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发动机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74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发动机进气歧管,节流阀体接口布置于发动机进气歧管本体的侧面。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进气歧管节流阀体安装位置要承受节流阀体重量以及整车管路支架附加的重量,进而导致进气歧管本体的管颈位置极易出现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发动机及汽车,能增加进气歧管本体的管颈位置的强度,有效防止进气歧管本体的管颈位置发生断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进气歧管本体,该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法兰包括多个出气管道,

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还包括:加强部件,加强部件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的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连接,加强部件的第二端与多个出气管道中距离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法兰最近的出气管道的外壁连接。

可选的,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法兰包括4个出气管道。

可选的,加强部件为一加强筋。

可选的,加强部件的宽度为28毫米至3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法兰包括多个出气管道,同时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加强部件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的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连接,且加强部件的第二端与多个出气管道中距离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法兰最近的出气管道的外壁连接,使得加强部件能够增加进气歧管本体的管颈位置的强度,进而有效防止进气歧管本体的管颈位置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歧管本体;2、出气法兰;3、加强部件;4、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5、进气法兰;6、下片;7、上片;8、管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进气歧管本体1,该进气歧管本体1的出气法兰2包括多个出气管道。

其中,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还包括:加强部件3,该加强部件3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1的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4连接,加强部件3的第二端与多个出气管道中距离进气歧管本体1的进气法兰5最近的出气管道的外壁连接。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歧管本体1的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4是指进气歧管本体1上用于安装节流阀体的法兰面。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尼龙+30%玻纤(PA6+GF30)。

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气歧管本体1应还包括上片7、下片6等组成部件。具体的,进气歧管本体1的各组成部件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进气歧管本体1的各组成部件的具体连接形式可与目前的进气歧管本体的各组成部件的连接形式相同。因此,在此不对进气歧管本体1进行过多的赘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气歧管本体1的出气法兰2可具体包括4个出气管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出气法兰2的出气管道的具体数量。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强部件3可以为一加强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加强部件3的具体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节流阀体接口(即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4)位于进气歧管本体1的侧面,使得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进气歧管本体1上安装节流阀体的位置处要承受节流阀体重量以及整车管路支架附加的重量,进而使得进气歧管本体1上靠近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4的位置(即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极易出现断裂。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加强部件3便能增加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的强度,有效防止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发生断裂。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进气歧管本体1本身的结构特点,为确保能有效的防止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发生断裂,上述加强部件3最好为宽度较大的加强部件3,具体的,上述加强部件3的宽度可以为28毫米至32毫米。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进气歧管本体1的出气法兰2包括多个出气管道,同时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加强部件3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1的节流阀体安装法兰面4连接,且加强部件3的第二端与多个出气管道中距离进气歧管本体1的进气法兰5最近的出气管道的外壁连接,使得加强部件3能够增加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的强度,进而有效防止进气歧管本体1的管颈8位置发生断裂。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发动机是包括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发动机,因此上述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发动机。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汽车是包括上述发动机的汽车,因此上述发动机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