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069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光电模块是通过压铸加工的压铸件产品,冷隔后的光电模块压铸件需要电镀,由于涉及到光电模块两侧壳体的相互耦合,因此要求两侧壳体电镀后非常光滑。在现有技术压铸过程中,对于光电模块的产品,进浇口采用前后模的肋位边沿进浇,但是对于光电模块的金属外壳,如果将进浇口开在压铸前后模肋位的边沿,也就是光电模块两侧的外壁位置,在金属流体进浇口进一步冷却,使得进入模具腔体的金属流体提前冷却,在成型模腔壁面形成气泡和气纹,导致产品不合格,会给下一工序电镀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其使肋位斜顶成型改变进浇口位置,且避免模具的壁面出现气泡和气纹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包括动模座和定模座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压铸件;所述动模座开设有两个合模块、两个压铸成型腔和两个进浇机构;所述压铸成型腔位于所述动模座的两端,所述合模块连接于所述压铸成型腔的一端并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进浇机构位于所述压铸成型腔两侧外壁上,一抽芯把手将两个所述进浇机构连接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合模块设有垫块和两条导柱;所述导柱连接于所述垫块,所述导柱的外形为矩形,所述导柱嵌入所述压铸成型腔中。

较佳地,所述压铸成型腔设有动模套板、动模镶块和斜位肋块;所述动模镶块安置在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中,所述动模套板设置在所述动模镶块上,所述斜位肋块设置在所述动模套板和所述动模镶块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斜位肋块呈抽斜顶成形的外形。

较佳地,所述进浇机构包括溢流通道、溢流口和连接通槽;所述溢流通道抵接于所述斜位肋块的壁面,所述溢流口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所述连接通槽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所述连接通槽连接于所述抽芯把手。

所述定模座包括抽芯通道和合模卡槽;所述抽芯通道设置在所述定模座的中间,所述抽芯通道的内壁面与所述抽芯把手的外壁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压铸模具的动模座上斜位肋块斜顶成型压铸成产品改变该模具的进浇位,使得压铸件两侧壁面被金属流体充填饱满,使得压铸件外壁面无气泡和气纹形成,提高产品的良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动模座100

合模块110,压铸成型腔120,进浇机构130,抽芯把手140。

垫块111,导柱112;动模套板121,动模镶块122,斜位肋块123;溢流通道131,溢流口132,连接通槽133。

定模座200

抽芯通道210,合模卡槽220。

压铸件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改善进浇位的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包括动模座100和定模座200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压铸件300;所述动模座100开设有两个合模块110、两个压铸成型腔120和两个进浇机构130;所述压铸成型腔120位于所述动模座100的两端,所述合模块110连接于所述压铸成型腔120的一端并设置在所述动模座100上,所述进浇机构130位于所述压铸成型腔120两侧外壁上,一抽芯把手140将两个所述进浇机构130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合模块110用以将所述动模座100紧密合在所述定模座200上,所述合模块110设有垫块111和两条导柱112;所述垫块111插入所述定模块200的孔槽中,将所述动模块100与所述定模块200连接;所述导柱112连接于所述垫块111,所述导柱112的外形为矩形,所述导柱112嵌入所述压铸成型腔120中。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压铸成型腔120设有动模套板121、动模镶块122和斜位肋块123;所述动模镶块122安置在所述压铸模具的型腔中,所述动模套板121设置在所述动模镶块122上,所述斜位肋块123设置在所述动模套板121和所述动模镶块122的两侧。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斜位肋块123采用抽斜顶成形,使得所述压铸件300在压铸加工过程排气与排渣效果好。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进浇机构130包括溢流通道131、溢流口132和连接通槽133;所述溢流通道131抵接于所述斜位肋块123的壁面,所述溢流口132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131,所述连接通槽133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131,所述连接通槽133连接于所述抽芯把手140。

参照图1和图2,通过所述溢流口132进浇金属流体流入所述溢流通道131至所述斜位肋块123处致使所述压铸成型腔120成型,使得所述斜位肋块123处金属流体充填饱满,压铸的产品所述压铸件300两侧壁无气泡和气纹。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定模座200包括抽芯通道210和合模卡槽220;所述抽芯通道210设置在所述定模座200的中间,所述抽芯通道210的内壁面与所述抽芯把手140的外壁面抵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