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2198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



背景技术: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含交换基团且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树脂,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选择地通过物理吸附水溶液中的有机物,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已在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一般为白色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目。大孔吸附树脂的宏观小球系由许多彼此间存在孔穴的微观小球组成。大孔吸附树脂主要以苯乙烯、二乙烯苯等为原料,在0.5%的明胶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致孔剂聚合而成。其中,苯乙烯为聚合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等作为致孔剂,它们互相交联聚合形成了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骨架结构。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技术最早用于废水处理、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分析化学、临床检定和治疗等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作中。与中药制剂传统工艺比较,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所得提取物体积小、不吸潮、易制成外型美观的各种剂型,特别适用于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的粗、黑、大现象,有利于中药制剂剂型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2~2010《医药科学技术政策》明确提出:研制开发中药动态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中药饮片浸润、大孔树脂分离等技术。

不同结构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亲水性酚类衍生物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均能从极稀水溶液中富集微量亲水性酚类衍生物,且易洗脱,吸附作用随吸附物质的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类吸附物质在各种树脂上的吸附容量均与其极性水溶性有关。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I.)Miq.、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三个品种。它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对叶百部抗支原体活性及镇咳活性最强。因此本发明以对叶百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对叶百部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进行初步分离的四个洗脱部位(0 %、20 %、50 %、90 %乙醇洗脱)对临床常见致支原体肺炎的肺炎支原体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考察其体外抑菌活性,筛选出抗肺炎支原体活性的最佳洗脱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包括搅拌桶支架,所述搅拌桶支架一侧设有搅拌桶体,所述搅拌桶体一端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桶体一侧贯穿设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设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一侧设有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桶一侧设有加热套,所述搅拌桶体一侧分别设有注水口、输药口和进料口,所述输药口通过输药管连接有喷药装置,所述搅拌桶体一侧设有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下筒体一侧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喷药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喷淋管,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搅拌桶体,所述喷淋管通过输药管连接于输药口。

优选的,所述下筒体一侧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一侧连接有浓缩冻干装置。

优选的,所述注水口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水用电磁阀、第二水用电磁阀和第三水用电磁阀,所述搅拌桶体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水用电磁阀、第二水用电磁阀和第三水用电磁阀均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用电磁阀、第二水用电磁阀和第三水用电磁阀一侧分别连接有蒸馏水储水罐、酸液罐和碱液罐。

优选的,所述浓缩冻干装置包括蒸馏瓶、减压瓶和冷却盒。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体一侧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内侧设有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于下筒体,所述紧固螺栓至少为4个,所述搅拌桶体和下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由于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在近中性条件下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省去了传统溶剂萃取法的烦琐工艺,也防止在提取过程中不适宜条件对生物碱化合物造成破坏。本实用新型在简化工艺的同时得到总生物碱化合物,并且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稳定可行,具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浓缩冻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桶支架、2搅拌桶体、3搅拌电机、4第一搅拌杆、5第一搅拌桨、6第二搅拌杆、7第二搅拌桨、8加热套、9注水口、10输药口、11观察窗、12进料口、13喷药装置、14下筒体、15过滤网、16出料口、17支撑板、18喷淋管、19阀门、20浓缩冻干装置、21第一水用电磁阀、22第二水用电磁阀、23第三水用电磁阀、24 PLC控制器、25蒸馏水储水罐、26酸液罐、27碱液罐、28蒸馏瓶、29减压瓶、30冷却盒、31照明灯、32紧固螺栓、33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包括搅拌桶支架1,所述搅拌桶支架1一侧设有搅拌桶体2,所述搅拌桶体2一端设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桶体2一侧贯穿设有第一搅拌杆4,所述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4,所述第一搅拌杆4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桨5,所述第一搅拌杆4一侧设有第二搅拌杆6,所述第二搅拌杆6一侧设有第二搅拌桨7,所述搅拌桶2一侧设有加热套8,所述搅拌桶体2一侧分别设有注水口9、输药口10和进料口12,所述输药口10通过输药管连接有喷药装置13,所述搅拌桶体2一侧设有下筒体14,所述下筒体14内部设有过滤网15,所述下筒体14一侧设有出料口16。

进一步的,所述喷药装置13包括支撑板17和喷淋管18,所述支撑板17固定连接于搅拌桶体2,所述喷淋管18通过输药管连接于输药口10。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14一侧设有阀门19,所述阀门19一侧连接有浓缩冻干装置20。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9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水用电磁阀21、第二水用电磁阀22和第三水用电磁阀23,所述搅拌桶体2一侧设有PLC控制器24,所述第一水用电磁阀21、第二水用电磁阀22和第三水用电磁阀23均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用电磁阀21、第二水用电磁阀22和第三水用电磁阀23一侧分别连接有蒸馏水储水罐25、酸液罐26和碱液罐27。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冻干装置20包括蒸馏瓶28、减压瓶29和冷却盒30。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体2一侧设有观察窗11,所述观察窗11内侧设有照明灯31。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体2通过紧固螺栓32固定连接于下筒体14,所述紧固螺栓32至少为4个,所述搅拌桶体2和下筒体14之间设有密封垫圈33。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富集、制备生物碱类成分的大孔树脂装置,包括搅拌桶支架1,所述搅拌桶支架1一侧设有搅拌桶体2,搅拌电机3、喷药装置13、使用时将经过预处理去除上层漂浮的杂质和破碎的树脂通过进料口12装柱,然后打开PLC控制器24依次控制第一水用电磁阀21、第二水用电磁阀22和第三水用电磁阀23,分别注入蒸馏水、酸(0.1 mol/L的HCl浸泡30 min)、蒸馏水、碱(0.1 mol/L的NaOH浸泡30 min)、蒸馏水冲洗,直至冲洗液中无白色混浊并呈中性,然后从输药口10加入叶百部提取物适量(药液最大上柱体积为4倍柱体积),上样浓度为1.2 g/ml(以生药量计),通过喷药装置13喷洒到处理完的树脂上,吸附流速为2.0 BV/h,预吸附1 h。然后分别以0 %、20 %、50 %、90 %浓度乙醇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1.5 BV/h,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柱体积,收集各部分洗脱液,通过浓缩冻干装置20进行后续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