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4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前横梁上片(30)及前横梁下片(40),所述前横梁上片(30)、前横梁下片(40)均为一字形边框结构,所述前横梁上片(30)与前横梁下片(40)焊接成前横梁,所述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均为U形框结构,所述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焊接成主梁,所述主梁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控制臂安装支架(50)、右控制臂安装支架(60),所述前横梁与主梁通过焊接形成封闭的框式结构,所述封闭的框式结构的四角均焊接有车身安装衬套套管(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片(30)、前横梁下片(40)分别冲压拉伸并翻边,所述前横梁上片(30)、前横梁下片(40)的拉伸面与翻边成大于90度的角度,所述前横梁上片(30)、前横梁下片(40)通过各自的翻边焊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上片(30)、前横梁下片(40)上均开设有用于减轻重量以及电泳时排液的腰形孔。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分别冲压拉伸并翻边,所述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的拉伸面与翻边成大于90度的角度,所述主梁上片(10)、主梁下片(20)通过各自的翻边焊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片(10)包含主梁上片后冲压区域(11)、主梁上片左冲压区域(12)、主梁上片右冲区域(13),所述主梁上片后冲压区域(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机、稳定杆支架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减重、电泳排液的孔一,所述主梁上片左冲压区域(12)、主梁上片右冲区域(13)上均开设有用于减重、焊接定位及电泳排液的孔二,所述主梁上片左冲压区域(12)、主梁上片右冲区域(13)与主梁上片后冲压区域(11)成扇形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片(20)包含主梁下片后冲压区域(21)、主梁下片左冲压区域(22)、主梁下片右冲压区域(23),所述主梁下片后冲压区域(21)、主梁下片左冲压区域(22)、主梁下片右冲压区域(23)上均开设有减重孔以及用于焊接定位及电泳排液的工艺孔,所述主梁下片左冲压区域(22)、主梁下片右冲压区域(23)及主梁下片后冲压区域(21)成扇形角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