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72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在汽车发动机缸体下部用来安装曲轴的部分称为曲轴箱,曲轴箱分为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上曲轴箱与汽缸缸体铸成一体结构,下曲轴箱用来存储润滑油,并封闭上曲轴箱。在发动机工作时,总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窜到曲轴箱内,窜到曲轴箱内的汽油蒸汽凝结后将使机油变稀,性能变坏,废气内含有水蒸气合二痒化硫,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机油供给,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遇到空气中的氧生成硫酸,这些酸性物质的出现不仅使机油变质,而且会使零件受到腐蚀;由于可燃混合气合废气窜到曲轴箱内,曲轴箱内的压力将增大,机油会从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等处渗出而流失,流失到大气中的机油蒸气会加大发动机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油气分离系统对窜气进行油气分离,通常的做法是在油气分离器和进气管之间设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的作用是将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油气导入进气道,与进气道中的新鲜混合气混合进行再次燃烧,并且防止发动机不工作或小负荷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体倒流现象。现有的油气分离系统中,单向阀的阀芯一般运动不畅,导致油气不能顺利流入进气道,致使发动机小负荷或发动机不工作时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倒流情况,单向阀的阀芯运动不畅还会影响曲轴箱通风,长期以往,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将会导致曲轴箱内压力过大, 易产生各接合部漏气漏油的现象,同时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增大,影响发动机性能;还有当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时,容易对单向阀的阀芯推动过猛,堵塞单向阀的出气通道,使单向阀失去通气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会在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倒流, 又不会当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时,堵塞单向阀的出气通道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 所述的单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具有一空腔,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在空腔内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呈扁平状且能沿着上述的空腔内壁滑动,所述的阀芯一端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在阀体内的弹簧座上,另一端作用在阀芯上使其对进气通道密封。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安装在油气分离器和进气管之间,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从阀体的进气通道流进,当油气压力大于弹簧弹力,阀芯被推动,进而压缩弹簧,阀芯与进气通道之间具有间隙,油气从上述的间隙流过,通过出气通道,油气进入进气管与新鲜混合气一起进入发动机缸体的燃烧室;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或小负荷工况下导致油气压力小于弹簧压力,阀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会移动至进气通道口,将进气通道封闭,防止进气管中新鲜混合气倒流。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在出气通道内具有防止阀芯在空腔内滑动密封出气通道的支撑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防止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时,推动阀芯,堵塞单向阀的出气通道。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一限位管套,在限位管套壁上开设有使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相连通的通气口。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时,推动阀芯抵靠在限位套的端部。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的通气口位于限位管套支撑阀芯
的一端。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的空腔为一圆筒状的腔体,在空腔的内壁上沿空腔的圆周方向径向均布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上述的限位管套形成上述的弹簧座。该限位板限制弹簧在阀体内径向移动。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的阀芯为一圆形,该阀芯和空腔内壁之间具有使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相连通的间隙。该空腔为一圆筒状的腔体,该腔体的直径略大于阀芯的直径。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阀体的包括具有进气通道的下端盖和具有出气通道的上端盖,所述的空腔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该阀体为分体结构,并由下端盖和上端盖组成。在上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中,所述的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上端盖和下端盖相对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的阀芯呈扁平状且能沿着上述的空腔内壁滑动,所述的阀芯一端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在阀体内的弹簧座上,能使油气顺利流入进气道,不会使发动机小负荷或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倒流情况,出气通道内具有防止阀芯在空腔内滑动密封出气通道的支撑结构,即使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时,对单向阀的阀芯推动过猛,也不会造成堵塞单向阀的出气通道,保证单向阀的使用效果。


图1是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腔;2、进气通道;3、出气通道;4、阀芯;5、弹簧;6、弹簧座;7、限位管套;8、限位板;9、下端盖;10、上端盖;11、密封圈;12、通气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主要由一阀体组成,该阀体阀体内主要由上端盖10和下端盖9组成,在下端盖9上设有进气通道2,在上端盖10上设有出气通道3,该上端盖10和下端盖9相连接形成一圆筒状的空腔1,在上端盖10和下端盖9的对接处设有使上端盖10和下端盖9相对密封的密封圈11,在空腔1内设有阀芯4,实际制造时,该阀芯4呈扁平状圆形结构且能沿着上述的空腔1内壁滑动,阀芯4外圆柱面和空腔 1内壁之间具有使进气通道2和出气通道3相连通的间隙;进气通道2的内壁内直径小于空腔1的内壁直径,阀芯4 一端安装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在阀体内的弹簧座 6上,另一端作用在阀芯4上,致使阀芯4抵靠在进气通道2的一端面上使其对进气通道2 密封;为了防止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压力过大推动阀芯4时,堵塞了出气通道3,在出气通道3内具有防止阀芯4在空腔内滑动密封出气通道3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主要由一限位管套7组成,在限位管套7壁上开设有使进气通道2和出气通道3相连通的通气口 12,通气口 12位于限位管套7支撑阀芯4的一端;在空腔1的内壁上沿空腔1的圆周方向径向均布有限位板8,限位板8与限位管套7形成上述的弹簧座6 ;该限位板8限制弹簧5 在阀体内径向移动。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安装在油气分离器和进气管之间,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从阀体的进气通道2流进,当油气压力大于弹簧5弹力,推动阀芯4,进而压缩弹簧5,阀芯4与进气通道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油气从上述的间隙流过,通过出气通道3, 油气进入进气管与新鲜混合气一起进入发动机缸体的燃烧室;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或小负荷工况下导致油气压力小于弹簧5压力,阀芯4在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会移动至进气通道2 口的端面,将进气通道2封闭,防止进气管中新鲜混合气倒流。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具有一空腔 (1),与空腔⑴相连通的进气通道⑵和出气通道(3),在空腔(1)内设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4)呈扁平状且能沿着上述的空腔(1)内壁滑动,所述的阀芯(4) 一端安装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在阀体内的弹簧座(6)上,另一端作用在阀芯 (4)上使其对进气通道( 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在出气通道(3) 内具有防止阀芯(4)在空腔(1)内滑动密封出气通道(3)的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一限位管套(7),在限位管套(7)壁上开设有使进气通道( 和出气通道C3)相连通的通气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口 (12)位于限位管套(7)支撑阀芯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1) 为一圆筒状的腔体,在空腔⑴的内壁上沿空腔⑴的圆周方向径向均布有限位板(8),所述的限位板(8)与上述的限位管套(7)形成上述的弹簧座(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⑷为一圆形,该阀芯⑷和空腔(1)内壁之间具有使进气通道⑵和出气通道(3)相连通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包括具有进气通道O)的下端盖(9)和具有出气通道(3)的上端盖(10),所述的空腔(1)位于上端盖(10)和下端盖(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 (10)和下端盖(9)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且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油气不能顺利流入进气道,致使发动机小负荷或发动机不工作时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倒流的问题。本汽车曲轴箱油气分离的单向阀,单向阀包括一阀体,阀体内具有一空腔,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在空腔内设有阀芯,阀芯呈扁平状且能沿着上述的空腔内壁滑动,阀芯一端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在阀体内的弹簧座上,另一端作用在阀芯上使其对进气通道密封。本发明能使油气顺利流入进气道,不会使发动机小负荷或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内新鲜混合气倒流情况。
文档编号F01M13/04GK102562222SQ20111043304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岩, 吴冬冬, 沈源, 由毅, 赵福全, 高川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