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4554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印刷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印刷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墨或浆料等印刷方式是通过钢网或是丝网等在平面印刷表面上印刷的印刷方式。如果需要印刷的地方是在凹槽、碗杯的内表面,则无法利用钢网或丝网直接将油墨或浆料直接印刷在凹槽、碗杯的内表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模具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钢网或丝网直接将油墨或浆料直接印刷在凹槽、碗杯的内表面上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印刷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印刷模具,第一印刷模具设置有第一凹槽部,第一凹槽部的外轮廓与待印刷物的内腔相适配,且第一凹槽部的槽壁上开有第一图案通孔,开有第一图案通孔的槽壁与待印刷物的腔壁接触;第二印刷模具,第二印刷模具设置有第二凹槽部,第二凹槽部的槽壁上开有第二图案通孔,印刷过程中,第二凹槽部放置在第一凹槽部内,开有第二图案通孔的槽壁与开有第一图案通孔的槽壁接触,且第二图案通孔与第一图案通孔同轴设置。

可选地,第一凹槽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待印刷物的内腔深度。

可选地,第二凹槽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一凹槽部的槽深度。

可选地,第一图案通孔开在第一凹槽部的底壁上,第二图案通孔开在第二凹槽部的底壁上,印刷过程中,第一凹槽部的外壁面与待印刷物的腔壁之间具 有间隙。

可选地,第一图案通孔开在第一凹槽部的侧壁上,第二图案通孔开在第二凹槽部的侧壁上,印刷过程中,第二凹槽部的外壁与第一凹槽部的槽壁接触,且第二凹槽部相对于第一凹槽部可转动地放置。

可选地,第一印刷模具还设置有向远离第一凹槽部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操作檐。

可选地,第二印刷模具还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凹槽部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操作檐。

可选地,印刷模具结构还包括刮料板。

本实用新型中,该印刷模具结构通过第一印刷模具上的第一图案通孔和第二印刷模具上的第二图案通孔,将印刷用的印刷材料通过同轴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图案通孔和第二图案通孔直接印刷在待印刷物的凹腔的内壁上,方便快捷,并有利于大批量地进行印刷工作,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丝网印刷工艺无法对凹腔的内壁进行印刷的技术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模具结构的实施例的在待印刷物的腔内放置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模具结构的实施例的填充好印刷材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模具结构的实施例的操作第一印刷模具和第二印刷模具进行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模具结构的实施例的抬升第一印刷模具和第二印刷模具以完成印刷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0、第一印刷模具;11、第一凹槽部;12、第一图案通孔;

13、第一辅助操作檐;20、第二印刷模具;21、第二凹槽部;

22、第二图案通孔;23、第二辅助操作檐;30、刮料板;

40、印刷材料;100、待印刷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解释说明:图1至图4中的箭头表示工作人员操作图中相应的部件移动的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表示工作人员操作刮料板40的移动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印刷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印刷模具10和第二印刷模具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印刷模具10设置有第一凹槽部11,第一凹槽部11的外轮廓与待印刷物100的内腔相适配,且第一凹槽部11的槽壁上开有第一图案通孔12,开有第一图案通孔12的槽壁与待印刷物100的腔壁接触,第二印刷模具20设置有第二凹槽部21,第二凹槽部21的槽壁上开有第二图案通孔22,印刷过程中,第二凹槽部21放置在第一凹槽部11内,开有第二图案通孔22的槽壁与开有第一图案通孔12的槽壁接触,且第二图案通孔22与第一图案通孔12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待印刷物100的凹腔的腔壁是指例如凹槽、碗杯的凹腔的内表面。

该印刷模具结构通过第一印刷模具10上的第一图案通孔12和第二印刷模具20上的第二图案通孔22,将印刷用的印刷材料40通过同轴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图案通孔12和第二图案通孔22直接印刷在待印刷物100的凹腔的内壁上,方便快捷,并有利于大批量地进行印刷工作,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丝网印刷工艺无法对凹腔的内壁进行印刷的技术缺失。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部11的外轮廓与待印刷物100的内腔相适配,具体地说,就是当待印刷物100需要印刷的凹腔内壁的底部为平底时,第一凹槽部11的底部也为平底,当待印刷物100需要印刷的凹腔侧壁为直壁时,第一凹槽部11的侧壁也为直壁。

当需要对待印刷物100的凹腔的底部内壁进行印刷时,为了确保第一印刷模具10的第一凹槽部11的槽底能够与该凹腔的底部内壁相接触,因此,第一凹槽部11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待印刷物100的内腔深度。同样地为了确保第二凹槽部22的底部与第一凹槽部12的底部相接触,因此第二凹槽部21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一凹槽部11的槽深度。

在印刷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该印刷模具结构进行相应的印刷操作,因此第一印刷模具10还设置有向远离第一凹槽部1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操作檐13。同样地,第二印刷模具20还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凹槽部2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操作檐23。

在本实施例的印刷模具结构中,其还包括刮料板30,通过该刮料板30在印刷的过程对印刷材料40进行填充,可以达到平整印刷材料40并提供工作人员的填充工作效率。

当针对待印刷物100的凹腔的底部进行印刷时,第一图案通孔12开在第一凹槽部11的底壁上,第二图案通孔22开在第二凹槽部21的底壁上,印刷过程中,第一凹槽部11的外壁面与待印刷物100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人员通过刮料板30将印刷材料填充进第二凹槽部21的凹槽内,然后印刷材料40进入第二图案通孔22和第一图案通孔21后与待印刷物100 的腔壁接触,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凹槽部11的外壁面与待印刷物100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工作人员可以在保持第一凹槽部11的底部与凹腔底壁接触的前提下,即可以通过第一辅助操作檐13固定第一印刷模具10保持不动,移动第二印刷模具20使第二图案通孔22与第一图案通孔12相互错开,在将该印刷模具结构上提,则印刷材料40被印刷在凹腔的底壁上。

当针对待印刷物100的凹腔的侧壁进行印刷时,第一图案通孔12开在第一凹槽部11的侧壁上,第二图案通孔22开在第二凹槽部21的侧壁上,印刷过程中,第二凹槽部11的外壁与第一凹槽部11的槽壁接触,且第二凹槽部11相对于第一凹槽部21可转动地放置。工作人员通过刮料板30将印刷材料填充进第二凹槽部21的凹槽内,然后印刷材料40进入第二图案通孔22和第一图案通孔21后与待印刷物100的腔壁接触,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辅助操作檐13固定第一印刷模具10保持不动,并操作第二辅助操作檐23使第二印刷模具20相对于第一印刷模具10转动,使得第二图案通孔22与第一图案通孔12相互错开,在将该印刷模具结构上提,则印刷材料40被印刷在凹腔的侧壁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