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5961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亚甲基二苯胺与氢进行多相反应来制备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的方法,其中在绝热条件下在5 50个串联反应区中进行反应。通常从包括亚甲基二苯胺的液相和包括氢的气相,在例如钌催化剂或者铑催化剂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按照式(I)进行放热催化反应的方式制备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
权利要求
1.在有非均相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从存在于液相中的亚甲基二苯胺和存在于工艺气中的氢制备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绝热条件下在其中存在非均相催化剂的5 50个串联反应区中进行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 40个、优选在15 35个串联反应区中进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第一反应区中的液相的输入温度为10 170°c,优选为50 150°C,尤其优选为90 140°C。
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区输入端上的绝对压力大于 5巴,优选在10 200巴之间,尤其优选在20 160巴之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气和液相在所有反应区内的停留时间总共在1 100秒之间,优选在2 80秒之间,尤其优选在5 50秒之间。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存在于固定床装置之中。
7.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存在于平均粒径为1 10mm、 优选为1. 5 8mm、尤其优选为2 6mm的颗粒床之中。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反应区后面有至少一个工艺气和液相经过的热交换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反应区后面均有至少一个、优选有一个工艺气和液相经过的热交换区。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区和热交换区之间至少有一个隔热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反应区周围均有隔热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亚甲基二苯胺与氢进行多相反应来制备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的方法,在绝热条件下在5~50个串联反应区中进行反应。
文档编号C07C209/72GK102264688SQ200980151662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0日
发明者E·希扎勒霍夫曼, L·姆莱齐科, R·舍伦, S·舒伯特 申请人:拜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