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28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改善了滚动阻力和均匀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34610号公报和特开平2001-180225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改善高速耐久性和路面噪音而使配置在带束层的外周侧的带束保护层(ベルトカバ一)超过带束层的边缘地延伸的充气轮胎。通过在带束保护层上设置这样的延伸部,使胎肩部的环箍效果增大,由此提高高速耐久性,并降低路面噪音。
但是,当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那样由带束保护层得到的效果而使延伸部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10mm或其以上时,由于在轮胎转动中受到的反复变形,在胎肩部的发热量增加,由此存在能量损失增大,滚动阻力恶化的问题。
另外,在生胎(半成品)成形时,延伸了10mm或其以上的部分会成为在轮胎径方向内侧从带束层的边缘垂下的状态,其结果,由于带束保护层的中心侧和延伸的部分的周长差变大,因此在硫化之际生胎成形时,在延伸的部分上产生皱褶,这便成为使硫化后的轮胎的均匀性恶化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使带束保护层从带束层的边缘延伸10mm或其以上的充气轮胎中,可以同时改善滚动阻力和均匀性的充气轮胎。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如下那样的轮胎,即在胎圈部之间延设胎体层,在胎面部的胎体层外周侧设有将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配列而成的至少2层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层,将该带束保护层设为具有延伸部的构成,所述延伸部是超过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中的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而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至少10mm的延伸部,其特征在于,由温度60℃的tanδ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的至少延伸部的涂敷橡胶,另一方面,将前述延伸部的边缘与具有前述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设为h/SH≤1.5/100。
通过这样由温度60℃的tanδ为0.1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带束保护层的延伸部的帘线橡胶,进而将延伸部与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如上述那样缩小,从而可以抑制由在轮胎转动中受到的反复变形导致的在胎肩部的发热,因此可以降低能量损失,改善滚动阻力。
另外,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比h/SH,可以减少带束保护层的中心侧与延伸部的周长差,可以抑制生胎成形时在延伸部上产生褶皱的情况,因此在具备具有10mm或其以上的延伸部的带束保护层的轮胎中,可以改善均匀性。
本发明的其他的充气轮胎,它是如下那样的充气轮胎,即在胎圈部之间延设胎体层,在胎面部的胎体层外周侧设有将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配列而成的至少2层带束层,覆盖该带束层的带束保护层包括配置在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外周侧、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本体层,和被配置在该带束保护本体层的两侧、并且超过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中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地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至少10mm、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延伸层,其特征在于,由温度60℃的tanδ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的至少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涂敷橡胶,另一方面,将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外侧边缘与具有前述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设为h/SH≤1.5/100。
通过像这样由带束保护本体层和带束保护延伸层构成带束保护层,并将带束保护延伸层设为与上述延伸部同样的结构,也可以一面发挥改善高速耐久性和路面噪音的优点,一面改善滚动阻力和均匀性。


图1是用轮胎子午线剖面展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概略说明图。
图3(a)是展示用窄条材料形成带束保护层的一例的剖面说明图,(b)是展示使用于带束保护层的窄条材料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4是展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概略说明图。
图5是展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展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2展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形态,T1是充气轮胎,1是胎面部,2是胎侧部,CL是轮胎中心线。
在左右的胎圈部(图未示)之间延设有由内侧胎体层4A和外侧胎体层4B这2层构成的胎体层4,其两端部在埋设于胎圈部的胎圈芯(图未示)的周围被从轮胎内侧向外侧翻折。
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外周侧,设有将加强帘线e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配列而成的2层带束层5。2层带束层5,由与胎体层4相邻的、带宽较宽的1号带束层5A,和配置在1号带束5A上、带宽比1号带束层5A窄的2号带束层5B构成。
在胎侧部2的胎体层4外侧,配设有胎侧橡胶层6。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延伸到1号带束层5A的边缘部5A1的内周侧。
在带束层5的内周侧,配置有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该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位于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和1号带束层5A的边缘部5A1之间,比带束层5的边缘部更延设至轮胎外侧。
在带束层5的外周侧,设有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由尼龙帘线等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加强帘线f沿着轮胎宽方向配列并用涂敷橡胶r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层8。带束保护层8,具有超过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再沿着轮胎轴方向至少延伸了10mm(沿着轮胎轴方向测定的长度)的延伸部9,该延伸部9被配置在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上。在带束保护层8中,至少延伸部9的涂敷橡胶r,由将温度60℃的tanδ设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
带束保护层8,如图3(a)、(b)所示,最好是将用涂敷橡胶r覆盖了加强帘线f的窄条材料S沿着轮胎周方向螺旋状地缠绕而构成的。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带束保护层8的中心侧,沿着轮胎周方向螺旋状地缠绕的窄条材料S,设为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的边缘对接而缠绕成1层的1层结构,从与带束层5的边缘部相邻的带束保护层8的部分到延伸部9,相邻的窄条材料S,以彼此将宽方向一半的部分,部分地重叠成2层的方式缠绕。再者,在图3(a)中,为了方便观察图面,在带束保护层8的中心侧缠绕的相邻的窄条材料S彼此的边缘分开了,实际上是使它们接触的。
在由窄条材料S构成带束保护层8的情况下,至少将延伸部9设为相邻的窄条材料S彼此部分地重合的做法,在很容易地形成带束保护层8上是很好的。另外,由于通过使窄条材料S部分地重合的延伸部9,可以抑制胎肩部1S的动作,因此有助于抑制发热、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
在带束保护层8的外周侧,配置有胎面基部橡胶层10,进而在胎面基部橡胶层10的外周侧,层积有胎面冠部橡胶层11。以覆盖胎面基部橡胶层10、胎面冠部橡胶层11、以及延伸部9的各边缘D、C、A的方式在胎肩部1S上配置有翼尖橡胶层12。
带束保护层8的延伸部9的边缘A和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之间的沿着轮胎径方向测定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是h/SH≤1.5/100。再者,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轮胎剖面高度SH,是将充气轮胎安装到被JATMA规定的适用轮辋上,并在设为最高气压(与最大负荷能力相对应的气压)的状态下测定轮胎外径,将从该外径的值减去轮辋的外径的值后的值除以2所得的数值。但是,乘用车用充气轮胎,将气压设为200kPa。
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将带束保护层8的延伸部9的涂敷橡胶r用温度60℃的tanδ为0.1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进而将延伸部9和1号带束层5A的边缘A、B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如上述那样缩小,可以抑制由在轮胎转动中受到的反复变形导致的在胎肩部的发热,使能量损失降低,因此可以实现滚动阻力的改善。
另外,通过将比h/SH如上述那样特定,可以减少带束保护层8的中心侧和延伸部9的周长差,可抑制生胎成形时在延伸部9上产生皱褶的情况。因此,在具备具有10mm或其以上的延伸部9的带束保护层8的轮胎T1中,可以改善均匀性。
如果tanδ超过0.1,不能抑制在胎肩部1S的发热,便很难改善滚动阻力。理想的是最好将tanδ设为0.05或其以下。作为tanδ的下限值,从兼顾强度和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最好设为0.01或其以上。
如果比h/SH大于1.5/100,便不能得到均匀性的改善效果。理想的是将比h/SH设为1.0/100或其以下,最好是0。
图4,展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的实施形态,该充气轮胎T2,是在上述充气轮胎T1中,代替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将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形成为剖面大致三角形状,并将该外周端部6a形成为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的轮胎。在该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上配置有延伸部9。即便是这种构成的充气轮胎也可以。再者,其他的构成,是与图1、2的充气轮胎T1相同的构成,因此对同一构成元件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图5,展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形态,该充气轮胎T3,覆盖带束层5的带束保护层8’,是由配置在带束层5的外周侧的带束保护本体层8’X,和配置在带束保护层8’X的两侧的带束保护延伸层8’Y构成的。带束保护本体层8’X以及带束保护延伸层8’Y,与充气轮胎T1的带束保护层8同样地,是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沿着轮胎宽方向配列再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构成。
带束保护延伸层8’Y,从1号带束层5A和2号带束层5B的边缘部5A1、5B1之间的位置超过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而延伸至轮胎宽方向外侧。带束保护延伸层8’Y,从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沿着轮胎轴方向向轮胎宽方向外侧延伸至少10mm(沿着轮胎轴方向测定的长度),从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延伸出的部分被配置在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上。
也可以是代替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将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形成为图4所示的剖面大致为三角形状的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并在该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上配置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从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延伸出的部分的形式。
在带束保护层8’中,至少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涂敷橡胶,是由将温度60℃的tanδ设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外侧边缘Y和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之间的沿着轮胎径方向测定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是h/SH≤1.5/100。
带束保护层8’也同样,最好如图3所示,设为将用涂敷橡胶r覆盖了加强帘线f的窄条材料S沿着轮胎周方向螺旋状地缠绕的构成。在由窄条材料S构成带束保护层8’的情况下,最好至少将带束保护延伸层8’Y设为相邻的窄条材料S彼此部分地重合。
由于其他的构成与图1、2的充气轮胎T1相同,因此对同一构成元件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即便在这样由带束保护本体层8’X和带束保护延伸层8’Y构成带束保护层8’的充气轮胎T3中,通过将带束保护延伸层8’Y设为与上述延伸部9同样的构成,也可以一面发挥改善高速耐久性和路面噪音的优点,一面改善滚动阻力和均匀性。
图6,展示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再一实施形态,该充气轮胎T4,是将上述带束保护延伸层8’Y配置在1号带束层5A的边缘部5A1和胎体层4上的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之间的轮胎。不设置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而带束保护延伸层8’Y位于胎侧橡胶层6上。
由于其他的构成与图5的充气轮胎T3相同,因此对同一构成元件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即便是具有这种构成的充气轮胎也可以。
在本发明中,构成上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胎面基部橡胶层10以及翼尖橡胶层12的橡胶,最好使用温度60℃的tanδ比构成胎面冠部橡胶层11的橡胶低25%或其以上的橡胶,作为该橡胶的温度60℃的tanδ,分别设为0.15或其以下的做法,在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上是理想的。理想的是最好将tanδ设为0.10或其以下。作为tanδ的下限值,从兼顾强度和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最好设为0.01。
另外,在将胎侧橡胶层6的外周端部6a形成为图4所示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的情况下,最好将该带束边缘缓冲橡胶部的橡胶使用与上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7的橡胶相同的橡胶。
胎面冠部橡胶层11的边缘C和延伸部9的边缘A的关系,如图2所示,使从胎面冠部橡胶层11的边缘C相对于外侧胎体层4B引出的法线M与外侧胎体层4B的交点C’,位于比从延伸部9的边缘A相对于外侧胎体层4B引出的法线N与外侧胎体层4B的交点A’更靠近轮胎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这在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上是理想的。
图5、6所示的胎面冠部橡胶层11的边缘C和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外侧边缘Y的关系也是同样的。只是,在图5、6中,将从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外侧边缘Y相对于外侧胎体层4B引出的法线N与外侧胎体层4B的交点设为Y’,使交点C位于比交点Y’更靠近轮胎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另外,翼尖橡胶层12的内周端E和延伸部9的边缘A的关系,是将沿着轮胎轴方向测定的内周端E和边缘A之间的长度y设为10mm或其以上,在轮胎轴方向上使边缘A从内周端E离开10mm或其以上,这在抑制生胎成形时在延伸部9上的皱褶的产生,获得均匀性的改善上是很好的。理想的是最好将长度y设为15mm或其以上。长度y的上限值,只要是延伸部9的长度在10mm或其以上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一个位置。
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外侧边缘Y和翼尖橡胶层12的内周端E的关系,最好也设为与上述的延伸部9的边缘A和翼尖橡胶层12的内周端E的关系相同。
延伸部9的长度,或者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超过1号带束层5A的边缘B而延伸的长度的上限值,用与该翼尖橡胶层12的内周端E的关系规定,在没有翼尖橡胶层12的结构的轮胎的情况下,可以在延伸至翼尖橡胶层12的位置的胎面基部橡胶层10以及胎面冠部橡胶层11中,将胎面基部橡胶层10的边缘D和延伸部9的边缘A或带束保护延伸层8’Y的外侧边缘Y的关系,设为与上述内周端E的情况相同。
在图1、4的实施形态中,展示了设置1层带束保护层8的例子,也可以根据需要层叠多层。图5、6中的实施形态的带束保护层8’也是同样的。
另外,也可以在带束层5的边缘部外周侧进一步设置只覆盖带束层5的边缘部的带束边缘保护层。
另外,展示了带束层5设置有2层的例子,但也可以是配置2层或其以上的带束层的充气轮胎,只要是具有至少2层带束层5A、5B的充气轮胎即可。当带束层是2层或其以上时,上述的延伸部9或者带束保护延伸层8Y,设为使其超过这些带束层中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并沿着轮胎轴方向至少延伸10mm。
再者,本发明中的所谓温度60℃的tanδ,是使用(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的粘弹性光谱仪,在初期应变10±2%、频率20Hz、环境温度60℃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本发明,特别是可以很好地使用于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将轮胎尺寸设为相同的205/65R15,并按图6将轮胎结构设为相同,分别制作使带束保护延伸层的涂敷橡胶的温度60℃下的tanδ、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从1号带束层的边缘延伸的带束保护延伸层的轮胎轴方向的长度如表1那样的本发明轮胎1和比较轮胎1、2、以及以往轮胎。
各试验轮胎,都是从胎面冠部橡胶层的边缘C相对于外侧胎体层引出的法线M与胎体层的交点C’,比从带束保护延伸层的边缘Y相对于外侧胎体层引出的法线N与胎体层的交点Y’更位于轮胎宽方向外侧。另外,对于构成胎面基部橡胶层以及翼尖橡胶层的橡胶,使用了温度60℃的tanδ为0.2的橡胶。包括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带束保护层,是将用橡胶覆盖了尼龙帘线而成的窄条材料以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的边缘对接的方式缠绕成1层的结构。
将这些各试验轮胎安装到轮辋尺寸6JJ×15的轮辋上,将气压设为200kPa,然后通过以下所示的测定方法,进行滚动阻力以及均匀性的评价试验,得到了表1所示的结果。
滚动阻力将各试验轮胎安装到滚筒直径1707mm的滚筒试验机上,在负荷载重4.6kN、速度80km/h的条件下测定阻力,作为滚动阻力。用将以往轮胎设为100的指数值表示其结果。该值越大滚动阻力越小,表示改善了滚动阻力。
均匀性将各试验轮胎安装到均匀性测定机上,测定负荷载重4.7kN、速度120km/h的条件下的RFV(lateral force variation侧向力变化),用将以往轮胎设为100的指数值表示其结果。该值越大,均匀性越良好。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轮胎可以改善滚动阻力和均匀性。
实施例2将轮胎尺寸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制作使轮胎结构、带束保护延伸层或者带束保护层的延伸部的涂敷橡胶的温度60℃的tanδ、比h/SH、长度y、交点C’的位置、构成胎面基部橡胶层、翼尖橡胶层以及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的橡胶的温度60℃的tanδ如表2那样的本发明的轮胎2~6。
各试验轮胎的带束保护层,是将用橡胶覆盖了由尼龙帘线构成的加强帘线而成的窄条材料,沿着轮胎周方向缠绕成螺旋状而构成,并将将延伸部或带束保护延伸层设为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部分地重合的结构。从1号带束层的边缘延伸出的带束保护延伸层、或带束保护层的延伸部的轮胎轴方向的长度都是12mm。
将这些各试验轮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滚动阻力和均匀性的评价试验,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结果。
(表2)

注表2中,(1)是带束保护层的延伸部的涂敷橡胶的60℃的tanδ,(2)是构成胎面基部橡胶层、翼尖橡胶层、以及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的橡胶的60℃的tanδ。
从表2可知,将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部分地重合而构成延伸部或带束保护延伸层的本发明轮胎2、3,与不是重合结构的实施例1的本发明轮胎相比,可以改善滚动阻力。
将从胎面冠部橡胶层的边缘C相对于胎体层引出的法线M与胎体层的交点C’,设在比从延伸部的边缘A相对于胎体层引出的法线N与胎体层的交点A’更靠近轮胎轴方向内侧的本发明轮胎4,与设在轮胎轴方向外侧、但其他是相同构成的本发明轮胎3相比,更加能够改善滚动阻力。
将构成胎面基部橡胶层、翼尖橡胶层以及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的橡胶的温度60℃的tanδ降低到0.13的本发明轮胎5,与将tanδ设为0.2、但其他是相同构成的本发明轮胎4相比,可以进一步改善滚动阻力。
将长度y加长到16mm的本发明轮胎6,与将长度y设为12mm、但其他是相同构成的本发明轮胎5相比,可以改善均匀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具有上述良好的效果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作为安装在车辆,特别是乘用车上的充气轮胎,可以极有效地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圈部之间延伸设置胎体层,在胎面部的胎体层外周侧设有将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配列而成的至少2层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层,将该带束保护层设为具有延伸部的构成,所述延伸部超过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中的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至少10mm;其中由温度60℃的tanδ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的至少延伸部的涂敷橡胶,另一方面,将前述延伸部的边缘与前述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设为h/SH≤1.5/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将用涂敷橡胶覆盖加强帘线而成的窄条材料沿着轮胎周方向螺旋状地卷绕而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至少前述延伸部是使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部分地重合而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边缘部的内周侧配置比该边缘部更延伸至轮胎外侧的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将前述延伸部配置在前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由温度60℃的tanδ为0.15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胎侧部的胎体层外侧具有胎侧橡胶层,该胎侧橡胶层具有延伸至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边缘部的内周侧的外周端部,将该外周端部形成为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束边缘缓冲部,将前述延伸部配置在该带束边缘缓冲部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胎面部具有配置在前述带束保护层的外周侧的胎面基部橡胶层、层积在该胎面基部橡胶层的外周侧的胎面冠部橡胶层、以及以覆盖前述胎面基部橡胶层和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和前述延伸部的各边缘的方式配置的翼尖橡胶层,从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的边缘相对于前述胎体层引出的法线与该胎体层的交点C’,比从前述延伸部的边缘相对于前述胎体层引出的法线与该胎体层的交点A’更位于轮胎宽方向内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胎面基部橡胶层以及前述翼尖橡胶层,由温度60℃的tanδ为0.15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并且温度60℃的tanδ比构成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的橡胶低25%或其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使前述延伸部的边缘按照沿着轮胎轴方向测定的长度从前述翼尖橡胶层的内周端向轮胎内侧离开10mm或其以上。
9.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圈部之间延伸设置胎体层,在胎面部的胎体层外周侧设有将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配列而成的至少2层带束层,覆盖该带束层的带束保护层包括带束保护本体层和带束保护延伸层构成,其中该带束保护本体层是被配置在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外周侧、用涂敷橡胶覆盖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而成的,该带束保护延伸层是被配置在该带束保护本体层的两侧、并且超过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中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至少10mm、用涂敷橡胶覆盖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而成的;其中由温度60℃的tanδ为tanδ≤0.1的橡胶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的至少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涂敷橡胶,另一方面,将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外侧边缘与具有前述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设为h/SH≤1.5/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将用涂敷橡胶覆盖加强帘线而成的窄条材料沿着轮胎周方向螺旋状地卷绕而构成前述带束保护层,至少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是使相邻的窄条材料彼此部分地重合而构成的。
11.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边缘部的内周侧配置超过该边缘部延伸至轮胎外侧的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将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以在前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带束边缘缓冲橡胶层由温度60℃的tanδ为0.15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
13.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前述胎侧部的胎体层外侧具有胎侧橡胶层,该胎侧橡胶层具有延伸至前述至少2层带束层的边缘部的内周侧的外周端部,将该外周端部形成为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带束边缘缓冲部,将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以在该带束边缘缓冲部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胎面部具有配置在前述带束保护层的外周侧的胎面基部橡胶层、层积在该胎面基部橡胶层的外周侧的胎面冠部橡胶层、以及以覆盖前述胎面基部橡胶层和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的两侧边缘和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外侧边缘的方式配置的两个翼尖橡胶层,从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的边缘相对于前述胎体层引出的法线与该胎体层的交点C’,比从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外侧边缘相对于前述胎体层引出的法线与该胎体层的交点Y’更位于轮胎宽方向内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胎面基部橡胶层以及前述翼尖橡胶层,由温度60℃的tanδ为0.15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并且温度60℃的tanδ比构成前述胎面冠部橡胶层的橡胶低25%或其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4和1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前述带束保护延伸层的外侧边缘按照沿着轮胎轴方向测定的长度从前述翼尖橡胶层的内周端向轮胎内侧离开10mm或其以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的胎体层外周侧设置至少2层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外周侧配置将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加强帘线用涂敷橡胶覆盖而成的带束保护层,将该带束保护层设为具有延伸部的构成,该延伸部超过至少2层带束层中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而沿着轮胎轴方向延伸至少10mm。由温度60℃的 tanδ为0.1或其以下的橡胶构成带束保护层的延伸部的涂敷橡胶,另一方面,将延伸部与具有最大带宽的带束层的边缘之间的轮胎径方向长度h和轮胎剖面高度SH的比h/SH,设为1.5/100或其以下。
文档编号B60C9/18GK1767958SQ20048000881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
发明者丹野笃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