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_4

文档序号:9245843阅读:来源:国知局
[0124]S3、将步骤S2中所述第一粮糟出甑,加入23kg的7°C的水,扬冷后加入9kg的大曲 和0. 25kg的干酵母,控制入池温度17°C,进行大渣发酵26天;
[0125]S4、取发酵后的所述大渣,加入7kg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馏1. 8h,固液分离得 到大渣酒以及第二粮糟,备用;
[0126]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第二粮糟出甑,并加入17kg的3°C的水,扬冷后加入7kg 的大曲和0. 08kg的酵母,控制入池温度为17°C进行二渣发酵27天;
[0127] S6、取发酵后的所得二渣,加入8kg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馏1. 8h,分离液体得 到二渣酒;
[0128]S7、取所述大渣酒和所述二渣酒勾兑,即得。
[0129] 实施例9
[0130]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5Kg,高粱为95kg。
[0131]实施例10
[0132]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20Kg,高粱为80kg。。
[0133] 实施例11
[0134]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30kg,高粱为70kg。
[0135] 实施例12
[0136]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40kg,高粱为60kg。
[0137] 实施例13
[0138]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50kg,高粱为50kg。
[0139] 实施例14
[0140]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60kg,高粱为40kg。
[0141] 对照例1
[0142]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100kg,高粱为0kg。
[0143] 对照例2
[0144] 本实施例所述绿茶酒的制备同实施例3中各个步骤的参数均相同,其区别仅在 于,步骤S2中绿茶为0kg,高粱为100kg。
[014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 取采摘的茶叶鲜叶依次经摊晾、杀青、揉捻和炒制步骤制得绿茶,具体如下,将所述 鲜叶摊瞭至所述鲜叶中的水分降至65~75%,然后将所述鲜叶进行杀青,控制所述杀青的 温度为290-3KTC,先闷杀2-4min,然后透炒3-5min,揉捻所述鲜叶呈条状,进行炒制,得到 所述绿茶,备用; 52、 将所述绿茶进行升温加热50-70min,温度控制在90-110°C内呈梯度变化,然后按 照所述绿茶占8-15wt%、高粱占85-92wt%的比例取所述绿茶和所述高粱为原料,混匀后 粉碎或粉碎后混匀; 再加入占所述绿茶和所述高粱混合物总重量40-50wt %的80-100°C的水进行润糁处 理13-15h后,进行装甑蒸料70-100min,所述蒸料温度控制在70-100°C内呈梯度变化,得到 第一粮糟; 53、 将步骤S2中所述第一粮糟出甑,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20-24wt%的5-10°C的 水,扬冷后加入占原料总重量的8-10wt %的大曲和0. 2-0. 3wt %的干酵母,控制入池温度 14-20°C,进行大渣发酵25-28天; 54、 取发酵后的所述大渣,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5-lOwt%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 馏I. 5-2h,固液分离得到大渣酒以及第二粮糟,即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 取采摘的新鲜茶叶依次经摊晾、杀青、揉捻和炒制步骤制得绿茶,具体如下,将所述 鲜叶摊晾至所述鲜叶中的水分降至70 %,然后将所述鲜叶进行杀青,控制所述杀青的温度 为300°C,先闷杀3min,然后透炒4min,揉捻所述鲜叶呈条状,进行炒制,得到所述绿茶,备 用; 52、 将所述绿茶进行升温加热50-70min,温度控制在90-110°C内呈梯度变化,然后按 照所述绿茶占l〇_12wt %、高粱占88-90wt %的比例取所述绿茶和所述高粱为原料,混匀后 粉碎或粉碎后混匀; 再加入占所述绿茶和所述高粱混合物总重量43-47wt %的90-100°C的水进行润糁处 理13-15h后,进行装甑蒸料70-100min,所述蒸料温度控制在70-100°C内呈梯度变化,得到 第一粮糟; 53、 将步骤S2中所述第一粮糟出甑,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22-23wt%的7-8°C的水, 扬冷后加入占原料总重量的9wt%的大曲和0. 25wt%的干酵母,控制入池温度17°C,进行 大渣发酵26-27天; 54、 取发酵后的所述大渣,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7-8wt%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馏 I. 8h,固液分离得到大渣酒以及第二粮糟,即得。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 括: 55、 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第二粮糟出甑,并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15-20wt%的0-5°C 的水,扬冷后加入占原料总重量6-8wt %的大曲和0.06-0.1 wt %的干酵母,控制入池温度 为14-20°C进行二渣发酵25-28天; 56、 取发酵后的所得二渣,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5-lOwt%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 馏I. 5-2h,分离液体得到二渣酒; S7、取所述大渣酒和所述二渣酒勾兑,即得。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55、 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第二粮糟出甑,并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17wt %的:TC的水, 扬冷后加入占原料总重量的7wt%的大曲和0. 08wt%的干酵母,控制入池温度为17°C进行 二渣发酵27天; 56、 取发酵后的所述二渣,加入占所述原料总重量8wt%的稻壳混合均匀后装甑蒸馏 I. 8h,分离液体得到二渣酒; 57、 取所述大渣酒和所述二渣酒勾兑,即得。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的升温加 热的梯度变温程序具体为:将温度快速由90-93°C升温至97-KKTC,并保持15-20min ;随后 快速升温至103°C,并保持15-20min ;随后快速升温至105-108°C,并保持15-20min ;随后 快速升温至ll〇°C,并保持5-10min。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料加热的梯 度变温程序具体为:将温度快速由70-73°C升温至78-80°C,并保持15-20min ;随后快速升 温至83-85°C,并保持15-20min ;随后快速升温至90-93°C,并保持15-20min ;随后快速升 温至100°C,并保持10_20min ;随后快速降温至85-90°C,并保持15-20min。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为生香活 性干酵母。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绿茶酒。9. 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茶酒在制备治疗高血脂、血液循环不良和易疲劳的保健品的应 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绿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S1、取茶叶鲜叶摊晾,然后杀青,控制杀青的温度为290-310℃,先闷杀2-4min,然后透炒3-5min,随后揉捻和炒制制得绿茶;S2、将绿茶进行升温加热,然后与高粱混合进行润糁和蒸料;S3、向S2步骤中得到的第一粮糟原料中加入大曲和酵母进行大渣发酵;S4、向发酵后的大渣中加入稻壳,然后进行蒸馏,固液分离得到大渣酒和第二粮糟,所述大渣酒即为所述绿茶酒。通过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绿茶酒不仅具有较高的出酒率,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绿茶中的有效成分,有效改善绿茶酒的口感、品质,解决绿茶药酒难以同时保证出酒率和有效成分进而导致绿茶药酒多以浸泡制备、使其药效受限的问题。
【IPC分类】A23L1/29, C12G3/12
【公开号】CN104962445
【申请号】CN201510400239
【发明人】周然
【申请人】周然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