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79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片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PTC加热片由于具有恒温发热、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安全节能、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等传统发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势,PTC热敏电阻加电后自热升温,恒温加热PTC热敏电阻表面温度将保持恒定值,该温度只与PTC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和外加电压有关,而与环境温度基本无关。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发工程师的青睐。

然而加热片的表面缺陷,会影响其性能,达不到设备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其加热片的外观进行检测,察看其是否具有缺口、缺料等缺陷,传统的加热片外观检测都是工人肉眼查看,检测效率低,工人眼睛容易疲累,而且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加热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效率高、全自动整齐排列加热片的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包括分散加热片的上料分离传送带、驱动上料分离传送带的驱动机构、自动排列加热片的排列机构;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靠近上料分离传送带的一端为入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入料端高于出料端;

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凹槽状的加热片通道,所述加热片通道从底板入料端直线延伸至底板的出料端,所述加热片通道的宽度适应加热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靠近底板的一端为分离端,另一端为投料端,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的投料端低于分离端倾斜设置;

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凸条,所述分隔凸条的长度方向与上料分离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将加热片分散输送至排列机构,更好地排列加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与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的投料端对应,方便投入加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加热片通道的高度的盖体,避免了加热片叠 加进入加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宽度略大于加热片通道的宽度的导向槽,导向槽与加热片通道连通,更好地引导加热片进入加热片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避免加热片堆积的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挡板;

所述搅拌挡板的一侧壁沿搅拌轴的中心线设置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挡板上与所述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卡设在所述加热片通道上的凸缘;

所述搅拌挡板为软性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出料端设置有上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出料端的第一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上料气缸、摆动杆、活动设置在连接座上的吸盘安装座、设置在吸盘安装座上的若干吸取机构;

所述吸盘安装座通过铰接轴活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上料气缸铰链连接;

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气缸、设置在吸取气缸上的吸盘;所述吸取机构通过安装板一字排列设置在吸盘安装座上,所述吸取机构与所述加热片通道一一对应,所述吸取机构吸取加热片时,所述吸盘对准相应的加热片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二排吸热片位置的压紧机构;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直线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若干压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上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加热片通道上的第二排加热片的正上方,避免了在第一排加热片上料至传送带过程中,第二排加热片粘着第一排加热片,影响加热片的上料。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若干排除杂质的通孔,所述承接板向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的投料端倾斜,排除夹杂在加热片内的杂质,确保后续工序环境干净,避免了杂质损坏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分离传送带,将加热片分散,再通过自动排列加热片的排列机构,将加热片一一依次排列整齐输出,方便后续加热片外观及性能的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带有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迁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11所示,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座1、上料排列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收料装置。

所述上料排列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料斗2、分散加热片的上料分离传送带3、驱动上料分离传送带3的驱动机构32、与上料分离传送带连接的排列机构;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3靠近底板的一端为分离端,另一端为投料端,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3的投料端低于分离端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3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凸条31,所述分隔凸条31的长度方向与上料分离传送带3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料斗2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承接板21,所述承接板21上设置有若干排除杂质的通孔,所述承接板21向所述上料分离传送带3的投料端倾斜。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靠近上料分离传送带的一端为入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底板4的入料端高于出料端倾斜设置;所述底板4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凹槽状的加热片通道42,所述加热片通道42的宽度适应加热片10的宽度;所述加热片通道42的入口处设置有宽度略大于加热片通道的宽度的导向槽,导向槽与加热片通道42连通。所述加热片通道42的入口处设置有避免加热片10堆积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41、与搅拌电机41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411、设置在搅拌轴411上的搅拌挡板412;所述搅拌挡板412的一侧壁沿搅拌轴411的中心线设置在搅拌轴411上,所述搅拌挡板412上与所述侧 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卡设在所述加热片通道42上的凸缘;为了避免搅拌挡板412损坏加热片10,所述搅拌挡板为软性塑料制成,所述搅拌挡板412与底板4垂直时,所述搅拌挡板412的外边缘与加热通道42的底壁的距离为一块加热片10的厚度。

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段的输送带的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加热片10的高度的盖体43,避免两块加热片10叠加排列。

所述底板4的出料端设置有将整排的加热片10移动至检测装置的上料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6包括设置在底板4出料端的第一安装座51、设置在第一安装座51上的上料气缸61、摆动杆62、活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51上的吸盘安装座63、设置在吸盘安装座63上的若干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通过安装板67一字排列设置在吸盘安装座63上,所述吸盘安装座63通过铰接轴64活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51上,所述铰接轴64与所述摆动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62的另一端与上料气缸61的作动端铰链连接。

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气缸65和设置在吸取气缸65上的吸盘66;所述吸取机构与所述加热片通道42一一对应,所述吸取机构吸取加热片时,所述吸盘66对准对应的加热片通道42上的第一排加热片10。

所述上料机构6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二排吸热片位置的压紧机构5;所述压紧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51上的若干压紧气缸52、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52上的压紧块53,所述压紧气缸通过安装板一字排列设置在第一安装座51上,所述压紧块53设置在所述加热片通道42上的第二排加热片的正上方。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加热片的输送带总成、用于提取加热片表面图像的检测机构。

所述输送带总成包括第一支撑座、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的第一输送带7、第二支撑座和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二输送带72,所述第一输送带7和第二输送带7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末端设置有将加热片10移动至第二输送带72上的迁移机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末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三输送带75;所述第三支撑座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制对应输送带上下移动的压紧滚轮71。

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末端设置有使得所述加热片10上下翻转180度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带末端两侧的第一转角挡板731和第二转角挡板732、以及设置在第一转角挡板731和第二转角挡板732底部的支承板74,所述第一转角挡板731和第二转角挡板732之间设置有使得加热片10通过的翻转通道,所述第一转角挡板731和第二转角挡板732相对的侧壁为相互对应的使加热片10翻转的扭曲侧面73111、7321;所述支承板74连接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

如图6所示,所述迁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的迁移安装座、设置在迁移安装座上的迁移电机81、设置在迁移电机81的主轴上的偏心轮82、连杆83、滑块84、导轨85和推板86;所述连杆8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偏心轮82上;另一端与滑块84铰链连接;所述导轨85设置在所述迁移安装座上,所述滑块84与所述导轨85配合,所述推板86设置在所述滑块84上;所述推板86的移动方向与第二输送带72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控制器、用于采集图像的照相机、用于检测加热片到位的第一位置传感器741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745、用于排除次品的排除机构;

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7411检测加热片10到达对应的照相机的光学视野位置,发出信号给照相机拍照;照相机将照片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照片判断该加热片是否为次品,若是次品,控制器将信号传输至第二位置传感器745,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745检测次品的加热片10到达排除机构位置,控制排除机构动作。所述排除机构包括排除气缸、设置在排除气缸上的排除推板,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次品的加热片收集的排除通道,所述排除气缸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排除通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推板相对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片10为方形;所述照相机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两侧的第一照相机701、第二照相机711、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一侧的第三照相机721、第四照相机731、设置在三支撑座一侧的第五照相机741和第六照相机751;

所述第一照相机701和第二照相机711分别采集加热片10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图像;所述第三照相机721提取加热片的第三侧表面的图像;所述第四照相机731提取加热片上表面的图像;所述第五照相机741提取加热片下表面的图像;所述第六照相机751提取加热片第四侧表面的图像;沿传送带前进方向,所述第一照相机701、第二照相机711、第三照相机721、第四照相机731、第五照相机741和第六照相机751的前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后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排除机构702、第二排除机构712、第三排除机构722、第四排除机构732、第五排除机构742和第六排除机构752以及第一排除通道703、第二排除通道713、第三排除通道723、第四排除通道733、第五排除通道743、第六排除通道753。

为了保证拍照图片的质量,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照亮第四照相机731和第五照相机741光学视野的照明灯744。

所述收料装置8,包括底座81、设置在底座81上的收纳机构、收集机构、以及将加热片10从收集机构84输送至收纳机构的输送机构85。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一侧的承接装置84、用于推动加热片至承接装置的推动机构88、用于限制加热片处于推动机构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推动机构88设置在输送带与承接机构相对的一侧。

为了避免收集加热片时,排列凌乱,不利于装进收纳机构,所述承接机构84包括收集空腔844、设置在所述收集空腔844底部的承接挡板843、用于驱动所述承接挡板843沿收集空腔844上下移动的承接电机841、设置在承接电机841主轴上的承接丝杠842,所述承接挡板843上设置有与承接丝杠842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收集空腔844的接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光电传感器845,承接电机841驱动承接挡板843向上移动,光电传感器845检测到承接挡板843到达位置,控制推动机构88将一加热片10推至收集空腔844,承接电机841驱动承接挡板843向下移到一片加热片10的厚度距离,推动机构88再推动加热片10至收集空腔,循环上述动作,直到推动机构88的推动次数达到预设的数量,收集空腔844收集满加热片10,所述收集空腔的两端设置有使得夹紧机构放置夹具的空间。

所述承接装置84通过铰接轴847铰接于底座81,所述底座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接装置84翻转90度的收集气缸848,所述收集气缸848的作动端与承接装置84铰链连接。

所述推动机构88包括设置在底座81上的推动电机881、设置在推动电机881上的收集偏心轮882、收集连杆883、收集导轨885、与收集导轨885配合的收集滑块884、设置在收集滑块884上的收集推板886,所述收集连杆883的一端与收集偏心轮882铰接,另一端与收集滑块884铰链连接。所述收集推板886的运动方向正对着收集空腔844,推动电机881带动收集偏心轮882转动,从而经过收集连杆883带动收集滑块884沿收集导轨885作直线运动,将加热片10推至收集空腔844内。

所述限位机构87包括限位气缸、设置在限位气缸上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气缸驱动限位挡板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上还设置有检测加热片到达收集推板886位置的第三传感器。

如图10所示,所述输送机构85包括设置在底座81上的横梁851、活动设置在横梁851上的用于夹紧收集空腔内的加热片的夹紧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沿横梁滑移的驱动机构。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851上的安装滑块,所述横梁851上设置有与安装滑块配合的X导轨850,所述X导轨850沿横梁85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滑块85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Z轴导轨859,所述Z轴导轨859上配合有Z轴滑块855,所述Z轴滑块855上设置有Z向气缸856,所述Z轴气缸856上活动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夹紧头857,两个夹紧头857之间设置有沿Y轴方向的Y轴气缸858。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检测夹紧机构到达极限位置的光电开关854。

所述驱机构包括驱动电机852、设置在驱动电机852上的驱动丝杠853,所述夹紧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丝杠853配合的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收集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81的两侧,所述第三输送带延伸至横梁的末端。

所述收纳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81上的收纳盒83,所述底座8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纳盒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定位机构83移动的同步带82,所述同步带8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横梁851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同步带上的若干条状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同步带的运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条上设置有用于卡紧收纳盒83的凸起821。

所述底座81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811和调节底座81平稳的调节机构。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热片传动线,并在传动线的上设置采集加热片各表面的图像,传输至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保证了加热片的高品质,适应现代各种电器的设计要求。并在检测装置前设置自动排列装置,使得加热片自动一一排列,在检测装置的后面设置自动收料装置,自动收纳加热片,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全自动的加热片外观检测设备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所述加热片自动上料排列装置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