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639阅读:1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型铸件抛丸的工装。



背景技术:

铸造企业的产品通常种类繁多,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大件产品可以采用吊钩式抛丸机进行抛丸,小件产品大多采用传统的履带式抛丸机来保证产品效率,但产品之间相互磕碰导致不良率较高,这一缺陷无法彻底避免,对于提高产品外观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如采用吊装方式抛丸可以解决产品之间相互磕碰问题,影响产品抛丸数量;并且悬挂产品数量少,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小型铸件采用吊装方式抛丸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吊钩主干4上安装至少一层吊钩支架,每层吊钩支架为倒伞状结构,每层吊钩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吊钩支架2,吊钩支架2一端安装于吊钩主干4上,吊钩支架2另一端安装挂钩3,每层上吊钩支架2分为长吊钩支架和短吊钩支架,长吊钩支架和短吊钩支架交错安装。

所述吊钩主干4上安装5层吊钩支架。

所述每一层上设有12个吊钩支架2,其中6个长吊钩支架为500mm长,6个短吊钩支架为250mm长,交叉焊接于吊钩主干4上。

所述吊钩主干4、吊钩支架2和挂钩3为直径16mm的HRB500螺纹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充分利用空间,使产品与产品之间不遮挡、装卸不冲突的情况下提高挂件数量,相同抛丸时间情况下,效率至少提高一倍,实现了小型铸件产品在通过式抛丸机顺利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伞状上部与设备连接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倒伞状下部与设备连接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图2的主视结构图。

图中:1、工件,2、吊钩支架,3、挂钩,4、吊钩主干,5、设备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如图1-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伞状上部与设备连接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倒伞状下部与设备连接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结构图。吊钩主干4上安装5层吊钩支架,每层吊钩支架为倒伞状结构,每层设有12个吊钩支架2,其中6个长吊钩支架为500mm长,6个短吊钩支架为250mm长,交叉焊接于吊钩主干4上,吊钩支架2另一端安装挂钩3,每层上吊钩支架2分为长吊钩支架和短吊钩支架,长吊钩支架和短吊钩支架交错安装。

现有的工装,根据设备高度设计工装总高度小于1.2m,除去连接部位,有效抛丸高度为1m,如正常按照“十”字形设计,且满足单钩600kg需求每个吊钩需达到10层,每层间距只有10mm,大多数产品无法使用。因此吊钩结构需要改变,每层吊钩支架按照倒伞状设计,最大限度利用有效高度,每层分12个枝节,其中6个500mm长,6个250mm长,交叉焊接,最终每层、每件之间至少保证200mm空间,最大挂载数量可达60件,相比传统吊钩挂载数量增加了一倍。

单钩总承重750kg,一般履带抛丸机单次抛丸量在400kg左右,如需提高效率同时满足使用寿命,吊钩单重按照100kg以内设计;因工装需要反复经过抛丸,一般普通低碳钢制作的吊钩无法满足使用寿命,采用直径16mm的HRB500螺纹钢,使用寿命达到1000小时以上。

一般的抛丸设备需通过人工来操作,依此开启环线、提升机、抛丸器、控砂阀、定时器等系统,其过程不仅繁琐且占用人工和且影响生产效率,通过对设备进行改造,增加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作业,整体抛丸生产线只配备两名操作者进行装、卸件,其他环节通过电磁阀控制自动开启、关闭,实现节省人工和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的通过式抛丸机小型铸件抛丸工装,使用时,将工件1悬挂在挂钩3上,通过吊钩支架2预先确定位置和角度,使工件全部挂满后相互无遮挡,通过设备挂钩5与设备吊钩链接,抛丸过程中吊钩主干4逆时针旋转,实现全自动抛丸处理。

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小件产品试用与通过式抛丸机进行批量生产,通过设计改变原吊钩结构,满足小件产品不同角度悬挂,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悬挂产品数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抛丸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