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胎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648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无内胎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包括轮辋、轮辐和气门嘴,所述轮辋的内环连接轮辐周边,轮辋上设有轮辋槽和轮辋凸峰,轮辋槽一侧与轮辋凸峰之间由轮辋直边段相连,所述轮辋直边段上开设气门孔用于安装气门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气门孔的位置,开在轮辋的平直段上,减少加工难度,减少模具损耗,提高可靠性,而气门嘴在风孔外侧,避免了气门孔掉入刹车殻造成事故的可能。
【专利说明】无内胎车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无内胎钢圈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针对22.5 X 11.75无内胎钢圈的气门嘴连接位置的结构设计,从而达改善刹车性能及其安全性能。
【背景技术】
[0002]车轮与轮胎是汽车行驶系中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支承整车;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通过轮胎同路面间存在的附着作用来产生一驱动力和制动力、汽车转弯行驶时产生平衡离心力的侧抗力,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方向。车轮主要是由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其外环制造精确,以装配无内胎的轮胎。目前,22.5X 11.75这一规格车轮,120mm偏距的产品,标准中气门孔开在轮辋槽侧、槽底或凸峰上,加工难道大,承载力弱,而产品的气门嘴安装于轮辐风孔内侧,失效时气门嘴易掉落于刹车毂内而引发事故。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内胎车轮结构,通过改进气门嘴的连接位置,而改善刹车性能及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包括轮辋、轮辐和气门嘴,所述轮辋的内环连接轮辐周边,轮辋上设有轮辋槽和轮辋凸峰,轮辋槽一侧与轮辋凸峰之间由轮辋直边段相连,所述轮辋直边段上开设气门孔用于安装气门嘴。
[0006]进一步,所述气门孔位于轮辐与轮辋结合处的外侧,轮辐上设有风孔。
[0007]进一步,所述无内胎车轮结构为22.5X 11.75mm、120mm偏距的车轮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气门孔的位置,开在轮辋的平直段上,减少加工难度,减少模具损耗,提高可靠性,因为在传统产品中,凸峰的弧面冲气门孔相对不方便,且气门嘴在风孔外侧,避免了气门孔掉入刹车殻造成事故的可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包括轮辋1、轮辐2和气门嘴3,所述轮辋I的内环连接轮辐2周边,轮辋I上设有轮辋槽11和轮辋凸峰12,轮辋槽一侧与轮辋凸峰之间由轮辋直边段13相连,所述轮辋直边段13上开设气门孔100用于安装气门嘴3。气门孔100位于轮辐2与轮辋I结合处的外侧,轮辐上设有风孔200。本实用新型无内胎车轮结构为22.5X 11.75mm、120mm偏距的车轮结构。[0012]本实用新型为无内胎车轮的结构设计,图1为120mm偏距的产品,其主要是气门孔的位置,开在轮辋的平直段上,这是一个非标准的设计。
[0013]图中所示产品,其尺寸为22.5X 11.75。
[0014]其结构为:轮辋有凸峰,刚度更好,其承载能力更强,不易变形。
[0015]标准中气门孔开在槽侧、槽底、凸峰上,而120mm偏距产品气门孔开在轮辋直边段上,突破原有的标准限制而不影响使用。且气门嘴在风孔外侧,避免了气门孔掉入刹车殻造成事故的可能。
[0016]此外本实用新型气门孔安装位置,还能减少加工难度,减少模具损耗,提高可靠性(因为在凸峰的弧面冲气门孔相对不方便)。
[0017]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内胎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轮辐和气门嘴,所述轮辋的内环连接轮辐周边,轮辋上设有轮辋槽和轮辋凸峰,轮辋槽一侧与轮辋凸峰之间由轮辋直边段相连,所述轮辋直边段上开设气门孔用于安装气门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孔位于轮辐与轮辋结合处的外侧,轮辐上设有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内胎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内胎车轮结构为22.5X 11.75mm、120mm偏距的车轮结构。
【文档编号】B60B21/00GK203567457SQ20132071043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蒋万标, 林庆宝, 邓辉, 李嘉 申请人: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