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9616发布日期:2020-10-02 08:5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打磨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冲裁、切割等加工工序的工件通常会带有毛边,而毛边容易影响工件的使用,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工件的毛边去除。

打磨是给工件去除毛边的常用方法,现有技术中常用气动打磨机对工件进行打磨,但是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容易弥散在空中,导致打磨处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打磨机,旨在减少打磨时产生的粉尘,提高打磨处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打磨机,包括:打磨机本体,所述打磨机本体包括:机座和打磨组件,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泵,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磨轮,所述打磨组件由气泵提供的气流驱动运动并且气流从所述出气口流出;以及,集尘组件,集尘组件包括:负压管、吸尘管、吸尘盘和集尘器,所述负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尘器相连通,所述吸尘盘装配在所述机座上且套在所述磨轮的外周,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盘相连通,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管相连通,其中所述吸尘管由所述吸尘盘向所述负压管单向导流。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盘具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之间为吸尘腔,所述第一外壁套在所述磨轮外,所述第二外壁套在所述第一外壁外,所述吸尘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壁上且与所述吸尘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壁的壁沿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为沿着所述第二外壁的壁沿设置的刷毛结构。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包括:集尘箱、筒体和滤芯,所述筒体装配在所述集尘箱上且与所述集尘箱连通,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气流出口,所述滤芯装配在所述气流出口处,所述负压管连接在所述筒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呈漏斗状,所述筒体的底部装配在所述集尘箱上,所述负压管连接在所述筒体外壁的顶部位置,并且,所述负压管的出气方向沿所述筒体内壁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管通过连接结构装配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紧固件和密封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出气口相装配,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负压管装配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负压支管,所述吸尘管装配在所述负压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接端设置有凸缘,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出气口螺纹装配,并且所述紧固件抵顶在所述凸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与所述负压支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弧面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气动打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气动打磨机打磨工件时,气泵产生的气流从进气口流入以驱动打磨组件,使磨轮转动,之后气流从出气口流出并通过负压管流向集尘器,在此过程中,负压管中产生负压,从而使吸尘管内产生负压,进而使吸尘盘产生负压,并且吸尘管的导流方向是由吸尘盘向负压管单向导流,使得打磨产生的磨屑从吸尘盘吸入,然后相继通过吸尘管、负压管流向集尘器,避免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飞扬,提高了打磨处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动打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动打磨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动打磨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动打磨机的部分结构的剖开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打磨机本体;11、机座;12、打磨组件;111、进气口;112、出气口;121、磨轮;2、集尘组件;21、负压管;22、吸尘管;23、吸尘盘;24、集尘器;25、连接结构;231、第一外壁;232、第二外壁;241、集尘箱;242、筒体;243、滤芯;251、连接管;252、紧固件;253、密封环;2421、气流出口;2511、负压支管;2512、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气动打磨机包括:打磨机本体1,打磨机本体1包括机座11和打磨组件12,机座11上设置有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进气口111用于连接气泵,打磨组件12包括磨轮121,打磨组件12由气泵提供的气流驱动运动并且气流从出气口112流出;以及,集尘组件2,集尘组件2包括:负压管21、吸尘管22、吸尘盘23和集尘器24,负压管21的一端与出气口112相连通,负压管21的另一端与集尘器24相连通,吸尘盘23装配在机座11上且套在磨轮121的外周,吸尘管22的一端与吸尘盘23相连通,吸尘管22的另一端与负压管21相连通,其中吸尘管22由吸尘盘23向负压管21单向导流。

使用气动打磨机打磨工件时,气泵产生的气流从进气口111流入以驱动打磨组件12,使磨轮121转动,之后气流从出气口112流出并通过负压管21流向集尘器24,在此过程中,负压管21中产生负压,从而使吸尘管22内产生负压,进而使吸尘盘23吸气,并且吸尘管22的导流方向是由吸尘盘23向负压管21单向导流,使得打磨产生的磨屑、粉尘从吸尘盘23吸入,然后相继通过吸尘管22、负压管21流向集尘器24,由集尘器24收集,避免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飞扬,提高了打磨处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更加环保。

具体的,如图1、2、5所示,吸尘盘23具有第一外壁231和第二外壁232,第一外壁231套在磨轮121外,第二外壁232套在第一外壁231外,第一外壁231和第二外壁232之间为吸尘腔,吸尘管22连接在第二外壁232上且与吸尘腔连通。在打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磨屑和灰尘从吸尘腔吸入,之后流入吸尘管22内。

第二外壁232的壁沿上可以设置有阻挡部(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阻挡部可以为沿着第二外壁232的壁沿设置的刷毛结构。在打磨过程中,刷毛围合在磨轮121的外周,刷毛可以阻挡打磨时产生的磨屑飞出,同时保证空气流通,使得吸尘功能可靠,吸尘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部可以是设置在第二外壁232的壁沿上的栅栏状结构,栅栏状结构可以对磨屑进行阻挡,栅栏状结构上具有缝隙,保证了空气的流通。

如图2-4所示,负压管21通过连接结构25装配在出气口112上,连接结构25包括:连接管251、紧固件252和密封环253,连接管251的一端与出气口112相连,紧固件252套设在连接管251上,并且,紧固件252与出气口112相装配,密封环253设置在连接管251和出气口112之间,负压管21装配在连接管251的另一端,连接管251的中部设置有负压支管2511,吸尘管22装配在负压支管2511上。连接管251的与出气口112相连接端设置有凸缘2512,紧固件252与出气口112螺纹装配,并且紧固件252抵顶在凸缘2512上。连接管251的内壁上与负压支管25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弧面凸起。当气流流出出气口112后经过连接结构25流向负压管21时,气流经过弧面凸起,流速加快,从而使负压支管2511与连接管251的相连处产生负压,进而使吸尘盘23的吸尘腔内的空气流向负压管21,并沿着负压管21流向集尘器24,从而实现吸尘的功能。

如图1所示,集尘器24包括:集尘箱241、筒体242和滤芯243,筒体242装配在集尘箱241上且与集尘箱241连通,筒体242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出口2421,滤芯243装配在气流出口2421内,负压管21连接在筒体242上。筒体242呈漏斗状,筒体242的底部装配在集尘箱241上,负压管21连接在筒体242外壁的顶部位置,并且,负压管21的出气方向沿筒体242内壁的切线方向。磨屑和灰尘随着气流通过负压管21流入集尘器24的筒体242内时,由于负压管21沿着筒体242内壁的切线方向连接,气流流入筒体242内时会沿着筒体242的内壁运动,使得气流在筒体242内做旋涡运动,在粉尘跟随着气流运动的过程中,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附到筒壁上,并沿着筒壁落入到集尘箱241内,实现粉尘的收集,气流最终从气流出口2421流出时经过滤芯243过滤,从而保证空气的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