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揉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2745发布日期:2019-11-19 19: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揉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揉糖机。



背景技术:

揉糖是糖果生产中的一道工序,即在提炼后的糖坯里加入适量的香精、色素、酸碱配料以及回收的硬糖块等,经过搓揉,使糖坯和各添加剂混合均匀,为下一步成型打好基础。因此,揉糖工序是评定糖果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工序。

目前,国内的食品厂、糖果长在揉糖这一道工序中,基本是人工操作,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易保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设计一款揉糖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压揉糖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压揉糖机,包括底座、转盘、传动轴、回转液压机构、揉糖机构,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大轴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上端,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揉糖机构,所述揉糖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水平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水平液压缸上的活塞杆、安装在活塞杆上的推铲,所述推铲的下表面与转盘的上表面紧贴,回转液压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所述底座内的液压缸体、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内的缸套、设置在所述缸套内的齿条、安装在所述齿条两端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一侧的弧形保护套、位于所述弧形保护套内的齿轮,所述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液压缸体左右两端设置有端盖,用于密封液压缸体。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油孔,所述油孔与所述液压缸体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揉糖机,设置水平液压缸和推铲,通过水平液压缸带动推铲进行来回动作,实现揉糖。活塞带动齿条在液压缸体内来回动作,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齿条通过传动轴带动转盘旋转,每次推铲揉完一次,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90度,实现多角度揉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效率高,揉一次糖,只需50秒,以重复揉糖4次计算,则一个循环为3分钟多一点,而人工操作需要20多分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质量可靠、产品一致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底座;2—回转液压机构;2a—液压缸体;2b—缸套;2c—端盖;2d—活塞;2e—齿条;2f—齿轮;2g—弧形保护套;2h—油孔;3—传动轴;4—转盘;5—水平液压缸;6—活塞杆;7—推铲;8—大轴承;9—液压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揉糖机,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转盘4、传动轴3、回转液压机构2以及揉糖机构,传动轴3的下端通过大轴承8竖直设置在底座1内,转盘4安装在传动轴3的上端,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揉糖机构,揉糖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水平液压缸5、安装在水平液压缸5上的活塞杆6、安装在活塞杆6上的推铲7,推铲7的下表面与转盘4的上表面紧贴,回转液压机构2包括横向安装在底座1内的液压缸体2a、设置在液压缸体2a内的缸套2b、设置在缸套2b内的齿条2e、安装在齿条2e两端的活塞2d、设置在液压缸体2a一侧的弧形保护套2g、位于弧形保护套2g内的齿轮2f,齿轮2f安装在传动轴3上,齿轮2f与齿条2e啮合,液压缸体左右两端设置有端盖2c,用于密封液压缸体2a。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液压缸5上设置有液压油管9,液压油管9接电动液压泵,电动液压泵提供动力源。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液压缸体2a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油孔2h,油孔2h与液压缸体2a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

工作时,糖坯和添加剂放入转盘4内,启动电动液压泵使水平液压缸5上的活塞杆6伸出,推动推铲9进行揉糖操作,转盘4内左右相对设置的推铲9形成揉糖的作用力,且相互挤压使揉作用力相互叠加,效果更好,完成一次揉糖,此次另外一个电动液压泵启动通过液压缸体2a右端的油孔2h向液压缸体2a内注入液压油,此时活塞2d在缸套2b内向左运动,齿条2e通过齿轮2f带动传动轴3顺时针旋转,传动轴3带动转盘4顺时针回转90度,重复一次揉糖操作,电动液压泵再通过液压缸体2a左端的油孔2h向液压缸体2a内注入液压油,此时活塞2d在缸套2b内向右运动,齿条2e通过齿轮2f带动传动轴3逆时针旋转,传动轴3带动转盘4逆时针回转90度。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