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取代氨基硅烷化合物的α-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88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取代氨基硅烷化合物的α-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该体系使用氨基取代的硅烷电子供体作为助催化剂组份。用这种催化剂体系生产出的烯烃聚合物同时具有所需的高全同规整度和高多分散指数。
聚合物的全同规整度是确定聚合物是否适合某一特定用途时的重要因素。全同规整度通常是这样测定的测定室温下二甲苯中可溶聚合物(XSRT)的重量百分比,然后从100%中减去该百分比。大于90的高全同规整度是优选的,大于95是最优选的。
多分散指数(P.I.)是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测量值。宽的分子量范围分布(>4.0的高P.I.)可提供更佳的熔体强度,这在热成形、形成膜和纤维的操作中是有利的。4.0的高PI表示了宽的分子量分布。较佳地,PI大于4.5,最佳地为5.0或更高。
有机硅烷化合物已经被用于催化剂体系,(1)它们在固体催化剂组份(包含负载在无水的活性二卤化镁上的含卤素的Ti化合物)中被用作电子供体,和(2)它们与含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助催化剂组份一起作为电子供体。通常,它们是具有Si-OR、Si-OCOR或Si-NR2键的有机硅烷化合物,其中R是1-20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烯基、芳基、芳烷基或环烷基,而Si是作为中心原子。这类化合物公开于美国专利No.4,180,636、4,242,479、4,347,160、4,382,019、4,435,550、4,442,276、4,465,782、4,473,660;4,530,912和4,560,671,在这些专利中它们被用作固体催化剂组份中的电子供体;还公开于美国专利No.4,472,524、4,522,930、4,560,671、4,581,342、4,657,882和欧洲专利申请45976和45977,在这些文献中它们与助催化剂一起被用作电子供体。
美国专利No.5,102,892公开了三氟丙基取代的、且还含有哌啶基(piperidinyl)或吡咯烷基(pyrrolidinyl)环的硅烷,例如3,3,3-三氟丙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和3,3,3-三氟丙基(4-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甚至最近欧洲专利出版物No.658,577还讲到,与使用具有常规电子供体(如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催化剂聚合而得的丙烯均聚物的纤维相比,以用三氟丙基(烷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而得的丙烯均聚物为原料而制得的纤维,具有更低的粘结(bonding)温度和更宽的粘结温度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新的氨基硅烷,它可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中的电子供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催化剂体系,它可生产出同时具有所需的高全同规整度和高多分散指数的烯烃聚合物。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的氨基硅烷化合物
其中,R1是可被至少一个卤原子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R2是双(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氨基、取代的哌啶基、取代的吡咯烷基、十氢喹啉基(decahydroquinolinyl)、1,2,3,4-四氢喹啉基或1,2,3,4-四氢异喹啉基,其中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直链或支链C1-8烷基、苯基、直链或支链C1-8烷基取代苯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条件是当取代基是C1-8烷基时,必须至少存在2个这样的取代基而且R1必须含有卤原子;和R3是直链或支链的C1-8烷基或C3-8环烷基。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下列物质的反应产物(A)烷基铝化合物;(B)上述的氨基硅烷化合物;和(C)固体组份,该组份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钛-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电子供体,两者都负载在活性的、无水的二卤化镁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氨基硅烷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R1是可被至少一个卤原子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R2是双(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氨基、取代的哌啶基、取代的吡咯烷基、十氢喹啉基(decahydroquinolinyl)、1,2,3,4-四氢喹啉基或1,2,3,4-四氢异喹啉基,其中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直链或支链C1-8烷基、苯基、直链或支链C1-8烷基取代苯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条件是当取代基是C1-8烷基时,必须至少存在2个这样的取代基而且R1必须含有卤原子;和R3是直链或支链的C1-8烷基或C3-8环烷基。
较佳地,R1是3,3,3-三氟丙基,而R3是甲基或乙基。在优选定义之内的代表性化合物包括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十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二(2-乙基己基)氨基)二甲氧基硅烷;和3,3,3-三氟丙基(顺-2,6-二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
氨基硅烷可以用多步骤合成途径进行制备。第一步骤是C1-22烷烃或卤代的烷烃的阴离子,与可通过市场获得的硅烷(如四烷基原硅酸酯(SiOR4)或四氯硅烷)之间的反应。当使用四氯硅烷时,形成(烷基)三氯硅烷或(卤代烷基)三氯硅烷。通过用合适的醇盐(如甲醇盐或乙醇盐)进行处理,可将其转变成相应的(烷基)三烷氧基硅烷或(卤代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当使用四烷基原硅酸酯(tretraalkylorthosilicate)时,可直接制得(烷基)三烷氧基硅烷或(卤代烷基)三烷氧基硅烷。
最后步骤是(烷基)三烷氧基硅烷或(卤代烷基)三烷氧基硅烷与取代的仲胺或环胺之间的取代反应。通过用正丁基锂或氯化异丙基镁进行处理,可产生胺-阴离子。然后让该阴离子与(烷基)三烷氧基硅烷或(卤代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反应,从而生成氨基硅烷。
在制备某些胺时需要使用保护基团。合适的保护基团是氨基甲酸叔丁酯(“BOC”),它可用于制备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2-(3-甲基苯基)哌啶、和2-(3-甲基苯基)吡咯烷。通过用四氢呋喃中的氢化钠从哌啶或吡咯烷产生阴离子,可连接上BOC基团。将该溶液冷却至5℃,并加入稍过量的碳酸氢二叔丁基酯(di-tert-butyldicarbonate)。在2小时之后,将溶液倒入饱和碳酸氢钠中,分层。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通过旋转蒸发而除去溶剂。减压蒸馏得到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bp95℃,3mmHg,89%产率)或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bp69℃,1mmHg,95%产率)。
本发明的氨基硅烷可与烷基铝化合物(A)和固体组份(C)反应,以形成适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其中固体组份(C)包含具有至少一个钛-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电子供体,两者都负载在活性的、无水的二卤化镁上。
用于形成烷基铝化合物的组份(A)(该组份是不含卤原子的)包括三烷基铝如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二烷基铝氢化物如氢化二乙基铝;以及含有2个或多个铝原子且铝原子通过氧、氮或硫杂原子而相互相连的化合物,例如(C2H5)2Al-O-Al(C2H5)2;

较佳地,烷基铝化合物是三乙基铝。
在固体组份(C)中,具有至少一个Ti-卤键的钛化合物的合适例子是四卤化钛,尤其是TiCl4。然而,也可使用烷氧基卤化物。
在组份(C)中所采用的电子供体化合物包括芳香酸(尤其是苯甲酸或邻苯二甲酸)的烷基酯、芳基酯和环烷基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具体例子包括苯甲酸乙酯、苯甲酸正丁酯、对甲苯甲酸甲酯(methyl p-toluate)、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除了上述酯之外,还可将烷基或烷芳基醚、酮、一元胺或多元胺、醛和磷化合物(例如膦和磷酰胺)用作电子供体。
构成组份(C)载体的活性的无水二卤化镁是这样的二卤化镁,它在组份(C)的粉末X射线能谱中表现出最强衍射线(该最强衍射线出现在表面积为1平方米/克的相应二卤化物的粉末能谱中)增宽至少30%;或者是这样的二卤化镁,它的粉末X射线能谱中该最强衍射线被晕圈所取代,该晕圈的强度峰相对于该最强衍射线的晶面间距发生迁移;和/或是表面积大于3平方米/克的二卤化镁。
二卤化镁表面积的测量是用沸腾的TiCl4处理2小时后,对组份(C)进行的。测得的值被认为是二卤化镁的表面积。
二卤化镁可以被预活化,可以在钛化过程中被原位活化,可以在镁化合物(在用合适的含卤素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处理时,该镁化合物能够形成二卤化镁)在原位形成然后再活化,或者用二卤化镁C1-3链烷醇加合物(其中氯化镁与醇的摩尔比为1∶1-1∶3,例如MgCl2·3ROH)形成。
二卤化镁的非常活泼的形式是那些在粉末X射线能谱中,在表面积为1平方米/克的相应卤化物的能谱中最强衍射线发生相对强度下降并且变宽而形成晕圈的二卤化镁,或者是那些最强衍射线被晕圈所取代的二卤化镁,其中该晕圈的强度峰相对于该最强衍射线的晶面间距发生迁动。通常,上述形式二卤化镁的表面积大于30-40平方米/克,尤其包括100-300平方米/克。
活性形式还可以是通过在惰性烃类溶剂中热处理组份(C)而从上述形式衍生形成的,且在X射线能谱中显示出明显的衍射线来代替晕圈的种类。相对于表面积为1平方米/克的相应二卤化镁的衍射线,这些形式的明显的最强衍射线在任何情况下都显示出变宽至少30%。
优选的二卤化镁是MgCl2和MgBr2,最佳的是MgCl2。卤化物的水含量通常小于1重量%。
“负载在活性二卤化镁上的钛卤化物或钛烷氧基卤化物和电子供体”,意指上述组份通过化学地或物理方法固定在载体上,并且在用沸腾的1,2-二氯乙烷处理其2小时时不能从组份(C)上被萃取下来。
组份(C)可用各种不同方法进行制备。一种方法是将二卤化镁和电子供体化合物一起研磨,直到在标准条件下用三乙基铝进行萃取之后,产物的表面积大于20平方米/克(如同上面对二卤化镁能谱所述的那样),随后将研磨产物与钛化合物反应。
制备固体组份(C)的其他方法公开于美国专利No.4,220,554、4,294,721、4,315,835和4,439,540,这些方法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在所有上述方法中,组份(C)还有上述的处于活性形式的二卤化镁。
其他导致形成活性二卤化镁,或导致形成含钛的二卤化镁载体组份(其中二卤化物为活性形式)的方法,可基于下列反应(ⅰ)格利雅试剂或MgR2化合物(R是烃基)或该MgR2化合物与三烷基铝形成的配合物,与AlX3或AlRmXn化合物(X是卤原子,R是烃基,m+n=3)、SiCl4或HSiCl3等卤化剂之间的反应;(ⅱ)格利雅化合物与硅醇或聚硅氧烷、水反应,或者与醇反应,然后再与卤化剂或TiCl4反应;(ⅲ)镁与醇和氢卤酸(halogen halide acid)的反应,或者镁与烃基卤和醇的反应;(ⅳ)MgO与Cl2或AlCl3的反应;(ⅴ)MgX2·nH2O(X=卤素,n为1-3)与卤化剂或TiCl4的反应;或(ⅵ)单烷氧基镁或二烷氧基镁或羧酸镁与卤化剂的反应。
在组份(C)中,二卤化镁与负载在其上的卤化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00之间,而该卤化的钛化合物与负载在二卤化镁上的电子供体的摩尔比为0.1-50之间。
催化剂,即组份(A)、(B)和(C),可以分开的方式几乎同时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而不论单体是否早已在反应器中;或者被依次加入,如果单体被稍后加入到反应器中。较佳地,是预混合组份(A)和(B),然后在聚合反应之前让该预混合物与组份(C)在室温下接触3分钟至约10分钟。
烯烃单体可以在将催化剂加至聚合反应器的之前、之后或同时加入。较佳地是在加入催化剂之后加入单体。
可以按需要加入氢,作为链转移剂来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使用适量的氢并适当选择氨基硅烷化合物,可以实现大于15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参见下面的实施例Ⅸ。
聚合反应可以用淤浆法、液相法或气相法进行,或者用不同的反应器组合使用液相和气相法,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分批地或连续地进行。
聚合反应通常在40-90℃和大气压或更高的压力下进行。
催化剂可以与少量烯烃单体预接触(预聚合),使催化剂在烃类溶剂中保持悬浮状态,然后在60℃或更低温度下聚合足够时间以产生一定量的、为催化剂重量0.5-3倍的聚合物。
该预聚合反应还可在液态或气态单体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产生数量为催化剂重量1000倍之内的聚合物。
可用本发明方法聚合的合适的α-烯烃包括式CH2=CHR的烯烃,式中R是H或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和1-辛烯。
下列实施例用于阐述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范围。
除非另外说明,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份数和百分比都是按重量计。
实施例制备电子供体化合物通用程序所有试剂的纯度用色谱分析或分光光度分析加以证实。合适的话,试剂在使用之前被纯化。所有的非水反应是在干燥氮气或氩气氛围中,用真空下加热干燥的玻璃器皿进行。对空气和水分敏感的溶液是通过注射器或插管转移的。沸点和熔点未作修正。
NMR谱是用Varian Unity 300波谱仪,在300MHz下记录的,并且在内部与四甲基硅烷或残留的质子杂质进行参照。对于1H的数据如下进行记录化学位移,(,ppm),多重性(s-单峰;d-双峰;t-三重峰;q-四重峰;qn-五重峰;m-多重峰),积分。13C NMR的数据化学位移(δ,ppm)进行记录。红外光谱是用KBr板,在BioRad FT430系列的mid-IR分光仪上测定的,并以吸收频率(v,cm-1)进行记录。
GC分析是用Hewlett Packard 6890型色谱仪进行,并采用偶联于HP6890型积分仪的火焰电离检测器(“FID”)。在标准分析中,将1.0微升注入250℃的注射器(50∶1的分流比;10psi柱头压力,106毫升/分钟的分流;111毫升/分钟的总流量)。将氦气用作通过Alltech Heliflex AT-1柱(30m×0.32mm×0.3m)的载气。保持50℃起始温度,2分钟,然后以10℃/分钟增加至最终温度300℃。FID检测器被维持在300℃(40毫升/分钟H2;400毫升/分钟空气;使用30毫升/分钟He的恒定补充方式)。
使用2种GC/MS系统。一种系统是与Hewlett Packard 5970型质选仪(massselective,"MSD")结合的Hewlett Packard 5890型GC。在标准分析中,将2.0微升样品注入290℃的无分流的注射孔。将氦气用作通过HP-1(Hewlett Packard,25m×0.33mm×0.2μm)的载气。保持75℃起始温度4分钟。以10℃/分钟的速度使柱升温。MSD的获得是用10-800 AMU。谱图以m/z(相对丰度)进行记录。
第二种GC/MS系统是与Hewlett Packard 5973型质选检测仪结合的HewlettPackard 6890型GC。在标准分析中,将1.0微升样品注入290℃的分流/无分流的注射孔。将氦气用作通过HP-5(Hewlett Packard,30m×0.25mm×0.25μm)的载气。起始温度为50℃维持4分钟。以10℃/分钟的速度使柱升温。质量获得(mass acquisition)是用10-800 AMU。谱图以m/z(相对丰度)进行记录。
实施例Ⅰ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25.0克,135mmol)、四甲基乙二胺(“TMEDA”,44毫升,290mmol)和无水醚(300毫升)。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在25分钟内,加入仲丁基锂(125毫升1.3M的环己烷溶液,162mmol)。搅拌瓶内物质3.5小时并维持反应温度为-78℃。在15分钟内加入氯代三甲基硅烷(“TMS-Cl”,21.0毫升,165mmol),然后让瓶内物质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8小时。将溶液倒入稀盐酸(400毫升,0.2N)中。分离各相,用0.2N HCl(3×100毫升)洗涤有机层,然后干燥(MgSO4)。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53.3克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C13H27NO2Si(分子量=257.44);MS:m/z(相对丰度)200(18.2),186(40.2),156(47.7),128(26.9),84(45.5),73(100),57(87.3)。
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600毫升乙酸乙酯,并冷却至5℃。将无水氯化氢(>99%)吹泡通过乙酸乙酯15分钟。移去冰浴,加入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107克,416mmol)。搅拌溶液18小时。将产物萃取入水中(3×200毫升),分离各层,然后用醚(200毫升)洗涤合并后的水相。用45%(重量/体积)氢氧化钾将水溶液调至pH14,然后用醚(3×150毫升)进行萃取。合并的有机部分用硫酸镁干燥,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减压蒸馏(bp 29℃,0.5mmHg)得到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17.0克,108mmol,26%产率,GC测定纯度为97.4%);C8H19NSi(分子量=157.33);1H NMR:(CDCl3)δ3.08(m,2H),2.55(m,2H),2.01(m,2H),1.79(s,2H),1.61-0.80(m,11H);13C NMR:(CDCl3)δ 49.0,48.4,27.6,27.0,26.2,-4.4;IR(毛细膜)ν2926,2851,1440,1258,1247,918,888,833,765,737,696;MS:m/z(相对丰度)128(7.5),84(100),73(13.8),56(17.7),28(10.1)。
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21.5毫升2.0M的THF溶液,43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44.5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9.5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33.5毫摩尔,85.0%产率)。C13H28NO2SiF3(分子量=343.53);1HNMR:(CDCl3)δ 3.5(s,6H),3.1-2.9(m,1H),2.8-2.6(m,2H),2.2-2.0(m,2H),1.8-1.35(m,5H),1.32-1.15(m,1H),0.9-0.7(m,2H),0.1(s,9H);13CNMR:(CDCl3)127.7(qJ=275Hz),50.1,42.6,42.2,28.0(qJ=30Hz),27.8,23.4,3.0,0.2,-4.2;MS:m/z(相对丰度)328(1.2),270(100),246(2.2),155(6.5),125(12.0),84(21.5)。
实施例Ⅱ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23.2克,136mmol)、四甲基乙二胺(44毫升,290mmol)和无水醚(300毫升)。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在25分钟内,加入仲丁基锂(125毫升1.3M的环己烷溶液,162mmol)。搅拌反应瓶内物质3.5小时并维持反应温度为-78℃。在15分钟内加入氯代三甲基硅烷(21.0毫升,165mmol),然后让瓶内物质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8小时。将溶液倒入稀盐酸(750毫升,0.2NHCl)中。分离各相,用0.2N HCl(3×100毫升)和盐水(1×250毫升)洗涤有机层,然后干燥(MgSO4)。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93克粗产物。经减压蒸馏(85-92℃,1.8mmHg)后得到45.9克(189毫摩尔,70%产率)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C12H25NO2Si(分子量=243.42)。
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600毫升乙酸乙酯,并冷却至5℃。将无水氯化氢气体(大于99%)吹泡通过乙酸乙酯15分钟。停止HCl进料,并移去冰浴,加入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45.9克,189mmol)。搅拌溶液18小时。向溶液中加入水(250毫升)。分离各层,将产物萃取入水中(3×200毫升)。用45%(重量/体积)氢氧化钾将水溶液调至pH14。加入醚(200毫升),分离各层,将产物萃取入醚(3×150毫升)中。合并的有机部分用硫酸镁干燥,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经减压蒸馏(25℃,1.5mmHg)得到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16.0克,112mmol,64%产率,纯度大于99%);C17H11NSi(分子量=143.30);1H NMR:δ49.0,48.9,28.1,26.7,-3.3,-3.6,-4.0;IR(毛细膜)ν2952,2866,2823,2752,1423,1247,1069,936,892,837,747,692,622;MS:m/z(相对丰度)115(11.9),100(14.9),73(10.0),70(100),43(12.4),28(13.2)。
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28.25毫升2.0M的THF溶液,56.5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58.0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1.3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通过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46.7毫摩尔,91%产率)。C12H26NO2Si2F3(分子量=329.51);1HNMR:(CDCl3)δ3.50(s,3H),3.45(s,3H),3.25-3.10(m,1H),2.90-2.80(m,1H),2.80-2.65(m,1H),2.20-1.50(m,6H),0.85-0.75(m,2H),-0.05(s,9H);13C NMR:(CDCl3)δ 129.6(q J=275),50.1,49.0,47.6,46.7,28.2(qJ=30Hz),28.0,27.5,2.9,-2.7;29Si NMR:(CDCl3)δ 2.07,-34.74;MS:m/z(相对丰度)314(1.5),256(100),232(1.7),155(3.8),125(3.6),70(4.2)。
实施例Ⅲ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3-甲基苯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在500毫升烧瓶中加入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18.5克,1.00×102mmol)、四甲基乙二胺(33毫升,220mmol)和THF(200毫升)。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在15分钟内,加入仲丁基锂(93毫升1.3M的环己烷溶液,120mmol)。反应在-78℃下搅拌3.5小时。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THF(200毫升)、3-碘代甲苯(25.7毫升,2.00×102毫摩尔)、氰化亚铜(I)(0.896克,1.00×102毫摩尔)和氯化二(三苯基膦)钯(3.5克,5.0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用插管将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阴离子转移入碘代甲苯溶液中。让反应搅拌进行18小时,然后加热至回流(75℃)并再维持1 8小时。将冷却后的瓶内物质加至水(200毫升)中,分离各层,用醚(2×150毫升)萃取水层。合并后的有机相用盐水(3×150毫升)洗涤,然后干燥(MgSO4)。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59.5克粗的2-(3-甲基苯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C17H25NO2(分子量=275.39);MS:m/z(相对丰度)275(0.3),219(73.0),202(12.4),174(97.3),158(34.8),146(20.6),132(14.6),57(100)。
2-(3-甲基苯基)哌啶-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600毫升乙酸乙酯,并冷却至5℃。将无水氯化氢(99%)吹泡通过乙酸乙酯15分钟。停止HCl进料,并移去冰浴,加入2-(3-甲基苯基)哌啶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59.5克,216mmol)。搅拌溶液18小时。将水(250毫升)加入溶液。分离各层,并将产物萃取入水(3×200毫升)中。用45%(重量/体积)氢氧化钾将水相调至pH14。将产物萃取入醚(4×150毫升)。合并的有机部分用硫酸镁干燥,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经减压蒸馏(75-90℃,0.3mmHg)得到2-(3-甲基苯基)哌啶(10.4克,59.3mmol,27.5%产率);C12H17N(分子量=175.27);1H NMR:(CDCl3)δ7.2-7.0(m,4H),3.5(m,1H),3.1(m,1H),3.7(t,1H),2.3(s,3H),1.9-1.4(m,7H);13C NMR:δ(CDCl3)145.4,137.6,128.0,127.5,127.0,123.5,62.1,47.6,34.8,25.6,25.3,21.1;IR(毛细膜)ν3319,3267,3022,2924,1932,1855,1777,1680,1441,1323,1108,783,701;MS:m/z(相对丰度)175(35.7),160(10.4),146(45.0),132(34.6),118(100),91(31.7),84(48.4),56(7.7),28(23.3)。
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15毫升2.0M的THF溶液,30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2-(3-甲基苯基)哌啶(34.3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1.1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4.1毫摩尔,80.4%产率;bp:101℃,在0.2mmHg下)。C17H26NO2SiF3(分子量=361.47);MS:m/z(相对丰度)361(13.4), 332(3.6),270(100),174(5.6),155(9.1),125(12.0),105(12.2),59(19.4)。
实施例Ⅳ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在500毫升烧瓶中加入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17.3克,101mmol)、四甲基乙二胺(33毫升,220mmol)和THF(200毫升)。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在15分钟内,加入仲丁基锂(93毫升1.3M的环己烷溶液,120mmol),然后在-78℃下搅拌瓶内物质3.5小时。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THF(200毫升)、3-碘代甲苯(25.7毫升,2.00×102毫摩尔)、氰化亚铜(I)(0.896克,10.0毫摩尔)和氯化二(三苯基膦)钯(3.5克,5.0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冷却至-78℃。用插管将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阴离子转移入碘代甲苯溶液中。让反应搅拌进行18小时,然后加热至回流(75℃)18小时。冷却瓶内物质并将其加至水(200毫升)中。分离各层,用醚(2×150毫升)萃取水层。合并后的有机相用盐水(3×150毫升)洗涤,然后干燥(MgSO4)。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62.5克粗产物。经减压蒸馏(145℃,0.2mmHg)得到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13.3克,50.9毫摩尔,50%产率)C16H23NO2(分子量=261.36)。
2-(3-甲基苯基)吡咯啉(pyrrolidene)-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600毫升乙酸乙酯,并冷却至5℃。将无水氯化氢(99%)吹泡通过乙酸乙酯15分钟。停止HCl进料,并移去冰浴,加入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N-叔丁基氨基甲酸酯(35.0克,134mmol)。搅拌溶液18小时。将水(250毫升)加入溶液,分离各层,并将产物萃取入水(3×200毫升)中。用45%(重量/体积)氢氧化钾将水相调至pH 14。将产物萃取入醚(4×150毫升)中。合并的有机部分用硫酸镁干燥,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经减压蒸馏(115-122℃,2mmHg)得到70∶30的2-(3-甲基苯基)吡咯烷和2-(3-甲基苯基)吡咯啉(pyrrolidene)的混合物(14克,65%产率)。
2-(3-甲基苯基)吡咯烷-在压力反应器中加入烯烃/产物混合物(14克)、无水乙醇(140毫升)和氧化铂(2.8克,12毫摩尔)。将氢气(99.99%)注入反应器中至压力为50psig。搅拌反应物18小时,在此期间压力降为3psig。通过氮气下蒸馏而除去乙醇。对残留物进行减压蒸馏(63-74℃,0.1mmHg),得到2-(3-甲基苯基)-吡咯烷(10.8克,67毫摩尔,77%产率,97%纯度);C11H15N(分子量=161.24);1HNMR:δ(CDCl3)7.3-6.9(m,4H),4.1(t,1H),3.1(m,1H),2.9(m,1H),2.3(s,3H),2.1(m,1H),1.9(m,3H),1.6(M,1H);13C NMR:δ(CDCl3)144.9,137.9,128.2,127.5,127.2,123.6,62.6,47.0,34.3,25.6,21.4;IR(毛细膜)ν3327,3014,2953,2866,1937,1861,1783,1399,781,709;MS:m/z(相对丰度)160(62.9),146(40.5),132(100),118(92.6),92(25.2),70(45.3),43(6.0),28(14.8)。
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20毫升2.0M的THF溶液,40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2-(3-甲基苯基)吡咯烷(39.1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6.3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24.3毫摩尔,62.2%产率)。CH16H21NO2SiF3(分子量=347.45);在0.2mmHg下的沸点=128℃;1H NMR:(CDCl3)δ7.3-6.9(m,4H),4.5(t,1H),3.41(s,3H),3.40(s,3H),3.3(t,2H),2.3(s,3H),2.2-2.1(m,2H),2.0-1.7(m,4H),1.7-1.6(m,2H);13C NMR:(CDCl3)δ 147.8,137.7,128.1,127.6(q,J=275.9Hz),127.2,126.8,123.2 61.7,50.3,47.4,37.0,27.7(q,J=30.1Hz)21.4,3.0;MS:m/z(相对丰度)347(18.0),318(8.3),304(3.7),256(100),155(12.0),125(15.9),59(24.6)。
3,3,3-三氟丙基(顺-2,6-二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顺-2,6-二甲基哌啶-在1000毫升烧瓶中加入5M KOH 600毫升,3摩尔)和二甲基吡啶(15.0克,1.50×102毫摩尔)。在48小时内加入固态的铝/镍合金(1200克)。在加入合金期间,有气体产生并使内部温度从35℃升至65℃(按一份加入不超过15克的合金)。通过硅藻土1而过滤盐,用醚和水洗涤滤饼。分离各层。将产物萃取入醚(3×150毫升),用硫酸镁干燥,形成粗的2,6-二甲基哌啶(8.13克,71.2mmol,51%产率)。
3,3,3-三氟丙基(顺-2,6-二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31毫升2.0M的THF溶液,62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顺-2,6-二甲基哌啶(64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7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顺-2,6-二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7.4毫摩尔,48%产率)。C12H24NO2SiF3(分子量=299.40),在0.3mmHg下的沸点=66℃;1H NMR:(CDCl3)δ 3.5(s,6H),3.4-3.3(m,2H),2.2-2.0(m,2H),1.9-1.7(m,1H),1.6-1.4(m,5H),1.2-1.0(m,6H),0.8-0.7(m,2H);13C NMR:(CDCl3)δ128(q,J=275Hz),50.1,44.2,31.6 28.3(q,J=30Hz),24.6,20.5,14.3;MS:m/z(相对丰度)299(0.7),284(100),202(6.7),155(7.9),98(12.7),59(12.5)。
1注意在硅藻土上会留下可燃性的Raney镍型固体。如果滤饼干燥,那么这种物质会在空气中点燃。最好通过将其与大量稀硝酸一起搅拌48小时而中和该固体。
实施例Ⅵ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30毫升2.0M的THF溶液,60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1,2,3,4-四氢喹啉(60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4.5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54毫摩尔,99%产率)。C14H20NO2SiF3(分子量=319.39),在0.35mmHg下的沸点=110℃;1H NMR:(CDCl3)δ7.1-6.4(m,4H),3.6-3.2(m,与单峰有重迭,8H),2.9-2.7(m,2H),2.2-1.7(m,4H),1.3-0.7(m,2H);13C NMR:(CDCl3)δ130.2,129.6,128(q,J=275Hz),126.8,126.5,119.2,117.0,50.5,43.5,27.8(q,J=30Hz),23.8,22.4,3.4;MS:m/z(相对丰度)319(100),222(11.7),190(6.5),182(6.2),155(10.7),132(55.0),125(21.8),117(12.1),59(32.6)。
实施例Ⅶ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30毫升2.0M的THF溶液,60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1,2,3,4-四氢异喹啉(60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4.5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1,2,3,4-四氢异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54毫摩尔,99%产率)。C14H20NO2SiF3(分子量=319.39),在0.3mmHg下的沸点=98℃;1H NMR:(CDCl3)δ7.2-6.9(m,4H),4.2-4.0(d,2H),3.6-3.4(s,6H),3.3-3.1(dt,2H),2.8-2.6(m,2H),2.2-1.9(m,2H),0.9-0.8(m,2H);13C NMR:(CDCl3)δ135.9,135.1,129.4,128(q,J=275Hz),126.0,125.9,125.8,50.4,46.5,42.1,29.9,28(q,J=30Hz),2.8;MS:m/z(相对丰度)319(38.3),318(100),222(7.9),132(21.0),104(21.4),79(9.8),59(13.4)。
实施例Ⅷ3,3,3-三氟丙基(十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28.75毫升2.0M的THF溶液,57.5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十氢喹啉(57.5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2.3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十氢喹啉基)二甲氧基硅烷(53.1毫摩尔,定量产率)。C14H26NO2SiF3(分子量=325.44),在1.0mmHg下的沸点=103℃;1H NMR:(CDCl3)δ3.5(s,6H),3.1-2.7(m,3H),2.2-1.9(m,3H),1.8-1.1(m,12H),0.9-0.7(m,2H);13C NMR:(CDCl3)δ127.9(q,J=275Hz),52.6,50.4,38.2,36.9,29.0,28.5,27.8(q,J=30Hz),26.4,26.3,20.5,3.1;MS:m/z(相对丰度)325(14.3),282(100),228(4.1),125(6.8),96(11.3),59(12.6)。
实施例Ⅸ3,3,3-三氟丙基(二(2-乙基己基)氨基)二甲氧基硅烷-在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300毫升)和氯化异丙基镁(25毫升2.0M的THF溶液,50mmol)。将瓶内物质冷却至15℃。在15分钟内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二(2-乙基己基)胺(50毫摩尔)。移去冰浴,搅拌瓶内物质2小时。通过压力平衡的加料漏斗加入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5毫摩尔)。将瓶内物质回流(65-70℃)2小时,用GC监测反应的进展情况。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将残留物溶于醚(250毫升)并过滤,然后再旋转蒸发除去醚,从而完成分离。纯化是通过蒸馏而实现的,从而得到3,3,3-三氟丙基(二(2-乙基己基)氨基)二甲氧基硅烷(44毫摩尔,98%产率)。C21H44NO2SiF3(分子量=427.66),在1.4mmHg下的沸点=200℃;1H NMR:(CDCl3)δ3.5(s,6H),2.6-2.4(dd,4H),2.2-2.0(m,2H),1.6-1.1(m,18H),1.0-0.7(m,14H);13C NMR:(CDCl3)δ128(q,J=275Hz),50.4,48.5,39.4,36.9,30.8,29.1,28.2(q,J=30Hz),23.2,14.2,10.3,3.2;MS:m/z(相对丰度)328(100),230(25.6),155(7.4),109(2.9)。
实施例Ⅹ聚合步骤将实施例Ⅰ-Ⅸ中的氨基硅烷化合物用作电子供体来聚合丙烯单体。聚合反应器被加热至70℃,用缓慢的氩气流吹洗1小时。然后用70℃氩气将反应器加压至100psig,再排空。再重复该步骤4次。接着将反应器冷却至30℃。
单独地,向氩气吹洗过的加料漏斗中按下列次序加入物质75毫升己烷,4.47毫升1.5M三乙基铝(TEAL)(0.764克,0.0067摩尔)的己烷溶液,约3.4毫升0.1M实施例Ⅰ-Ⅸ的氨基硅烷电子供体(0.00034摩尔)溶液,然后放置5分钟。从该混合物中,取35毫升加入一烧瓶中。然后将0.0129克FT4S固体催化剂组份(负载在活性MgCl2化合物催化剂组份上的卤化钛和电子供体,可从Montell ItaliaSpA购得)加入到烧瓶中并涡旋混合5分钟。将这样获得的催化剂复合物,在氩气吹洗和室温下,加入上述的聚合反应器。然后将余下的己烷/TEAL/硅烷溶液从加料漏斗排入烧瓶中,对烧瓶进行涡旋振荡,然后将其排入反应器并关闭注入阀门。
向聚合反应器中缓慢地搅拌加入2.2升液态丙烯和0.25摩尔%氢气。然后将反应器加热至70℃,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让反应开始进行约2小时。在约2小时后,停止搅拌并将剩余的丙烯缓慢地排出。将反应器加热至80℃,用氩气吹洗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并打开。取出聚合物,在真空烘箱中于80℃下干燥1小时,再进行测试。
除非另外说明,聚合物的特性粘度Ⅳ是在十氢化萘中,于135℃,用Ubbelohde型粘度计,按J.H.Elliot等人J.Applied Polymer Sci.,14,2947-63(1970)的方法进行测量的。聚合物的产量(mileage)按下式计算产量=聚丙烯克数/催化剂克数在室温下聚合物在二甲苯中可溶成分百分比(%XSRT)是这样测定的将2克聚合物溶解在200毫升135℃的二甲苯中,在22℃的恒温浴中冷却,然后通过快速滤纸过滤。将一份滤液蒸发至干燥,对残留物进行称重并计算出可溶组份的重量百分比。
测试结果列于下表1。
表1
N.D.*未测试比较实施例按照实施例Ⅹ的聚合步骤,用0.25%氢气和比例为20/1的Al/Si,并将3,3,3-三氟丙基(4-甲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用作氨基硅烷。催化剂表现出的聚丙烯产量为每克催化剂43,900克聚丙烯。形成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为2.35,XSRT为1.51%,多分散指数为4.22。
在阅读了上述公开内容之后,此处公开的本发明其他特征、优点和例子对于一般技术人员而言是很明显的。基于此,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相当详细地进行描述的,然而可以在所述和所提出权利要求的本发明范围和精神内,对这些例子进行改动和变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下式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
式中,R1是可被至少一个卤原子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R2是双(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氨基、取代的哌啶基、取代的吡咯烷基、十氢喹啉基、1,2,3,4-四氢喹啉基或1,2,3,4-四氢异喹啉基,其中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直链或支链C1-8烷基、苯基、直链或支链C1-8烷基取代苯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条件是当取代基是C1-8烷基时,必须至少存在2个这样的取代基而且R1必须含有卤原子;和R3是直链或支链的C1-8烷基或C3-8环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1是3,3,3-三氟丙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3是甲基或乙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双(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氨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双(2-乙基己基)氨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十氢喹啉基。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1,2,3,4-四氢喹啉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1,2,3,4-四氢异喹啉基。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2-三甲基甲硅烷基哌啶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2-(3-甲基苯基)哌啶基。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顺-2,6-二甲基哌啶基。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2-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基。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硅烷,其特征在于,R2是2-(3-甲基苯基)吡咯烷基。
14.一种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包括下列物质的反应产物(A)烷基铝化合物;(B)下式的氨基硅烷化合物;
式中,R1是可被至少一个卤原子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R2是双(直链或支链C1-22烷基或C3-22环烷基)氨基、取代的哌啶基、取代的吡咯烷基、十氢喹啉基、1,2,3,4-四氢喹啉基或1,2,3,4-四氢异喹啉基,其中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直链或支链C1-8烷基、苯基、直链或支链C1-8烷基取代苯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条件是当取代基是C1-8烷基时,必须至少存在2个这样的取代基而且R1必须含有卤原子;和R3是直链或支链的C1-8烷基或C3-8环烷基,(C)固体组份,该组份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钛-卤键的钛化合物以及电子供体,两者都负载在活性的、无水的二卤化镁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烷基铝化合物是三乙基铝,而该固体组份包括电子供体、活性氯化镁和四氯化钛的反应产物。
全文摘要
一种下式氨基硅烷式中,R
文档编号C08F4/00GK1222531SQ9812593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2日
发明者C·A·斯图尔特, E·J·埃文 申请人:蒙岱尔北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