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348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饮料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 上的外形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在生产过程当中,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由于瓶子输送装置在转弯处等地 方存在输送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在一些时候可能会使正常的瓶子受到挤压等原因而造成瘪 进去的现象,导致瓶子外观受损,进而令其质量不符合要求,同时还产生了质量隐患,造成 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自动流水线上 瘪进去的瓶子恢复其正常形状的外形恢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包括左滚轮、右滚轮、左支撑架、右支 撑架,其中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结构相同,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左滚轮和右滚轮 结构相同,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瓶子 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左滚轮设在左支撑架上部,左滚轮内设有左一轴承和左二轴承,左滚轮通过安装 在左一轴承和左二轴承上的左轴进行旋转;左支撑架具体包括相互垂直的左横槽、左竖槽, 其中,左横槽和左竖槽之间通过左支撑臂进行连接固定,左横槽可在左竖槽上上下滑动;左 支撑臂可以在左横槽和左竖槽上进行滑动,以对装置进行更好的固定;左轴底端具体的通 过左螺丝与左支撑架的左横槽进行连接固定;左滚轮可以通过左横槽设于左支撑架上的不 同位置,同时通过左横槽在左竖槽上的滑动更灵活的调整左滚轮的位置。右滚轮设在右支撑架上部,右滚轮内设有右一轴承和右二轴承,右滚轮通过安装 在右一轴承和右二轴承上的右轴进行旋转;右支撑架具体包括相互垂直的右横槽、右竖槽, 其中,右横槽和右竖槽之间通过右支撑臂进行连接固定,右横槽可在右竖槽上上下滑动;右 支撑臂可以在右横槽和右竖槽上进行滑动,以对装置进行更好的固定;右轴底端具体的通 过右螺丝与右支撑架的右横槽进行连接固定;右滚轮可以通过右横槽设于右支撑架上的不 同位置,同时通过右横槽在右竖槽上的滑动更灵活的调整右滚轮的位置。左滚轮外侧包围有左外圆,同样的,右滚轮外侧包围有右外圆,左外圆和右外圆的 竖直长度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相同,以便对瓶子产生全面的压力,同时,左外圆和 右外圆的外表面为锯齿状。当瓶子在输送机上通过时,瓶子利用输送机产生的推力推动本装置的左滚轮和右 滚轮旋转,使瘪瓶子在经过两个滚轮的过程当中,通过两个滚轮产生一个回复力量达到恢复正常形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专门用来恢复在生产线上瘪进去的瓶子,使之达到质量要求,可以 将外观不符合要求的瓶子恢复正常,减少浪费并提高生产线效率。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为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包括左滚轮9、右滚轮 10、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其中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结构相同 的左滚轮9和右滚轮10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左滚轮9和右滚轮10之间的最短 距离等于或略小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左滚轮9设在左支撑架21上部,左滚轮9内设有左一轴承1和左二轴承3,左滚轮 9通过安装在左一轴承1和左二轴承3上的左轴4进行旋转;左支撑架21包括相互垂直的 左横槽6、左竖槽8,其中,左横槽6和左竖槽8之间通过左支撑臂19进行连接固定;左轴4 底端具体的通过左螺丝5与左支撑架21的左横槽6进行连接固定。右滚轮10设在右支撑架22上部,右滚轮10内设有右一轴承11和右二轴承13, 右滚轮10通过安装在右一轴承11和右二轴承13上的右轴14进行旋转;右支撑架22包括 相互垂直的右横槽16、右竖槽18,右横槽16和右竖槽18之间通过右支撑臂20进行连接固 定;右轴14底端具体的通过右螺丝15与右支撑架22的右横槽16进行连接固定。左滚轮9和右滚轮10均可以根据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直径的大小,通过左横槽6 和右横槽16设置在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上的不同位置,以保持两个滚轮之间的距离 始终等于或略小于瓶子的直径。而在左滚轮9和右滚轮10的位置改变后,为了保持本装置 的稳固状态,需要左支撑臂19在左横槽6和左竖槽8之间滑动改变支撑重心,同样的,也需 要右支撑臂20相应的在右横槽16和右竖槽18之间滑动改变支撑重心。左滚轮9外侧包围有左外圆2,右滚轮10外侧包围有右外圆12,左外圆2和右外 圆12的竖直长度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相同,以对瓶子产生全面完整的压力,左外 圆2和右外圆12的外表面均为锯齿状。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无需额外的动力去进行驱动,当瓶子在输送机上 通过时,瓶子利用输送机产生的推力推动左滚轮9和右滚轮10旋转,左滚轮9和右滚轮10 之间的距离D正好是瓶子的直径或略小于瓶子直径,在瓶子通过两个滚轮中间时,左滚轮9 和右滚轮10对瓶子产生一个回复力量,瓶子是瘪进去的,由于这时其直径发生改变,导致瓶子在某一个部位的直径会大于瓶子正常的直径,两个滚轮之间形成的压力给大于瓶子直 径的部位以一个很轻微的外力,进而完成瓶子的恢复。 而为了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型号规格的瓶子,所以特设置了左横槽6和右横槽 16,以方便左滚轮9和右滚轮10能够设在左支撑架21和右支撑架22的不同位置,同时通 过左横槽6在左竖槽8上的滑动,和右横槽16在右竖槽18上的滑动,使得左滚轮9和右滚 轮10的位置能够自由调整,进而配合不同型号瓶子的不同直径。其中,当瓶子的直径改变 后,左外圆2和右外圆12的竖直高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滚轮(9)、右滚轮 (10)、左支撑架(21)、右支撑架(22),其中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0 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结构相同的左滚轮(9)和右滚轮(10)对称的设在瓶子输送机的两侧,左滚轮(9)和右 滚轮(10)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左滚轮(9)设在左支撑架上部,左滚轮(9)内设有左一轴承⑴和左二轴承(3), 左滚轮(9)通过安装在左一轴承(1)和左二轴承( 上的左轴(4)进行旋转,左轴(4)底 端通过左螺丝(5)与左支撑架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右滚轮(10)设在右支撑架0 上部,右滚轮(10)内设有右一轴承(11)和右二 轴承(13),右滚轮(10)通过安装在右一轴承(11)和右二轴承(1 上的右轴(14)进行旋 转,右轴(14)底端通过右螺丝(1 与右支撑架0 进行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支撑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左横槽(6)和左竖槽(8),左轴(4)底端具体的通过左螺丝(5) 与左横槽(6)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横槽(6)和左竖槽(8)之间通过左支撑臂(19)进行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 支撑架0 包括相互垂直的右横槽(16)和右竖槽(18),右轴(14)底端具体的通过右螺丝 (15)与右横槽(16)进行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 横槽(16)和右竖槽(18)之间通过右支撑臂OO)进行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滚轮(9)外侧包围有左外圆0),左外圆( 的竖直长度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相 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外圆(2)的外表面为锯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 滚轮(10)外侧包围有右外圆(12),右外圆(1 的竖直长度与瓶子输送机上的瓶子的直径 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 外圆(12)的外表面为锯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外形恢复装置,本装置主要由两个滚轮和两个支撑安装支架组成。利用两个滚轮的组合,通过调节滚轮之间的距离对瓶子形成不同的压力,将生产线上瘪进去的瓶子恢复到正常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自动化饮料生产线上的瓶子的合格率,减少了因为瓶子瘪进去而引起的质量隐患,实现方式简单,具备良好的应用性和市场推广性。
文档编号B65B61/00GK201882282SQ20102062784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余卓清, 施幼珍, 白勇 申请人:广州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