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55819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货车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一般采用单管制动或双管制动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采用符合国际铁路联盟(UIC,InternationalUnionofRailways)标准的控制阀及控制阀支架。所述制动系统一般指的是机车头。但不同铁路线路运行的货车车辆所需的供风压力不同,因此,当货车车辆转线运行时,是需要更换机车头的,并在运行前对货车车辆进行充风。比如,在第一线路上运行的机车头供风压力为550KPa,在第二线路上运行的机车头供风压力为500KPa,而当货车车辆由第一线路转到第二线路上时,更换机车头后,需要对货车车辆重新进行充风,以缓解货车车辆。现有技术中,在货车车辆开始运行前,工作人员必须把车组中所有车辆的控制阀手动排气进行缓解,然后通过机车头再向货车车辆重新充风。而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手动对车辆排气、充风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却不能立即自动缓解货车车辆;第二,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有可能导致车辆未缓解而抱闸滑行。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消除货车过充压力的装置,以满足货车车辆在更换制动系统后能够自动地、高效地达到自动缓解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货车车辆在更换制动系统后不能够自动地、高效地进行自动缓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安装有先导阀;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设置在所述阀座的一端;所述阀座的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连接;所述阀座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连接,使得所述阀座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室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缸连接,所述阀座的第四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副风缸连接;其中,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压力上升使得先导阀的容积室与所述控制室连通,降低所述控制室的压力,自动消除所述货车的压力过充,使所述货车达到自动缓解。上述方案中,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垫圈及螺母,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先导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膜板;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阀的容积室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阀的容积室的另一端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母的紧固力矩为70~75Nm。上述方案中,所述阀座的第五接口与所述控制阀支架的控制室接口连接;所述阀座的第六接口与所述控制阀支架的制动管接口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七接口与所述控制阀支架的制动缸接口连接;所述阀座的第八接口与所述控制阀支架的副风缸接口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安装有先导阀;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设置在所述阀座的一端;所述阀座的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连接;所述阀座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连接,使得所述阀座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室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缸连接,所述阀座的第四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副风缸连接;其中,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压力上升使得所述先导阀的容积室与所述控制室连通,降低所述控制室的压力,自动消除所述货车的压力过充;如此,货车在更换不同供风压力的制动系统后,无需依靠工作人员手动充风以缓解货车车辆,就能自动地、高效地进行自动缓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先导阀与阀座连接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货车在更换不同供风压力的制动系统后,能自动地、高效地进行自动缓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安装有先导阀;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设置在所述阀座的一端;所述阀座的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连接;所述阀座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连接,使得所述阀座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室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连接,所述阀座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缸连接,所述阀座的第四接口与所述控制阀的副风缸连接;其中,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所述控制阀的制动管压力上升使得所述先导阀的容积室与所述控制室连通,降低所述控制室的压力,自动消除所述货车的压力过充。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货车压力过充的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阀座1、先导阀2、双头螺柱3;其中,所述阀座1的内部安装有先导阀2;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先导阀2包括:阀体21、膜板22、第一阀门23、容积室24、第二阀门25;其中,所述阀体21上设置有膜板22;所述第一阀门23的一端与所述阀体2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23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阀2的容积室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25的一端与所述阀体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25的另一端与所述先导阀2的容积室24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柱3设置在所述阀座1的一端;所述阀座1的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3的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4连接;所述阀座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3的另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5连接,使得所述阀座1的第一接口11与所述控制阀5的控制室51连接,第二接口12与所述控制阀5的制动管52连接,第三接口13与所述控制阀5的制动缸53连接,第四接口14与所述控制阀5的副风缸54连接。这里,所述第一接口11为控制室接口,所述第二接口12为制动管接口,所述第三接口13为制动缸接口,所述第四接口14为副风缸接口。当所述阀座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3的另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5连接时,所述双头螺柱3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阀5旋接,旋入深度为15~20mm,优选地,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柱的3一端设置有弹簧垫圈6及螺母7,所述双头螺柱3的一端通过螺母7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4连接。其中,所述螺母7的紧固力矩为70~75Nm。另外,当所述阀座1的一侧通过所述双头螺柱3的一端与所述货车的控制阀支架4连接时,所述阀座1的一侧的接口必须与所述控制阀支架4的接口对应连接。即所述阀座1一侧的第五接口15与控制阀支架4的控制室接口连接,所述阀座1一侧的第六接口16与控制阀支架4的制动管接口连接,所述阀座1一侧的第七接口17与控制阀支架4的制动缸接口连接,所述阀座1一侧的第八接口18与控制阀支架4的副风缸接口连接。实际应用中,在货车车辆实施制动后,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由机车室司机操作充风按钮,所述控制阀5的制动管压力上升使得先导阀2的容积室24与所述控制室51连通,降低所述控制室51的压力,自动消除所述货车的压力过充,使所述货车达到自动缓解。具体地,在货车车辆实施制动后,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所述货车车辆可能处于以下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所述控制室51的压力不大于300KPa时,先导阀2中膜板22右侧控制室51的压力与左侧制动管52的压力相当。此时,第一阀门23开启,第二阀门25关闭,先导阀2的容积室24与控制室51连通。第二种状态,所述控制室51的压力大于300KPa时,先导阀2中膜板22右侧控制室51的压力大于左侧制动管52的压力。此时,第一阀门23关闭,第二阀门25开启,先导阀2的容积室24与大气连通。因此,当货车车辆处于第一种状态,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由机车司机操作充风按钮后,制动管52的压力开始上升,随着制动管52的压力上升,先导阀2中膜板22左侧压力增加,使膜板22向右侧移动,第一阀门23开启,第二阀门25关闭,先导阀2的容积室24与控制室51连通,控制室51内的压力降低,使货车车辆不处于压力过充状态,达到自动缓解。当货车车辆处于第二种状态,对所述货车进行充风操作时,由机车司机操作充风按钮后,制动管52的压力开始上升,随着制动管52的压力上升,先导阀2中膜板22左侧压力增加,使膜板22向右侧移动,最终使第一阀门23开启,第二阀门25关闭;最终先导阀2的容积室24与控制室51连通。由于总容积增加,使得控制室51内的压力降低,使货车车辆不处于压力过充状态,达到自动缓解。本发明提供的消除货车过充压力的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改变控制室的容积,当控制室压力过大时,可以自动降低控制室的压力,达到自动缓解的目的。比如供风压力为550KPa的机车更换为供风压力为500KPa的机车时,通过机车室司机操作,控制室的容积可以自动增加,导致控制室内压力降低,使货车车辆达到自动缓解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车辆停留的时间,而且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可能造成车辆未缓解而抱闸滑行的情况。同时易于对车辆改造实现,能够保证货车的正常安全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