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25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组装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组装是将齿轮轴与齿轮板进行铆合。现有此类工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压平整度、垂直度达不到产品工艺要求,另外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过后,所测试出来的拉拔力同样满足不了要求,进而影响后续输入输出齿轮间的有效传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包括有上、下模座、导向机构和驱动上模座沿所述导向机构上下移动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的缓冲块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多个铆头,所述的多个铆头分别对应延伸到所述多个通孔中;所述的下模座上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上安装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轴孔,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

所述的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高于所述多个铆头0.5mm。

所述的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上放置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两侧折边分别对应卡在所述定位板两侧的定位槽中。

所述的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轴孔中分别插装有齿轮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机借助两侧导向机构,齿轮轴安放在定位件中,齿轮板在置于齿轮轴之上同时定位好,将上模座组件与下模座组件配合,稳定供给的压力将二者平整铆压,保证产品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要求,方便后续的再次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和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和齿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电机齿轮轴与齿轮板铆合工装,包括有上、下模座1、2、导向机构3和驱动上模座1沿导向机构3上下移动的压机,上模座1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4,上固定板4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块5,缓冲块5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上固定板4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多个铆头6,多个铆头6分别对应延伸到多个通孔中;下模座1上安装有下固定板7,下固定板7上安装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上分别设有多个轴孔9,定位板8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10。

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5高于多个铆头6约0.5mm。

定位板8上放置有齿轮板11,齿轮板11的两侧折边分别对应卡在定位板8两侧的定位槽10中。

多个轴孔9中分别插装有齿轮轴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将齿轮板11放置到定位板8上,同时使其两侧的折边分别对应卡在定位板8两侧的定位槽10中,然后将齿轮轴12分别插装到多个轴孔9中。

然后,压机驱动上模座1沿导向机构3向下移动,多个铆头6将齿轮板11与齿轮轴12铆合在一起,在铆合过程中,由于缓冲块5高于多个铆头6约0.5mm,因此在上模座1下压时,缓冲块5首先接触并预压齿轮板11,从而保证了齿轮板11在与齿轮轴12铆合时水平完全铆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