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现以奶为原料的发酵制品尤其是液体制品的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29198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27]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在至少两种加热方式中选择一种加热方式。所述加热方式尤其可通过预先制定的调节温度和/或通过预先制定的加热周期来区分。
[0028]根据一个有利的结构,所述主要壳体包括管状外主体,所述管状外主体抵靠在基部上并且承载限定所述内壁的内主体。该设置允许简化所述设备的结构。
[0029]有利地,所述控制面板由所述管状外主体承载。该设置允许简化所述设备的结构。
[0030]又有利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所述内壁承载的控制电路。该设置允许简化所述设备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31]通过研宄附图所示的以非限定性方式给出的实施例,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3]-图2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主要壳体的俯视图,
[0034]-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4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正视剖视图,
[0036]-图5是图1和4所示的设备的主要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0037]-图6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主要壳体的仰视图,其中主要壳体的基部被取下,
[0038]-图7是图1所示的设备的主要壳体的内壁的仰视图,主要壳体的基部和外壳被取下,
[0039]-图8是图1和4所示的设备的立体图,
[0040]-图9是图1、4和8所示的设备的立体图,其中主盖被取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图1至9所示的用于实现以奶为原料的发酵制品尤其是液体发酵制品的设备包括主要壳体1、可拆卸的筒4、内盖5、主盖6,所述主要壳体限定具有上开口 3的空腔2,所述可拆卸的筒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空腔2中,所述内盖与所述筒4配合,所述主盖与所述主要壳体I配合。所述筒4有利地具有加长的几何形状,该加长的几何形状被设置用于存放在冰箱门中。筒4的高度优选地大于筒4的最大宽度。筒4例如具有大约1.7升的有效容量。筒4和内盖5形成制品的壳,该壳被封闭用于容纳奶和酵母。
[0042]更具体地,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筒4具有喇叭口状上部7,如图1、4和9所示。内盖5接合在喇叭口状上部7的内部,如图4所示。内盖5还大致密封地关闭筒4。
[0043]在空腔2中就位的筒4超过主要壳体1,如图9所示。主盖6具有下环形边缘8,该下环形边缘围绕筒4的上部,如图4所示。
[0044]如图4更好示出地,主要壳体I具有外壳11和内壁12,外壳和内壁限定内室10。主要壳体I因此是具有双壁的壳体。内室10围绕空腔2且在空腔2的下方延伸。外壳11被主盖6关闭。内壁12在主盖6之下延伸,并且形成空腔2。
[0045]更具体地,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要壳体I包括管状外主体13,该管状外主体安置在基部14上。管状外主体13承载内主体15。内主体15抵靠在管状外主体13的上边缘16上。主盖6围绕空腔2抵靠在内主体15上。管状外主体13、基部14和内主体15的周边部分限定外壳11。内主体的中央部分15限定内壁12。基部14与管状外主体13和内主体15例如借助安装在螺杆容腔17,18中的螺杆组装在一起,螺杆容腔来自管状外主体13或内主体15。尤其地,来自内主体15的螺杆容腔18放置在来自基部14的槽19上。内室10因此被由螺杆容腔18和槽19形成的多个柱穿过。
[0046]内主体15、管状外主体13和基部14有利地由塑料材料制成,尤其由热塑材料制成。内主体15、管状外主体3和基部14例如由聚丙烯制成。
[0047]筒4、内盖5和外盖6有利地由塑料材料制成,尤其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筒4例如由Tr i tanTM制成,内盖5和外盖6例如由SAN制成。
[0048]如图4所示,内室10容纳加热装置20。具有双壁的主要壳体I形成内室10,内室与主盖6 —起限定被封闭的用于加热的壳,该壳有利于在空腔2中获得均匀的温度。加热装置20包括侧面加热机构21和下加热机构22。
[0049]侧面加热机构21由内壁12承载并且围绕空腔2。在附图示出的实施例中,侧面加热机构21包括至少一个侧面加热线24,该侧面加热线被设置在内室10中、在内壁12的外部。如图5更好示出地,侧面加热线24围绕内壁12螺旋地缠绕。侧面加热线24的螺旋是非拼接的(non jointives)。优选地,为了获得良好的均匀加热,侧面加热线24围绕内壁12螺旋地缠绕多圈,优选地缠绕至少3圈。有利地,内壁12具有至少一组构造41,该构造限定容腔42以便定位侧面加热线24。优选地,容腔42以规则的间隔被隔开。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壁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组构造41。每组构造41属于嵌装在内壁12的外部中的安装元件40。安装元件40沿着尤其竖直的方向延伸,并且优选的沿着竖直的或大致竖直的方向延伸。如图7更好示出地,每个安装元件40插入导轨43中,导轨形成在内壁12的外侧面上。每个安装元件40的一个端部由来自内壁12的肋44保持,每个安装元件40的另一个端部接合在内壁12的凹形构造45中。
[0050]侧面加热机构21包括热扩散膜25,该热扩散膜围绕内壁12而设置。热扩散膜25例如由围绕内主体15的外侧面的一个或多个自粘贴的铝片形成。如有需要,热扩散膜25可由多个部分实现,而不需要拼接。图6示出热扩散膜25的实施方式,该热扩散膜包括沿着尤其竖直的方向而设置的多个自粘贴的铝片,优选地在两个相邻的自粘贴的铝片之间具有重叠部分。热扩散膜25插设在内壁12和侧面加热线24之间。热扩散膜25布置在内壁12和每个安装元件40之间。作为变型例,热扩散膜25可在安装元件40之间延伸,同时在至少一个安装元件40处中断。
[0051]侧面加热机构21因此由表面侧面加热机构形成,该表面侧面加热机构允许空腔2、筒4和筒4的内容物的更好的加热均匀性。
[0052]侧面加热机构21包括另一个热扩散膜26,仅在图4中示出,该另一个热扩散膜围绕所述热扩散膜25而设置。侧面加热线24设置在所述热扩散膜25和所述另一个热扩散膜26之间。另一个热扩散膜26也可由一个或多个自粘贴的铝片形成,该一个或多个自粘贴的铝片设置在侧面加热线24上和所述热扩散膜25上,以便围绕内主体15的外侧面。所述另一个热扩散膜26覆盖一个或多个安装元件40的构造41。热扩散膜25和另一个热扩散膜26优选地彼此连接。
[005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面加热线24具有约1W每米的功率,然而大于或小于该值的功率也可被考虑。如有需要,多个侧面加热线24可围绕内壁12而设置。
[0054]下加热机构22与侧面加热机构21不同。下加热机构22设置在空腔2的底部之下。优选地,下加热机构22由内壁12承载。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下加热机构22包括至少一个由内壁12承载的下加热线27。因此,内壁12具有下肋28,下加热线27安装在所述下肋之间。下肋28允许保持下加热线27,并且还允许将下加热线27的热量扩散到内壁12的底部。更具体地,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下加热线27在内壁12之下曲折地安装,如图4和6所示。下肋28分布在内壁12的底部的中央部分的两侧。为了更好地看到图4和6中的下肋28,下加热线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