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再现装置和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01186阅读:来源:国知局
[0196]这样,本实施例的第五效果是,通过在在全息记录介质I设置角度检测用标记和偏心检测用标记,能够实现以介质为基准的高精度的定位这一点。
[0197]此外,之所以对于介质采用关于旋转角度Θ和偏心在介质中设置标记的结构,是因为如图6所示,能够使这2个标记为同心圆形状,使全息记录介质I的记录容量的牺牲为最小限度地埋入(即,设置)标记。关于径向(即,半径),考虑总是进行检测,需要在将用户数据记录为全息图的区域整面中配置标记。这一点,因为记录容量会降低,并且介质的制造成本会提高,所以并不现实。因此,对于介质优选在全息记录介质I上设置用于检测旋转角度Θ和偏心的同心圆形状的标记,并且将该标记设置在与记录全息图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其中,该全息图记录了信息。由此,成为使记录容量的牺牲为最小限度地设置了标记的合适的结构。
[0198]这样,本实施例的第六效果是,采用了使设置标记引起的记录容量的牺牲为最小限度的结构这一点。
[0199]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列举了本实施例的多个效果,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实现对全息记录介质的适当的记录再现。
[0200]通过以上动作,能够对消除了偏心的位置进行全息图的记录或再现。此外,由于同时进行了机构的搭载顺序的优化,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低成本化和长寿命化。
[0201]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对全息记录介质进行适当的记录再现。
[0202]实施例2
[0203]实施例1中,采用了在全息记录介质I中将角度检测用标记和偏心检测用标记设置为不同标记的结构。但是,角度检测用标记和偏心检测用标记也能够共用为同一标记。本实施例是使角度检测用标记和偏心检测用标记共用的情况下的实施例。
[0204]图19是表示利用全息术记录和/或再现数字信息的全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其中,对于与作为实施例1的框图的图1共通(即,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编号,省略说明。实施例1的差异有2点。第一,全息记录介质2的结构不同。第二,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固定在径向搬运部52的可动部上,但其安装位置与实施例1不同。对于安装位置的不同,用其他图在后文中叙述。
[0205]对于实施例2中的全息记录介质2,用图20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例1的图6共通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编号,省略说明。与实施例1的差异,在于不存在偏心检测用标记M2这一点。令角度检测用标记Ml与实施例1相同,存在于r3彡r彡r4的区域中。
[0206]接着,用图21说明在径向搬运部52的可动部上固定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图21是用于说明以径向搬运部52的可动部为基准的各传感器的固定位置的图。对于与实施例1的图共通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编号,省略说明。角度检测用标记Ml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表示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4的安装位置的点P14,与实施例1的情况是共通的。
[0207]点P15_2表示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的传感器中心,点P16_2表示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的传感器中心。P15_2和P16_2存在于以点xyO为中心的半径r3的圆Cxy上。
[0208]移动台51的可动部位于驱动基准位置xyO、并且全息记录介质I不存在偏心时,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和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位于在r3 < r < r4的区域中设置的角度检测用标记Ml的内周的边缘。
[0209]接着,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和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的检测进行说明。其中,关于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14,因为是与实施例1的情况的图8相同的检测,所以省略说明。
[0210]关于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和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传感器单体的特性与实施例I的图9中说明的特性相同。因此以下关于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进行说明。
[0211]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位于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出射的光斑照射到的位置的标记形状不同。移动台51的可动部位于驱动基准位置xyO、并且全息记录介质I不存在偏心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照射的光斑,位于在r3 < r < r4的区域设置的角度检测用标记Ml的内周的边缘。此处,如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那样,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是检测在偏心检测用标记M2上反射并返回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的光的光量的传感器。因此,如图22所示,在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照射的光斑相对于角度检测用标记Ml的周期P充分大的情况下,根据光量差而与实施例1的图9(b)的情况同样地输出对应于与偏心检测用标记M2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电压。即,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第一偏心检测传感器15和第二偏心检测传感器16作为对作为检测光照射的光斑与偏心检测用标记M2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发挥作用,能够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偏心补偿控制。
[0212]接着,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效果。在如实施例1那样分别设置角度检测用标记Ml和偏心检测用标记M2的情况下,2个同心圆形状标记的几何中心需要一致,并且需要确保2个同心圆形状标记的圆度。不满足此条件的情况下,结果是全息记录介质的定位精度会降低。因此,为了进行全息图的高密度记录,需要满足该条件地制造全息记录介质I。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仅维持角度检测用标记Ml的圆度即可。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全息记录介质2的制造成本。
[0213]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实施例1中的偏心检测用标记M2,所以从削减材料费和制造工序的观点出发,也能够抑制全息记录介质2的制造成本。
[0214]根据以上结构,能够在消除了偏心的位置进行全息图的记录或再现。此外,由于同时进行了机构的搭载顺序的优化,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低成本化和长寿命化。
[0215]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全息记录介质的适当的记录再现。
[0216]实施例3
[0217]在实施例1中,偏心补偿控制是在设置处理中被开启、之后总是开启(ON)的动作。但是,偏心补偿控制不需要总是开启,作为安装方式,能够采用其他方式。本实施例是该观点下的实施例1的变形例。
[0218]本实施例的全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与作为实施例1的框图的图1是共通的。此夕卜,构成全息记录再现装置10的各种部件,也与实施例1是共通的。
[0219]本实施例仅有动作的一部分与实施例1不同。在作为实施例1的设置处理、记录处理、再现处理的流程图的图4中的各处理中,学习处理步骤S404、寻轨处理S414和寻轨处理S423中的具体的处理内容不同。以下,说明与实施例1的不同。
[0220]在实施例1中,在图4的学习处理步骤S404中XYON信号成为高电平,此后使偏心补偿控制总是开启(0N)。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学习处理中,不使XYON信号成为高电平。即,不使偏心补偿控制开启就结束设置处理。
[0221 ]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寻轨处理S414,用图23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其中,关于寻轨处理422也是相同的流程图。此处,对于与作为实施例1的流程图的图5相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标注相同的编号,省略处理内容的说明。
[0222]与作为实施例1的流程图的图5的不同有2点。第一点是在步骤S501与步骤S502之间插入新的步骤S516这一点。本实施例中开始寻轨处理时(步骤S501),通过使XYON信号成为高电平而开始偏心补偿控制(步骤S516),之后,前进至步骤S502。此外,在作为实施例I的流程图的图5中存在返回至步骤S502的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也返回至步骤S502,这一点是共通的。
[0223]第二点是步骤S508的处理内容置换为新的步骤S517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判定移动已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507中“是”的情况),使RDON信号、SPON信号和XYON信号全部成为低电平,从而使半径位置控制、主轴控制和偏心补偿控制关闭而结束移动(步骤
S517)ο在步骤S517之后,前进至步骤S509。
[0224]结果,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在寻轨处理的开头的步骤S516中开始偏心补偿控制这一点,以及在步骤S517的移动结束的处理中在RDON信号和SPON信号之外还使XYON信号成为低电平这一点不同。
[0225]从而,偏心补偿控制成为仅在寻轨处理中开启的动作。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也与实施例I同样,使主轴控制和偏心补偿控制同时工作,使主轴控制和偏心补偿控制同时持续工作直到SPOK信号和XYON信号双方的判定结构都成为0K,这一点是共通的。从而,在本实施例的流程图中,实施例1中作为第二效果说明的内容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也成立。
[0226]此处,如实施例2那样改变偏心补偿控制的开启、关闭的定时(timing,也称为“时间”)等的变形例,也具有与实施例1共通的特征点。即,作为采用如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机构的搭载顺序的情况下所需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可以列举在使主轴控制关闭的时刻不仅主轴控制收敛,偏心补偿控制也收敛这一点。这一点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特征之一。
[0227]通过以上动作,能够在消除了偏心的位置进行全息图的记录或再现。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全息记录介质的适当的记录再现。
[0228]实施例4
[0229]实施例3中,是进行寻轨处理时每次在r轴和Θ轴的移动过程中偏心补偿控制开启的动作。但是,也能够采用在寻轨处理中不是每次进行偏心控制的动作,并且也存在因此产生的效果。本实施例是该观点下的实施例3的变形例。
[0230]本实施例的全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与作为实施例1的框图的图1是共通的。此夕卜,构成全息记录再现装置10的各种部件,也与实施例1是共通的。
[0231]本实施例仅有动作的一部分与实施例3不同。在作为实施例3 (和实施例1)的设置处理、记录处理、再现处理的流程图的图4中的各处理中,寻轨处理S414和寻轨处理S422中的具体的处理内容与实施例3不同。其中,在实施例3中,不使偏心补偿控制开启(ON)就结束设置处理,这一点对于本实施例也是共通的。
[0232]首先,说明本实施例的全息记录再现装置10设想的寻轨动作。本实施例的全息记录再现装置10中连续进行多次仅使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寻轨处理。此时,本实施例的控制器80具有存储第k次(k:自然数)的寻轨中的Θ轴移动量Λ 0k、或存储使多次寻轨处理中的Θ轴移动量Δ Θk相加得到的总和的功能。
[0233]进而,本实施例中,在连续的仅用主轴电动机50的寻轨处理中,不是每次进行偏心控制。控制器80计算从最后结束偏心补偿控制起直到当前为止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仅在该累计旋转角度Θ sum成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偏心补偿控制。以下,说明用于实现该动作的流程图。
[0234]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寻轨处理S414,用图24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其中,寻轨处理S422也是相同的流程图。此处,对于与作为实施例3的流程图的图23相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标注相同的编号,省略处理内容的说明。
[0235]与作为实施例3的流程图的图23相比较,新追加的步骤是步骤S518至步骤S522这5个。步骤S518和步骤S519插入至图23中的步骤S501与步骤S516之间。步骤S520和步骤S521插入至图23中的步骤S502与步骤S503之间。进而,步骤S522插入至图23中的步骤S504与步骤S505之间。以下进行与其分别相关的说明。
[0236]本实施例中,开始寻轨处理时(步骤S501),判断从最后结束偏心补偿控制起直到当前为止的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Θ th(步骤
S518)ο此处,令累计旋转角度Θ sum被控制器80存储。在Qsum大于规定的阈值Θ th的情况下(步骤S518中“是”的情况),将控制器80存储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的值设定为零(步骤S519)。之后前进至步骤S516,进而前进至S502。在Θ sum不大于规定的阈值Θ th的情况下(步骤S518中“否”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519和步骤S516而是前进至步骤S502o
[0237]在步骤S502中,计算目标地址的全息图所处的坐标(r,Θ )与当前位置之差,对于r轴和Θ轴计算移动量。以下用Λ 0k表示Θ轴的移动量。接着,判断“r轴的移动量是零,并且Θ轴的移动量不是零”是否成立(步骤S520)。该条件等价于判断是否是仅使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寻轨处理。
[0238]在“r轴的移动量是零,并且Θ轴的移动量不是零”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520中“是”的情况下),对控制器80存储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的值加上Θ轴的移动量Λ 0k(步骤S521)。在步骤S521之后,前进至步骤S503。此外,在“r轴的移动量是零,并且Θ轴的移动量不是零”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520中“否”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521而是前进至步骤S503。
[0239]此外,在执行步骤S504之后,将控制器80存储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的值设定为零(步骤S522),之后前进至步骤S505。
[0240]根据以上流程图,是如下动作:只要仅使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寻轨处理连续,则不断对累计旋转角度Θ sum进行加法运算,当出现驱动径向搬运部52的寻轨时将累计旋转角度Θ sum重置为零。进而,是如下动作:仅在这样管理的累计旋转角度Θ sum成为阈值Θ th以上的寻轨处理中,使偏心补偿控制开启(ON)。
[0241]接着,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的效果。使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因为不是每次进行偏心补偿控制,所以不能够如实施例1的情况那样对完全消除了偏心的位置进行全息图的记录或再现。因此,定位在有微小偏移的位置,进行全息图的记录或再现。此时,是否对记录或再现产生影响,强烈依赖于光学系统的性能和全息图记录介质的特性。即,即使在如本实施例那样不是每次进行偏心补偿控制,不完全消除偏心的情况下,如果因此发生的定位误差小于要求的容许量,则不成问题。
[0242]另一方面,进行偏心补偿控制,意味着驱动移动台51。在移动台51的可动部上固定有主轴电动机50。旋转主轴电动机50时的负荷仅考虑全息记录介质I即可,但驱动移动台51时的负荷必须考虑主轴电动机50和全息记录介质I。一般而言,与全息记录介质I相比主轴电动机50的重量较大,因此,存在是难以高速驱动移动台51的结构的特征。
[0243]此外,径向搬运部52的负荷更大。因此,关于作为寻轨处理中的驱动轴的r轴和Θ轴,r轴存在是难以高速驱动的结构的特征。
[0244]此处,考虑记录、再现全息图的顺序。按照规定的顺序驱动r轴和Θ轴,最终扫描全息记录介质I的整面而进行对全息记录介质I的全部数据的记录或再现。此处,因为与r轴相比Θ轴更适合高速驱动,所以优选减少r轴的移动次数。这通过采用反复进行如下动作,g卩,多次反复进行Θ轴的驱动而在周向(即,圆周方向)(令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改变照射位置、进行一次r轴的驱动使r轴移动规定的间隔、再多次反复Θ轴的驱动而在周向(令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改变照射位置这样的动作,作为对大致四边形的区域进行扫描的动作而能够实现。即,为了提高记录时和再现时的传输速度,优选是连读多次进行仅使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寻轨处理的动作。
[0245]但是,即使这样为了提高传输速度的目的而连续执行仅使主轴电动机50旋转的寻轨处理,在每次的寻轨动作中进行偏心补偿控制时,也存在偏心补偿控制中的移动台51的收敛慢、结果传输速度降低的课题。
[0246]根据本实施例的动作,因为不是每次进行偏心补偿控制,所以能够减少传输速度的降低。阈值0th在因旋转经过旋转角度0th期间不进行偏心补偿控制而发生的定位误差小于要求的容许量的范围中设定。由此,能够实现将传输速度的降低抑制在最低限度,同时对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的影响不成问题的结构。
[0247]S卩,根据本实施例的流程图,能够抑制因进行偏心补偿控制而引起的传输速度降低。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全息记录介质的适当的记录再现。
[0248]实施例1中偏心检测用标记M2的外周边缘、实施例2中角度检测用标记Ml的内周边缘是为了进行偏心补偿控制而使用的边缘。这样,对于为了进行偏心补偿控制而使用的边缘,既可以检测介质上设置的规定标记的内周侧的边缘,也可以检测规定标记的外周侧的边缘。
[0249]实施例1中偏心检测用标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