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碳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34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碳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燃油蒸发控制附件,特别是摩托车燃油蒸发吸附和脱附的碳罐。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摩托车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8年7月I日开始对摩托车实施《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8176-2007)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998-2007)标准。目前燃油蒸发吸附和脱附的碳罐有
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和脱附口 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吸附口 4、脱附口 7、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和PCV控制阀6,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和脱附口 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吸附口 4、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 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 27,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和PCV控制阀6,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和脱附口 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吸附口 4、大气口 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 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8和图19所示。上述三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碳罐在吸附和脱附时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碳粉吸脱附性能,吸附和脱附效果差,排放难达标。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碳罐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吸脱附效果好、排放达标、寿命长的高效碳罐。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罐体、罐盖、碳粉,罐体的上部设有吸附口、脱附口、大气口、溢流口,所述罐体的腔室设有隔片,隔片把罐体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的腔室连通,大气口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与罐体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的脱附口与罐体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PCV控制阀包括阀芯、阀盖、弹簧、膜片,阀芯设置在罐体的中心,阀芯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的出口与脱附口连通,膜片与阀芯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固定在罐体上,弹簧设置在阀盖与膜片之间,阀盖上设有PCV接口。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PCV控制阀包括阀芯、阀盖、弹簧、膜片,阀芯设置在罐体的中心,阀芯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的出口与脱附口连通,膜片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固定在罐体上,弹簧设置在阀盖与膜片之间,膜片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膜片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 所述的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碳罐单腔室工作转变 成左右双腔室工作,通过的汽油蒸汽在碳罐腔内经过的距离更长,提升碳罐的吸附和脱附工作能力。吸附时减少了因碳罐吸附饱和后汽油蒸汽泄放到大气中,脱附时充分回收使用吸附在碳罐体内的汽油蒸汽;二是罐盖取消了连接管口,提高了罐盖的生产能力;三是节省成本,使用与罐体一次成形的固定挂耳安装,取代了原有的使用橡胶套安装的方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I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I的B-B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C-C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D-D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E-E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F-F首I]面不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二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图14和图15为现有技术第一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和图17为现有技术第二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8和图19为现有技术第三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油箱,2倾倒止流阀,3蒸发路线,4吸附口,5罐体,6PCV控制阀,7脱附口,8连接管,9空滤器,10化油器,11进气管,12发动机,13大气口,14弹簧,15阀盖,16膜片,17碳粉,18罐盖,19溢流口,20固定挂耳,21橡胶套,22阀芯,23隔片,24三通接头,25限流孔,26连接管,27PCV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I、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一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脱附口 7、大气口 13、溢流口 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 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脱附口 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通过罐体5固定挂耳20固定。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燃油在油箱I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 4进入罐体5的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 后从大气口 13排出,如图2和图10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脱附口 7,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13和溢流口 19 一侧进入左腔室,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5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空滤器9为化油器10提供新鲜空气,如图3和图10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二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脱附口 7、大气口 13、溢流口 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 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 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 27 ;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I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 4进入罐体5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后从大气口 13排出,如图4和图11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运转时,进气管11、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26、PCV接口 27传递给PCV控制阀6,化油器10经连接管8与脱附口 7连接,PCV控制阀6内的膜片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同时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的左腔室一侧进入,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6和图11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二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所述PCV控制阀6的PCV接口 27及脱附口 7与三通接头24的两个进口连接,三通接头24的出口与化油器10的脱附口连接,与PCV接口 27连接的三通接头24上设有限流孔25。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I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 4进入罐体5右腔室一侦牝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最后从大气口 13排出,如图5和图12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三通接头24传递到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和阀芯22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由于阀芯22与膜片16组成的接合部面积小于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面积,膜片16外圈软连接部产生的向上吸力大于阀芯22对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向下吸力,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碳罐脱附口 7与三通接头24之间的限流孔25作用是利用前后压差使PCV控制阀6内的膜片16相对稳定打开,同时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 一侧的左腔室进入,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6和图12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图7、图8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三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 4、脱附口 7、大气口 13、溢流口 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 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 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所述的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I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 4进入罐体5的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活性碳17吸收后从大气口 13排出,如图8和图13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脱附口 7、阀芯22及膜片16中心的小圆孔传递到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由于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膜片16外圈软连接部产生的向上吸力大于阀芯22对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向下吸力,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即PCV控制阀6处于打开状态,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 13和溢流口 19进入左腔室,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5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9和图13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碳罐,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其特征是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⑷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的脱附口(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2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碳罐,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的脱附口(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的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吸脱附效果好、能达标排放、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02M25/08GK202531305SQ20122009442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付风雄, 徐雄健, 肖相德 申请人:永康市合发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