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焙烧转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55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法兰13与炉膛本体7相连且开口端在炉膛本体7内,输送螺杆 3的一端和输送螺杆动力系统9相连接,输送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输送螺杆壳体11的封闭 端进入炉膛本体7内并实现输送螺杆3和输送螺杆壳体11封闭端接触部分的密封连接,加 料漏斗1位于输送螺杆壳体11的上方,加料漏斗1与输送螺杆壳体11之间相连通,使焙烧 物料通过输送螺杆壳体(11)落入输送螺杆3上;输送螺杆3为双螺杆结构包括外径相等的 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之间的中心轴线平行但旋转方向相反, 且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外边沿之间有空隙,回转式焙烧转炉焙烧物料时,固体物料由加 料漏斗1加入,落在输送螺杆3上,输送螺杆3由进料杆动力系统9带动,将固体物料输送 到炉膛本体7内进行焙烧,由于输送螺杆3为双螺杆结构并且旋转方向相反,主螺杆3-1和 次螺杆3-2会自动清洗掉粘结在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和炉膛本体7壁上的固体物料, 从而实现清洗粘连物料达到连续进料的目的,进入炉膛本体7的固体物料中的水分经加热 后,由排出口 2排出。炉膛本体7温度由蒸汽和/或电加热,将炉膛本体7温度升到400~ 1100°C,由计算机控制热电偶所反馈的温度。炉膛本体7内通入10~90%饱和水蒸气和/ 或空气,固体物料在炉膛本体7内与风和/或蒸汽逆向接触,样品焙烧时间由炉膛倾角和炉 膛转速控制,焙烧后样品由下料漏斗10自动卸出。
[0039] 实施例1
[0040] 根据水热合成Y分子筛(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工业级,结晶度80,晶胞24. 70 埃),制备的样品1和样品2,样品1和样品2的含水率为40 % -50 %,温度为600 °C,50 %的 饱和水蒸汽,炉膛本体7长度与直径比为15,主螺杆3-1与次螺杆3-2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 离与主螺杆3-1直径比为I. 1,炉膛本体7直径与输送螺杆3直径比5:1,进风口 4和/或蒸 汽入口 5的连接管进入炉膛本体7的长度为炉膛本体7长度的0. 1倍,分布器为莲蓬型,样 品在回转式焙烧转炉内焙烧2小时后,结晶度和晶胞结果见表1。由于双螺杆进料的存在, 使得物料更均一,且分子筛骨架更稳定,因此结晶度(测试方法按NaY分子筛结晶度测定法 SY/T0304-92进行)和晶胞(测试方法按NaY分子筛晶胞参数的测定方法SY/T0339-1992 进行)更优越。
[0041] 表1不同分子筛焙烷烃回转式焙烧转炉焙烧样品理化性质结果
[0042]
[0043] 实施例2
[0044] 根据半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3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工业级),原位晶化 制备的催化剂样品4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工业级),温度为700°C,90%的饱和水蒸汽, 炉膛本体7长度与直径比为5,主螺杆3-1与次螺杆3-2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主螺杆 3-1直径比为1. 9,炉膛本体7直径与输送螺杆3直径比1. 5: 1,进风口 4和/或蒸汽入口 5 的连接管进入炉膛本体7的长度为炉膛本体7长度的0. 8倍,分布器为环型,样品在回转式 焙烧转炉内焙烧2小时后,微反活性(测试方法按ASTM D3907进行)和磨损指数(测试方 法: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鹅颈管磨损指数测定装置中,在恒定的气速下吹磨5小时,第1小 时吹出的样不计在内,后4小时的样品平均磨损百分数则为试样的磨损指数)结果见表2。 [0045] 表2不同催化剂焙烷烃回转式焙烧转炉焙烧样品理化性质结果
[0046]
[0047] 实施例3
[0048] 根据水热合成法制备的分子筛样品5(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工业级,结晶度 82,晶胞24. 72埃),温度为650°C,90%的饱和水蒸汽,炉膛本体7长度与直径比为30,主螺 杆3-1与次螺杆3-2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主螺杆3-1直径比为1. 5,炉膛本体7直径与 输送螺杆3直径比3:1,进风口 4和/或蒸汽入口 5的连接管进入炉膛本体7的长度为炉膛 本体7长度的0. 4倍,分布器为环型,样品在回转式焙烧转炉内焙烧2小时后,结晶度和晶 胞结果见表3。分子筛样品的结晶度和晶胞更稳定,适应了样品的试验需求。
[0049] 表3经回转式焙烧转炉焙烧分子筛样品理化性质稳定性结果
[0050]
[0051]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回转式焙烧转炉,依次包括进料端(14)、炉膛本体(7)、出料端(15),出料端 (15) 包括出料法兰(16)与下料漏斗(10),其特征在于,进料端(14)包括加料法兰(13)、输 送螺杆壳体(11)、输送螺杆动力系统(9)、输送螺杆(3),输送螺杆壳体(11)为一端开口一 端封闭的壳体,输送螺杆壳体(11)穿过加料法兰(13)与炉膛本体(7)相连且开口端在炉 膛本体(7)内,输送螺杆(3)的一端和输送螺杆动力系统(9)相连接,输送螺杆(3)的另一 端穿过输送螺杆壳体(11)的封闭端进入炉膛本体(7)内并实现输送螺杆(3)和输送螺杆 壳体(11)封闭端接触部分的密封连接,输送螺杆(3)的横截面大小和输送螺杆壳体(11) 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使输送螺杆(3)能够穿过输送螺杆壳体(11)的封闭端,输送螺杆(3) 为双螺杆结构包括外径相等的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 之间的中心轴线平行但旋转方向相反,且主螺杆(3-1)和次螺杆(3-2)外边沿之间有空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输送螺杆壳体(11)的中心线 与炉膛本体(7)中心线平行,输送螺杆(3)的中心线与炉膛本体(7)中心线平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主螺杆(3-1)与次螺杆(3-2) 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主螺杆(3-1)直径比I. 1~1. 9。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输送螺杆(3)上设有螺纹状凸 起(3-3),螺纹状凸起(3-3)高度为20~100毫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炉膛本体(7)直径与输送螺杆 (3) 直径比5:1~1. 5: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下料漏斗(10)设有进风口 (4) 和/或蒸汽入口(5)的连接管,所述进风口(4)和/或蒸汽入口(5)的连接管与炉膛本 体(7)的中心线平行。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和/或蒸汽入 口(5)的连接管进入炉膛本体(7)的长度为炉膛本体(7)长度的0. 1~0. 8倍。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进风口(4)和/或蒸汽入口 (5) 连接管伸入炉膛本体(7)的一端设有分布器,分布器为环形、莲蓬型的其中一种或多 种。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炉膛本体(7)长度与直径比为 1 :30〇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回转式焙烧转炉整体为倾斜 结构且进料端(14)高于出料端(15)。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下料漏斗(10)通过出料法兰 (16) 与炉膛本体(7)相连,下料漏斗(10)的侧壁与出料法兰(16)横截面的大小匹配且与 炉膛本体(7)相通,炉膛本体(7)中的物料经过出料法兰(16)由下料漏斗(10)流出。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加料法兰(13)的上部设有与 炉膛本体(7)连通的排气口(2)。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焙烧转炉,其特征在于,输送螺杆壳体(11)的上方设 有加料漏斗(1),加料漏斗(1)与输送螺杆壳体(11)之间相连通,焙烧物料通过输送螺杆壳 体(11)落入输送螺杆(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焙烧转炉,包括进料端,炉膛本体、出料端,出料端包括出料法兰与下料漏斗,进料端包括加料法兰、排气口、加料漏斗、输送螺杆壳体、输送螺杆、输送螺杆动力系统,本回转式焙烧转炉的输送螺杆采用双螺杆结构且双螺杆在输送焙烧物料时旋转方向相反,可以减少水蒸气蒸发对物料的阻力,进料更容易;同时可以清洗粘连物料,起到自身清洗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焙烧物料难以进入,焙烧炉无法实现连续进料的问题。
【IPC分类】C01B39/24
【公开号】CN204824196
【申请号】CN201420826177
【发明人】石晓庆, 柳召永, 田爱珍, 张忠东, 翟佳宁, 王智峰, 王栋, 陈淑琨, 滕秋霞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