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309发布日期:2018-07-07 17: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药品生产线上,通常采用链板式滚动上料设备,链板需要设置滚动动力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平顶链板与过渡板的衔接处由于存在接口不齐、跳动、误差等,必须使平顶网链和过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衔接距离,容易造成卡瓶等现象,甚至会造成碎瓶,尤其是输送小瓶等产品时,一旦产生碎瓶就需要停机清理,但是由于瓶子规格限制,碎瓶处往往空间狭小而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不易卡瓶碎瓶、效率高的上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进瓶件、出瓶组件和机架,所述进瓶件、出瓶组件均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输送平板和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平板对接在所述进瓶件和出瓶组件之间,所述输送平板装设在所述震动组件上,所述震动组件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之间具有锐角并能使输送平板上的瓶体沿输瓶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震动组件包括沿输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震动电磁铁和第二震动电磁铁,所述第一震动电磁铁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的夹角与第二震动电磁铁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之间的夹角大小不相同。

所述第一震动电磁铁、第二震动电磁铁与所述机架之间均设有缓冲件。

所述输送平板的两侧均设有挡瓶栏栅。

所述出瓶组件包括沿输瓶方向依次设置的筛瓶件、理瓶件和输瓶绞龙,所述输瓶绞龙下方设有废瓶收集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输送平板对接于进瓶件与出瓶组件之间,依靠震动组件的震动带动输送平板震动使输送平板上的瓶体沿输瓶方向移动,输送平板与出瓶组件之间可以紧密对接,不易发生卡瓶碎瓶,不易产生碎渣,降低了停机清理频率,提高了输送效率,相对于链板式上料设备,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进瓶件;2、出瓶组件;21、筛瓶件;22、理瓶件;23、输瓶绞龙;3、输送平板;4、震动组件;41、第一震动电磁铁;42、第二震动电磁铁;5、机架;6、缓冲件;7、挡瓶栏栅;8、废瓶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进瓶件1、出瓶组件2和机架5,进瓶件1、出瓶组件2均装设在机架5上,上料装置还包括输送平板3和震动组件4,震动组件4装设在机架5上,输送平板3对接在进瓶件1和出瓶组件2之间,输送平板3装设在震动组件4上,震动组件4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之间具有锐角并能使输送平板3上的物料沿输瓶方向移动,输送平板3对接于进瓶件1与出瓶组件2之间,依靠震动组件4的震动带动输送平板3震动使输送平板3上的瓶体沿输瓶方向移动,输送平板3与出瓶组件2之间可以紧密对接,不易发生卡瓶、碎瓶,不易产生碎渣,降低了停机清理频率,提高了输送效率,相对于链板式上料设备,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震动组件4包括沿输瓶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震动电磁铁41和第二震动电磁铁42,第一震动电磁铁41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的夹角与第二震动电磁铁42的震动方向与输瓶方向之间的夹角大小不相同,如图1所示,第一震动电磁铁41震动时对瓶体产生的作用力在输瓶方向上的分力大于第二震动电磁铁42震动时对瓶体产生的作用力在输瓶方向上的分力,即后面的瓶体对前面具有一定的推动力,保证瓶体整体沿输瓶方向移动,且瓶体之间相互紧挨着,而不会发生倒瓶。

本实施例中,第一震动电磁铁41、第二震动电磁铁42与机架5之间均设有缓冲件6。

本实施例中,输送平板3的两侧均设有挡瓶栏栅7,防止发生倒瓶。

本实施例中,出瓶组件2包括沿输瓶方向依次设置的筛瓶件21、理瓶件22和输瓶绞龙23,输瓶绞龙23下方设有废瓶收集箱8,由输瓶绞龙23将不合格瓶进行剔除,并落入废瓶收集箱8。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