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及其熔模铸造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975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简称球铁)是钢铁产业中的主要基础材料之一,被广泛而大量地用于制造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等要求较高的零件,如通用机械、起重、农业、汽车、铸造、纺织、机床、电力、石化、船舶零件等,主要形态和类型为液压壳体、泵体、管道、阀体、缸体、轮毂、轴件、球连接、传动件、悬挂件、钩扣件、导流件、转向件等;在汽车工业中,钢铁材料的用量占汽车用材总量的60~70%,其中的三分之二以上又是球铁类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的进程中,球铁产品正在不断的被替代。

在“以铝代钢”的技术升级中,为了充分发挥铝合金以“轻”为代表的系列优越特性,必须先使其在“强”的方面有长足发展,同时不能有不可接受的制造成本增量,才能大大拓展其使用领域。这就要求必须在铝合金新材料设计上首先取得突破。

从材料制备的方法审视,由于材料特征是由承载着该特征的功能性微观物相组合贡献出来的,因此获得良好的功能性物相组合,例如高强度、高熔点、高塑性、高硬度、耐腐蚀等,是各种制备方法追求的最终结果,从而,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设计与其制备技术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简言之,是一种原子如何结合成所需的“物相分子”的关系,即材料的物相可以看成是一种分子结构。配方元素的混合熔炼和铸造结晶,是熔铸法形成材料物相分子组合结构的主要决定性环节,在熔铸过程中,固溶体晶粒和晶界的金属间化合物分子物相决定了合金的晶态组合(亚微米级颗粒:尺度10~300μm左右),后续热处理或者冷作硬化则是对晶态组合框架下微细结构(微米级颗粒:尺度1~30μm左右)乃至更加微观的精微结构(亚纳米级或次微米级质点:尺度10nm~<1μm)进行调整和完善,这种调整和完善的程度和范围,在公知技术和传统观念中,认为主要由合金化学成分所处的合金相图区域给定的物相组合决定,但是,合金相图没有给出其它微量元素的添加和排除产生的影响,更不具备预测添加和排除其它微量元素对物相影响的指导性。借鉴合金溶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熔体结构,比如保护膜的覆盖,造渣剂、精炼剂或变质剂的添加,除气除渣净化等,是改善合金晶态组合、微细结构乃至更加微观的精微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这些手段,由于是从制备合金的过程中摸索积累得来,因此常常被看作为“制备工艺”而不是“成分设计”的一部分。

在工程应用上,铝合金固溶体晶粒的大小和状态,以及分布在晶界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大小形态,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粗大的平面晶、树枝晶、柱状晶等不规则晶体和分布在晶界的粗大的脆硬性金属间化合物,能够把合金好的微细结构和精微结构对基体的强韧性贡献全部抵消掉,因为这些粗大晶粒遵从的成长规律是缘于铸造型腔的型壁生核、自外向液体内部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造成了合金的成分偏析、结晶粗大单向、宏观性能不均匀的缺陷,从而成为合金的一些常见缺陷,如针孔、气孔、缩孔、缩松、偏析、粗大固溶体、高硬度化合物、裂纹等的根源。目前采用的常规变质手段和细化晶粒的手段,如添加铝钛硼或铝钛碳中间合金,最好的效果只能使平均晶粒度细化到120~150微米,而枝晶的形态往往没有根本的转变,这是合金力学性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因为对铝合金来说,获得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的途径,只有晶粒的细化和圆整化;热处理工艺的调整,在晶态结构已经确定的状态下,只能使强度或韧性一个方面获得优化。因此,如何进一步细化和圆整合金的平均晶粒度,是产业界始终追求的目标。

通过对铝铜锰系(Al-Cu-Mn)合金最高达0.08nm的极高分辨率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精微选区分析,获得了建立在原子尺度上的各种物相结构、原子分辨和化学元素分布。证实其中存在一系列强化相,包括众所周知的Al-Cu二元亚稳相(GP区、θ"、θ')、新的盘片相和平衡相θ(Al2Cu);其中在基体晶粒内部,新发现一种棒叉状(T+θH)组合相,该组合相的主干部分T相是Al-Cu-Mn三元相,分子结构式Al20Cu2Mn3,分子物相特征是直径约100nm、长度约600~1000nm呈棒轴状且其(010)面与铝合金基体的{010}面共格;而T相周围附着生长了尺寸较大(厚度约20nm、长约50nm)的Al-Cu二元次生相,由于该次生相与基体中其它Al-Cu亚稳相(GP区、θ"、θ'或者其它盘片相)比较,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厚度比其它Al-Cu亚稳相厚得多,因此本发明称之为θH相,其分子结构式AlxCu(x可能小于2),是一种富Cu分子。

GP区、θ"、θ'或者其它盘片状的二元Al-Cu亚稳相对合金强度的贡献特点属于位错切过质点方式,其特点是盘片长得越大,切过越困难,因此对强度的贡献也越大,但是,当盘片大到一定程度(直径超过150nm而厚度只有1~3nm),其晶格点阵与基体晶格点阵的失配度过高,就不再能与基体保持完全共格,而逐渐显出脆性相的特征。因此,既要保持共格又有最大的失配应力场以发挥最大阻碍位错滑移能力,二元Al-Cu各亚稳相质点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它对基体的延伸率保持较大的贡献,这是以前乃至今后材料设计始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铝合金刹车泵壳体在公开文献中还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添加路易斯酸碱对,以有效催生临界晶核(得到等轴晶),使合金在凝固之前获得最佳的分子物相组合结构((T+θH)组合相),促使合金晶态优化,使铝合金基材实现450MPa及更高的强度等级,从而达到生产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制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主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锶Sr:0.005-0.02%, 锰Mn:≤2%,镉Cd:0.05%~0.5%,铜Cu0.5~3%且Cu≥1.5Mn;路易斯酸碱对总量7.0%~9.0%,合金平均晶粒度<120微米,余量为铝Al。

所述的合金晶粒为等轴晶。

所述的合金晶粒内亚纳米(T+θH)组合相数量达到≥1个/平方微米。

所述路易斯酸碱对为金属与配体结合而成的正、负离子体、主族类元素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混合。

所述的金属与配体结合而成的正离子体、负离子体为异硫氰合铁正离子体[Fe(NCS)]2+

所述路易斯酸碱对,按元素添加量占Al基体重量百分比,范围为:Si7.2-8.8%,Mg0.4-0.7%,Ti0.1-0.2%,B0.01-0.03%,[Fe(NCS)]2+≤0.04%。

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前述路易斯酸碱对、元素比例范围内,选定一组物质组合,确定重量比,根据需要配制的合金总量,推算出所需的每种物料的重量;

(2)往熔炼炉中加入铝锭或熔融铝液,加热并在700℃以上保温;

(3)加入锰Mn、镉Cd、铜Cu和锶Sr,搅拌,加入选定的路易斯酸碱对,或者加入选定的路易斯酸碱对组合,搅拌均匀;

(4)然后对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5)精炼后除渣、静置、取样分析合金化学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化学成分至规定的偏差范围内;调温至650℃以上,合金液出炉,在线除气、除渣;

(6)熔模铸造:在由易熔材料制成的模样上涂敷耐火材料形成型壳,熔出模样,注入液态金属冷却后,获得铸件的方法。

所述熔模铸造,步骤如下:

①过滤后可浇注铸造;

②铸造前用压缩空气将模具型腔吹干净;

③采取人工浇注,用浇包从炉内舀取合金液倒入模具浇口通过内浇道充满型腔;自然冷却或强冷;

④开模取出产品,自然冷却,清理、打磨;

⑤外观质量检测:毛坯铸件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之前,应清理干净平整,非加工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铸件表面齐平;

⑥内部质量检测;

⑦固溶处理:将铸件完成粗加工和内外质量检测的毛坯送入固溶炉,进行560℃以下固溶处理,保温完成后立刻淬火,使用水冷或油冷;

⑧时效强化:将完成固溶处理的铸件送入时效炉进行时效强化处理,在230℃以下时效强化,保温后,出炉自然冷却;

⑨取样分析测试验证;

⑩实用性能验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把路易斯酸碱理论所指向的、能在铝合金熔体中发生分子解体或有助于次纳米区域内(即小于1纳米的范围)物相分子结构优化的“酸碱对”物质,应用于熔体纳米尺度范围的精细结构调整,是本发明的最主要的创造性技术手段。

通过运用路易斯酸碱理论,使有关路易斯酸碱对承载的微量元素的添加和排除,在铝合金熔体环境发生分子解体和转化,以提供熔体超精细微区内(0.1nm~10nm尺度范围)的充分扰动和激活效应,达到催生临界晶核大量形成,使合金晶粒度得到进一步细化,形态更加圆整;同时优化微细区域(微米级:尺度1~30μm左右)和精微区域(亚纳米级或次微米级质点:尺度10nm~<1μm)的物相分子组合结构,增加(T+θH)组合相在合金基体中的含量,是本发明解决的合金强化的机理问题。

由于(T+θH)组合相的发现,在铝合金强化设计时,就可以通过增加(T+θH)组合相,使铝合金材料的基体强度获得大的提升,在屈服强度在400~600MPa之间得到良好控制,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工程应用问题,即替代系列球铁材料和制品。

按照路易斯酸碱理论,酸是任意可以接受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碱是可以给出电子的分子或离子,酸碱之间的化合以共价键相结合,并不发生电子转移。在本发明中,根据理论阐述,从实际应用角度,可作如下理解:

本发明前述金属与配体结合而成的正、负离子体、主族类元素,由于其离子或分子结构中的金属原子或离子是电子受体,为路易斯酸,而其配体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是电子给予体,为路易斯碱,整个离子或分子则组成了路易斯“酸碱对”。

正离子体和负离子体作为路易斯“酸碱对”,对合金晶粒细化具有普通物质无法实现的优异效果,这是由于:这些离子体在常温下与正常的物质分子一样能稳定存在,而在铝合金熔体这样的高温酸碱环境中发生分子解体,生成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由于是分子解体,故而是一种次纳米范围的原子组合结构的“散架”,其配体部分以气态排放出来,释放出来的核心金属离子则重新选择结合其它原子。

这种发生在铝合金熔体中的解体和重构,与普通的物质溶解不同,因为:①高温下分解释放的气态物质形成的初始气泡只有一个分子大小(小于1nm,即次纳米级),比表面积最大,具有极强的活性和纳米范围的扰动能力,正处于结晶临界晶核形成的尺寸范围,由此而造成的熔体超精微区内原子的能量起伏、结构起伏和浓度起伏等状态起伏都带有极强的突变特征,促使邻近的更多原子跨越结晶势垒,故而特别有利于临界晶核的大量形成,对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反应的催化和合金组织晶粒细化都产生了优于普通变质剂如铝钛硼的好作用;同时正、负离子体这种在次纳米范围的超精微区内扰动和激活效应,是常规外加净化气体形成的气泡(直径大于0.5mm)无法实现的;②分解释放的金属原子或正离子具有比配体更小的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对周围原子的扰动和激活效应更强,造成的超精微区状态起伏更加显著,对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反应催化和合金基体组织晶粒细化作用也更强;③酸碱对在高温熔体中的分裂和重构增强了质点在微区的分散和扩散速度,不会象普通金属或添加剂那样造成团簇化,而有效地抑制了因添加剂造成的合金成分偏析以及大颗粒质点的聚集和长大,这能有效解决常规晶粒细化剂在结晶过程中粗大化的倾向,例如可防止钛Ti和稀土相的粗化;④配体气泡还可以发生次生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后随从净化气体排出熔体(比如生成CO2、CH4、N2、NH3或H2S)或进入熔渣(比如Al2O3、Al(HO)3或Al4C3),这种净化作用,能够以最稳定的固态或气态物质,把溶解在熔体中的H和氧化物杂质吸收和分解,从而其净化作用比常规的气体净化方式效果更好。这就是正、负离子体作为路易斯酸碱对的添加和排除,在铝合金熔体环境发生分子解体、酸碱转化和超精微区内原子重构,以提供熔体超精微区内的充分扰动和激活效应,达到催生临界晶核大量生成和抑制晶粒长大作用,并实现更好净化效果的机理。通过这种机理,使基体结晶状态普遍成为等轴晶,晶粒度平均小于120μm,进一步的优化效果可达到晶粒度平均在50~100μm。这种效果,是单纯使用铝钛硼和铝钛碳等常规晶粒细化剂以及常规的气体净化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在合金熔体中,不同金属原子或离子的接近,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能级分裂发生热化学反应(不发生电子转移)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模式,由于形成了不同于基体晶态的分子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故而也适用路易斯酸碱理论。比如在金属间化合物分子AlxCu和Al20Cu2Mn3中,根据电负性大小,可知Al比Cu、Mn更容易失去电子,因此,Al是路易斯碱,Cu、Mn是路易斯酸,AlxCu和Al20Cu2Mn3都可以看成路易斯“酸碱对”。当加入熔体中的外来路易斯酸碱对分解时,与基体存在界面能差的金属间化合物前驱体显然也受到扰动和激活而发生结构起伏,产生更多的临界晶核,使(T+θH)组合相在合金中的浓度和平均分布密度,使之达到1个/[μm]2以上,这就是路易斯酸碱对在纳米尺度的扰动和激活效应能够增加亚纳米级质点(T+θH)组合相和纳米级质点GP区、θ"、θ'系列强化相的机理。

对铝合金熔体来说,金属的硼化物如硼化钼MoB(或MoB2)、金属的碳化物如碳化钛TiC、金属的氮化物如氮化钨WN2,或者金属的硼碳氮的复合化合物如碳化硼B4C、铝钛氮AlTiN或铝铬氮AlCrN,其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有路易斯酸碱对的特征,这些在标准状态下十分稳定且耐热性特别好的物质,当以纳米态粉末分散地吹送入熔体之后,由于高温、富电子和非常大的比表面积,产生的界面能足以引起物质分子发生极化变形乃至歧化分解,也会在纳米范围引起扰动和激活效应,因此,金属的硼化物、金属的碳化物、金属的氮化物或者金属的硼碳氮的复合化合物,也可以归于“路易斯酸碱对”。

综上,本发明所述路易斯酸碱对,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包括所述路易斯酸碱对为金属与配体结合而成的正、负离子体、主族类元素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配方设计作为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使合金的晶态组合实现平均晶粒度<120微米的等轴晶前提下,还可实现合金晶粒内部(T+θH)组合相数量在1个/[μm]2以上。因此,主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锶Sr:0.005-0.02%, 锰Mn:≤2%,镉Cd:0.05%~0.5%,铜Cu0.5~3%且Cu≥1.5Mn;路易斯酸碱对总量7.0%~9.0%,合金平均晶粒度<120微米,余量为铝Al。锶Sr的加入,起到细化共晶硅的作用,实现了“球化”目的,提高了刹车泵壳体的耐磨性。

根据材料强化理论——位错对质点的绕过和切过理论,材料的破坏过程首先是其中大颗粒质点的集中受力,然后是次一级的较小颗粒质点集中受力,然后是更小颗粒的质点受力,以次类推;当发生破坏时,综合抗力最弱的质点先破坏,综合抗力最强的质点最后破坏,只有当所有的颗粒都抵抗不住时,材料才发生宏观的破坏。

由于(T+θH)组合相与各级Al-Cu二元弥散相θ′、θ″、GPI区依次分别具有次微米级、亚纳米级和纳米级的晶格畸变作用,只要如本发明技术方案把基体中(T+θH)组合相的数量和分布密度提高,就能实现与Al-Cu二元弥散相在大小、数量和分布状态方面搭配相对均匀、结构紧凑,则其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最强晶格畸变应力场(最大点阵失配度),同时又与基体整体完全共格或半共格,因此在整个晶粒三维空间中形成了一个立体弹塑性网阵,在整个晶粒内部产生了类似“钢筋混凝土”对建筑物结构增强作用的层级式强化结构(以下简称“类砼强化结构”),大大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这种在晶粒尺度范围内均匀分布的超弹塑性张力结构具有能够有效调动尽可能多的质点共同参与抵抗、分摊和吸收外部冲击动量(动静载荷)的能力,从而微观上具有强大的抗疲劳特性,在宏观上具有高强、高韧、高硬“三高统一”的特征,这种“类砼强化结构”与钢铁材料类的球墨铸铁中只有球状石墨与铁基体两种平行结构、且晶粒度须从15~500μm之间变化以获得强硬度与韧性不可共同提高(一方的提高以降低另一方为前提)的基体特性相比较,显然具有更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所以,(T+θH)组合相的主干T相大大提高了合金的耐热性和热强度;而(T+θH)组合相数量和分布密度的提高,则同时提升了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当7.0%<Si<9.0%时,铜Cu的优选范围为0.5%<Cu<3%且Cu≥1.5Mn,仍可满足基体等轴晶且平均晶粒度小于120μm,合金晶粒内亚纳米(T+θH)组合相数量达到≥1个/平方微米。

从前述可知,多样性的路易斯酸碱对,在铝合金中因具有纳米尺度超精微区域的分解、扰动、活化、重构和排除效应,从而使合金在凝固之前能够获得最大的分子物相组合结构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建立了一种从精微结构(亚纳米级或次微米级质点:尺度10nm~<1μm)到微细结构(微米级颗粒:尺度1~10μm左右)再到晶态组合(亚微米级颗粒:尺度10~100μm左右)的层级化自我调整和完善通道,从而一方面解决了合金相图理论无法解决的熔体结构和凝固组织结构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对铝合金精炼、变质、除渣、除气等常规技术手段无法达到的亚微米态以下微观领域,对铝合金的创新设计和以铝代钢、以轻强结构普遍替代钢铁重强结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产业价值。

另外,由于路易斯酸碱对能够提供给合金熔体更大的异类物质浓度,因此增大了熔体结晶过程的成分过冷度,导致晶核在更强结晶动力下快速越过临界尺寸,而在过冷的液体中自由成核和生长,形成具有各向同性和形状更接近于球形的等轴晶粒;由于等轴晶的这种缘于液体内部自由生长的内生机制,改变了平面晶、树枝晶、柱状晶等不规则晶体缘于铸造型腔的型壁生核、自外向液体内部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因此避免或减轻了合金的成分偏析、结晶粗大单向、宏观性能不均匀的缺陷,从而有效避免或减轻了合金的一些常见缺陷,如针孔、气孔、缩孔、缩松、偏析、粗大固溶体、高硬度化合物、裂纹等。

路易斯酸碱对优化熔体结构的特性,能抑制大颗粒的形成,从而有效解决晶粒细化剂粗大化的倾向,例如可防止钛Ti和稀土相粗化;对211Z合金常见的缺陷,包括针孔、气孔、缩孔、缩松、偏析、粗大固溶体、高硬度化合物、夹杂(渣)、冷隔、冷豆、裂纹、变质缺陷、固溶不足和过烧等,可以从合金的冶金组织和结晶组织上给予最大程度的预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示和说明,第二部分为具体实施例。

第一部分:提示和说明

一种替代QT450汽车刹车泵壳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前述路易斯酸碱对、元素比例范围内,选定一组物质组合,确定重量比,根据需要配制的合金总量,推算出所需的每种物料的重量;

(2)往熔炼炉中加入铝锭或熔融铝液,加热并在700℃以上保温;

(3)加入锰Mn、镉Cd、铜Cu和锶Sr,搅拌,加入选定的路易斯酸碱对,或者加入选定的路易斯酸碱对组合,搅拌均匀;

(4)然后对上述合金熔体进行炉内精炼;

(5)精炼后除渣、静置、取样分析合金化学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化学成分至规定的偏差范围内;调温至650℃以上,合金液出炉,在线除气、除渣;

(6)熔模铸造:在由易熔材料制成的模样上涂敷耐火材料形成型壳,熔出模样,注入液态金属冷却后,获得铸件的方法。

所述熔模铸造,步骤如下:

①过滤后可浇注铸造;

②铸造前用压缩空气将模具型腔吹干净;

③采取人工浇注,用浇包从炉内舀取合金液倒入模具浇口通过内浇道充满型腔;自然冷却或强冷;

④开模取出产品,自然冷却,清理、打磨;

⑤外观质量检测:毛坯铸件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之前,应清理干净平整,非加工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铸件表面齐平;

⑥内部质量检测;

⑦固溶处理:将铸件完成粗加工和内外质量检测的毛坯送入固溶炉,进行560℃以下固溶处理,保温完成后立刻淬火,使用水冷或油冷;

⑧时效强化:将完成固溶处理的铸件送入时效炉进行时效强化处理,在230℃以下时效强化,保温后,出炉自然冷却;

⑨取样分析测试验证;

⑩实用性能验证。

第二部分: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一种替代QT450的铝合金汽车刹车泵壳体材料组分重量百分比为:Cu:0.6%,Mn:0.01%,Cd:0.03%, Si:7.5%,Mg:0.5%,Ti:0.13%,B:0.015%,[Fe(NCS)]2+:0.02,Sr:0.01%;

2、生产流程:配蜡→铸蜡模→制壳→脱蜡→型壳焙烧→熔炼→精炼→静置→浇注→凝固→开模→固溶→时效;

3、铸蜡模:压射蜡温>100℃,压射压力<1MPa,保压时间>100s,冷却水温>10℃;

4、制壳:将蜡模浸入硅酸乙酯或硅酸钠的复合溶液中,然后撒上<100目的石英砂、二氧化硅晶体等,并在<50℃干燥>10h;

5、脱蜡:脱蜡压力>1MPa,脱蜡温度<200℃,脱蜡时间<50min;

6、型壳焙烧: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50min;

7、浇注温度:>680℃;

8、充型时间:<15s;

9、凝固时间:<10min;

10、热处理状态:T7-固溶加过时效;

11、铸件微观结构指标:金相组织为等轴晶,平均晶粒度80~110μm,晶粒内(T+θH)组合相数量1~2个/[μm]2

12、铸件机械性能:抗力强度490Mpa, 屈服强度460Mpa, 断后延伸率6%,布氏硬度155。

实施例2

1、一种替代QT450的铝合金汽车刹车泵壳体材料组分重量百分比为:Cu:0.7%,Mn:0.01%,Cd:0.04%,Si:8.5%,Mg:0.6%,Ti:0.17%,B:0.025%,[Fe(NCS)]2+:0.03,Sr:0.02%;

2、具体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3、铸件微观结构指标:金相组织为等轴晶,平均晶粒度80~110μm,晶粒内(T+θH)组合相数量1~1.5个/[μm]2

4、铸件机械性能:抗力强度480Mpa, 屈服强度450Mpa, 断后延伸率5%,布氏硬度150。

实施例3

1、一种替代QT450的铝合金汽车刹车泵壳体材料组分重量百分比为:Cu:2%,Mn:0.01%,Cd:0.04%,[Fe(NCS)]2+:0.038%,Sr:0.02%;

2、具体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3、铸件微观结构指标:金相组织为等轴晶,平均晶粒度80~110μm,晶粒内(T+θH)组合相数量1~2个/[μm]2

4、铸件机械性能:抗力强度490Mpa, 屈服强度460Mpa, 断后延伸率5%,布氏硬度15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