐高温真空泵,抽出保温炉里面的气体,使保温炉内形成负压。铸液内所含的氢原子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扩散到保温炉的真空空间,从而减少保温炉内氢气含量,提高铸液及铸件质量。
文档编号B22D27/15GK2764530SQ200420108609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杨锦松, 周宏伟, 张培军, 张国华, 郭伟东, 马振新, 唐靖林, 陈榕星 申请人:江苏圆通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