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06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座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任何位置,都能保证其始终顺畅滑动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具备可动导轨和固定导轨结构的车用座椅滑动结构,其中可动导轨和固定导轨均呈纵向配置并具有截面呈日文片假名“二 ”字形的形状。这种滑动结构为,固定导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并被固定在车厢地板上,可动导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与固定导轨相嵌合,且可相对于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可动导轨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与椅座连接固定,该平行连杆机构用于调整椅座的高度。 平行连杆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和椅座通过销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销子连接在可动导轨的侧面上,并且所述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能够回转。关于上述的滑动结构,椅座的位置在调整的时候,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固定于可动导轨的椅座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上实施调整,另夕卜,通过平行连杆机构,椅座相对于可动导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椅座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尤其是,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可动导轨和固定导轨都有纵长的截面形状,也就是说,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侧面部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通过上述简单的结构,使车辆座椅在前后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并且达到了车用座椅的移动机构轻量化的特点。然而,上述滑动结构,由于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剪切载荷在上下方向作用于可动导轨上,由此,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S卩,根据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的位置关系,存在两个导轨挤压锁紧,或者勉强滑动而产生不正常声音等影响顺畅滑动的问题。详细的说,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中,如图23所示,乘坐人员的自重作用于车用座椅时,在可动导轨418的侧面上,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前部连杆460和后部连杆462作用有向下的剪切载荷,或者如图M所示,车辆被追尾的情况下,可动轨道418的侧面,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前部连杆460和后部连杆462作用有剪切载荷(前部连杆460所承受的载荷方向向上,后部连杆462所承受的载荷方向向下)。一方面,当椅座位于最前方定位时,可动导轨418的前端相对于固定导轨416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另一方面,当椅座位于最后方定位时,可动导轨418的后端相对于固定导轨 416的后端向后方伸出,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可动导轨418都处于悬臂状态。上述悬臂状态下滑动导轨时,在可动导轨418的侧面上,通过前部连杆460和后部连杆462作用有剪切载荷,根据图25和图沈的箭头所示,对于可动导轨418,由于存在由可动导轨418的剪切中心到剪切载荷的力臂长度,导致扭矩的产生,相应扭矩的大小,从而使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固定导轨416或者锁死,或者勉强滑动而产生不正常的声音等损害两个导轨之间顺畅滑动的机能。本文中,所述剪切中心为,截面上的剪切应力的合力(其大小和方向与剪切力一致)的作用线一定通过的一点,一般情况下,梁受到横向载荷的时候,载荷作用线不通过剪切中心,会同时产生弯曲和扭曲,尤其是未封闭截面的扭转阻力,远小于封闭截面的扭转阻力,从而使扭转变大。专利文献1 申请号为2008-297333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任何位置, 都能保证其始终顺畅滑动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用于调整及固定椅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其中,包括,外侧固定导轨、内侧可动导轨、平行连杆机构和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其中,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字形的截面,该“ 二”字形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外侧固定导轨的截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内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嵌合在外侧固定导轨的外侧且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内侧可动导轨与椅座相固定,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截面,该内侧可动导轨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该内侧可动导轨的侧面部沿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在前述内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外侧固定导轨各自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相向的状态下,前述内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外侧固定导轨相嵌合,并且,当椅座位于最前方位置时, 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前述外侧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当椅座位于最后方位置时,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前述外侧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前述平行连杆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和前述椅座通过销子相连接,另一端在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上分别通过销子相连接,并且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能够回转,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调整前述内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前部连杆或前述后部连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前述前部连杆或前述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剪切中心位置。本发明中,对于导轨为C形或者是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截面的情形,利用剪切中心始终位于导轨背面侧(截面开口侧的相反一侧),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传递的、 在呈日文片假名“二”字形截面的可动导轨上作用的剪切载荷,为了使其通过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对平行连杆机构和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实施调整,由此避免可动导轨上扭转的产生,从而保证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顺畅滑动的机能。
详细来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通过对内侧可动导轨与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的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对上述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预先调整,使得由前部连杆或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位于内侧可动导轨侧面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剪切中心,一方面,当椅座位于最前方定位时,内侧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另一方面,当椅座位于最后方定位时,内侧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内侧可动导轨都处于悬臂垂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通过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剪切载荷作用于内侧可动导轨, 也可以避免内侧可动导轨上产生扭矩,从而防止了内侧可动导轨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滑动锁死,避免了因勉强滑动产生不正常声音以及噪音,因此,内侧可动导轨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任何位置,都能始终保持一种顺畅的滑动。另外,上述的定位机构,只需安装在现有的滑动结构,而无须对现有的滑动结构进行大的改造,就能保证椅座始终顺畅滑动的机能。进一步来说,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前述前部连杆和前述后部连杆通过上述连接销分别与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部分相连接,前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圆周表面设置为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前述主体部和前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在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上设置有非圆形开口,前述连接销主体部分穿过该非圆形开口,且前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前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的调整机构为在连接销圆周表面上形成的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前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所述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得通过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在前述的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上,可设置供前述主体部穿过的圆形开口。进一步来说,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前述前部连杆和前述后部连杆通过连接销分别与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部分相连接,前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在主体部一端设置法兰部,在主体部另一端设置有其圆周面设置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前述主体部和前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在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上,前述连接销主体所穿过的部分设置为非圆形开口,且前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前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用挡环,该定位用挡环具有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内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前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该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由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前述定位用挡环包括,非圆形截面的通孔和圆形截面的外周面,前述通孔外嵌在前述连接销的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在前述前部连杆或者前述后部连杆上,可设置有用于供定位用挡环穿过的圆形开另外,本发明的滑动结构还包括可与前述螺纹配合的螺母及具有开口的垫片,上述螺纹部穿过上述开口。在前述螺纹部上,先将垫片穿入螺纹部,再将螺母安装旋紧,该垫片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前述前部连杆或者前述后部连杆的侧面相抵接,由此,前述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与前述内侧可动导轨紧固安装,从而使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相对于内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固定。前述定位用挡环的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嵌合部,该嵌合部可以嵌合于上述内侧可动导轨的上述非圆形开口,定位用挡环的轴方向的长度与连接销的主体部的轴方向的长度相同,其端面由前述垫片压紧固定。在前述伸出法兰部和前述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的中间,设置有驱动衬套70。前述外侧固定导轨包括,铅直方向的侧固定面、由该侧面的上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伸出上固定面、由前述侧面的下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伸出下固定面,前述内侧可动导轨包括,铅直方向的侧可动面、从该侧面的上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伸出上可动面和从前述侧面的下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伸出下可动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用于调整及固定椅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其中包括,内侧固定导轨、外侧可动导轨、平行连杆机构和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其中,内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截面,其在车辆高度的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外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嵌合在前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外侧且可相对于前述内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外侧可动导轨与椅座相固定,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二”字形的截面,该外侧可动导轨的侧面部沿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在前述外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内侧固定导轨各自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相向的状态下,前述外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内侧固定导轨相嵌合,并且,当椅座位于最前方位置时, 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前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当椅座位于最后方位置时,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前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平行连杆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由销子和前述椅座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销子与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相连接,并且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能够回转,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调整前述外侧可动导轨与前述前部连杆或前述后部连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前述前部连杆或前述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剪切中心位置。进一步来说,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前述前部连杆和前述后部连杆通过上述连接销分别与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部分相连接,前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圆周表面设置为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前述主体部和前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
8
在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上设置有非圆形开口,前述连接销主体部分穿过该非圆形开口,且前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
前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的调整机构为在连接销圆周表面上形成的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前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所述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得通过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外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
在前述的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上,可设置供前述主体部穿过的圆形开口。
进一步来说,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前述前部连杆和前述后部连杆通过连接销分别与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部分相连接,
前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在主体部一端设置法兰部,在主体部另一端设置有其圆周面设置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前述主体部和前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
在前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上,前述连接销主体所穿过的部分设置为非圆形开口,且前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
前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用挡环,该定位用挡环具有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外侧可动导轨的前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前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该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由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外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
前述定位用挡环包括,非圆形截面的通孔和圆形截面的外周面,前述通孔外嵌在前述连接销的主体部的外周面上。
在前述前部连杆或者前述后部连杆上,可设置有用于供定位用挡环穿过的圆形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滑动结构,导轨设计成C形或者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字形截面的时候,利用这种结构时剪切中心的位置一定在背面侧(截面开口侧的相反面)的事实,通过对平行连杆机构和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得由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传递的、作用在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截面的可动导轨的剪切载荷能够通过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由此,能够对可动导轨上产生的扭转进行抑制,从而保证使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顺畅滑动的机能。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中所示为内侧可动导轨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的卡止被解除的状态;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中所示为内侧可动导轨与外侧固定导轨相卡止的状态;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的局部侧面图,图中所示为外侧固定导轨上安装着保持架的状态;
图5所示为,由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对车用座椅的前后方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图6为沿图5中A-A向的剖面图;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保持架的斜视图;图8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一个导轨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局部侧面图,图中所示为车辆座椅的高度调整机构;图10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车辆座椅的高度调整机构(与图9相同的结构表示)中,椅座被抬起的状态;图1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局部斜视图;图12为图11的B部的部件构成图;图13为图11的E向视图;图14为图11的C部的部件构成图;图15为沿图11中F-F向的剖面图;图16为图11的D部的部件构成图;图17为沿图11中G-G向的剖面图;图18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局部斜视图;图19为图18的F部的部件构成图;图20为图18的H向视图;图21为图18的G部的部件构成图;图22为沿图18中I-I向的剖面图;图23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中,由于乘坐人员的自重而产生剪切载荷的示意图;图M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中,由于被追尾而产生剪切载荷的示意图;图25为在图23以及图M的情况下产生扭矩的示意图;图沈为图25的A向视图。附图标记说明S 椅座的侧架50连接销51加强托架52 主体部53 一个平面部54缩径螺纹部55 另一个平面部56 台肩部57 法兰部58 非圆形开口59 一个平面部
60 圆形开口61 另一个平面部62 伸出法兰部63 伸出法兰部64定位用挡环66 螺母68 垫片70 驱动衬套71分离推杆保持架400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2车用椅座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4车用椅座的车辆前后方向定位机构406车用椅座的车辆高度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8车用椅座的车辆高度方向定位机构410 一对导轨机构411安全带带扣412保持架414导轨安装托架416内侧固定导轨418外侧可动导轨419保持架防锁止销420侧固定面421可动卡止孔422第1伸出上固定面似4第2伸出下固定面似6第2弧形截面槽428固定卡止孔430侧可动面432第1伸出上可动面4;34第2伸出下可动面436第1弧形截面槽441 细长开口443 端缘440保持架侧面部442第1保持架上伸出面444第2保持架下伸出面445 滚珠446操作杆447 通孔
448操作杆支承托架450分离推杆452操作杆卡止用弹簧454卡止用板架455卡止用齿456卡止用板架复位弹簧460前部连杆462后部连杆470操作杆472小齿轮474扇形齿轮476连接托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第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大体上由下述机构构成,即,车用座椅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2、车用座椅的车辆前后方向定位机构404、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6、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定位机构408。车用座椅由固定在车辆上的椅座(未图示)和座椅靠背(未图示)构成,其中,椅座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一对侧架S以及连接该一对侧架S的前部管F与后部管R 构成。所述座椅靠背通过可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的装置(recliner)(未图示)安装在该椅座上且可相对于其转动。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安装在座椅的侧架S上,所以可通过调整椅座的前后方向及高度方向的位置,来调整包括座椅靠背在内的整个车用座椅的位置并可进行定位。车用座椅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2大体上由一对导轨机构410与保持架 412(参照图4)构成,该一对导轨机构410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隔一定的间隔。保持架412用于使导轨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发生移动。如图1所示,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为,在一对导轨机构410中的一方上设置有托架411,该托架411具有内嵌有乘坐者用安全带的带扣438。除了这一点之外,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关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结构,所以,下面只对其中一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与该部分相对称的另一部分只用相同的符号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这一对导轨机构410分别为钢制,具有固定在车厢地板上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的外侧固定导轨416以及固定在椅座上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的内侧可动导轨418。 外侧固定导轨416的两端部由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配置的一对支腿414A、414B所支承固定,该一对支脚作为导轨安装架。内侧可动导轨418嵌合在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外侧。关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及内侧可动导轨418各自的长度,可根据用于设置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的前部地板的空间,并考虑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位于最后方位置以及最前方位置时的状态,从而进行适当确定。
如图2及图3 (在图2与图3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外侧)所示,外侧固定导轨416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截面,其侧固定面420在车辆高度方向有一定的高度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从侧固定面420的一侧边缘向横向延伸出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从侧固定面420的另一侧边缘向横向延伸出第2延伸下固定面424。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与第2 延伸下固定面4M各自的外表面分别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弧形截面槽426。该第2弧形截面槽似6与下述的设置于内侧可动导轨418上的第1弧形截面槽436共同构成对滚珠进行导向的导向槽。所以,关于槽的弧形截面形状,可以依据进行导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图4所示,在外侧固定导轨416上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卡止孔428。关于该固定卡止孔4 的数量,可考虑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而适当地确定。如图2及图3所示,内侧可动导轨418嵌合在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外侧,且二者各自的截面呈“二”字形的开口部呈相向状态。内侧可动导轨418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 二 ”字形的截面,其侧可动面430在车辆高度方向的具有一定高度且在前后方向延伸,从侧可动面430的一侧边缘向横向延伸出第1延伸上可动面432,从侧可动面430的另一侧边缘向横向延伸出第2延伸下可动面434。第1延伸上可动面432与第2延伸下可动面434各自的内表面分别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弧形截面槽436。如图5所示,通过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6的平行连杆,内侧可动导轨418固定在椅座的侧架S上。如上所述,一对导轨机构410中的一个内侧可动导轨 418上,于其车辆后方侧端部固定有乘客所使用的安全带带扣438(参照图1)。在内侧可动导轨418上设有多个可动卡止孔421 (参照图8),该可动卡止孔42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隔一定间隔排列,且该间隔与相邻的固定卡止孔4 之间的间隔相同。根据图8,后面会说明因与卡止用板架妨4的关系,设有4个可动卡止孔421,然而也不限于4个,只要能够使内侧可动导轨418与外侧固定导轨416可靠地相卡止,少于4个也可以。接下来,对保持架412进行说明,如图6 (在图6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所示,在外侧固定导轨416与内侧可动导轨418之间,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保持架412。如图7所示,保持架412具有保持架侧面部440,该保持架侧面部440在车辆高度方向具有一定高度且在前后方向延伸,从该保持架侧面部440的一侧边缘伸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相隔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第1保持架上伸出面442,从该保持架侧面部440的另一侧边缘伸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相隔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第2保持架下伸出面444。再详细点说,如图6所示,在保持架侧面部440上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固定导轨416内侧凹进的凹部,从而形成“弓,,字形截面。保持架412不会在其侧面部与内侧可动导轨418 相卡合,且被外侧固定导轨416的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与第2延伸下固定面似4所导向,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如图7所示,在保持架412的保持架侧面部440上,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开口 441,该细长开口 441具有车辆前方侧端缘443A与车辆后方侧端缘44!3B。关于细长开口 441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在保证使保持架412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的同时,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适当地确定。
如图6所示,保持架412具有截面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开口部,在该保持架412的开口部与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开口部相向的状态下,多个第1保持架上伸出面 442设置在第1延伸上可动面432与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之间,且多个第2保持架下伸出面444设置在第2延伸下可动面434与第2延伸下固定面4 之间,从而使该保持架412 的位置被固定。如图7所示,多个第1保持架上伸出面442与多个第2保持架下伸出面444分别具有用于保持滚珠445的通孔447。从而滚珠445可在第1延伸上可动面432与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之间,以及第2延伸下可动面434与第2延伸下固定面似4之间转动。从而, 内侧可动导轨418与保持架412共同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如上所述,可动侧面430、固定侧面420以及保持架侧面部440沿车辆高度方向上设置,从而,外侧固定导轨416与内侧可动导轨418,沿车辆高度方向其截面都为纵向长的截面。所以,与横向长的截面相比,对于作用在导轨的垂直断面上的、以其车宽方向中心线为轴的力矩,可具有较大的截面模量。如图5及图8所示,椅座的车辆前后方向定位机构404大致由操作杆446、操作杆支承托架448、分离推杆450、操作杆卡止用弹簧452、卡止用板架妨4及卡止用复位弹簧 456构成,卡止用板架妨4具有卡止用齿455 (参照图幻。卡止用齿455的设置数量与可动卡止孔421相同,设置间隔与相邻的可动卡止孔421间的间隔相同,且该卡止用齿455可穿入到可动卡止孔421与固定卡止孔428中。克服操作杆卡止用弹簧452的作用力将操作杆446向上方提起,从而,分离推杆 450以导轨的长度方向为中心向导轨的外侧(图5中箭头方向)翻转,从而,安装在分离推杆450上的卡止用板架妨4克服卡止用板架复位弹簧456的作用力,从卡止位置相卡止解除位置转动。从而,穿在可动卡止孔421与固定卡止孔4 中的卡止用齿455从上述两孔中退出,从而,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动(参照图2)。如果内侧可动导轨41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到目标位置,在该位置,松手放开提起的操作杆446,此时,操作杆卡止用弹簧452的作用下,操作杆446向下方移动,从而,分离推杆450向导轨内侧(图5中箭头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在卡止用板架复位弹簧456 的作用下,卡止用板架4M从卡止解除位置转动到卡止位置。从而,椅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固定在新的位置处(参照图3)。如图9及图10所示,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位置调整机构406由前部连杆460 与后部连杆462构成,该前部连杆460与后部连杆462构成平行连杆机构,该平行连杆机构通过销连接使内侧可动导轨418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椅座的侧架S相连接。可调整前部连杆 460或后部连杆462与内侧可动导轨418之间的角度,从而与此相随地调整侧架的高度。如图11所示,前连杆460和后连杆462分别通过连接销50与内侧可动导轨418 侧面部经销子连接,在铅直面内,以车辆宽度方向为中心轴进行回转。具体的说,平行连杆机构与内侧可动导轨418由4点连接,其4点分别为,里侧的内侧可动导轨418的车辆长度方向的前部和后部的2点,以及外侧的内侧可动导轨418的车辆长度方向的前部和后部的2点,在里侧的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后部由于设置了安全带固定件,内侧可动导轨418由加强托架51覆盖,由前所述,其他3点(外侧的前部和后部,里侧的前部)的连接销结构不同于里侧的后部的连接销结构。首先,对其他3点(外侧的前部和后部,里侧的前部)进行说明。图12及图13(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为外侧的前连杆460相关的示意图,连接销50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52、圆周表面为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M以及位于主体部52和螺纹部M之间的台肩部56。为了使连接销50不以连接销50 的长度方向为中心回转,在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上,设置供主体部52穿过的非圆形开口 58。非圆形开口 58,例如为椭圆形状。连接销50的主体部52的前端嵌入非圆形开口 58内,经焊接加以固定。在前连杆460上,设置有供主体部52穿过的圆形开口 60。下面对本发明的特征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进行说明。对于“C”形或前述“ 二 ”字形截面的长度方向上的结构体,剪切中心的位置一定是在背面侧(截面开放侧的相反侧),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将内侧可动导轨418和前连杆46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前部连杆460传递的剪切载荷能够通过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剪切中心。具体来讲,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的高度、以及第1伸出上可动面432 或者第2伸出下可动面434的伸出宽度与剪切中心的位置关系具有如下规律。当伸出宽度一定,侧可动面430的高度增大的时候,剪切中心会接近侧可动面430 ;此外,侧可动面430 的高度一定,伸出宽度增大的时候,剪切中心会有远离侧可动面430的倾向。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的高度如下确定,即,当车辆被追尾的时候,该高度设计为足以用来抵抗乘车者受到的向车辆后方的惯性力。另一方面,伸出宽度设计为, 当车辆的侧面被撞击时,该伸出宽度足以用来抵抗来自门扶手的侧方载荷。侧可动面430 的高度或者伸出宽度增大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中心的截面模量增大,根据车辆设计时所重视的车辆的追尾形态,最终决定采用前述“ 二 ”字形的截面形状,虽然剪切中心的位置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但不管怎样,剪切中心的位置一定在背面侧(截面开放侧的相反侧)。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为在连接销50圆周表面上设置伸出法兰部62的机构,所述伸出法兰部62的一侧的面53与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相抵接,与该一侧的面53相反侧的另一侧的面55与前部连杆460的侧面相抵接,该伸出法兰具有所定厚度,以使得由通过前部连杆460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剪切中心。由此,如图13所示,通过调整伸出法兰部62的厚度,来调整前部连杆460与内侧可动导轨418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由前部连杆460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 418的剪切中心,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存在剪切中心到剪切载荷作用线的作用力臂而产生的扭矩,从而保证内侧可动导轨418与外侧固定导轨416之间顺畅滑动的机能。在伸出法兰部62和前部连杆460的中间,设置有分离推杆保持架71和驱动衬套 70,从而使伸出法兰部62与前部连杆460间接接触。驱动衬套70的设置是为了降低前部连杆460在以连接销50的长度方向为中心在,铅直平面内的回转时的滑动阻力。在驱动衬套70上设置有供贯通连接销50穿过的开口 75。分离推杆保持架71具有支撑分离推杆 450的功能,该分离推杆450用于将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外侧固定导轨416的锁定状态解除。在分离推杆保持架71上设置有供贯通连接销50穿过的开口 73。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平
15行连杆机构,由于上述的扭矩的产生,对于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滑动锁死,或者勉强滑动时产生的不正常的声音、噪声的情况下,仅仅以在圆周表面设置有规定厚度的伸出法兰部62的连接销50替换现有技术中的连接销50,不用对平行连杆机构再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就能够恢复顺畅的滑动的机能。在螺纹部M上,设置与螺纹部M螺纹配合的螺母66及具有供螺纹部M穿过的开口的垫片68。先将垫片68穿入螺纹部54,再将螺母66安装旋紧,此时,垫片68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前部连杆460的侧面相抵接,前部连杆460与内侧可动导轨418紧固安装,从而使前部连杆460相对于内侧可动导轨41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固定。内侧的前部连杆周围结构与以上的结构相同,另外,关于外侧的后部连杆462周围的结构,如图14及图15(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示,在分离推杆保持架450的位置上,设置连杆保持架75代替分离推杆保持架450,连杆保持架75通过铆钉77 固定在内侧可动导轨418上,除此以外,其他周围结构与外侧的前部连杆460周围结构相同,因为是同样的构成单元,同样的参照符号,所以说明省略。与此相对对于,里侧的后部连杆462周围的结构,由于设置了安全带带状金属固定件,内侧可动导轨418需要由加强托架51覆盖,因此,从连接销50被设计焊接在内侧可动导轨418上的观点上看,采用了与上述外侧的后部连杆的结构不同的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S卩,如图16及图17(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示,连接销50具有主体部52,该主体部52的一端设有法兰部57,其另一端设有螺纹部M,在主体部和螺纹部 54之间设有台肩部56,该主体部52为非圆形截面,螺纹部M为圆周表面上设置螺纹的为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具有定位用挡环64,定位用挡环64的圆周表面上设置伸出法兰部63,伸出法兰部63的一侧的面59与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面配合抵接,伸出法兰部63的与该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61与后部连杆462的侧面相抵接,所述伸出法兰部63设置为所定的厚度,以使得由通过后部连杆462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剪切中心。定位用挡环64在伸出法兰部63那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嵌合部77,该嵌合部77嵌入内侧可动导轨418的非圆形开口 58内,定位用挡环轴方向的长度与连接销50的主体部 52的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定位用挡环的端面由垫片68压紧固定,定位用挡环64在内侧可动导轨418的非圆形开口 58上焊接固定,连接销50通过定位用挡环64在内侧可动导轨 418上固定。定位用挡环64设置有非圆形截面的通孔79和圆形截面的外周面81,其通孔79外嵌在连接销50的主体部52的外周面上。在后部连杆46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用挡环64贯通的圆形开口 83。在伸出法兰部63和后部连杆462的中间,设置有与外侧的后部连杆462周围相同的结构,即夹装有连杆保持架75和驱动衬套70,伸出法兰部63与后部连杆462间接抵接。 另一方面,在伸出法兰部63和内侧可动导轨418之间,夹装有覆盖内侧可动导轨418的辅助托架51,伸出法兰部63与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间接抵接。由上所述,如图17所示,通过调整伸出法兰部63的厚度来调整后部连杆462与内侧可动导轨41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由后部连杆462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剪切中心,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存在剪切中心到剪切载荷作用线的作用力臂而产生的扭矩,从而保证内侧可动导轨418与外侧固定导轨416之间顺畅滑动的机能。如图9及图10所示,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定位机构408在侧架一侧设置有, 操作杆470、具有小齿轮471的制动单元472、扇形齿轮474、连接托架476。该车用座椅的车辆高度方向定位机构408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因而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使操作杆470向上方转动,则设置在制动单元472上的小齿轮471也转动,与此相对应,扇形齿轮474向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从而,连接托架476向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从而,提起后部连杆462则前部连杆460也随其共同运动,从而可调整侧架S或者说椅座的高度。另外,即使此时椅座受到向下方向的作用力,小齿轮471也不会旋转,所以可使椅座保持调整后的高度。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车用座椅滑动结构400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在调整车用座椅前后方向的位置时,首先,提起操作杆446,将穿在内侧可动导轨 418的可动卡止孔421以及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固定卡止孔4 之中的用于保持前后方向位置的卡止用板架妨4的卡止齿455拔出,解除卡止。从而,如图2所示,内侧可动导轨418 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动。然后,使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目标位置,例如向前方位置移动。此时,各滚珠445被保持在保持架412的第1保持架上伸出面442 以及第2保持架下伸出面444的各个通孔447中,在此状态下,该滚珠445可在第1延伸上固定面422与第1延伸上可动面432之间、以及第2延伸下固定面424与第2延伸下可动面434之间进行滚动,从而,保持架412本身也在内侧可动导轨418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进而,内侧可动导轨418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连续地进行滑动运动。之后,压下操作杆446,从而,如图3所示,卡止用板架454的卡止齿455穿入到达目标位置的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可动卡止孔421、以及与此位置相对应的外侧固定导轨416 的固定卡止孔428中,从而可将到达目标位置的内侧可动导轨418卡止固定在外侧固定导轨416上。如上所述,若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400,在调整椅座的位置时,使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以滑动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可调整固定在内侧可动导轨418上的椅座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另外,通过椅座的高度调整机构,可使椅座相对于内侧可动导轨418在车辆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可调整椅座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这种情况下,车用座椅滑动结构400中,导轨设计成C形或者大致呈日文片假名字形截面的时候,利用剪切中心的位于背面侧(截面开口侧的相反面)这一事实,对平
行连杆机构和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得由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传递而作用在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截面的可动导轨的剪切载荷能够通过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能够避免对可动导轨产生的扭转力,从而使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保证顺畅滑动的机能。更详细的说,在内侧的后部连杆462的周围,设置有位于定位用挡环64上的伸出法兰部63,另一方面,在内侧的前部连杆460的周围以及外侧的前后连杆460、462的周围, 设置有位于连接销50上的伸出法兰部62。通过调整伸出法兰63和伸出法兰62的厚度,来调整内侧可动导轨418和前部连杆460或者后部连杆46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由前部连杆460或者后部连杆462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418的侧面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剪切中心位置。这样,即使在如下状态时,由前部连杆460或者后部连杆462传递的作用于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剪切载荷也不会,在内侧可动导轨418上产生扭矩,由此,防止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滑动锁死,以及防止勉强滑动时产生的不正常的声音、噪声,无论内侧可动导轨418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处于何种位置,都能够保证始终顺畅的滑动的机能。所述的状态为,椅座在最前方的位置处固定时,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前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前端向前方突出;椅座在最后方的位置处固定时,内侧可动导轨418的后端相对于外侧固定导轨416的后端向后方突出,从而使得内侧可动导轨418处于悬臂状态。在现有技术中的滑动结构中仅通过安装上述的定位机构,无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滑动结构做大幅度的改造,就能够保证始终顺畅的滑动的机能。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所以,在下面只对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固定导轨与可动导轨分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及内侧,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此相反,固定导轨与可动导轨分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及外侧,此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外侧可动导轨与升降连杆之间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定位调整机构,在使用定位用挡环64时的情况下,进行说明。详细的说,如图18,图20 (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及图22(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示,固定导轨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具有大致呈曰文片假名“ 二,,字形的截面,且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配置为纵长截面;另一方面,可动导轨为,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固定导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并外嵌在该固定导轨上,并被固定在座椅上,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字形的截面,侧面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上配置纵长截面。可动导轨相对于前述的固定导轨,各自的截面呈前述“二 ”字形的截面的开口部在嵌合时,处于相向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不同的部分在于,固定导轨相对于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固定导轨的“ 二 ”字形的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外侧,可动导轨的“二”字形的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如图18所示,前部连杆460及后部连杆462在外侧可动导轨418的侧可动面430 由外侧与外侧可动导轨418连接,另一方面,内侧固定导轨416,由内侧固定导轨416的内侧,被前部支腿414A及后部支腿414B固定支撑在车厢地板上。这种情况下,如图19(在图中图面左侧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示,螺母66在前部连杆460上的连接安装,在外侧就可实施,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更容易操作。如图19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外侧的前部连杆460与外侧可动导轨418通过连接销50实施销连接,螺母66通过驱动衬套70及垫片68与连接销50连接,该连接销 50可绕中心回转。上述情况下,如图20所示,外侧可动导轨418的剪切中心点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
18剪切中心点不同,而是位于外侧可动导轨418的侧面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为了使通过前部连杆460传递的剪切载荷能够通过上述的剪切中心点,与第1实施方式中内侧的后部连杆462相同,通过定位用挡环64,对外侧可动导轨418与前部连杆460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实施调整。具体的说,通过对定位用挡环64的圆周表面上设置的伸出法兰的厚度进行调整, 来调整上述相对的位置关系。如图21及图22,分别表示关于外侧的后部连杆462相关的结构图及截面图,与外侧的前部连杆的情况一样,通过调整对定位用挡环64的圆周表面上设置的伸出法兰部63 的厚度,对外侧可动导轨418与后部连杆462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实施调整。因此,对于内侧的前部连杆460及后部连杆462,与上述外侧的前部连杆460及后部连杆462的情况具有相同的结构设置。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作各种变更或改变。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汽车用的滑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也不仅限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滑动结构也可适用于广义上的一般车辆,例如火车、飞机、船或游乐园中的快速滑行车等乘用工具上。还有,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外侧可动导轨418与升降连杆之间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定位调整机构,虽然定位用挡环64的使用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有不必使用定位用挡环64的方式,比如,对于内侧的车辆前部的升降连杆、外侧的车辆前部以及后部的升降连杆,在连接销5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伸出法兰部,并使连接销50在外侧可动导轨418上焊接固定。将本发明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应用在工业时,由于本发明中,对于导轨为C形或者大致呈日文片假名“二 ”字形截面的情形,利用剪切中心始终位于导轨背面侧(截面开口侧的相反面),利用该事实,对平行连杆机构和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得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传递而作用在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截面的可动导轨的剪切载荷能够通过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能够避免可动导轨产生扭转,从而使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保证顺畅滑动的机能,将上述机构特征作为特征点,这在车辆工业上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用于调整及固定椅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固定导轨、内侧可动导轨、平行连杆机构和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 所述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字形的截面,该“ 二”字形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述外侧固定导轨的截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所述内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嵌合在所述外侧固定导轨的外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外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内侧可动导轨与椅座相固定,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 ”字形的截面,该内侧可动导轨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该内侧可动导轨的侧面部沿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在所述内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外侧固定导轨各自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相向的状态下,所述内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外侧固定导轨相嵌合,并且,当椅座位于最前方位置时,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外侧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当椅座位于最后方位置时,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外侧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和所述椅座通过销子相连接,另一端在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上分别通过销子相连接,并且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能够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内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前部连杆或所述后部连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所述前部连杆或所述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剪切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前部连杆和所述后部连杆通过所述连接销分别与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部分相连接,所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圆周表面设置为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在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上设置有非圆形开口,所述连接销主体部分穿过该非圆形开口,且所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的调整机构为在连接销圆周表面上形成的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所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所述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得通过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在所述的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上,可设置供所述主体部穿过的圆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前部连杆和所述后部连杆,通过连接销分别与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部分相连接,所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在主体部一端设置法兰部,在主体部另一端设置有其圆周面设置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形成台肩部,在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上,所述连接销主体所穿过的部分设置为非圆形开口,且所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用挡环,该定位用挡环具有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内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所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该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由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内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所述定位用挡环包括,非圆形截面的通孔和圆形截面的外周面,所述通孔外嵌在所述连接销的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在所述前部连杆或者所述后部连杆上,设置有用于供定位用挡环穿过的圆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可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母及具有开口的垫片,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开口。在所述螺纹部上,先将垫片穿入螺纹部,再将螺母安装旋紧,该垫片的一侧的平面部与所述前部连杆或者所述后部连杆的侧面相抵接,由此,所述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与所述内侧可动导轨紧固安装,从而使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相对于内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用挡环的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上设置有嵌合部,该嵌合部可以嵌合于上述内侧可动导轨的上述非圆形开口,定位用挡环的轴方向的长度与连接销的主体部的轴方向的长度相同,其端面由前述垫片压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出法兰部和所述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之间,设置有驱动衬套7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固定导轨包括,铅直方向的侧固定面、由该侧面的上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伸出上固定面、由所述侧面的下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伸出下固定面,所述内侧可动导轨包括,铅直方向的侧可动面、从该侧面的上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伸出上可动面和从所述侧面的下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伸出下可动面。
8.一种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用于调整及固定椅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固定导轨、外侧可动导轨、平行连杆机构和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 所述内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 二”字形的截面,其在车辆高度的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所述外侧可动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嵌合在所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外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内侧固定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外侧可动导轨与椅座相固定,具有大致呈日文片假名“二”字形的截面,该外侧可动导轨的侧面部沿车辆高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纵长截面,在所述外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内侧固定导轨各自的“ 二 ”字形截面的开口部相向的状态下,所述外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内侧固定导轨相嵌合,并且,所述当椅座位于最前方位置时, 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当椅座位于最后方位置时,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内侧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其中每个连杆的一端由销子和所述椅座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销子与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相连接,并且以水平轴线为中心能够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外侧可动导轨与所述前部连杆或所述后部连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所述前部连杆或所述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剪切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前部连杆和所述后部连杆通过所述连接销分别与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部分相连接,所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圆周表面设置为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形成的台肩部,在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上设置有非圆形开口,所述连接销主体部分穿过该非圆形开口,且所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的调整机构为在连接销圆周表面上形成的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所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所述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得通过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外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在所述的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上,可设置供所述主体部穿过的圆形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用座椅的滑动结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前部连杆和所述后部连杆通过连接销分别与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部分相连接,所述连接销包括非圆形截面的主体部,在主体部一端设置法兰部,在主体部另一端设置有其圆周面设置螺纹的圆形截面的缩径螺纹部,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螺纹部之间形成台肩部,在所述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上,所述连接销主体所穿过的部分设置为非圆形开口,且所述连接销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不能进行回转,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用挡环,该定位用挡环具有伸出法兰部,该伸出法兰部的一侧的平面部与外侧可动导轨的所述侧面相抵接,与该一侧的平面部相反侧的另一侧的平面部与所述连杆的侧面相抵接,该伸出法兰部具有所定的厚度,以使由前部连杆或者后部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外侧可动导轨的剪切中心,所述定位用挡环包括,非圆形截面的通孔和圆形截面的外周面,所述通孔外嵌在所述连接销的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在所述前部连杆或者所述后部连杆上,可设置有用于供定位用挡环穿过的圆形开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任何位置,都能保证其始终顺畅滑动的车用椅座的滑动结构,包括固定导轨、可动导轨、平行连杆机构和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其中,固定导轨与可动导轨相嵌合,当椅座位于最前方位置时,可动导轨的前端相对于固定导轨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当椅座位于最后方位置时,可动导轨的后端相对于固定导轨的后端向后方伸出。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一端和椅座相连接,另一端与可动导轨相连接。车辆宽度方向定位调整机构调整可动导轨与连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使连杆传递的剪切载荷通过可动导轨侧面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剪切中心位置,从而避免相对于可动导轨的扭矩的产生。
文档编号B60N2/07GK102463909SQ2011103298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野野宫正昭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