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938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属于连铸机热铸坯称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连铸机热坯都是采用定尺剪切,包括机械剪切、火焰切割两种形式。在连铸浇钢过程中,由于结晶器的磨损、钢水合金成分、浇注温度、拉速、冷却等原因,热铸坯的重量存在较大差异。棒材成品为定尺发货,连铸热坯按定尺供给棒材就会造成大量的非定尺材(通尺材)损失,造成损失巨大。为提高棒材轧制成材率、降低成本、减少非定尺材损失,以定重剪切作为生产控制的工艺和技术是连铸坯生产的发展趋势,因此开发与定重剪切相配套的连铸坯称重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这种升降装置可以避免外界对热铸坯称重精度的干扰,实现热铸坯的连续称重,保证连铸机的正常生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它由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组成,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沿着辊道行进方向前后布设,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之间的距离与热铸坯的长度相匹配,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分别由支架、吊挂梁、钢坯吊架、液压缸支架、液压缸、旋转臂组装、传感器组装组成,支架为门形钢架结构,支架的两端立柱分别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辊道两侧的基础上,支架横梁与辊道运行方向垂直,液压缸支架垂直焊接在支架横梁上,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支架上,液压缸活塞杆垂直向下,液压缸活塞杆的下端与旋转臂组装的一端相连接,旋转臂组装固定在支架横梁的上表面,旋转臂组装的另一端与传感器组装的上端相连接,传感器组装的下端与吊挂梁相连接,吊挂梁的下部与钢坯吊架相连接,钢坯吊架与辊道上的热铸坯相对。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旋转臂组装由旋转轴、液压缸曲柄、左轴承、左轴承座、左曲柄、右轴承、右轴承座、右曲柄组成,液压缸曲柄的上端通过液压缸前销轴与液压缸活塞杆的前端相连接,液压缸曲柄的下端与旋转轴中部相连接,左轴承和右轴承分别安装在旋转轴的两侧,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支架横梁的上表面,左曲柄和右曲柄分别安装在旋转轴的两端,液压缸曲柄与左曲柄、右曲柄在一个平面上,分布在旋转轴两侧。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传感器组装有两套相同的结构,两套传感器组装分别与旋转臂组装的左曲柄和右曲柄相连接,每套传感器组装由传感器组装前销轴、第一连杆、第一双头螺栓、第二连杆、传感器前销轴、传感器、传感器后销轴、第三连杆、第二双头螺栓、第四连杆、传感器组装后销轴组成,第一连杆的上端通过传感器组装前销轴与旋转臂组装的曲柄相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双头螺栓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通过传感器前销轴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后销轴与第三连杆连接,第三连杆通过第二双头螺栓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的下端与吊挂梁的上端相连接。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传感器组装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均为U形连杆,U形连杆的两侧板下端有相对的销孔,U形连杆的上端横板上有垂直的螺孔,U形连杆的销孔分别与传感器组装前销轴、传感器前销轴、传感器后销轴的直径相匹配,U形连杆的螺孔分别与第一双头螺栓、第二双头螺栓的螺杆螺纹相匹配。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吊挂梁为两根,通过钢板连接为一整体,两根吊挂梁分别位于辊道的两侧,两根吊挂梁沿着辊道两侧平行水平放置,两根吊挂梁的前后两端分别由吊挂与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的左右两侧的传感器组装下端相连接。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钢坯吊架为三个,三个钢坯吊架沿着吊挂梁的长度方向等距连接在吊挂梁的下方,分别与热铸坯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相对。

上述在线连续称量热铸坯的升降装置,所述钢坯吊架为方形钢结构框架,钢坯吊架的上横杆与吊挂梁中的型钢下端相连接,钢坯吊架的两侧拉杆垂直位于辊道的两侧,钢坯吊架的下横杆位于辊道的辊子间隙中,下横杆的上面与辊道的热铸坯的下表面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固定在支架上,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旋转臂组装旋转,通过旋转臂组装旋转带动传感器组装、吊挂梁、钢坯吊架上升,钢坯吊架上升带动热铸坯上升脱离辊道,对热铸坯进行悬空称重,热铸坯称重完毕后,液压缸活塞杆带动上述机构反向运动,钢坯吊架带动热铸坯下降,到达下限位时热铸坯脱离钢坯吊架落在辊道上,完成对热铸坯的称重。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动作稳定,前、后两侧升降装置同步升降,热铸坯升起后可保证热铸坯前后、左右的自由度,避免外界对热铸坯称重精度的干扰,可实现热铸坯的连续称重,保证连铸正常生产及棒材铸坯的连续热供,节约能源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旋转臂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感器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热铸坯1、辊道2、吊挂梁3、钢坯吊架4、液压缸前销轴5、液压缸支架6、液压缸底座7、液压缸后销轴8、液压缸9、旋转臂组装10、传感器组装11、支架12、传感器组装前销轴13、第一连杆14、第一双头螺栓15、第二连杆16、传感器前销轴17、传感器18、传感器后销轴19、第三连杆20、第二双头螺栓21、第四连杆22、传感器组装后销轴23、左曲柄24、左轴承座25、左轴承26、旋转轴27、液压缸曲柄28、右轴承座29、右轴承30、右曲柄31、吊挂32、型钢3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组成,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结构相同,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沿着辊道2行进方向前后布设,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之间的距离与热铸坯1的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分别由支架12、吊挂梁3、钢坯吊架4、液压缸支架6、液压缸9、旋转臂组装10、传感器组装11组成。

图中显示,支架12为门形钢架结构,支架12的两端立柱分别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辊道2两侧的基础上,支架横梁与辊道2运行方向垂直。

图中显示,液压缸支架6垂直焊接在支架12的横梁上,液压缸底座7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液压缸支架6上,液压缸9通过液压缸后销轴8与液压缸底座7相连接,液压缸活塞杆垂直向下,液压缸活塞杆的下端通过液压缸前销轴5与旋转臂组装10相连接。

图中显示,旋转臂组装10固定在支架横梁的上表面。旋转臂组装10由旋转轴27、液压缸曲柄28、左轴承26、左轴承座25、左曲柄24、右轴承30、右轴承座29、右曲柄31组成。液压缸曲柄28的上端通过液压缸前销轴5与液压缸活塞杆的前端相连接,液压缸曲柄28的下端与旋转轴27中部通过键固定连接,旋转轴27的旋转中心线与支架横梁平行,与辊道2中心线垂直。

图中显示,左轴承26和右轴承30分别安装在旋转轴27的两侧,左轴承26和右轴承30安装在左轴承座25和右轴承座29中,左轴承座25和右轴承座29固定连接在支架横梁的上表面,通过左轴承座26、右轴承座29对旋转轴7进行支撑,可实现旋转轴27的旋转。

图中显示,左曲柄24和右曲柄31分别通过键固定安装在旋转轴27的两端,液压缸曲柄28与左曲柄24、右曲柄31在一个平面上,分布在旋转轴27两侧。液压缸曲柄28在液压缸活塞杆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带动旋转轴27转动,旋转轴27即带动左曲柄24和右曲柄31向上移动,左曲柄24和右曲柄31就会分别带动与它们连接的传感器组装11向上移动。

图中显示,传感器组装11有两套相同的结构,两套传感器组装11分别与旋转臂组装10的左曲柄24和右曲柄31相连接。传感器组装11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传感器18对热铸坯1进行称重,同时通过传感器组装11调节可实现对吊挂梁3调平及初时位置高度的微调,传感器组装11结构形式还可实现吊挂梁3前后、左右位置自由。

图中显示,每套传感器组装11由传感器组装前销轴13、第一连杆14、第一双头螺栓15、第二连杆16、传感器前销轴17、传感器18、传感器后销轴19、第三连杆20、第二双头螺栓21、第四连杆22、传感器组装后销轴23组成。第一连杆14的上端通过传感器组装前销轴13与旋转臂组装10的左曲柄24或右曲柄31相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双头螺栓15与第二连杆16连接,第二连杆16通过传感器前销轴17与传感器18连接,传感器18通过传感器后销轴19与第三连杆20连接,第三连杆20通过第二双头螺栓21与第四连杆22连接,第四连杆22的下端与吊挂梁3的上端相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双头螺栓15、第二双头螺栓21可实现传感器组装11整体长度调节。

图中显示,传感器组装11中的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20、第四连杆22均为U形连杆,U形连杆的两侧板下端有相对的销孔,U形连杆的上端横板上有垂直的螺孔,U形连杆的销孔分别与传感器组装前销轴13、传感器前销轴17、传感器后销轴19的直径相匹配,U形连杆的螺孔分别与第一双头螺栓15、第二双头螺栓21的螺杆螺纹相匹配。通过调整U形连杆的方向可以实现在不同方向的自由度,如第二连杆16、第三连杆20的U形开口方向与第一连杆14、第四连杆22的U形开口方向成90度角时,可实现前、后、左、右的自由度。

图中显示,传感器组装11的下端与吊挂梁3相连接,吊挂梁3的下部与钢坯吊架4相连接,钢坯吊架4与辊道2上的热铸坯1相对。

图中显示,吊挂梁3为两根,吊挂梁3由吊挂32和型钢33组成,两侧型钢33通过钢板连接为一整体,吊挂32焊接在型钢33上,两根吊挂梁3分别位于辊道2的两侧,两根吊挂梁3沿着辊道2两侧平行水平放置,两根吊挂梁3的前后两端通过吊挂32分别与前升降装置和后升降装置的左右两侧的传感器组装11下端相连接。

图中显示,钢坯吊架4为三个,三个钢坯吊架4沿着吊挂梁3的长度方向等距连接在吊挂梁3的下方,分别与热铸坯1的前部、中部和后部相对。

图中显示,钢坯吊架4共有3件,均匀布置,钢坯吊架4为方形钢结构框架,钢坯吊架4的上横杆与吊挂梁3中的型钢33下端相连接,钢坯吊架4的两侧拉杆垂直位于辊道2的两侧,钢坯吊架4的下横杆位于辊道2的辊子间隙中,下横杆的上面与辊道2的热铸坯1的下表面相对。钢坯吊架4上升时,下横杆将热铸坯1向上抬起,使热铸坯1离开辊道2,进行称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9在活塞杆伸出时,带动旋转臂组装10的旋转轴27旋转,通过旋转轴27的旋转带动传感器组装11上升,传感器组装11上升带动吊挂梁3上升,吊挂梁3上升带动钢坯吊架上升,钢坯吊架4上升带动热铸坯1上升,到达上限位时热铸坯1脱离辊道2,对热铸坯1进行悬空称重。热铸坯1称重完毕后,液压缸9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旋转臂组装10的旋转轴27反向旋转,旋转轴27反向旋转带动传感器组装11下降,传感器组装11下降带动吊挂梁3下降,吊挂梁3下降带动钢坯吊架4下降,钢坯吊架4下降带动热铸坯1下降,到达下限位时热铸坯1脱离钢坯吊架4,热铸坯1落在辊道2上,完成对热铸坯1的称重。右侧在线称量热坯重量的升降装置同时执行与左侧同样动作。

左、右两侧升降装置依靠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缸9同步升降,保证两侧液压缸9升降同步,从而实现整根热铸坯1同时升降。

通过传感器组装11调节可实现对吊挂梁3调平及初时位置高度的微调,传感器组装11结构形式可实现吊挂梁3的前后、左右位置自由度。

热铸坯1连续称重过程:辊道2开动,热铸坯1移动,依靠电气热检探头检测热铸坯1位置,当到达称重位置时,热检探头检测到热铸坯1,发出信号,辊道2停止,热铸坯1停在称重位置,热铸坯1开始称重,称重完毕后,发出称重完毕信号,开动辊道2,热铸坯1移动,开出称重位置,进行下一根热铸坯1的称重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