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9177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僵蚕50份、川考40份、白芷40份、当归40份、赤芍 40份、防风40份、生姜30份、樟脑10份、冰片10份、薄荷脑5份、麝香草酚5份。
[0058]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制成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9]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其中的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 赤芍、防风、生姜粉碎成粗粉,混匀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
[0060] 2、取上述混合药粉I,加入乙醇溶剂,乙醇溶剂体积:混合药粉总质量=1:1,单位: mL/g;所述乙醇溶剂体积分数85%;搅拌均匀后,密闭放置浸润2~3小时;然后将浸润后的 药粉分次均匀装入渗漉器,使松紧适宜;再打开渗漉器下口开关,慢慢从上部加入体积分数 85%的乙醇溶剂,当有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开关,继续加入所述乙醇溶剂至高出药粉面 3-5厘米,密闭放置浸渍48小时;然后,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为每小时流出液相当于渗漉 器有效容积的1/24为宜,并不断从上部添加所述乙醇溶剂,使乙醇溶剂保持高于药粉上表 面。收集渗漉液体积为混合药粉总质量的5倍量,停止渗漉。收集的渗漉液减压浓缩,回收乙 醇,控制浓缩温度50~8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0(50°C测,参考密度是水,下同) 的中药流浸膏,备用。
[0061] 3、取橡胶进行预处理,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薄片,然后与松香、氧化锌、凡士林、 羊毛脂进行混炼,得橡胶基质。
[0062] 4、取混炼后的橡胶基质,加入粉碎的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及步骤2制得的 中药流浸膏,精炼制成胶膏。
[0063] 5、取胶膏涂布在背衬布上,切段,盖衬(隔离层),切片,封装。
[0064]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中风的外用中药橡胶膏剂,原料的重量份组成如下:
[0065] 白附子60份、地龙60份、全蝎50份、僵蚕50份、川;50份、白芷40份、当归40份、赤芍 30份、防风30份、生姜30份、樟脑5份、冰片10份、薄荷脑10份、麝香草酚5份。
[0066] 所述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
[0067] 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其中的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考、白芷、当 归、赤芍、防风、生姜粉碎成粗粉,混匀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
[0068]步骤2、取混合药粉,加入混合药粉总质量1.5倍量的乙醇溶剂(乙醇体积:混合药 粉质量的比例单位为毫升/克),所述乙醇溶剂体积分数70%,搅拌均匀后,密闭放置浸润1 ~2小时;然后将浸润后的药粉分次均匀装入渗漉器,使松紧适宜;再打开渗漉器下口开关, 慢慢从上部加入体积分数70 %乙醇溶剂,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开关,继续加入所述乙 醇溶剂至高出药粉面5厘米,密闭放置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为每小时流 出液约相当于渗漉器有效容积的1/48为宜,并不断从上部添加所述乙醇溶剂,保持溶剂高 于药粉上表面。收集渗漉液体积为混合药粉总质量的6倍量;收集的渗漉液减压浓缩,回收 乙醇,控制浓缩温度50~85 °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8 (65 °C测)的中药流浸膏,备 用。
[0069]实施例3、一种治疗中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巴布膏剂),原料的重量份组份如下: [0070]白附子50份、地龙50份、全蝎60份、僵蚕60份、川考30份、白芷30份、当归30份、赤芍 40份、防风40份、生姜40份、樟脑10份、冰片5份、薄荷脑10份、麝香草酚5份。
[0071] 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制成巴布膏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72]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其中的白附子、地龙、全蝎、僵蚕、川芎、白芷、当归、 赤芍、防风、生姜粉碎成粗粉,混匀均匀,得混合药粉,备用;
[0073] 2、取所述混合药粉,加入混合药粉总质量1倍量的乙醇溶剂(乙醇体积:粗粉质量 的比例单位为毫升/克),所述乙醇溶剂体积分数80%,搅拌均匀后,密闭放置浸润2~3小 时;然后将浸润后的药粉分次均匀装入渗漉器,使松紧适宜;再打开渗漉器下口开关,慢慢 从上部加入体积分数80%乙醇溶剂,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开关,继续加入所述乙醇溶 剂至高出药粉面8厘米,密闭放置浸渍36小时后,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为每小时流出液 约相当于渗漉器有效容积的1/36为宜,并不断从上部添加所述乙醇溶剂,保持溶剂高于药 粉上表面。收集渗漉液体积为混合药粉总质量的5倍量;收集的渗漉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控制浓缩温度50~85 °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09 (65 °C测)的中药流浸膏,备用。 [0074] 3、取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聚维酮、甘油和微粉硅胶进行混炼,制 成均勾的巴布膏剂基质。
[0075] 4、取混炼后的巴布膏剂基质,加入粉碎的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草酚及步骤2制 得的中药流浸膏,精炼制成胶膏。
[0076] 5、取胶膏涂布在背衬布上,切段,盖衬(隔离层),切片,封装。
[0077]实验例1、皮肤试验
[0078]供试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3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 [0079] 1、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动物为家兔。
[0080]试验方法:取家兔24只(每个实施例的实验各用8只),体重2.0~2.3kg,罕痛用, 于给药前24小时将动物脊柱两侧去毛,每天给药两次,左侧给药区,右侧空白基质对照区, 连续7天,每天观察皮肤反应情况,仔细观察有无红斑、水肿、隆起、焦痂形成等,停药后再次 连续观察3天。
[0081 ]试验结果:家兔在连续给药7天,用药部位皮肤未见发红,未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 性症状,与空白基质对照区比较未见明显的差异性,所有家兔皮肤停药后72小时,也未见红 斑及水肿,也未见色素沉积等。家兔精神状态、活动、呼吸、摄食量、体重、外观、大、小便形状 及颜色、背毛、肤色等其它症状皆未见异常,鼻、眼、口腔亦无异常分泌物,证明供试药品无 皮肤刺激反应。
[0082] 2、皮肤过敏试验:试验动物为白色豚鼠。
[0083]取白色豚鼠,雌雄各半,体重290~320g,于给药前24小时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毛 脱掉。将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各组动物分别涂上受试物(第一组、 第二组及第三组分别为实施例1、2、3)、空白基质(第四组)、1%2.4_二硝基氯苯(第五组,阳 性对照组)隔2小时重复一次,6小时后用清水洗去涂敷物,所有动物皆分笼饲养,第7天、第 14天重复一次,于第28天激发试验,在试验动物脊柱的另一侧分别受试物、空白基质、0.1% 2.4-二硝基氯苯,6小时后去除涂敷物,即可观察皮肤过敏情况,之后于24小时、48小时、72 小时再次观察过敏反应情况,参照皮肤反应评分标准,观察有无红斑、水肿,动物站立情况、 是否有哮喘、休克等。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给药组(第一组、第二组及第三组)、空白基质(第 四组)无红斑、水肿、动物站立不稳、哮喘及休克等过敏反应,阳性对照组(第五组)致敏率达 100%,证明供试药品无皮肤过敏反应。
[0084] 实验例2、临床试验
[0085] 治疗方法:外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病人,贴敷于患侧相关穴位。贴敷前,将相关穴位 处用温水洗净或酒精消毒。
[0086] 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
[0087] 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0088] 2.急性起病;
[0089] 3.病发多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
[0090] 4.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0091]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即可确 定诊断,不具备以上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0092] 分期标准:
[0093] 1.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0094] 2.恢复期: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
[0095] 3.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0096]中风后遗症疗效评定标准:
[0097]采用计分法:着眼于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
[0098] -、计分方法:
[0099] 1.神志状态:神志清醒4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3分;神志迷蒙(嗜 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1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证)0分。
[0100] 2.语言表达:正常4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3分;说话成句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