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269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工薄型导光板和薄型塑胶件有三种方式:普通注塑模具增大压力强制注塑成型、弹簧压缩模具压缩注塑成型和压缩缸压缩模具压缩注塑成型。

普通注塑模具增大压力强制注塑成型,是通过高压力的注塑机,对普通模具进行强制高压射出的方式,让融化的塑胶料填充到模具内部,完成注塑成型的过程。这种方式做出来的产品,优点是模具简单容易制作,缺点是无法满足有超薄技术要求的产品。同时,这种模具必须完全依靠注塑机的压力,对注塑机的要求非常高,造成购买注塑机的成本非常高,在行业中都是采用国外进口的注塑机,同时,注塑机有最高射出压力的限制,当最高压力无足不了注塑成型的时候,就无法做出产品了。

弹簧压缩模具压缩注塑成型,是通过把模具内部固定的零件,做成通过弹簧压力去调节的来回移动的零件,让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移动的零件可以把空间增大和缩小,这个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与塑胶产品的接触面积,和超薄的导光板或者塑胶件的超薄面积一致,在注塑成型时,弹簧支撑移动的模具零件保证注塑空间增大,当注塑成型的塑胶料射出过程完成之后,弹簧被压缩,能够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被推紧,注塑成型的空间厚度变小,快速挤压融化的塑胶料行程所需要的超薄导光板或者超薄的塑胶产品,完成超薄塑胶件的生产注塑成型过程。这种模具的优点是能够降低对注塑机使用的严格要求,降低注塑机的投入成本,以及注塑机的选择范围大。缺点是这种模具必须精密计算和精密加工,模具的调试时间和调试次数会增加,否则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出合适的超薄产品。

压缩缸压缩模具压缩注塑成型,与弹簧压缩模具类似,只是利用的是液压缸去调整模具零件的来回移动。是通过把模具内部固定的零件,做成通过液压缸压力去调节的来回移动的零件,让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移动的零件可以把空间增大和缩小,这个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与塑胶产品的接触面积,和超薄的导光板或者塑胶件的超薄面积一致,在注塑成型时,液压缸支撑移动的模具零件保证注塑空间增大,当注塑成型的塑胶料射出过程完成之后,液压缸被压缩,能够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被推紧,注塑成型的空间厚度变小,快速挤压融化的塑胶料行程所需要的超薄导光板或者超薄的塑胶产品,完成超薄塑胶件的生产注塑成型过程。这种模具的优点是能够降低对注塑机使用的严格要求,降低注塑机的投入成本,以及注塑机的选择范围大。缺点是这种模具必须精密计算和精密加工,模具的调试时间和调试次数会增加,否则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出合适的超薄产品。如图1至图3为压缩缸压缩模具压缩注塑成型的示意图,其中包括,后模底板11,后模框12,压缩塑胶的活动模芯13,压缩缸14,后模型腔15,限位模框16,前模底板21,前模框22,进胶口23,导柱24,前模型腔25,图中箭头方向为合模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一种模具,包括后模总成和前模总成,所述后模总成包括活动模芯,所述前模总成包括进胶口,所述后模总成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后模总成和所述前模总成合模处设有型腔,所述进胶口连通所述型腔,所述活动模芯用于对所述型腔中融化的塑胶料进行挤压,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活动模芯进行加热。

所述后模总成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模底板、后模框和限位模框,所述后模框和所述限位模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包括活动腔和后模型腔,所述活动模芯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且可在所述活动腔内来回移动。

所述前模总成还包括前模底板、前模框、导柱和前模型腔,所述前模框设置在所述前模底板上,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前模框上,所述限位模框设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限位孔,所述前模型腔与所述后模型腔配合。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能量控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声波电能,所述超声波能量控制器用于调整电能,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用于将调整后的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能,所述活动模芯用于将机械振动传导到模具和塑胶料表面。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后模总成包括活动模芯和加热装置,前模总成包括进胶口,后模总成和前模总成合模处设有型腔,所述进胶口连通所述型腔,活动模芯用于对型腔中融化的塑胶料进行挤压,加热装置用于对活动模芯进行加热,让塑胶更容易流动填充模具的空腔,可方便地加工出薄形产品。

⑵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加热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能量控制器,本申请的超声波只针对在模具内部可以来回移动的活动模芯进行加加热,消耗的能量很小,又可以通过超声波能量控制器调整超声波的功率去改变注塑成型的超薄产品的注塑成型面积大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压缩缸压缩模具在模具打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缩缸压缩模具在模具合模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缩缸压缩模具在模具压缩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模具在模具打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模具在模具合模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模具在模具压缩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模具,其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后模总成和前模总成,后模总成包括活动模芯33和加热装置34,前模总成包括进胶口43,后模总成和前模总成合模处设有型腔,进胶口43连通型腔,活动模芯33用于对型腔中融化的塑胶料进行挤压,加热装置34用于对活动模芯33进行加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模总成还可以包括后模底板31、后模框32和限位模框36,后模底板31、后模框32和限位模框36依次设置,后模框32和限位模框36内设有空腔,空腔包括活动腔和后模型腔35,活动模芯33设置在活动腔内且可在活动腔内来回移动。

本申请的前模总成还可以包括前模底板41、前模框42、导柱44和前模型腔45,前模框42设置在前模底板41上,导柱44设置在前模框42上,限位模框42设有限位孔,导柱44与限位孔配合,前模型腔35与后模型腔45配合,前模型腔35与后模型腔45合在一起组成本申请模具的型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34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能量控制器,超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声波电能,超声波能量控制器用于调整电能,超声波换能器用于将调整后的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能,活动模芯33用于将机械振动传导到模具和塑胶料表面。

本申请的模具用于加工薄型导光板和薄型塑胶件等,可利用超声波加热方式对模具内部可以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进行超声波实时热化,使得融化的塑胶料接触模具表面进行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保证塑胶料和模具表面接触面的融化状态和流动状态,让塑胶料更容易填充到模具的超薄腔体中去,让超薄的塑胶产品做的比弹簧类型的压缩模具和压缩缸类型的压缩模具更薄。同时,也更容易对所需要注塑成型的产品表面的图案进行更好的转移,让模具上的图案能够完全转移到塑胶产品上去,保证塑胶产品上的图案的使用效果更好,例如超薄导光板和透镜片等等是需要通过产品表面的图案进行光学的折射和反射的,图案的成型效果越好,折射和反射的效果就越好,越容易满足使用要求。

当模具的后模总成和前模总成合在一起之後,注塑机对模具内部的空腔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对模具内可以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进行工作,在模具零件和塑胶之间产生热量,让塑胶更容易流动填充模具的空腔,当塑胶对模具的空腔填充完毕后,超声波发生器停止工作,注塑机开始保压和冷却的工作,然后后模总成和前膜总成分开,超薄的导光板、光盘或透镜等超薄塑胶件被加工完毕可以从型腔中取出,完成整个超薄导光板、光盘或透镜等超薄塑胶件的加工过程。

超声波对于人体是安全的,本申请的超声波只针对地模具内部可以来回移动的模具零件,消耗的能量很小,又可以通过超声波能量控制器调整超声波的功率去改变注塑成型的超薄产品的注塑成型面积大小,方便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