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737发布日期:2019-05-17 19:5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炉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炉具燃烧器,由于燃气在炉头内快速进入火盖,燃气和空气混合不够均匀,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再有,由于燃烧时会产生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容易回流至炉头内,既导致炉头温度过高,又造成热量散失,而且传统的燃烧器,燃烧座和炉头一体成型,其产生的污垢也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效率高,且清洗方便,具备良好隔热效果的炉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炉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外环蜂窝火盖和内环火盖,所述炉头设有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还包括燃烧座,所述燃烧座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炉头上,所述燃烧座包括外环燃烧腔和内环燃烧腔,外环燃烧腔连通外环引射管,内环燃烧腔连通内环引射管,所述外环燃烧腔上设置有旋流片,旋流片设置有导流孔,所述旋流片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燃气预混合腔和燃气燃烧腔。由于燃烧座和炉头为可拆卸连接,用户需要清洗燃烧座时,将燃烧座拆卸即可,操作简易,而且燃烧座上设置有旋流片,旋流片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燃气预混合腔和燃气燃烧腔,燃气和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进行预混合,然后经过旋流片的导流孔进入燃气燃烧腔内燃烧,由于燃气与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令进入燃气燃烧腔的气体燃烧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而且旋流片阻隔燃气燃烧腔的高温气体进入燃气预混合腔内,既避免出现回火现象,又避免高温气体被散到炉头内造成热量散失,且避免炉头温度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环燃烧腔设置在外环燃烧腔内,所述外环燃烧腔的内侧壁与内环燃烧腔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条连接。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环燃烧腔为筒状腔体,外环燃烧腔为环状腔体,连接筋条间隔设置在内环燃烧腔和外环燃烧腔之间,所述外环燃烧腔的内侧壁与内环燃烧腔的外侧壁之间均匀设置有数条连接筋条,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多个小腔体。所述连接筋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多个小腔体,燃气和空气在独立的小腔体内预混合,最后经旋流片进入燃气燃烧腔内燃烧,由于燃气和空气在独立的小腔体内预混合,保证每段燃气混合充分,提高燃气混合效率。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外环燃烧腔的内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用于承托旋流片的承托边。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炉头还包括有外环气道和内环气道,所述外环气道和内环气道分别连通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所述外环气道上设置有气流导向板。通过设置有气流导向板,调节燃气的流动方向,避免燃气随意扩散,提高燃气和空气混合效率。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旋流片为环形旋流片,沿所述旋流片的环形表面设置有数个所述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导向片,气体导向片与导流孔水平方向之间a夹角小于90度。所述导流孔的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导向片,混合后的燃气经过导流孔的出口排出形成蜂窝状,燃气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由于设置有气体导向片,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无法经过导流孔的出口逆向进入燃气预混合腔内,避免出现回火危险,而且旋流片阻挡高温气体,避免高温气体进入炉头内,有效降低炉头温度,提高炉具燃烧器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旋流片上的数个所述导流孔包括若干个第一导流孔组和若干个第二导流孔组,所述第一导流孔组包括两个并排、且位置相邻的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组包括三个并排、且位置相邻的导流孔,沿所述旋流片的环形表面方向在前后两个第一导流孔组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导流孔组,以使第一导流孔组和第二导流孔组在旋流片上构成前后顺序间隙设置。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炉头的外环气道上部开口边缘设置有一圈定位边,所述燃烧座坐于炉头的定位边上,以限定燃烧座位置。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燃烧座和炉头之间通过螺栓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由于燃烧座和炉头为可拆卸连接,用户需要清洗燃烧座时,将燃烧座拆卸即可,操作简易,而且燃烧座上设置有旋流片,旋流片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燃气预混合腔和燃气燃烧腔,燃气和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进行预混合,然后经过旋流片的导流孔进入燃气燃烧腔内燃烧,由于燃气与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令进入燃气燃烧腔的气体燃烧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而且旋流片阻隔燃气燃烧腔的高温气体进入燃气预混合腔内,既避免出现回火现象,又避免高温气体被散到炉头内造成热量散失,且避免炉头温度升高,提高炉具燃烧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流孔的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导向片,混合后的燃气经过导流孔的出口排出形成蜂窝状,燃气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由于设置有气体导向片,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无法经过导流孔的出口逆向进入燃气预混合腔内,避免出现回火危险,而且旋流片阻挡高温气体,避免高温气体进入炉头内,有效降低炉头温度,提高炉具燃烧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具燃烧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炉具燃烧器的外环蜂窝火盖分离示意图。

图5为炉具燃烧器的分解图。

图6为炉具燃烧器的旋流片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部分放大图。

图8为炉具燃烧器的炉头示意图。

图9为安装有外环蜂窝火盖和旋流片的燃烧座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9所示,一种炉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燃烧座4、旋流片5、外环蜂窝火盖2和内环火盖3,所述炉头1设有外环引射管11、内环引射管12、外环气道14和内环气道15,所述外环气道14连通外环引射管11,内环气道12连通内环引射管15,外环气道14上设置有气流导向板9,而且炉头1的外环气道14的上部开口边缘设置有一圈定位边13。

所述燃烧座4包括外环燃烧腔41和内环燃烧腔42,外环燃烧腔41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承托边412,所述内环燃烧腔42为筒状腔体,外环燃烧腔41为环状腔体,内环燃烧腔42位于外环燃气腔41中心位置,内环燃烧腔42和外环燃烧腔41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条8,所述连接筋条8一端连接内环燃烧腔42,连接筋条8另一端连接外环燃烧腔41,连接筋条8将外环燃烧腔41分隔成多个小腔体411,所述外环燃烧腔41连通外环引射管11,内环燃烧腔42连通内环引射管12。

所述旋流片5为环形旋流片,沿所述旋流片5的环形表面设置有数个导流孔51,所述导流孔51包括若干个第一导流孔组200和若干个第二导流孔组300,所述第一导流孔组200包括两个并排、且位置相邻的导流孔51,所述第二导流孔组300包括三个并排、且位置相邻的导流孔51,沿所述旋流片5的环形表面方向在前后两个第一导流孔组20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导流孔组300,以使第一导流孔组200和第二导流孔组300在旋流片5上构成前后顺序间隙设置,

所述每个导流孔51的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导向片10,气体导向片10与导流孔51水平方向之间a夹角为30度。

所述燃烧座4坐于炉头1的定位边13上,燃烧座4和炉头1之间通过螺栓锁紧限定燃烧座4位置,所述炉头1的外环气道14一端连通外环引射管11,外环气道14另一端连通燃烧座的外环燃烧腔41,所述炉头1的内环气道15一端连通内环引射管12,内环气道15另一端连通燃烧座4的内环燃烧腔42。

所述旋流片5坐于外环燃烧腔41内,外环燃烧腔41的承托边412承托旋流片5,旋流片5将外环燃烧腔41分隔成燃气预混合腔6和燃气燃烧腔7,所述外环燃烧腔41上部为燃气燃烧腔7,外环燃烧腔41下部为燃气预混合腔6,所述外环蜂窝火盖2坐于外环燃烧腔41上,内环火盖3坐于内环燃烧腔42上。

工作原理:所述内环引射管12喷出燃气进入内环气道15,内环气道15的燃气进入内环燃烧腔42内,所述外环引射管11喷出燃气,外环引射管11的出口处设置有气流导向板9,燃气往气流导向板9的导流方向移动并扩散到外环气道14上,所述燃烧座4设置有旋流片5,旋流片5将外环燃烧腔41分隔为燃气预混合腔6和燃气燃烧腔7,燃气扩散至燃气预混合腔6内,燃气和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6内进行预混合,最后,混合后的燃气经旋流片5的导流孔51进入燃气燃烧腔7内燃烧,令燃气燃烧更充分。

由于旋流片5的导流孔51设置有气体导向片10,燃烧预混合腔6的燃气可以经导流孔51进入燃气燃烧腔7,燃气燃烧腔7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难以经导流孔51进入燃气预混合腔6内,避免出现回火现象,而且旋流片5阻挡高温气体,避免高温气体进入炉头1内,有效降低炉头1温度,提高炉具燃烧器使用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