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送料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62676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实施例二的零散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搅拌单元3包括多个搅拌子单元30以及多个密封子单元31,所述的搅拌子单元30和所述的密封子单元31均旋拧入所述机筒I上的所述通孔13内,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密封子单元31仅用于密封效果,而不具备搅拌功能。
[0043]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二的密封子单元机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密封子单元31为圆柱状结构,其长度不大于所述机筒I的壁厚,所述密封子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13内,末端与所述机筒I的内壁相齐平,所述密封子单元设置有安装用的第二连接部311,其下端平滑,上端开有便于拆装的槽口 312,所述密封子单元31安装后位于所述通孔13内,其下端部与所述机筒I内壁相持平,故而不影响物料输送并起到密封所述机筒I的作用。所述密封子单元31和所述搅拌子单元30的总数目与所述通孔13数量相等,其相互间的数量配比可根据各种物料不同进行相应调节。
[0044]安装时,依据物料需要选择所述搅拌子单元30和所述密封子单元31的数量,并在所述通孔13内进行相应的安装排布,本实施例中输送的所述物料为橡胶,故无需过多的搅拌子单元30,因此在安装时仅在一半数量的通孔内安装所述搅拌子单元30,其余均选用所述密封子单元31进行密封处理。
[0045]这样,利用所述螺旋辊轴2旋转从而使物料在所述输送通道24内进行输送的方式送料平稳,且配合所述搅拌单元3进行搅拌从而实现了物料搅拌均匀的效果,从而在出料口 12得到均匀的物料;所述通孔13配合所述搅拌子单元30的方式使得所述搅拌子单元30可拆卸可清洗打磨,从而不会因长时间使用磨损而难以处理搅拌故障的问题;所述搅拌子单元30和所述密封子单元31配合使用使得可对物料特性进行适当的更换,从而得到更为均匀的物料以及更为平稳的输出效率。
[0046]实施例三
[0047]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三的零散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搅拌子单元30上端面还设置一螺纹孔304,安装时可在所述搅拌子单元30旋拧入所述通孔13后加盖垫片41并向所述螺纹孔304内旋拧入螺栓42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长时间工作后松弛甚至脱离所述通孔13。所述密封子单元31上端面也设置有螺纹孔313,安装时可在所述密封子单元31旋拧入所述通孔13后加盖垫片51,并向所述螺纹孔313内旋拧入螺栓52进行固定,防止其在长时间工作后松弛甚至脱离所述通孔13。
[0048]这样,利用所述螺旋辊轴2旋转从而使物料在所述输送通道24内进行输送的方式送料平稳,且配合所述搅拌单元3进行搅拌从而实现了物料搅拌均匀的效果,从而在出料口 12得到均匀的物料;所述通孔13配合所述搅拌子单元30的方式使得所述搅拌子单元30可拆卸可清洗打磨,从而不会因长时间使用磨损而难以处理搅拌故障的问题;所述搅拌子单元30和所述密封子单元31配合使用使得可对物料特性进行适当的更换,从而得到更为均匀的物料以及更为平稳的输出效率;所述螺纹孔的设置使得所述搅拌子单元30和所述密封子单元31更为稳定牢固的固定在所述通孔中,并防止其在长时间工作后松弛甚至脱离所述通孔13。
[0049]实施例四
[0050]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四机筒的仰视结构图,结合图9,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四螺旋辊轴的右视图,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四机筒的剖视结构图,还有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实施例四机筒的右视结构图。
[0051]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机筒I内部设置有冷却腔16,且在中部位置开设有冷却液入口 14和冷却液出口 15,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16共有六条,其分别轴向贯通于所述机筒I内,并不与所述机筒I内部左右贯通的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却液入口 14和所述的冷却液出口 15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均与所述的冷却腔16相连通,且由于生产制造的需要,将所述机筒I分为两段,所述的冷却腔16均在所述机筒I的中部隔断,分别形成不同的液体回路通道。本实施中所述的冷却液为冷却水。
[0052]参阅图11所示,所述的机筒I两侧端面均设置有三个冷却槽17,与所述的冷却腔16相连通,用于冷却液流动时从一条冷却腔中流动到另一条冷却腔,使得冷却液能够在所示机筒I内部的各处流动,实现冷却的效果,从所述冷却液入口 14进入,在所述冷却腔16与所述冷却槽17所形成的冷却回路中流经后,从所述的冷却液出口 15处流出。
[0053]参阅图9所述,所述的螺旋辊轴2内部设置有一冷却孔道27,所述的冷却孔道27单向开口,可将所述冷却液注入所述冷却孔道27内,实现对所述的螺旋辊轴2的冷却效果,也可在所述冷却孔道27内设置水管或软管的方式实现对所述螺旋辊轴2的冷却。
[0054]这样,在旋转输送过程中,在所述机筒I内部输送的物料被所述螺旋辊轴2连续的旋转剪切,物料快速发热,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膨化闪蒸所需的温度,为防止所述机筒I与所述螺旋辊轴2过热,向所述冷却腔16和所述冷却孔道27内注入冷却液进行冷却,防止了物料变质的可能性。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筒,其两端贯穿开口,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 一螺旋辊轴,其穿入所述机筒内部; 一搅拌单元,其包括多个搅拌子单元,其中,所述搅拌子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为圆柱状结构,其长度大于所述机筒的壁厚,穿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对流经所述机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单元还包括多个密封子单元,其中,所述密封子单元为圆柱状结构,其长度不大于所述机筒的壁厚,所述密封子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末端与所述机筒的内壁相齐平,所述搅拌子单元和所述密封子单元的总数量与所述通孔数量相等,其相互间的数量配比可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子单元包括外部设置的一第一连接部和下端设置的一搅拌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通孔内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子单元外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通孔内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辊轴包括辊轴主体以及沿螺旋线依附在所述辊轴主体上的螺旋叶片,其中,所述螺旋叶片上开有多个豁口,所述豁口位置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轴主体包括一输送通道,其中,所述的输送通道沿螺旋线设置于所述辊轴主体表面,其与所述的螺旋叶片相间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为外螺纹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部为所述搅拌子单元末端不带外螺纹的圆柱部分以及尖端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垫片和螺栓,所述的搅拌子单元和所述的密封子单元上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垫片旋拧入所述螺纹孔内,对所述搅拌子单元和所述密封子单元进行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辊轴内部设置有一冷却孔道,用于流入冷却液对所述螺旋辊轴进行冷却,所述的机筒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且在所述机筒外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送料输送装置,包括机筒、螺旋辊轴和搅拌单元,所述机筒两端贯穿开口,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螺旋辊轴穿入所述机筒内部;所述搅拌单元包括多个搅拌子单元和密封子单元,所述搅拌子单元和密封子单元的总数量与所述通孔数量相等,其可任意数目配比分布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搅拌子单元长度大于所述机筒的壁厚,其穿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对流经所述机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密封子单元长度不大于所述机筒的壁厚。本实用新型送料平稳、搅拌均匀、便于拆装、还可合理分配所述搅拌子单元位置,实现多种物料均可使用且搅拌均匀的效果。
【IPC分类】B29C47-66, B29C47-60, B29C47-58, B29C47-38, B29C47-80
【公开号】CN204471823
【申请号】CN201520068584
【发明人】邵曾波
【申请人】舟山市震勇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