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油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070发布日期:2018-12-05 18:4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耐油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领域,尤其是涉及耐油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为运输带,是用于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的复合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和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且输送量较小的场合中。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49947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增强型管状钢丝绳芯输送带,包括有外覆盖胶层和内覆盖胶层,两者之间夹设有钢丝绳,且外覆盖胶层和内覆盖胶层内分别均匀设置有柔性钢网。采用柔性钢网取代帆布,以提高输送带的曲挠性,并有效分散管状输送带轴向和径向的压力,满足使用需求,延长使用寿命。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运输含油类物料时,由于油类对外覆盖胶层和内覆盖胶层具有溶胀性和侵蚀性,使得外覆盖胶层和内覆盖胶层面胶体积增大,结构松弛,进而导致整体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耐油输送带,通过在基层底布上设置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构成的覆盖层,从而达到降低油类物料对输送带的侵蚀作用,进而达到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耐油输送带,包括有输送带骨架,所述输送带骨架包括有基层底布以及设置于基层底布上的覆盖层,且所述基层底布与覆盖层之间硫化粘接成型;所述基层底布是由聚酯织物构成的平面结构层,且所述覆盖层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构成的平面结构层;所述基层底布和覆盖层构成一组层单元,所述输送带骨架是由多组层单元竖直排列构成的多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多组层单元构成的多层结构输送带骨架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材料,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好,并具有耐油和耐水的特性。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的覆盖层设置于基层底布上,起到隔绝带油物料与基层底布的作用,降低油液对输送带骨架的侵蚀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底布与覆盖层之间夹设有用于提高输送带骨架抗拉强度的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底布相连接的帆布层以及用于与覆盖层相连接的芳纶层,且所述帆布层与芳纶层硫化粘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帆布材质结构紧密、耐弯折,而芳纶是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等特性,则帆布层和覆盖层均起到提高输送带骨架的结构强度的作用。且芳纶的材质特性与覆盖层相接近,而帆布层的材质特性与基层底布相接近,以提高抗拉层成型作业的融合度,进而达到提高输送带骨架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芳纶层包括有用于连接覆盖层的芳纶立体结构层以及用于连接帆布层和芳纶立体结构层的坯布立体结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立体结构层起到提高输送带骨架抗拉结构强度的作用,而坯布立体结构层起到基层的作用,即便于进行芳纶层与相邻帆布层的硫化成型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芳纶立体结构层和坯布立体结构层均设置为锯齿型立体结构层并相互嵌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芳纶立体结构层与坯布立体结构层之间互相嵌设,以提高芳纶层本身的抗拉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帆布层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底布相连接的聚酯帆布层以及用于与坯布立体结构层相连接的全棉帆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帆布层和全棉帆布层均起到提高帆布层结构强度的作用,且聚酯帆布层的材质特性与基层底布相接近,而全棉帆布层的材质特性与坯布立体结构层相接近,从而提高帆布层成型作业的融合度,进而达到提高输送带骨架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帆布层和全棉帆布层均设置为锯齿型立体结构层并相互嵌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聚酯帆布层与全棉帆布层之间互相嵌设,以提高帆布层本身的抗拉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层单元之间夹设有挠性层,所述挠性层包括有用于与层单元相连接的过渡层以及用于提高输送带结构强度的钢丝绳网层,且所述钢丝绳网层与过渡层一体成型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层单元之间的挠性层由钢丝绳网层以及其两侧的过渡层构成,钢丝绳网层则起到提高相邻层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绳网层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丝绳网层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既实现了加强相邻层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的目的,又减轻了输送带骨架的总质量,同时便于使用者对输送带骨架进行卷曲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层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底布相连接的聚酯帆布过渡层以及用于与覆盖层相连接的芳纶过渡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帆布过渡层与基层底布相粘接固定,因聚酯帆布过渡层的材质特性与基层底布相近,易于进行成型粘接作业;芳纶过渡层与覆盖层相粘接固定,因芳纶过渡层的材质特性与覆盖层相近,易于进行成型粘接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帆布过渡层和芳纶过渡层分别与相对应的基层底布和覆盖层硫化粘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帆布过渡层和芳纶过渡层均通过硫化成型固定的方式实现挠性层与相邻层单元之间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基层底布上硫化成型覆盖层,且覆盖层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构成,则覆盖层起到阻断带油物料与基层底布相接触的作用,降低油液对输送带骨架的侵蚀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的目的;

其二:输送带骨架是由多组层单元构成的多层结构,且相邻层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进一步提高相邻层单元之间的结构强度的挠性层,从而提高输送带骨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其三:单独层单元的基层底布和覆盖层之间设置的抗拉层通过帆布层和芳纶层相配合,实现基层底布与覆盖层之间的连接,并提高层单元的抗拉结构强度,进而达到提高输送带骨架的整体抗拉结构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输送带骨架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相邻层单元之间的挠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丝绳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送带骨架;2、基层底布;3、覆盖层;4、层单元;5、抗拉层;51、帆布层;511、聚酯帆布层;512、全棉帆布层;52、芳纶层;521、芳纶立体结构层;522、坯布立体结构层;6、挠性层;61、过渡层;611、聚酯帆布过渡层;612、芳纶过渡层;62、钢丝绳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耐油输送带,包括有构成其主体结构的输送带骨架1,输送带骨架1包括有基层底布2以及设置于基层底布2上的覆盖层3,且基层底布2与覆盖层3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输送带骨架1的抗拉结构强度的抗拉层5;基层底布2、覆盖层3以及抗拉层5三者之间通过硫化粘接成型为输送带骨架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基层底布2是由聚酯织物构成的平面结构层,覆盖层3是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构成的平面结构层,且基层底布2、覆盖层3以及两者之间的抗拉层5构成一组层单元4。输送带骨架1是由多组上述层单元4竖直排列并硫化粘接成型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输送带骨架1相较于单层结构的输送带骨架1,具有更好的抗拉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为了在提高输送带骨架1的抗拉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输送带骨架1的整体结构强度,上述相邻层单元4之间夹设有挠性层6,挠性层6包括有用于与相邻两层单元4相连接的两过渡层61以及夹设于两过渡层61之间的钢丝绳网层62。结合图4所示,钢丝绳网层62设置为网格状层结构,并与其上下两端的过渡层61一体成型而成。

如图2所示,两过渡层61包括有聚酯帆布过渡层611和芳纶过渡层612,聚酯帆布过渡层611与相对应的基层底布2硫化粘接固定,且芳纶过渡层612与相对应的覆盖层3硫化粘接固定,钢丝绳网层62则与两过渡层61一体成型而成,从而构成完整的挠性层6结构。

如图3所示,上述抗拉层5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底布2相连接的帆布层51以及用于与覆盖层3相连接的芳纶层52,述芳纶层52包括有用于与覆盖层3粘接固定的芳纶立体结构层521以及用于连接帆布层51和芳纶立体结构层521的坯布立体结构层522;帆布层51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底布2粘接固定的聚酯帆布层511以及用于与坯布立体结构层522粘接固定的全棉帆布层512,即抗拉层5是由上至下设置的芳纶立体结构层521、坯布立体结构层522、全棉帆布层512和聚酯帆布层511四层通过粘接固定的方式形成的层结构。

为了达到提高抗拉层5本身的抗拉结构强度的目的,如图3所示,上述芳纶立体结构层521和坯布立体结构层522均设置为锯齿型立体结构层并相互嵌设配合;且聚酯帆布层511和全棉帆布层512同样设置为锯齿型立体结构层并相互嵌设配合。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当使用耐油输送带进行带油物料的输送作业时,带油物料上的油液滴落至输送带骨架1的覆盖层3上,油液不与基层底布2相接触,从而达到降低油液对输送带骨架1的侵蚀作用,进而达到延长耐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当耐油输送带骨架1运转时或使用者对耐油输送带骨架1进行弯折时,层单元4之间的挠性层6起到加强输送带骨架1结构强度的作用,而层单元4的基层底布2与覆盖层3之间的抗拉层5起到加强层单元4之间的抗拉强度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