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以及适用于车辆的支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348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以及适用于车辆的支承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 一个支承体的车辆座椅,该支承体包含至少 一个可变形元件。
本发明进一 步涉及适于在车辆中使用的支承体。
背景技术
在由DE-A1-198.40.728号专利文献已知的这种车辆座椅中,支承 体是在其内设置有风箱形元件的头枕,当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人的头部
以较大的力撞击头枕时,该风箱形元件能够变形以吸收沖击时产生的
台匕备 犯里。
风箱形元件呈截头锥形并包含多个台阶。现已发现,当使用这种 可变形元件时,对变形的抵抗力随着该元件的进一步变形而增加。另 外,该已知的头枕仅包含一个可变形元件,从而使得在可变形元件上 施加力是通过头部的相对较小部分而发生的,这样在头部的这个部分 的位置上,会有相对较大的力施加在头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设置有包含至少一个可变 形元件的支承体,在力施加于该元件上时,该可变性元件将以逐渐的 方式变形,从而致使施加在其上的力更好地分散并逐渐吸收。
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实现该目的,其中,支承体设置有邻近 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每个可变形元件均包含壁部和从壁部 以一定角度延伸的至少两个可变形肋部,并且肋部远离壁部的端部由 平行于壁部延伸的条形部连接。
由于支承体设置有邻近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所以在碰 撞时作用在支承体上的力将分散在各个可变形元件上。这样,就实现了力的平均分配。另外,至少两个可变形肋部确保了力将以逐渐的方 式被吸收。优选地,可变形元件包含至少三个肋部,以实现无转动和 平移的稳定压缩。
该条形部以筒单的方式将肋部的端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当相对较大 的力在朝向肋部的方向上、垂直于壁部作用在壁部上时,肋部将变形 至至少部分地位于壁部之下的位置。
由于变形时肋部至少部分地(优选为完全地)在壁部之下移动, 所以肋部不会妨碍相邻元件的变形的肋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条形部在 网格中排列,网格由第一数量的条形部和第二数量的条形部构成,第 一数量的条形部彼此平行地延伸,第二数量的条形部垂直于所述第一 数量的条形部延伸。
这种网格易于实现。在这种网格中排列的结果是,条形部形成了 用于支承肋部和与其相连的壁部的稳固的基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条形部之 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条形部之间的壁部的尺寸。
这样,肋部易于变形至条形部之间的位置,并因此变形至至少部 分地处于壁部之下的位置,从而使得肋部不会妨碍邻近的元件,并且 不会被所述邻近的元件妨碍。
另外,通过采用例如注模工艺,这种支承体易于生产,并且能够 以简单的方式将支承体从用于该注模工艺的模具取下。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从肋部到 壁部和/或条形部的过渡沿着比较平緩的线延伸。
该过渡的曲率半径例如最小为2mm。
这种逐渐的过渡的结果是,可以说当在肋部的纵向方向上施加力 时,肋部将滚过(rollover)该过渡,并且曲率半径将逐渐地增加。依 赖于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肋部还会弯曲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肋部与壁 部成4屯角。采用这种钝角设计使得易于通过塑料注模工艺制造肋部,并且能 以简单的方式将肋部从模具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大
于90.5度。
这样的角度使得在采用注模工艺时易于从支承体取下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肋部的长 度小于两个相对的肋部之间的间距。
这样,可以说,当肋部被对折在壁部下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肋 部不会彼此接触和彼此妨碍。优选地,壁部相对较硬,,人而使壁部将 力传递到可变形的肋部,而不^f吏壁部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壁部是矩 形,并设置有宽度小于或近似等于与肋部相连的壁部的边的尺寸的一 半的两个肋部,还设置有宽度近似等于与所述一个肋部相连的边的尺 寸的肋部,肋部以一定的距离隔开。现已发现,这样配置的元件确保了充分和逐渐地传递力,同时不 会发生壁部在其平面内的平移或者壁部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宽度 小于或近似等于与该肋部相连的壁部的边的尺寸的一半的两个肋部相 对于^f皮此定位。
相对较小的肋部位于未设置有肋部的壁部的边附近。
优选地,相邻元件的较宽肋部相对于4皮此定位,或者位于元件4皮 此相背的侧面上。从而在所述较宽肋部变形时,较宽肋部和较窄肋部 之间几乎不会有任何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可变形元 件包含尺寸彼此不同的壁部,其中较小的壁部具有较短的肋部,且较 大的壁部具有较长的肋部。
这样,能够将该支承体制成所需的实践中的任何形状,同时可以 在支承体的整个区域上设置可变形元件。优选地,可变形元件的长度、 高度和宽度比大致是1:1:1。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车辆座椅包含靠背和位于所述靠背任一侧上的侧壁,侧壁至少部分地设置有包 含可变形元件的支岸义体。
优选地,这种车辆座椅配置为能够可拆除地安装在车辆中的儿童 车辆座椅。对于较小的儿童来说,在碰撞时是很重要的,当儿童的头 部与侧壁中的一个4妄触时,作用在儿童头部上的力^皮逐渐地吸收,并 在头部和侧壁之间的整个接触区域上分散。现已发现,根据本发明的 支承体非常适于并入儿童车辆座椅的侧壁中,该侧壁通常具有不规则 的形状。
当然,还可在成人用车辆座椅中使用该支承体,在这种情况下, 该支承体可置于例如车辆的壁部中,在发生碰撞时,乘客的头部或其 它身体部位会发生接触。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儿童车辆座椅的立体图2是如图1所示的儿童车辆座椅的支承体的立体图3是本发明所述另一种支承体的立体图4A-4D是可变形元件的变形过程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另一种可变形元件的立体图。
附图中相似部件采用相同的标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儿童车辆座椅1,其包含椅座部2、与椅 座部2相连的靠背3以及位于靠背3任一侧的侧壁4。通常,这种儿 童车辆座椅1还设置有携带支架(未示出)和通过安全带系统将儿童 固定在儿童车辆座椅1中的安全带系统。至此,对该儿童车辆座椅1 本身已经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对其做更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儿童车辆座椅1设置有在两个侧壁4中的支承体5, 该支承体包含邻近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6。每个可变形元件6 均包含壁部7和/人壁部7以一定角度延伸的两个肋部8和9。图2清楚地显示了支承体5。支承体5设置有立方体元件61, 6", 6111, 61¥和6V,其中每个立方体元件均小于其前一个元件。元件6I包 含具有宽度Bl和高度Ll的正方形壁部7。元件61¥是最小的元件, 并具有宽度B5和高度L5。
每个元件6均设置有宽度和与之相连的壁部71、 7V的宽度相等的 肋部81、 8V。每个元件6均进一步设置有宽度等于与之相连的壁部71、 7V宽度的一半的两个相对的肋部91。
用远离壁7的端部将所有的肋部8、 9连4妻于条形部10、 11,条 形部IO平行于肋部8延伸,条形部11平行于肋部9延伸。条形部10 和11 一起形成网才各12。
肋部与壁部7呈约90.5度的钝角。壁部7和肋部8和9之间的过 渡比较尖锐。另一方面,肋部8、 9与条形部11和12之间的过渡是逐 渐的,并且该过渡沿曲率半径例如为2-4mm的曲线延伸。
如图2所示,每个壁部7均有一侧未i殳置有肋部。成行的元件6 相对于彼此排列,使得未设置有肋部的壁部7的侧面彼此面对,或者 设置有肋部8的壁部7的侧面彼此面对。这样,较宽的肋部8既不会 妨碍较窄的肋部9向壁部之下的位置变形,也不会妨碍其向壁部旁边 的位置变形。
在图3所示支承体的实施方案中,所有元件6的尺寸相同。 如前所述,儿童车辆座椅1设置有并入侧壁4中的支承体5。优 选地,支承体5在元件之间填充有诸如聚苯乙烯的塑料泡沫,并用衬 垫覆盖支承体5。在条形部10和11之上,在元件6之间的空间中设 置塑料泡沫。这样就使得该儿童车辆座椅的外部平滑、柔软且触感舒 适。这样,儿童车辆座椅1能够具有任何需要的形状,且其外观不会 受到支承体5的不利影响。由于支承体5位于衬垫下相对较近的位置, 所以在碰撞发生时,支承体5能够充分地吸收由儿童头部作用在支承 体5上的力。
图4A-4D更详细地说明了对施加在可变形元件6上的力F的吸收。 图4A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支承体5中设置的可变形元件6,其中在某 位置,力F施加在元件6上。所述力F使肋部8和9产生变形,以导致肋部8和9位于壁部7和条形部10、 11之间的部分在箭头Pl、 P2 和P3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动,经过图4B和4C所示的位置,到达图4D 所示的位置。肋部8和9的变形使得壁部7在朝向条形部10和11的 方向上移动。已经发现,在壁部7的所述移动过程中,使肋部8和9 变形所需的力基本上保持恒定。这种恒定的力导致了能量的充分且逐 渐的吸收。
图5示出了可变形元件16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设置有六边形壁 部17。壁部17具有两个相对较长的边18和位于其间的两个较短的边 19。肋部20从相对较短的边19延伸,肋部在远离壁部17—侧上宽于 靠近壁部17—侧。在远离壁部17侧,肋部20通过条形部与邻近的元 件16的肋部20相连。这种元件16具有旋转稳定性。
优选地,支承体由具有相对高的断裂伸长(elongation at break ) 值的材料制成,比如聚丙烯。
壁部还可具有不同的形状,比如矩形。所述元件也可设置有两个 或超过三个的肋部。
权利要求
1. 一种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承体的车辆座椅,所述支承体包含至少一个可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设置有邻近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每个所述元件均包含壁部和从所述壁部以一定角度延伸的至少两个可变形肋部,并且所述肋部远离所述壁部的端部由平行于所述壁部延伸的条形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当相对较大的力 在朝向所述肋部的方向上、垂直于所述壁部作用在所述壁部上时,所 述肋部将变形至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迷壁部之下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部 在网格中排列,所述网格由第 一数量的条形部和第二数量的条形部构 成,所述第一数量的条形部彼此平行地延伸,所述第二数量的条形部 垂直于所述第一数量的条形部延伸。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条形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条形部之间的所述壁部的尺寸。
5. 如权利要求3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从 所述肋部到所述壁部和/或所述条形部的过渡沿较平緩的线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的曲率 半径最小为2 mm。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肋部与所述壁部呈钝角。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大于度。
9.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肋部的长度小于两个相对的肋部之间的间3巨。
10.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壁部为矩形,并设置有两个肋部,所述两个肋部的宽度小于或近似 等于与所述肋部相连的所述壁部的边的尺寸的一半,还设置有一个肋 部,所述一个肋部的宽度近似等于与所述一个肋部相连的边的尺寸, 所述肋部以 一定的距离隔开。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宽度小于或近 似等于与所述肋部相连的所述壁部的所述边的尺寸的一半的所述两个 肋部相对于彼此设置。
12.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壁部是正方形。
13.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变形元件包含尺寸彼此不同的壁部,相对较小的壁部具有相对较 短的肋部,相对较大的壁部具有相对较长的肋部。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述车辆座椅包含靠背和位于所述靠背任一侧的侧壁,所述侧壁至少部 分地设置有包含所述可变形元件的所述支承体。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 是儿童车辆座椅,其能够可拆除地安装在车辆中。
1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相邻元件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塑料泡沫。
17. —种适用于车辆的支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设置有 邻近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每个所述元件均包含壁部和从所 述壁部以 一定角度延伸的至少两个可变形肋部,并且所述肋部的远离 所述壁部的端部连接于相邻元件的肋部的远离壁部的端部。
全文摘要
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承体的车辆座椅,该支承体包含至少一个可变形元件。该支承体设置有邻近于彼此排列的多个可变形元件,每个元件均包含壁部和从壁部以一定角度延伸的至少两个可变形肋部。该肋部远离壁部的端部由平行于壁部延伸的条形部连接。
文档编号B60N2/26GK101434208SQ20081017645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
发明者埃德温·万哈塞尔, 文森特·阿诺德·乌特兹, 纳利兹·鲁特杰斯, 马克·斯科鲁腾 申请人:马克西米利安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