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5886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古龙酸多采用二步发酵法,二步发酵法通常采用混合菌系进行发酵,这种混合菌系最为常用的两种菌一种是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俗称小菌),另一种是巨大芽孢杆菌(俗称大菌),其中小菌为产酸菌,胞内分泌L-山梨糖脱氢酶可以将山梨糖转化成2-酮基-L-古龙酸,但是单独培养生长缓慢,产酸能力低;大菌不能产酸,但是它可以作为小菌的伴生菌,在发酵中起辅助作用,促进小菌的生长和产酸。研究证实,大菌胞内液和胞外液菌均可以促进小菌生长,缩短小菌生长的延迟期。目前国内古龙酸生产过程中,多采用流加碳酸钠来控制调节pH,该反应的产物是可溶的古龙酸钠,在反应后期,随着反应的进行,古龙酸钠的浓度逐渐升高,容易对发酵反应形成产物抑制,从而降低反应产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在古龙酸生产过程中采用一种新的pH调节剂, 一方面可以避免高浓度产物抑制产酸,利于发酵反应进程,使发酵终点产酸浓度能够提高 8-10%,另一方面可降低工艺难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根据上述生产方法的不足,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钙替代碳酸钠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值,由于其反应产物为难溶的古龙酸钙,降低了高浓度产物对反应速度和进程的抑制,利于产酸。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值;所述氢氧化钙可选择液体或固体,优选质量浓度为20-50%的悬浮液;更优选质量浓度为30%的悬浮液。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优化了发酵过程参数,要求在发酵过程中将PH值控制为6. 7-7. 0 ;控制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0-25mg/ml,并在发酵过程中流加山梨糖,使发酵液中的山梨糖浓度控制在20-2aiig/ml。优选地,所述pH值为6. 7-6. 8。其中,流加山梨糖可采用山梨糖糖液,其浓度可采用各种常用的浓度,优选的,所述山梨糖糖液的浓度为200mg/L。另外,还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控制反应进程,优选的,控制反应起始温度为^rc,中后期(即M-38小时之后)将温度升至30-31°C。采用上述参数,发酵周期为44-48小时。发酵过程可采用生产2-酮基-L-古龙酸常用的发酵液,如采用下述成分的营养液作为发酵液玉米浆110g/L,磷酸二氢钾5g/L,硫酸镁2g/L,尿素10g/L。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制备2-酮基-L-古龙酸的过程中,采用流加氢氧化钙来替代碳酸钠控制PH值,产物为难溶的古龙酸钙,降低了高浓度产物抑制,利于产酸。此发明方法在生产中成功运用于大生产。发酵终点产酸浓度提高8-10%,达到105-110mg/ml,糖酸转化率提高2-4 %,达到94-96 % ;此外,流加氢氧化钙对后提取有利,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物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无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发酵液为下述成分的营养液玉米浆110g/L,磷酸二氢钾5g/L,硫酸镁2g/L,尿素10g/L,并添加适量的山梨糖(浓度控制在20 25mg/ ml)构成;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小菌)(购自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 CGMCC1. 110)和巨大芽孢杆菌(大菌)(购自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CMCC(B)6310 制备菌液。菌液制备过程冻存管--摇瓶活化24h-大小菌分别分离(280C培养小菌2天,大菌2-3天)一选菌落饱满,边缘整齐,偏大的小菌单菌落挑一满环涂布试管培养一天)一搭上大菌,选菌落饱满,边缘整齐,大小适中的大菌单菌落在已搭过小菌的试管上培养2 天)-用无菌水将试管上的菌苔洗下接种子瓶,240r/min,培养Mh)。对照例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0m3,控制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5mg/ml,接种量为 30%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当残糖降至20mg/ml时,开始流加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200mg/L,流加过程控制糖含量为20-2aiig/ml ;同时,发酵过程中流加碳酸钠溶液控制pH 在 6. 7-6. 8。 发酵过程中,起始温度为四V,30小时,温度升至30°C,36小时时,温度升至31 °C。发酵周期为46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00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90mg/ ml,摩尔转化率为91%。实施例1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0m3,控制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5mg/ml,接种量为 30%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当残糖降至20mg/ml时,开始流加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200mg/L,流加过程控制糖含量为20-2aiig/ml ;同时,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 在 6. 7-6. 8。发酵过程中,起始温度为四V,30小时,温度升至30°C,36小时时,温度升至31 °C。发酵周期为44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00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 105. lmg/ml,摩尔转化率为94. 5%0实施例2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5m3,控制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5mg/ml,接种量为 30%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残糖降至20mg/ml时,开始流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 200mg/L,流加过程控制山梨糖含量为20-2aiig/ml ;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在 6. 8-7. O0发酵过程中,起始温度为^°C,24小时温度升至30°C,30小时温度升至31 °C。
发酵周期为46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06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106mg/ ml,摩尔转化率为94. 79%。实施例3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5m3,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3mg/ml,接种量为30%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残糖降至20mg/ml时,开始流加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 200mg/L,流加过程控制山梨糖糖含量为20-2aiig/ml ;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在 6. 7-6. 8。发酵起始温度为,30小时温度升至30°C,36小时温度升至31 °C,发酵周期为 48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08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107mg/ml,摩尔转化率为95. 4%。实施例4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5m3,初始山梨糖糖浓度为25mg/ml,接种量为 30%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残糖降至20mg/ml时,开始流加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200mg/L,流加过程控制糖含量为20-2aiig/ml ;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在 6. 7-7. 0 ;30小时后控制在6. 8-7. 0。发酵过程中,起始温度为,30小时温度升至30°C,36小时温度升至31 °C,发酵周期为48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10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110mg/ml,摩尔转化率为96. 01%。实施例5140m3发酵罐中初始装液量为35m3,初始山梨糖糖浓度为23mg/ml,接种量为 30 % (大菌和小菌混合种子液),残糖降至22mg/ml时,开始流加山梨糖糖液,糖液的浓度为200mg/L,流加过程控制糖含量为20-2aiig/ml ;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在 6. 7-7. 0,32小时后控制在6. 8-7. O。发酵过程中,起始温度为,33小时温度升至30°C,38小时温度升至31°C,发酵周期为49小时,发酵终体积为110m3。经检测,发酵液中古龙酸含量为106mg/ml,摩尔转化率为95. 46%。
权利要求
1.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流加氢氧化钙控制PH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控制初始山梨糖浓度为 20-25mg/m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流加山梨糖,发酵液中山梨糖浓度控制在20-2ang/ml。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控制起始温度为 29°C, 24-38小时后将温度升至30-31°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6.7-7. 0。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为6.7-6. 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钙替代碳酸钠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一方面可以避免高浓度产物抑制产酸,利于发酵反应进程,使发酵终点古龙酸的含量达105-110mg/ml,糖酸转化率为94-96%,提高产酸浓度8-10%;另一方面可降低工艺难度,操作简单,后提取容易,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文档编号C12R1/01GK102242178SQ20111016968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李海燕, 李维理, 李荣杰, 穆晓玲, 符秀迪 申请人: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