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63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外侧胎肩陆地 部22A以及外侧中间陆地部22C的刚性比车辆内侧的内侧胎肩陆地部22B以及内侧中间陆 地部22D的刚性大。
[0085]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例示的实施方式, 不言而喻,能够变形成各种方式来实施。
[0086] [实施例]
[0087] 基于表1中的规格而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构造、且具有图3的基本花纹的尺寸 为245/45RF18的防爆轮胎,并对各供试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耐久性能以及防爆耐久性能 进行了测试。各供试轮胎主要的通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0088] 胎圈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2 :55MPa
[0089] 胎圈三角胶的损失正切tan δ 2 :0. 2
[0090] 边口衬胶的复弹性模量E*3 : IOMPa
[0091] 边口衬胶的损失正切tan δ 3 :0· 1
[0092] 外侧胎肩横沟的沟宽/TW :2. 4%
[0093] 外侧胎肩横沟的间距Pl/TW :36%
[0094] 外侧胎肩横纹沟的沟宽/TW :2. 4%
[0095] 外侧胎肩横纹沟的间距P2/TW :36%
[0096] 外侧胎肩陆地部的轮胎轴向宽度Ws/TW :16. 7%
[0097] 另外,表1中的符号如下。
[0098] Hl :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
[0099] H2 :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
[0100] H3 :外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
[0101] H4 :内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
[0102] H5 :内侧第二边口部的轮胎径向高度
[0103] La:外侧第二边口部的轮胎径向外端与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外端之间的 轮胎径向上的距离
[0104] 测试方法如下。
[0105] 〈操纵稳定性能〉
[0106] 将各供试轮胎在下述条件下安装于排气量为3000CC的轿车的所有车轮,驾驶员 使上述车辆在干燥柏油路面的测试跑道上行驶,根据驾驶员的感官感受对与此时的方向盘 响应性、抓地力、刚性感等有关的操纵稳定性能进行了评价。以将比较例1评为100的评分 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107] 轮辋(所有车轮):18 X 8. OJ
[0108] 内压(所有车轮):230kPa
[0109] 〈耐久性能〉
[0110] 使用直径为I. 7m的转鼓试验机,在下述条件下对直至在供试轮胎的胎圈部产生 损伤为止的行驶距离进行了测定。以将比较例1的行驶距离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测试结 果。数值越大越好。
[0111] 轮辋:18X8.0J
[0112] 内压:23〇kPa
[0113] 载荷:4.53kN
[0114] 速度:80km/h
[0115] 〈防爆耐久性能〉
[0116] 使用上述转鼓试验机,在下述条件下,对基于供试轮胎的防爆模式行驶的行驶距 离进行了测定。行驶距离以141km为上限。以测定值(单位:km)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 越大越好。行驶距离超过114km的供试轮胎设为合格。
[0117] 轮辋:18 X 8. OJ
[0118] 内压:0kPa(除去气门芯)
[0119] 载荷:4.53kN
[0120] 速度:80km/h
[0121] [表 1]
[0122]

[0124] 根据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轮胎的各种性能均衡地提高。 另外,通过使轮胎尺寸变化而进行了测试,该测试结果显示出相同的趋势。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其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 胎体,其由从胎面部经由胎侧部而到达两侧的胎圈部的胎圈芯的胎体帘布层构成;以 及 胎圈三角胶,其在胎圈部沿着所述胎体帘布层且在轮胎径向上延伸, 所述胎圈部包括: 外侧胎圈,其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比轮胎赤道靠车辆外侧的位置;以及 内侧胎圈,其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比轮胎赤道靠车辆内侧的位置, 在包括被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正规状态下的轮胎旋转 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 所述胎圈三角胶包括: 外侧三角胶部,其设置于所述外侧胎圈;以及 内侧三角胶部,其设置于所述内侧胎圈, 所述外侧三角胶部具有: 外侧第一三角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胎体帘布层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以及 外侧第二三角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胎体帘布层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内侧三角胶部具有: 内侧第一三角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胎体帘布层靠轮胎轴向内侧的位置;以及 内侧第二三角胶部,其配置于比所述胎体帘布层靠轮胎轴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比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为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的 I. 1倍~1.5倍。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比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小。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为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的 0. 55倍~0. 95倍。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比所述外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小。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为所述外侧第一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的 0. 7倍~0. 98倍。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芯构成为包括在轮胎轴向的内外侧被分割的内侧胎圈芯片与外侧胎圈芯片, 所述胎体帘布层的两端部被所述内侧胎圈芯片以及所述外侧胎圈芯片夹持。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圈部设置有形成胎圈外表面的边口衬胶, 所述边口衬胶配置于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轴向外侧, 所述边口衬胶的轮胎径向高度比所述内侧第二三角胶部的轮胎径向高度大。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 设置有在最靠所述外侧胎面端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外侧胎肩主沟,从而 在所述外侧胎面端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之间形成外侧胎肩陆地部, 在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将所述外侧胎面端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连接的外侧胎 肩横沟, 所述外侧胎肩横沟设置有使得沟底隆起的拉筋。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设置有从所述外侧胎面端向轮胎赤道侧延伸、且在所述外侧胎 肩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外侧胎肩横纹沟, 所述外侧胎肩横纹沟的轮胎轴向长度为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的轮胎轴向宽度的 45%~85%。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与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1)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胎圈部(4)包括:外侧胎圈(4A),其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比轮胎赤道(C)靠车辆外侧的位置;以及内侧胎圈(4B),其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比轮胎赤道(C)靠车辆内侧的位置。胎圈三角胶(14)具有:外侧第二三角胶部(16b),其设置于外侧胎圈(4A);以及内侧第二三角胶部(17b),其设置于内侧胎圈(4B)。在包括正规状态下的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外侧第二三角胶部(16b)的轮胎径向高度比内侧第二三角胶部(17b)的轮胎径向高度大。
【IPC分类】B60C13/00, B60C15/06, B60C11/12
【公开号】CN105082890
【申请号】CN201510229693
【发明人】久次米智之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公告号】EP2944484A1, US20150328940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